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2-02-27龙谅琼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军士兵工强军

刘 璐,叶 鹏,龙谅琼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阐释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号召全党上下以昂扬的姿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1]5。定向培养军士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具备双重社会角色,承担双重社会责任,肩负青年强国使命的同时也担当了军人强军责任,是军队高素质后备军。思政教师作为定向培养军士强国强军的思想引路人,必须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定向培养军士全面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强国强军使命。

一、伟大建党精神之于定向培养军士的具体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之于定向培养军士的具体内涵主要表现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在强军事业中发扬求真精神;第二层面,“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即苦练杀敌本领,学好兵工专业,有本事强素质,在强军事业中发扬奋斗精神;第三层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即无私奉献,敢于牺牲,在强军事业中践行“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第四层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即有灵魂铸军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在强国强军事业中发扬为民精神。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定向培养军士坚定理想信念

伟大建党精神是坚定定向培养军士理想信念的精神根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价值逻辑,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之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10”坚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的思政课教学之中,奠定定向培养军士的理想信念根基,有助于引导定向培养军士树立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将崇高信仰和远大理想与定向培养军士的双重身份相结合,在崇高信仰和远大理想的引导下,担当强国使命,立足强军事业,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续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二)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定向培养军士铸就奋斗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敦促定向培养军士砥砺奋斗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写照,折射出共产党人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探索过程中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2]。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定向培养军士在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树立奋斗观念,明确奋斗航标,坚定强军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始终秉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时至今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秉承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精神继往开来。定向培养军士作为新时代军队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纽带,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军中强者的目标、世界一流的追求敦促自身砥砺奋斗,凝心聚力,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开拓奋进。

(三)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定向培养军士传承兵工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铸就定向培养军士兵工精神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铸就定向培养军士“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坚定强军目标。兵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历代兵工人不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凝练而成的“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把一切献给党”是定向培养军士坚定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的具体践行,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把一切献给党”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价值导向,练就定向培养军士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军人魄力,坚定以听党指挥作为定向培养军士培养的政治方向,以能打胜仗为核心,强化定向培养军士专业职能,以作风优良为保证,明确军队宗旨,永葆军人本色,铸就兵工精神。

(四)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定向培养军士涵养为民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涵养定向培养军士为民精神的精神指引。1949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定向培养军士自入校起,就肩负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党忠诚”有利于培养定向培养军士的党性意识,领悟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意义,明确“对党忠诚”本质上即践行党的宗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涵养为民精神;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提出的“不负人民”,阐释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深刻内涵,定向培养军士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理解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在“对党忠诚”的基础上领悟人民的主体地位,涵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与人民共享的为民精神。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导向探究“一体多元”国防特色的思政课教学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中,必须要构建“一体多元”的思政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基于定向培养军士身份的双重性,明确定向培养军士的主体地位。定向培养军士是军队委托地方高职院校进行培养的特殊大学生,其目的是为军队输送复合型储备人才,培养对象身份具有双重性,在拥有大学生身份的同时兼备准军人身份,高职院校以准军人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充分把握定向培养军士身份的双重性,坚持以定向培养军士为主体,贯彻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将伟大建党精神拓展为具有国防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基于国防特色,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拓展多元的实践教学模式。多元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优化思政课程育人体系的关键突破点,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坚定立德树人目标,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以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指导定向培养军士的专业运用。例如教学过程中,带领定向培养军士走进兵工企业,选取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先进人物作为采访对象,了解伟大建党精神所涵养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兵工精神和为民精神对其实际工作的思想指引,在此过程中,全方位提高定向培养军士的学习、创新、实践、交流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能力,全面培养定向培养军士的综合素质[3]。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定向培养军士的身份认同,提升定向培养军士对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内涵的具体认知,必须多角度拓展思政课教学渠道。首先,运用“第一课堂”夯实定向培养军士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知。伟大建党精神是建党百余年来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英勇写照,在“第一课堂”中,思政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紧抓学校的国防特色,结合党史知识厘清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脉络,运用典型案例,塑造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伟大建党精神载体,将伟大建党精神高效融入到“第一课堂”主阵地,夯实理论基础。其次,拓展“行走课堂”深化定向培养军士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认同。思政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将理论传授升华为意识指向,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思想指引,引导定向培养军士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分层打磨,递进培育,筑牢思想,逐步形成对双重身份的认知以及对伟大建党精神价值意蕴的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二)以大思政格局为指引构建伟大建党精神与定向培养军士日常管理互融机制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的思政课教学过程,必须要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思政格局中形成长效性的互融机制。一方面,加强思政教师与定向培养军士管理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定向培养军士的管理机制相对特殊,定向培养军士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形成了高校对定向培养军士学院双重管理的机制,由军士学院和定向培养军士专业所属学院联合管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军士学院主要负责军事管理、军政训练、内务整理等,专业所属学院负责专业指导、课程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思政教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定向培养军士管理制度的特殊性,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协调好与所教班级负责日常管理的辅导员、负责军政管理的队长之间的联系,全方位了解定向培养军士的具体学情,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另一方面,思政课程教学部门与军士学院携手建立具体的互融项目。大思政视野下,思政课教学应放眼全局,在运用好“第一课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多元课堂。思政课程教学部门应加强与军士学院之间的协同合作,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法,联合开发适合学情的互融项目,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知,培养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认同[4]。例如,开展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长共同设计“开学第一课”项目。将定向培养军士的性质与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相融合,初步建立学生对定向培养军士双重身份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强国强军理想目标;开发“‘士’途”主题分享项目。由思政教师与军士学院军转干部共同设计以军旅生活为重点的分享会,分享军转干部在军旅中不断突破自我的真实感受,以及军队优秀模范榜样的事迹,涵养定向培养军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开发“兵工人”主题交流项目。由军士学院、兵工企业和思政教师三方携手,实现校企合作,让定向培养军士深入兵工一线,切实感受兵工文化,领悟“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定向培养军士的兵工精神;开发“军民”主题互动项目。由军士学院、地方社区和思政教师互融互通,实现校地联合,引领定向培养军士走进生活,结合自身专业特征,为社区做志愿服务,增强定向培养军士的使命感和获得感,涵养定向培养军士的为民精神。

(三)以融媒体矩阵为关口深挖内涵丰富的党史资源,搭建共融共通的学习平台

网络是思政课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融媒体的发展为突破思政课教学时空边界、重塑思政课教学主客体关系等方面提供了解决路径。思政教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运用网络途径,打造融媒体矩阵,追本溯源,深挖党史资源,梳理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脉络,搭建共融共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有。一方面,打造党史资源丰富的融媒体矩阵。融媒体在应用时效、视听、交流、传播上有助于拓展党史资源,深化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筚路蓝缕、砥砺奋斗、披荆斩棘、敢于牺牲凝练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深化定向培养军士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归根结底要回归建党百余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件历史事件当中,融媒体极大拓展了党史资源的多元化传播,并可以开发VR线上资源,运用VR技术沉浸式体会,让定向培养军士身临其境体验党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坚守初心、敢于斗争、不负人民的伟大力量,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刻骨铭心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知,对其理想信念和行为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搭建共融共通的资源“四享”平台。领悟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绝不是一校所需,一人所要,而是全党全国人民都亟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动力之源。思政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根据定向培养军士的具体学情,搭建校校共享、校社共享、校企共享、校地共享的党史资源“四享”平台,在深化定向培养军士对伟大建党精神领悟的基础上,首先做到有处可用,能够通过“四享”平台,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涵养奋斗精神、兵工精神和为民精神;其次做到有样可表,通过“四享”平台,也可以将定向培养军士的所得所感和所作所为进行宣传,树立榜样作用,加强定向培养军士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提升定向培养军士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幸福感。

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定向培养军士是实现强国强军目标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思政教师亟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定向培养军士思政课教学中,坚定其理想信念,涵养其奋斗精神、兵工精神和为民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猜你喜欢

军士兵工强军
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开始招生
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开始招生
老兵工精神永放光彩
合格的军士
强军路上
南京明孝陵成功申遗15周年“明代军士”穿越巡游帝陵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纪念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暨《人民兵工精神》图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