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视域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2022-02-27唐艳丽
唐艳丽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和工作准则。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等。这些规划站在时代前沿,统筹全局,共同构成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新文科建设等发展的要求和行动指南。民间文学是“指广大人民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的人民性和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立体性等特征”①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6。,它是民族文化传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民间文学作品是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有着教育和娱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②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5-27。”。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对于民众言行举止方式的形塑具有关键性作用:“差不多是他们立身处世的一切行动所取择的经典!一则神话,可以坚固一个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有效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民间文学所尽的社会教育功能,说来是使人惊异的。”③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39。
我们可以说民间文学与思政教育天然地具有本质相通性,两者相得益彰。高校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充分发挥《民间文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把三观的教育引导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当中,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任课教师一堂言、满堂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形式手法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意识较为淡薄,以及引导方式生硬单一等不足,亟须进行有针对性地,能够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教学改革。当下,以民间文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疏离和漠视现象也日益凸显,如何激发他们对于民间文学(文化)的热爱,充分发挥民间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时代主题。我们认为高校教师在《民间文学》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课堂内外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得益彰;教师要强其“内功”,提高教学水平。
一、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
高校授课,选用教材是基础,也是关键的一步。纵观各种《民间文学》课程教材,无论是李惠芳的《中国民间文学》,还是段宝林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他们编写的教材的主体内容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以“民间文学的价值”“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曲艺”“民间小戏”等作为主体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从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来看,选用这些较为权威的教材无疑是合乎时代要求和教学需要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活用、化用、巧用教材,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减已有教材内容,使之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5-28)[2022-09-1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的思政建设要求相融合,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学科特色、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有效教学之路。
在课程授课中,教师应该巧妙地把专业知识、地方特色民间文学资源和思政教育元素等相融合,如此,学生既可以收获民间文学的专业知识,又能对这些“专业知识”有更直接的体验感和在地感,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和启发,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神话”是民间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间文学》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之一,“神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当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所以,教师当讲授“神话”专业知识内容的时候,必然会讲到盘古神话,这样的开天辟地、人类与万物起源等通识性专业知识内容,这时,教师既可以通过各种图片、影视、研究资料等向学生传播这些专业知识,还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如适当加入广西来宾、武宣等地的盘古庙群状况,以及当地民众一年一度的纪念盘古活动等内容的讲授。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强调盘古身上所具有的开创、奉献精神等方面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造和奉献精神,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巧妙有效地完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整体来说,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民间文学资源富集区,其中的民间文学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优质性,它们也蕴含着课程思政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德育元素。如《布洛陀》神话中体现了壮族人民勇于创造、敢于创新的伟大精神。我们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需要这种精神作为人生行动指南。与此相类似,嘹歌中体现的壮族人民爱好和平、瓦氏夫人传说中体现的保家卫国精神等,都是体现思政教育在地化的优质资源,任课教师应当在广泛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恰当地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此外,百色起义时期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红色传说、红色故事、红色戏剧等,都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奋斗拼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补充的内容。如此,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也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歌谣也是民间文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我国的民间歌谣同样异常丰富多彩。广西壮族的刘三姐、云南彝族阿诗玛,她们芳名早已传颂海内外,成为一张张独具中国特色的“名片”。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同样可以通过选取刘三姐、阿诗玛等为代表的山歌、影视作品等,来传授民间文学中歌谣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声音、图片、图文并茂,音像视频的加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多元化,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恰到好处地选取如“太阳出来太阳升/照得天下亮晶晶/穷人翻身得解放/共产党是大救星”;“民族政策暖心窝/平等团结真快乐/齐心走稳致富路/大家同唱幸福歌”等类似这样的山歌歌谣,它们以通俗易懂,又充满感激和自豪之情的文字,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新中国的成立、平等民族政策的施行的衷心拥护,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绝佳素材。
一直以来,“人民运用民间文学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它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发挥了良好的影响”②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8。。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很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挑战,也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③习近平.在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相连的精神之根,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泉和强大精神支撑。民间文学,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雅俗共存的艺术形态,它既有民间生活世界的丰富性、草根性和包容性等,也有“文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等,而文学经典是具有榜样、规范、引导力量的语言艺术。因此,在《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增加民间文学经典作品的文化教学,它既可以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到经典民间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审美艺术享受,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提升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这同样是一举两得的教学举措。
二、课堂内外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得益彰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积极推进与实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离不开青年广泛有效参与,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推进与实现“四个伟大”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民间文学》课程授课之中,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潜移默化的收获民间文学的文化知识,更能够由此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努力成为一个对民族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人。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复杂多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积极引导学生以民间文学专业知识为基点,关注时事热点,关注民生社稷,由书本教材而引申到社会现实,拓宽教材知识内容,转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这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民间文学》课程的第二、第三课堂,筑牢“课程思政”阵地,“要将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融入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课堂教学等各个领域”②刘泽林.“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20(1):98-101。,让内外课堂互相促进,相互融合,从而真正地“使教学成为一种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欣赏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达到‘共赢’的课堂效果”③孙淑芹.地方民族高校民间文学课教学浅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6):33-34。。从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任课教师通过不断开发、延伸拓展了《民间文学》课程的“课堂”范围,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如2019年,在《民间文学》的课堂内外,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视频,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励了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和激情投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来;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在全民抗击疫情战役中,涌现出无数的“最美的逆行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党为人民的光辉事迹等等。在课堂授课时,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恰到好处地将以上这些重大事件、光辉事迹等“植入”到课程的大“课堂内容”当中,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大学生深深地被这些伟大的事迹所感动和鼓舞,“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也成了他们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提升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中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认同,提升了学生对于民间文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由此,《民间文学》课程实现了课堂内外,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目标,使民间文学的“大课堂”更加广阔,更有效果。
某种意义上来说,民间日常生活就是广阔生动、时刻更新的动态“课堂”,诸多“高手”也来自于民间,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一个有效而且具有操作性的途径。这就是说教师应该采取“传承人入课堂”“把课堂搬到田野上”等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多元化、在地化,也更具实践性。“引进来”是指邀请民间文化传承人进入课堂,在教师引导和配合下,与师生实时互动的教学模式;“走出去”则是指组织学生进行田野作业,把传统的学校教室课堂搬到田野广阔天地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邀请民间艺人到课堂展演相关内容。比如讲到民间歌谣内容时,请嘹歌歌王来讲述嘹歌的历史故事、丰富内容,并进行现场演唱;讲到民间小戏的时候,请北路壮剧传承人率队来表演相关剧目,让学生在教室课堂上能够直接亲身感受到民间歌舞的独特魅力。任课教师让民间文化传承人进入课堂,参与课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直接感受到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有更深的现场体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课堂现场直接模仿这些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艺术表演,或者手工制作等,真正回到“民间语境”学习民间文学知识。学生在看传承人的表演到感受其艺术魅力,再到参与实践之中,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提高参与积极性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如此,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进入民间语境,充分感知民间文化的魅力,并接受民间文化的浸润和洗礼”①郭鹏.民间文学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路径[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1(1):97。。另外,教师也可以提前与学生做好沟通,预告教学计划与重点,让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课堂分角色表演相关民间文学片段,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话剧社,指导学生将《孔雀东南飞》《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在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上演,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范围。经过民间文学内容的展演,学生更能领会到其中的深刻内涵,促进思想认识的深化。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民间文艺在一次次重复中被叙述,通过空间的转换和修辞,人们在特定的传播场域里发挥自身‘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②毛巧晖.民间文艺如何在融媒体语境下自我重塑[J].中国文艺评论,2020(7):48-56。。如此,“(民间文学)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基础层面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又要注意适当地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建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孙淑芹.地方民族高校民间文学课教学浅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6):33-34。”。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既是对民间文学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又能起到挖掘学生才能、深化学生理论知识的良好效果,可谓一举多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民间文学》课程的必然要求,学生在实践当中收获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的“现场体验”,也在这些体验当中更加实证性地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进而有利于在课程之上开展更多的互动讨论,从而形成了由课堂到生活,再到课堂的良性循环。
民间文学具有活态性、时代性、民间性的特点,更加适应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田野调查、采风、切身体会民间在场语境相融合④尹晓琳.地方高校民间文学“金课”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19(19):38-39。。田野调查是《民间文学》课程一个非常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实践技能。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重在培养学生在实际的调查、采录、搜集民间生活状况,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某种意义上说,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是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进行,为某个观点、假设而“走出去”开展论证的过程。同时,“由于民间文学大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流传,为一个区域民众所享用,民间文学表演活动就渗入了强烈的地方意识和认同感、亲近感,审美期待视界自然更为突出⑤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4。。”所以,“学生通过对所处的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及相关民俗文化现象的采录,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增进地方情感,培养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⑥尚炜.《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文学教育,2011(11):126-127。。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民间文学作品本身就“负有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民族民间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并引导学生体悟民族民间文学中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认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及多样性,开发利用好民族民间文化”⑦孙淑芹.地方民族高校民间文学课教学浅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6):33-34。。“走出去”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村、非遗馆,如靖西县旧州镇、那坡县吞力屯黑衣壮村寨等民族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咨询,获得直观的接触,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人生感悟。另一方面,则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社团等,如百色起义纪念馆、田阳区布洛陀文化研究会、田林县壮剧团等。通过参观、访谈、问卷、录音录像等方式,让学生收集关于绣球传说、黑衣壮民歌、布洛陀史诗、北路壮剧等地方的民间文学作品,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又使学生初步掌握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事实上,“博物馆,具体地展示事物的资料,是教育宣传的好场所”;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会引起广大参观者的注目、乃至于动心的”⑧钟敬文.我们要建立怎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A]//话说民间文化[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10。。所以,学生在这样的《民间文学》课程“大课堂”中,通过直接接触大量的图片、展播影像、生动详实又有思想震撼感的爱国事迹等资料,既能够更好把握文化知识,也能够获取更多的现场体验。学生深受感动、倍感鼓舞,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了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课堂效果明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为了增长知识和见识。《民间文学》课程的授课,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也都是希冀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民间文学的魅力,实现增长专业知识,收获人生见识,提高思想认识的课程目标。事实上,某种意义上说,是否能够有效地实施这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课程教学把控能力,这其实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综合考验。
三、教师强其“内功”,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有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应该看到“使命”的完成关键在于提升每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唯有“强悍内功”,方有“强劲输出”的可能,从而更有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为了实现《民间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任课教师必须做到“强基固本”,首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要求,并能够圆融自洽地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也必须进一步完善自身,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完成为国家育英才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苦练“内功”,并积极有效地把头脑中的政治思想认识、专业知识,人生感悟、体验认识、见识等,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向外“输出”。教学之余,一方面,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民间文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良好品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教师要刻苦钻研,以科研探索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教研相长双赢的良性循环。
同时,学校还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有利于《民间文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深入交流的研讨活动。一方面积极开展集体修订教学大纲、备课、听课、教学研讨等内部交流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走出去、带回来”的交流工作,即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走出校门,外出调研、访学进修等,从而“带”回来更为前沿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继而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社会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民间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从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重理论而轻实践,单纯的从课本理论到教室板书等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发展需求,《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样需要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思政建设等融入各科教学。在批判性继承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积极采用“互联网+”线上课程资源、翻转课堂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等教学模式。为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实现对课堂的“翻转”。在正式授课前期,任课教师通过集体修订教学大纲、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方式,优化确定教学内容,注重当地特色民间文化资源的融入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巧妙渗透,优化调整授课的先后顺序和重点、难点内容。例如教师把教材中关于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进行优先传授,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然后布置每个学生选取一项自己家乡的特色民间文化资源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它的基本情况、发展概况、保护传承现状,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对策及建议等,同时引导学生发掘这些地方特色民间文化资源,巧妙呈现它的历史沿革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元素。如此,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作为民间文学传承和创新主体的认识,才能真正回归民间文学的“民间性”和“集体性”,这也是民间文学得以发展和传承的最重要的动力机制。
四、结 语
我国民间文学资源非常丰富,民间文学蕴涵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和文化,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民间文学》课程是许多高校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这也是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这为高校《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立德树人,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份时代社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思政教育水平,强其自身“内功”,方能够“强劲输出”,在《民间文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巧妙相融合,并持续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更加多元化、现代化并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延伸和开拓“教学课堂”场域,使学生能够以浸入式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地进行有效学习,增长见识,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