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路径创新初探

2022-02-27颖,刚,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治校友协同

李 颖, 袁 刚, 袁 倩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阶段,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新发展理念是这一阶段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指挥棒”[1]。面对“协同治理”“共建共享”等新思想、新观念,高职院校须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机遇,推进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协同治理思想源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协同学”,此后协同治理理论成为治理理论系统下的研究热点,本质上是多元基础上的统一[2]。校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宝贵成果,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能为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形象、关系、信息、智力、教育、思想、产业、资本等多重资源,满足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多种需求,是学校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3]。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校友管理模式,无法保证校友参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的效能,校友工作急需从单纯的管理向“协同参与”的治理转型,开创多元协同治理的新局面。

一、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发展阶段,为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目标,校友工作须从传统的校友管理向协同校友参与学校治理转变,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友资源的综合价值。然而,从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现状看,大多在协同共治基础、协同共建途径、成果共享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校友工作的治理效能。

(一)协同参与的共治基础较弱

高职院校要实现校友协同共治,必须确立规范的共治基础。校友会通常被视为开展校友工作的组织机构,是高校领导下的群众性、非营利性联谊组织,是以联系校友、服务校友、宣传母校、服务母校为宗旨的社会团体[4]。从法理基础看,校友会的成立和申请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向所在地民政部门进行申请,并附《校友会章程》及相关管理办法,经审批后按照规定开展工作[5]。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校友工作法律法规,“校友会”等校友组织机构的法律地位无法得到保障和支持。从制度基础看,《校友会章程》是学校起草出台的制度文件,对本校有一定约束力,但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和普遍性特征。从实践基础看,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友工作在学校治理中的价值尚未重视,对校友工作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与要求,各环节工作协作较少,“各自为政”的问题较为突出。薄弱的法理基础、不完善的制度规范,使得校友工作易浮于表面,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协同治理的共建途径较少

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校内表现为与其他职能部门、院系缺少紧密联系,校外与校友的直接沟通不甚密切。这不仅会增加学校与校友之间沟通的信息成本,也易造成校友工作的空心化,影响工作效能。供给侧的“信息孤岛”会导致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的相关信息无法准确传递至需求侧的校友群体,需求侧的“信息孤岛”致使校友合理诉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不利于高职院校利用校友资源反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供给与需求两侧的“信息孤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友群体主动参与校友工作、参与学校治理的途径较少,“参与式”的校友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

(三)治理成果的共享程度较低

校友资源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6],可分为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主要集中于对校友显性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可量化的开发成果,彰显校友工作成效。这种“校友—学校”单向的能量流动,其成果往往具有排他性。而校友资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隐性资源,如校友资源在反哺教育教学改革、反馈人才培养质量和传承学校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其开发成果往往可共享、可推广[7]。事实上,一方面,部分学校对校友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缺少科学规划,对校友隐性资源缺少系统的成果开发意识和手段。另一方面,高职校友工作机构常与其他职能部门合署办公,专职校友工作人员紧缺,工作人员往往疲于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加之缺少系统的校友工作培训、学习,校友工作人员的创新动能不足,致使校友资源开发流于表面,“浅开发”“弱共享”的现状,影响了校友协同治理效能。

二、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创新的机遇

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职校友工作应跳出现有模式的舒适圈,寻求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的和谐节奏。

(一)新环境倒逼高职校友工作制度化发展

新发展阶段重大战略判断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当前经济社会领域加以激浊扬清,走出“因存在制度惯性而放缓改革进度”的误区[8]。为优化社会治理的格局,需要建立健全保障经济和社会良性运行的体制机制;为激发社会创新的活力,需要为各领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各高职院校正全力深化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校友工作也担负使命,但传统的松散组织结构、薄弱的制度基础及规范已成为其创新发展的短板,影响校友协同治理的成效。亨廷顿的制度化理论认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的过程,可以从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来衡量[9]。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要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新格局,必须加快建立“法治化的相关制度体系来规范各主体之间的行为”[10],如制定出台有关校友工作的法律法规,夯实行动的法理基础;加强学校的顶层设计,建立并完善校友工作制度体系,推动高职校友工作从经验化发展向制度化建设转型。

(二)新理念要求高职校友工作协同化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11]。受新发展理念影响,高职校友工作不应再局限于“学校—校友”的单向信息流动,而是要协同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建立“参与式”互动的信息流动通道。协同理论的有序效应强调开放性是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前提[12]。高职校友工作协同发展也离不开开放、共享,需要携手校友共建“参与式”的资源共享平台,让校友资源在学校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有序流动。如开放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友平台,“聚合校友之智,利用校友之资,打造课程思政的校友阵地”[13];亦可协同校友打造高职院校特色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校友的典型案例、聘请校友课程导师,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新技术保障高职校友工作深层化发展

自20世纪2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的观点之后,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开始兴起对“社会记忆”“文化记忆”等课题的研究和讨论。校园记忆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内容再生产和形式再生产。前者“是对记忆的重新讲述、描述、陈述,以此来呈现新的内容”[14]。后者指利用数据扫描、存储工具,将文档、音视频等传统介质的资料进行数据化转录,实现长期保存。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要实现治理成果的共享,必须丰富校友的“校园记忆”。借助数据挖掘和科学数据分析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数据开发工具系统化开发校友资源,在记忆形式再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校友打造特色的校园记忆项目、活动,将校友碎片化信息变成连贯的记忆篇章,实现校园记忆内容再生产。

三、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创新的策略

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回应学校高质量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校友群体参与学校治理的合理诉求,围绕共治共建共享,发挥校友协同治理的效能。

(一)保障共治:建立完善的校友工作制度体系

校友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创新发展都离不开牢固的行动基础和稳定的管理规范。新发展阶段,建立完善校友工作的制度体系是实现校友共治的基础。第一,制定完善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管理条例》,明确校友工作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实现专人专责,同时建立校友参与、专兼结合的校友工作队伍,明确职责。第二,建立专项培训制度,提高校友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高职校友工作承担着服务学校发展需求和校友诉求的双重职责,学校需求与校友诉求往往存在差异,这就需要针对性培训校友工作人员,帮助其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人性化处理问题、精准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照校友工作的问题清单,设计校友工作人员的能力清单,优化校友服务水平,提高校友参与学校治理的意愿。第三,推行校友登记注册制度,实现校友数据的常态化管理。对通过学校身份认证的账户进行授权,开放图书馆、校史馆等校内资源的远程访问功能,同时对违反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校友要及时限制其校内访问权限,确保数据和资源安全。第四,在校友工作发展较为成熟的高校、地区,试点组建高校校友工作联盟。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校友网络,推动高校间、区域内校友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提高校友工作的社会化治理程度。如合作共建共享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课程资源库,合作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共享校友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校友师资等,通过合作,还可授予其他院校的校友“荣誉校友”称号。合作共建紧密的校友工作联盟不但能给学校发展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成果共享还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激发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

(二)深化共建:建设校友协同参与的管理平台

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治理强调社会的广泛参与,要求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向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转型。校友工作具有向学校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向校友提供需求服务的双向沟通属性,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自学校到校友的单向信息流动模式,实现“学校—校友”的互动沟通模式转型。通过打造“参与式”的校友资源共享平台,使校友资源和数据信息在学校和校友之间流动,实现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信息流动的限制。这种广泛参与的互动模式降低了校友工作的信息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建设参与式的校友资源共享平台,高职校友工作部门可广泛征集不同领域的校友意见并联合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共同设计校友数据库功能模块。经过认证的校友可以在平台上对数据库进行自主编辑,如发布真实的工作信息、企业用工需求等内容,便于学生获取就业创业资源;如上传自己的工作经历、工作感悟等,丰富高职课程思政育人资源;上传求学期间的老照片、珍贵视频,丰富校园记忆内容。除此之外,校友还可以自主添加新的功能模块,探索校友共治的更多可能。但需要注意,为保障信息的存取安全、操作可信,高职院校需要确保平台的数据存储安全、利用安全。为提高共建平台的用户粘性,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审核、回复校友信息,处理、更新数据。

(三)成果共享:丰富校园记忆再生产呈现形式

作为校园记忆的记录者和传承者,新发展阶段高职校友工作还应关注校园记忆的再生产,丰富校园记忆的内涵,让更多的校友和在校生共享校友工作的创新成果。第一,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信息技术等手段,对校园记忆进行再生产。校友工作人员可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广泛征集素材,重现校友的校园和社会两阶段的记忆,打造特色校园记忆项目。第二,定期举办校友主题活动。邀请校友作事迹分享,举办校友座谈会,开展校友优秀事迹征集及宣讲等,强化“校友—学校—学生”的互动。第三,将校友资源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入校培训等主题教育活动,让新同学、新教师共享校园记忆再生产的成果。优秀校友事迹可以激发学生对学长们在干事创业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实践创新精神、担当奉献精神的价值认同。第四,充分利用“校史馆”这一平台实现校园记忆宣传的稳定化和常态化。高职院校的校史馆建设,除建设实体馆外,还需充分重视虚拟馆作用,前者以校内宣传为主要目标,后者则以再现校园记忆为实现方式。虚拟馆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加开放、更易公众参与、信息共享和互动,观众利用网络可以近距离重温校园记忆。因此,新发展阶段,校友工作要打造特色校友记忆项目,通过全媒体加以宣传和推广,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向社会推广虚拟校史馆,吸引社会的关注,唤起更多校友的共鸣。

四、结语

新发展阶段,为主动适应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着力打造校友工作的社会共治、协同共建和成果共享的新局面。要进一步夯实校友工作的共治基础,建立健全校友工作制度体系,为多元主体参与学校治理提供制度保障;要打破信息流动的壁垒,建设校友协同参与的资源管理平台,为校友共治提供参与通道;要不断丰富校友工作的呈现形式,打造特色校园记忆项目,让学校、校友和社会共享校友工作的创新成果。

猜你喜欢

共治校友协同
“多元共治”乐融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校友风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友风采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