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贷利率高该怎么办
2022-02-26甄爱军
甄爱军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等待银行调低房贷利率水平,这有些不太现实。原因很简单,当初购房者在签订按揭贷款合同时,已经对加点数值进行了约定。所以,改变这种状况还得自己主动想办法,以有效减少利息开支。
存量房贷利率比较高
有些人在前两年房贷利率高的时候借了房贷,现在房贷利率大幅下降了,但他们只能享受LPR小幅下跌的好处,因此感觉非常冤。
针对这种现象,有网友直言:反差太大了!两年前,房贷利率最高达6.4%,今年连续下调,房贷利率普遍为4.1%,最低的城市房贷利率为3.7%。这位网友还指出了另外一个让人感到“扎心”的事实,即存量房利率加点太高,转低可能性非常低。该网友在微博上如此写道:“该还多少,还得还多少!我去年买房,心里特别难受,LPR+155,利率高达6.2%,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么高的房贷利率)了!”
这位网友之所以感到难受,是因为在低利率时代,他却仍然要背负高额利息成本。简单测算一下,最新5年期以上LPR为4.3%,那么该网友在下一年度房贷利率变更后,其房贷利率仍然高达5.85%,较当前普遍4.1%的利率水平要高出175个基点。
两者区别到底有多大?我们以100万元20年期(等额本息)房贷来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月供差距为965元,总的利息开支相差23万元。
可提前还贷或换房
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应该怎么办?当然,如果我们只是被动等待银行调低房贷利率水平,这有些不太现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购房者在签订按揭贷款合同时,已经对加点数值进行了约定。所以,改变这种状况还得自己主动想办法,以有效减少利息开支。总结下来,大家目前可以采用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提前还贷,减少利息支出。如果手里还有一些资金,原本准备用来改善生活如买车、添置高端家电、旅游等,可先考虑还房贷,等日后手頭宽裕之后再回头考虑这些需求。也可以用这些资金提前偿还房贷,再通过借入低息消费贷的方式进行消费,以降低总的利息开支。
二是在一些“认房不认贷”的城市,通过换房降低利率。目前,包括杭州等40多个城市优化“认房认贷”政策,明确对已结清首套房贷且手中无房的居民,再买房可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所以,在已执行“认房不认贷”的城市,可以考虑将手中住宅售出,并“清空”房贷,然后再买房,重新申请低利率房贷。当然,这种操作需要付出换房成本,最好在税费较低时换房,并重新贷款。
别掉进“转按揭”陷阱
近日,记者接到自称银行业务员的推销电话,对方称,如果近期有买房打算,或者手上还有房贷未还清,他们可以帮记者“运作”成利率更低的经营贷,贷款100万元可以省下几十万元。
还有这等好事?听到这个说法,虽然近期没有购房打算,但记者还是忍不住有点眼热心跳起来。通过这位业务员的介绍得知,他们可以帮忙将5%或者更高的存量房贷利率“转换”成低至3.25%的经营贷。具体能申请到哪一档利率,还要看资质。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按100万元、20年期房贷(等额本金还款法)测算,与该业务员所谓的最低3.25%利率进行比较,总共可以节省22.26万元,能买到一辆比亚迪汉汽车。
这位业务员还介绍了操作流程,如果买房,由中介机构帮忙垫资,先让购房者全款将房产买下来,然后再帮购房者以房屋做抵押,在银行办理经营贷款;如果是存量房贷,也是帮忙垫资还清房贷,再抵押办理经营贷。
为了能够让购房者顺利申请到经营贷,代办机构还会帮购房者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当然这些都不能白费劲,购房者需要支付数万元的“手续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位业务员表示可以只收记者1万元。
有法律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因为风险巨大,不建议采用这种办法。盈科全球合伙人郭韧律师表示,经营贷不是房贷,办理过程中可能有办不出的风险。即使办出来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钱也不能投入楼市。一旦被发现用经营贷替换房贷,银行及贷款人都涉及违规,银行可能会被处罚,贷款人贷款可能被收回。
郭韧所言非虚,近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共有包括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3家银行合计被罚款1220万元,被罚案由都涉及“个人经营贷款”。
与此同时,中介机构提供资金也需要成本,但它并不会对结果负责,如果最终购房者房贷无法还清,还会欠下高额的过桥资金利息,无疑将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实际上,经营贷还款期限很短,不可能像房贷一样,可以申请到长达30年的还款期。因此,即便是经营贷利率水平较房贷低,但短期内还贷额会大幅上升,这对购房者来说,也将会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
我们来举个例子:100万元房贷,20年还款期,按照5%的房贷利率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法),月供为6600元。而如果替换成经营贷,假定还款期为5年,利率低至3.25%,但月供将飙升至1.8万元。
郭韧同时特别提醒,这种方式在办理过程中,将会涉及资金转移,这对资金安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所面临的风险其实也不小。“如果涉及的金额巨大,一旦发生中介卷款潜逃,追讨起来极为困难,购房者将会因此而遭受巨大损失。”郭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