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老城区局部地段更新设计探索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2022-02-27CHENJing赵一丽ZHAOYili王一鸣WANGYiming
■ 陈 静 CHEN Jing 赵一丽 ZHAO Yili 王一鸣 WANG Yiming
0 引言
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热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走在了城市更新的前列,并在城市更新的模式、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由于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中部地区的县级城市作为新时期城镇化的主战场,正在或即将面临城市更新。由于不同城市在规模量级、城市职能、发展阶段、地域文化、城市问题、地方诉求等方面的差异,小城镇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大城市的更新和管理模式。面对量大面广的中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更新需求,急需在城市更新的理论、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1 项目概述
本文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以河南省县级城市巩义市老城区的局部地段为例,进行更新设计的探索。巩义市是郑州都市区副中心城市,郑洛经济走廊上的重要支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巩义市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2020 年的排名是第36位。本次更新设计的基地位于巩义市老城区宋陵公园西北侧,北至新兴路,南至人民路,西至废弃铁路,东至建设路,用地面积约29 hm2(图1、2)。基地汇聚居住、文化、商贸等功能,保留着传统的县城生活和街巷格局,呈现出布局紧凑、功能复合的特征。同时,面临环境杂乱、设施老化等零碎而复杂的问题,使设计的目标抽象而模糊,更新难度大。
图1 区位图
宋代的七帝八陵、巩义窑址、双槐树遗址、康百万庄园、杜甫故里、孝义兵工厂等文物古迹,集中展现了巩义辉煌的历史。而基地既不是历史文化街区,也没有文保单位。面对老城区中如此“平常”的基地,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定和提取,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首要问题。
2 基地历史文化价值的提取
段义孚曾经说过:“在城市规划图纸上的具有准确的定位和所谓的显著特征的街区,有时对当地居民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1]。”而一些看似普通的建筑、街道、公共空间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市井的烟火气,往往能勾起我们的集体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往日这些平常的生产生活场景,成为承载集体记忆和地方文脉传承的重要场所。
2.1 物质性空间的历史价值提取
2.1.1 街巷格局肌理价值提取
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工业建筑等,在固有产权边界的约束下,进行迭代更新。应有选择性地保留能代表城市不同建设时期的建筑,以丰富城镇景观风貌,体现历史层积。基地内的路网较密,街巷的宽度不大,其街道的走向、尺度等也反映了城市的生长,基地的街巷格局和肌理应予以尊重和延续。
2.1.2 货运铁路专线价值提取
基地西侧的货运铁路专线,目前已停止使用,成为城市中的消极空间,但却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通过功能策划和绿化环境整治,将其纳入到公共空间系统中,规划建设成为铁道绿带公园,激发城市活力,带动周边用地的更新。
2.1.3 老城产业用地价值提取
伴随着退二进三,退二优三政策的推进,基地内的巩义老面粉厂也将面临城市更新。面粉厂曾经对于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宽阔的厂区和大体量的工业建筑,为大型城市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结合豫剧的大型表演活动,将其设计成豫剧文化活动中心,在满足居民公共文化生活的同时,留存工业记忆。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提取
戏曲、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和民族,并渗透在众多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跨越国界、民族、种族甚至政治,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国家交往、文化互鉴的重要载体。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性文化遗产具有更为广泛的空间传播和更为久远的世代传承。在老城区的城市更新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性空间,往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似乎成了传承人的个人历史使命,在城市更新中鲜有研究。
豫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河南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流布广泛、影响深远的重要戏曲剧种[2]。其语言表征、文化内源、表演形式、声腔特征[3]等传递出中原地区浓厚的乡土特色,浓缩了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和价值认知。由于豫剧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广泛的受众,具有口头传唱、无曲无谱和共同创作的特点,民间往往是豫剧体裁的主要来源[4],因而豫剧贴近生活、反应热点、针砭时弊,其恰当的表演、通俗的旋律、粗浅的道白[4]等广受民众喜爱,并广为传唱。
巩义市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故乡,豫剧发展底蕴深厚,受众面广。基地内巩义市豫剧团是豫剧创新、人才培养和公开演出的重要组织。基地位于巩义市老城区内,原著居民多,中老年人比例大,生活闲适,唱戏、听戏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与老城的公共空间系统进行耦合,既符合居民行为习惯,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又体现了豫剧来源于生活,教化民众的特点,并有助于推动豫剧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3 城市更新的原则
3.1 坚持有机更新
图2 现状建筑功能分区图
吴良镛先生针对北京旧城更新,提出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对旧城进行渐进式“有机更新”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主张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从而达到有机秩序[5]。
本次更新设计摒弃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面对错综复杂、矛盾丛生的老城环境,通过对小尺度的碎片化空间进行分期分批渐进式更新,在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关注对社会生活的营造,日常生活的支持,地区文脉的传承,以达到有机更新。
3.2 尊重日常生活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日常生活成为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对建筑规划领域也产生重要的影响。设计理应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为平凡、琐碎、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展开,提供更好的空间载体,延续日常生活的精髓与文脉,承继日常生活的面貌与神情,传递日常生活的声音与气息[6],服务于真正的使用者和地方的生活。
设计师不亦乐乎地忙于“宏大叙事”,而忽视了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日常生活的空间具有生活化、经验化、功能化的特点,同时,也是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交往、认知、习俗等,在空间上的投射。因而,在更新设计中,着重研究老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
4 更新设计的方案
通过对基地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提取,尊重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延续基地格局肌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为触媒,以公共空间为抓手,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设计(图3、4)。
图3 规划总平面图
4.1 功能分区
结合基地现状用地条件,将基地划分为三个功能片区(图5)。西部文化创意体验区,依托现状巩义老面粉厂、制药厂等工业场地和豫剧培训学校,主要功能有大型豫剧表演、居民日常豫剧演唱、豫剧文创体验等;中部文化商业活力区,以巩义市豫剧团、杜甫诗社、现状商场、商业步行街等为基础,主要功能有豫剧人才培养、豫剧传承创新、豫剧表演、商业娱乐等;东部民俗生活区为传统生活街巷,主要功能是居住和配套服务。
图4 总体鸟瞰图
图5 功能分区图
4.2 公共空间
购物广场、美食街、商业街等不同业态类型的商业,巩义市老面粉厂、废弃货运铁路专线等产业类历史资源,巩义市豫剧团、杜甫诗社等文化娱乐设施,传统自建民居、多层商品房等不同年代、多种形式的住宅,多种城市功能混合集中于基地之内。
设计在详细调研基地现状的基础上,将基地内的巩义市豫剧团、巩义市老面粉厂、基地北侧空地、废弃铁路沿线更新为以豫剧为主题的,集豫剧人才培养、大型豫剧表演、居民日常豫剧演唱、豫剧文化展示、豫剧创新传承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结合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作《花木兰》中“机杼声、市鞍马、觥筹错、还故乡、十年归、理红妆”等故事主题,在公共空间系统中结合居民日常生活,策划“手工制作、购物娱乐、美食品鉴、民宿体验、豫剧表演”等活动(图6、7)。
图6 公共空间系统示意图
图7 更新后公共空间效果图
县城居民的思想意识中,或多或少仍保留着对传统邻里文化和熟人社会的心理认同[7],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上具有就近使用的特点,并且公共空间具有供某几户共有共用的特点,即基于邻里守望的领域感。因而,结合各个社区内部现有街心公园、空地等设置口袋公园,作为承载居民日常生活的微型公共空间。
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功能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更好地支持日常生活。
4.3 格局肌理
基地内的格局肌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城市建设,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在城市空间上的呈现,是真实的城市拼贴,是连续历史时期的叠加积累,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8]。本次规划设计中,保留现有格局,采用类型学的方法,提炼基地中肌理的类型和特点,融入“织补”理念,尊重居民根据实际日常生活的需要进行的合理加建、改建,进行渐进式更新,进一步延续老城肌理中的原型(图8)。
图8 现状与规划后肌理图
4.4 道路交通
道路兼具交通和市民生活承载等功能。以往,我们在路权的划分中,往往更为重视道路对机动车交通的支持,而忽略了道路作为城市的主要界面,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作用。路权的发展经历了,从“机动车”为主向“兼顾车行与步行,优化步行环境”的转变。在本次更新中也充分体现了由“道路”向“街道”的转变,加强街道在提供公共空间、承载公共生活,塑造宜居生活、推动经济繁荣,倡导绿色交通、优化出行环境等方面的设计(图9)。
图9 街道空间设计示意图
由于县城用地规模一般较小,依靠电动自行车出行往往更加便捷省力[9]。老城区相对狭窄的街巷空间尺度,也使得小汽车的出行和停放极为不便。县城的规模尺度和空间肌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出行方式的选择。做好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设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租借点的布设与城市公交系统、公交站点规划之间的衔接,是本次设计中解决老城交通问题的主要举措。
5 结语
目前,中部地区有大量的老城区更新地块与本次规划的基地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缺少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价值不明,混杂不同时期建筑类型和建筑风格,基地环境错综复杂且矛盾丛生,整体环境品质差……然而,在这些看似杂乱的老城中,却承载了一代代人的记忆,老城用实际的物质空间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的更迭。面对这样问题复杂而零碎、设计目标模糊而抽象的老城,更需要认真地研究对待。否则,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这样的用地往往会面临夷为平地,在老城上建新城的命运。
通过对基地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提取,以尊重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延续基地格局肌理为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为触媒,以公共空间为抓手,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设计。或许,这样的设计在面对各种经济、社会等矛盾问题的拷问时,会显得过于羸弱和理想化。但,老城更新留住记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