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树德何以可能
2022-02-27方政,刘英
方 政,刘 英
(合肥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以劳树德是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重要维度,揭示了劳动教育是道德品质培育的载体。以劳树德何以可能?这是有待明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解答这一问题,应当在道德品质形成规律视域下,厘清劳动教育与道德品质内涵,以此为基础,剖析劳动教育与道德品质形成之间的联系。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1]。道德品质是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2]39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道德意识是道德品质构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2]397。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依次递进与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笔者认为,劳动教育通过促进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从而有利于道德品质培育,这就是以劳树德的学理依据。明晰劳动教育与道德品质培育的关联,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还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促进道德认知
如前所述,徐长发研究员认为,劳动教育包含劳动思想观念教育、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笔者认同上述观点,同时,也认为劳动教育不仅包括课堂理论学习,而且还需要在劳动活动中体验学习。实施劳动教育重点不是课堂理论学习,而是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磨炼意志,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良好劳动品质。道德认知,也称之为道德认识。有学者指出,道德是由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两因素构成,道德的形式是道德规范,道德的内容是道德价值[3]。据此,笔者认为,所谓道德认知,就是对一定社会所崇尚的道德价值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的认识。
道德认知在道德品质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对道德(价值)的认知是追求和践行道德价值的前提。简言之,道德价值就是行为应该如何。对行为应该如何的认识,是人们实践一定行为的前提。也就是说,趋善以知善为前提。其二,道德认知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起点。只有人们理解并认同社会道德要求中的道德价值,才能接受相应道德要求,恪守一定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品质。罗国杰先生指出:“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2]396-397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反复过程,即主体理解、认同外在的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与信念,进而外化为一定的社会行为。可见,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起点。其三,道德认知是在道德冲突中坚守道德价值,践行道德规范,涵育道德品质的保障。在当代社会利益相对分化、道德文化日趋多元化背景下,道德冲突是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面对不同道德价值或道德义务间的抉择,个体选择一种道德价值及道德义务,就不得不放弃另一种道德价值及道德义务,此种现象即为道德冲突。“一般而言,道德冲突是指行为主体处于一种两难的情形:他本应满足两种义务或两种规范的要求,但实际上他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是必须二者择一,从而势必要违背其中的一种义务或规范。”[4]比如,忠孝难两全,就是典型的道德冲突现象。道德冲突会让个体陷入左右为难、焦虑不安之中。当个体面临此类道德冲突时,就需要基于对不同道德价值与道德义务的理性认识,做出合理取舍,坚守一定道德价值,遵守相应道德规范,从而合理化解道德冲突。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个体理性化解道德冲突,遵守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劳动教育促进道德认知,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道德价值认知。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思想观念教育、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劳动思想观念教育有利于促进劳动道德价值认知。劳动道德价值包括劳动的经济学价值与劳动的人类学价值[5]。劳动的经济学价值是指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经济学价值即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源自其凝固或结晶的社会劳动[6]。社会劳动量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7]52。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向青少年讲授劳动的经济学价值,有利于青少年认识到劳动对于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青少年对劳动经济学价值的认知。劳动的人类学价值是指,劳动具有形成人的本质、培育人的才能、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劳动教育中,教育者向青少年阐释劳动在人的本质、才能、社会关系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说,劳动形成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劳动培育了人的各种才能、劳动生成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因此劳动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认识劳动的人类学价值。
劳动教育促进道德价值认知,不仅需要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实现,而且还需要在劳动活动中达成。劳动活动能够引导青少年在体验中深刻认识劳动道德价值。如果说,劳动教育理论学习是在理论上引导青少年认知劳动道德价值,那么,劳动教育的体验活动则是在实践层面加深青少年对劳动道德价值的理解。第一,通过参加劳动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青少年不仅为个人赢得了报酬,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从而深刻地认识到劳动是个人幸福之基与社会进步之源。第二,通过参加劳动活动,青少年锻炼了劳动技能,丰富了沟通能力,提升了协调能力,培育了自身多方面能力,从而认识到劳动活动是发展人的能力的重要载体。对于劳动与人的能力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得以从宏观上管理劳动,从而人们在选择工作时候可以考虑自己的兴趣,这就使得不同时期从事不同的工作成为可能,而不至于终身只做某一件工作[8]。在《资本论》中,以一个法国工人经历为例,马克思提出,人们只有参加多种劳动,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大写的人。这个法国工人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该州经济比较发达,工作岗位处于持续变动之中。基于原有的技能,一开始法国工人确信自己除了印刷类相关工作外,什么也干不了。后来迫于生计,他先后从事了冶铁、建筑等工作,在历经各种工作、掌握多种劳动技能之后,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个软体动物,而成为了真正的人[7]561。马克思强调了劳动活动对于人的能力塑造及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三,藉由参加劳动活动,青少年还产生了与劳动同伴、劳动合作对象、劳动组织的系列关系,从而丰富了社会关系。在劳动中,青少年会与同伴产生合作关系,这种劳动中产生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劳动以外的朋友关系,从而发展了人与人的关系。在劳动中,青少年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获得了社会回报,从而建构了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因此,通过参加劳动活动,青少年认识到了劳动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源泉。总之,藉由劳动活动,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劳动的道德价值,即劳动的经济价值与劳动的人类学价值。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还有利于促进对劳动道德规范认知。在劳动教育的课堂理论学习中,教育者会向青少年传授劳动道德规范知识。这些劳动道德规范包括辛勤劳动、卓越劳动、诚实劳动、节约劳动、创新劳动等。在劳动教育的课堂理论学习中,通过对辛勤劳动、卓越劳动、诚实劳动、节约劳动、创新劳动等劳动道德规范的讲授,能够引导青少年认识劳动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的实践维度即劳动活动能促进对劳动道德规范认知。劳动活动构成青少年道德理解的生活场景,“道德理解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不存在凭空想象、主观臆造的所谓的道德理解。”[9]青少年在劳动活动中,流流汗、出出力,创造出了财富与收入,从而体会到辛勤劳动的重要意义。青少年在劳动活动中用卓越的劳动与服务,创造出一流产品与服务,就会认识到劳动与服务的卓越品质的重要价值。在劳动活动中,青少年体验到,只有诚实劳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劳动成果,相反,如果在劳动过程中,弄虚作假,欺瞒哄骗,就难以收获劳动果实,难以获得业绩。此外,个体诚信劳动,就会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奖励与表扬;个体在劳动中逃避劳动,就会受到来自他人与社会惩罚与批评。在上述过程中,青少年深刻认识到诚实劳动的重要性。在劳动活动中,青少年如果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就能提高效益,从而认识到节约劳动的重要性。在劳动活动中,青少年体验到,创造劳动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还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由此,青少年通过参加劳动活动,深化了对劳动道德规范的认识,为遵守劳动道德规范奠定了认识与思想基础。
二、劳动教育丰富道德情感
何为道德情感?戴立生教授指出:“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依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对自身行为和身外各种事件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10]这就是说,道德情感是对社会行为与社会道德观念、准则是否符合而生成的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邪恶等情感。作为个体道德心理的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桥梁。
在个体道德品质培育过程中,道德情感发挥着强化道德认知与引导道德行为的功能。一方面,道德情感能够强化道德认知。通过道德认知,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等道德现象有了一定理解,然而,从总体上讲,这种理解仍然主要表现为一种客观精神和外在要求。当个体依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身行为与社会事件,体会到善与恶、荣与辱等道德感情时,就会深刻认识到社会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内心认同、积极悦纳的意识。经由道德感情的作用,作为客观要求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为支配个体道德行为的内在要求,从而解决了道德教育中“他律”转向“自律”的难题,强化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形成,标志着社会道德要求彻底内化为主体的心理特质。”[11]另一方面,道德情感可以调控道德行为。符合道德需要的对象与行为,主体的道德情感都会予以肯定,从而促使主体表现出与道德需要相匹配的言行。反之,对于那些与主体道德需要不相称的事物与行为,主体就会从情感上予以排斥,从而实施消极行动。由此,道德情感就能对道德行为予以调控。道德情感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劳动教育如何丰富道德情感?
首先,劳动教育培育自我尊重情感。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学会站立走路,这种在活动中体验愉快的经验,它是确立自尊的一块基石[12]。如果说儿童走路能力是其获得自尊感的起点,那么个体劳动活动及其成果就是他们获得自尊感的阶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劳动,青少年实现生活中的自我料理;通过服务性劳动,青少年得以在社会生活中服务他人。这些活动及其结果都促使青少年认识并欣赏自身的能力,从而产生了自我尊重感情。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社会提供劳动产品和生产生活服务,能够获得经济报酬,解决个人生活来源,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奠定个人生活基础。在劳动活动中,个体不仅创造了经济收入,还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这种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的认同与赞誉。青少年学生参加劳动为个人与社会创造价值,进而产生自我满足感和社会荣誉感。因此,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尊重感情。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实现每个人都拥有的尊严唯一的通道在于诚实劳动[13]。
其次,劳动教育培育敬畏自然情感。恩格斯曾经告诫人类,勿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暂时胜利,因为自然的报复必定尾随而至[14]。这就是说,人类过度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将给自身带来灾难。劳动活动,尤其是农业劳动活动,能够培育敬畏自然的情感。在农业劳动中,只有劳动者顺应生物特性,合理利用土壤、阳光、雨水、气温等自然物的属性,才能劳有所获。“春施千担肥,秋收万担粮”“小麦浇芽,油菜浇花”等农业谚语反映了自然规律对劳动活动的制约性、劳动活动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性。相反,如果在农业劳动中,劳动者忽视生物特性,不懂得利用自然物的属性,就难以获得预想的收成。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反映了违反自然规律的后果。个体在农业劳动中体会到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利于培育劳动者敬畏自然的感情。
最后,劳动教育培育社会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感情是个人基于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所肩负责任的认识而产生的真挚情感以及自觉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态度。在劳动教育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讲述劳动在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国家强盛中的关键性作用,就能促使青少年产生社会责任感。学校、家庭、社会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阅读劳动文艺作品、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参加劳模表彰会等形式,发挥劳模、工匠等劳动楷模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人格感召力,从而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情感。
简言之,劳动教育所培育的自我尊严情感、敬畏自然情感、社会责任情感分别指向人对自我、自然、社会的感情,形成较为完整道德情感,为培育道德品质夯实了情感之基。
三、劳动教育强化道德意志
在现代汉语中,意志一词,其含义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道德意志即“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地作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15]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形式之一,是构成道德品质不可或缺的要素。道德意志在道德品质培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一,道德意志能够调节道德情感。道德主体在实施道德行为中,由于内外条件限制,必然会遭遇种种挫折与困难,由此引发主体产生失望、沮丧等情感,可能造成心理、行为系列效应,即道德认知的动摇、道德情感的不定、道德行为的彷徨等。如,少数领导干部曾经是干事业、促发展的能手,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领导、同事、群众的赞扬,但后来,松懈了道德修养,享受生活的思想与情感上升,进而走上了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道路。对于这些消极的道德情感及其后果,道德意志能引导主体化解消极道德情感,坚守道德价值,为道德行为提供精神基础。其二,道德意志能够调控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与倾向。也就是说,只有个体行为具有稳定性,才能彰显个体道德品质的成熟性。道德意志可以稳定地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稳定性。“道德意志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促使个人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迅速将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16]黑格尔说:“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就是行为。”[17]稳定的行为源自于道德意志。不仅如此,道德意志还能促使个体克服道德践履中的各种主客观困难与阻力,勇于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抉择,坚定践履相应道德行为。
劳动教育对道德意志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劳动成果有利于强化道德意志。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活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构成劳动成果。可以说,对劳动成果的欲望是推动个体劳动的动力。一旦人们开始从事劳动,对劳动成果的欲望便被大大加强了。当个体从事种植类劳动时,收获农产品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当个体从事养殖类劳动时,收获畜产品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当个体从事文艺类劳动时,创造文艺作品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这种劳动活动对劳动成果的欲望激发作用,类似于体育比赛对于运动员战胜对手欲望的激发作用。运动员一旦参加比赛,战胜对手、赢得比赛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因劳动活动而加强的对劳动成果欲望,就会激发出克服劳动过程中困难的顽强力量与不竭动力,从而夯实劳动道德意志。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梯利提出,意志是由包括欲望在内的促使自我抉择的各种意识决定的。“人的意志是由他的本能、冲动、欲望、感情、思想、知觉即各种可以使自我做出抉择的意识状态决定的。”[18]这就是说,欲望是塑造人的意志的重要推手之一。因此,可以说,劳动活动通过激发对劳动成果的欲望,能够塑造并强化劳动道德意志。
不仅如此,道德意志与劳动活动存在双向互动、螺旋上升的关系。劳动道德意志也能够发挥支撑劳动活动的功能。劳动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并不是轻轻松松,说说笑笑,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求付出大量的体力、艰苦的脑力。在劳动活动中,如果个体无法忍受一定强度体力与脑力的付出,结果自然就是或者在劳动时浅尝辄止,或者逃避劳动,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性。在劳动过程中,坚强的劳动道德意志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支撑艰苦劳动的开展与延续。持续的艰苦劳动又会让我们收获丰硕的劳动成果,劳动及其劳动成果满足了人的需要与欲望,进而又能巩固道德意志。
劳动的创造性有利于强化道德意志。个体要完成单调乏味的劳动任务,不仅需要用严格监督与强制手段才能做到,而且还要依靠坚强的道德意志才能完成。然而劳动不仅具有机械重复的性质,还具有创造属性。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劳动对象的变革、劳动方法的更新等方面。个体在劳动过程中,变革劳动对象,往往能够收获更大的劳动成果。比如,农民使用改良的种子从事农业种植劳动,就能大幅增加农业产量。个人在劳动过程中,更新劳动方法,也能带来更大的劳动成果。例如,农业套种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地空间,还会成倍增加农业收入。又如,在工业生产中,更新了劳动工艺,带来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大幅增加。个人在创作文艺作品的劳动中,探索新颖的艺术题材,运用独特艺术表达方法,创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为观众生产喜闻乐见的作品。总之,劳动的创造性、创造性劳动能够带来量增质优的劳动成果,满足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要求与欲望,从而有利于强化道德意志。不仅如此,劳动的创造性还能够彰显个人力量的意识,进一步强化道德意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对自己力量的意识和对事物的主宰感越强烈,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会越顽强和坚韧,日常的平凡劳动在他们看来就越有趣。”[19]13劳动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以获得物质与精神财富为目标的活动。各类劳动活动都能改造影响劳动对象,从而将劳动者的本质力量投射到劳动对象之中,显示出劳动者的力量。创造性劳动通过对象的变革、劳动方法的更新等,能够加大改造劳动对象的程度与范围,能够显著放大劳动者力量。当劳动者深刻体会自身的力量时,必然能够强化克服劳动困难的道德意志。
四、结语
劳动教育促进劳动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指引、涵育、强化作用下,个体道德品质得以形成,并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中,体现出一定的道德品质,由此,以劳树德就得以完成。以劳树德的学理依据就在于劳动教育培育道德品质,符合道德品质形成规律,即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劳动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明晰以劳树德的学理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更好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提供了方向。劳动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德育—劳动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的培育。”[19]为更好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应该在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指引下,发挥劳动教育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积极影响。要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劳动道德价值与劳动道德规范的认知,从而促进劳动道德认知。要通过劳动教育培育自我尊严情感、敬畏自然情感、社会责任情感,以丰富道德情感。要在劳动教育中,要借助劳动成果、劳动的创造性,强化道德意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热爱劳动的思想,需要诉诸个人的精神生活过程。他说:“作为道德面貌的重要特征——热爱劳动的思想,也是要在精神生活(智力的、情感的、意志的精神活动)的过程中来培养的。一个无所用心、缺乏情感体验的人,不可能成为热爱劳动的人。一个人越聪明,情感越丰富,意志越坚强,他对各种各样的劳动的爱好就表现得越鲜明。”[19]9-10这就是说,要通过劳动教育,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培育青少年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为更好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启示。劳动教育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以劳树德的学理依据,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的思想观念教育功能,而且还能够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推动劳动教育的更好开展。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认识到了劳动道德、涵育了劳动情感、塑造了劳动意志,自然就会更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为未来参加社会劳动提供能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