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良好,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2022-02-27中国报道张利娟
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1月17日,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了1.2万美元。“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亮点颇多,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21年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面对国际上复杂严峻的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畅通经济内外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
从GDP总量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从中国经济总量增长历史来看,2000年迈上10万亿元的台阶,2012年突破50万亿元,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大关,再创新高。
从人均GDP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了1.2万美元。已经超过了世界人均GDP水平,初步测算,2021年世界人均GDP是1.21万美元左右。 虽然尚未达到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的下限,但逐年接近。
从GDP增速来看,2021年经济增速为8.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6%。因此,8.1%的增速高于全年目标,超出预期。
2021年,以美元计价,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11.3%。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61.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继续恢复。2021年1—11月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7%,其中服务出口增长31.5%。引资规模再创新高。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11494亿元,增长14.9%。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奠定了就业基础。此外,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援企稳岗帮扶政策,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都产生了积极作用。2021年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202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
2021年6月9日,顾客在江苏南京一家超市选购蔬菜。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从物价来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成功完成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
中国继续坚守住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中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增长2.0%,达到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继续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
压力不容忽视
“总的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如是说。
美国当地时间1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4.4%,并全面调降各主要经济体今年的增速预期,也将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5.6%下调至4.8%。
“当前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对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还将带来持续的影响。”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国际机构预计今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长将低于去年,这意味着全球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最近这几个月外贸增速已开始逐渐下降。此外,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国际海运费的高企,再叠加2021年外贸基数较高的因素,也让2022年外贸运行面临不小压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个别房企流动性风险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被打破,市场在快速升温之后,出现快速降温。“房地产市场存量风险确实是存在的,值得警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但近年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一系列措施影响下,房价收入比下降、房企负债率下降、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占比下降,总体风险是降低的。2021年局部风险有所暴露,主要是个别头部民企风险加大。但必须要强调,这是一个局部风险,央企、国企以及多数中型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情况是良好的。
倪鹏飞表示,房地产风险要辩证地看待。风险释放在一定层面上是好事,如果可以有控制地、主动地释放局部风险,这是降低整体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让房地产实现“软着陆”。
2021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保持快速上涨。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看来,这或将加剧我国输入型通胀风险。近年来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尤其近两年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对中国未来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都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和风险。预计2022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进而影响未来中国国内物价指数。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口粮绝对安全,但目前大豆、豆油等饲料粮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要未雨绸缪,加以防范,根据国际粮食形势和国内粮食需求结构调整粮食生产,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推进种业振兴,构建扶持政策体系,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产量。”李春顶说。
针对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的月度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1月)建议,把握好短期经济平稳运行与中长期结构调整、防风险与稳增长“双平衡”;加强双碳长期目标与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协调与结合;适当提高疫情防控政策灵敏度和灵活度,保证经济运行与保证人民生活和社会基本有序运行;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协调;处置风险仍需循序渐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配套措施齐头并进、协同发力。
有望实现稳中求进
尽管存在种种风险挑战,总的来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因素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从全年看,经济有望实现稳中求进。
2021年10月26日,纺织工人在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纺纱车间内工作。
宁吉喆指出,下一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不仅来自需求“三驾马车”的拉动,而且来自供给的推动;不仅来自内需的扩大,而且来自外需的拓展;不仅来自消费的增长,而且来自投资的发展;不仅来自改革的推进,而且来自创新的带动。
“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生产生活秩序总体稳定,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宁吉喆说。
我国产业供给体系全。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产业体系完备,配套也较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促进供给增加。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立足之本。”宁吉喆表示,我国具有改革开放红利,经济治理能力强。近年来,不断创新宏观调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经验,促进了经济平稳发展。
全球化智库(CCG)此前发布的《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国际经贸合作与前瞻》报告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具有三个显著的驱动力——经济一体化进程、数字经济和持续的人才红利,将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并吸引投资和贸易,促进中国经济的对外合作。
“中国有采取更具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余地,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由于中央已经提出‘稳增长’的大政方针,对于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有理由感到乐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