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2-02-26张建军高秀春崔晨秋
张建军,王 赫,张 冉,高秀春,崔晨秋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高职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发展阶段。行动计划指出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统筹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系统开展劳动教育[1],搭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框架。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并将其作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在高职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质培优发展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发展新阶段也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1.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首次将教育目标从“四育”提升到“五育”,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总书记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被重新纳入到国家教育规划系统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大发展,也是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根本要求[3]。
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也为开展各类劳动教育给予学理支撑。目前学者普遍认同在高职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粗暴的体力劳动。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指向于劳动素养的培养,劳动素养有低阶和高阶之分,低阶的、基本的劳动素养包含着劳动的观念、习惯、技能、精神等多种劳动收益,而高阶的劳动素养则与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相关联。
因此,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其落脚点致力于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最终旨在形成热爱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1.2 提质培优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作用
在提质培优新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由强到优,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任务。人才培养加入劳动教育,由“四育”发展到“五育”。在教学中,高职院校探索了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等新人才培养思路,而新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具备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这都需要劳动教育所培养的劳动素养支持。因此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相得益彰,越发重要。
1.2.1 劳动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古至今,“德”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德”的内涵非常丰富,至少包含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人类社会中形成的高级情感,在道德内涵的形成和道德的践行中,劳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律出现之前,道德是约束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准,人类绝大多数道德评价也都是在复杂的生产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劳动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更加鲜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学生通过劳动教育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青年观,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友善”。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也获得职业素养历练,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感受“奉献”“协作”等核心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行为素养,做到劳力劳心,亦知亦行,促进“德育”;在辛苦的劳动中体会“劳动美”“力量美”,锻炼身体,修正审美认知,促进“体育”“美育”;在丰富的劳动教育中,发挥大学生的才智,优化重复性的低效劳动,促进“智育”,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五育”协同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2.2 劳动教育有助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强调人才的技能型、实用性,是与普通本科教育同等重要但方向不同的教育类型。在技术技能培养中,学生应有较强的实操动手能力,劳动教育具备与实习实训教学同向同行的效果,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技能学习中能够起到异曲同工之效。以建筑专业大类为例:在高职教育的课程安排中,施工实训、测量实训、混凝土坍落度实训、瓷砖镶嵌技术实训等活动都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在劳动中学习技能与知识。较好的劳动能力是出色完成专业实训项目的基础,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热情。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学生实现技能突破的核心素养。劳动教育能够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2 提质培优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2.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定位不准
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4]。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劳动最光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鼓励年轻人参与劳动,社会主流价值观崇尚劳动教育,倡导自食其力是光彩的,依靠国家不劳而获是不光彩的。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忧患意识减弱享乐主义抬头的思潮,主流价值观对劳动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加之民众错误地将简单、无技术含量、社会认可度低的纯体力劳动与劳动概念画等号,慢慢地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劳动教育课也从教育体系中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一度出现侧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弱化劳动教育,缺失劳动素养教育现象。学生就业后对岗位角色不认同,企业对毕业生不满意等矛盾随之出现。
2.2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一是缺乏独立课程支撑,没有明确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二是缺乏劳动教育特色方法,在三年学制中缺乏劳动教育的一体化设计;三是融合程度不够,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其他实践课的融入度不高,特色劳动课程开设的创新度不够;四是缺乏师资、场地、资金等保障体系。
3 提质培优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3.1 协同合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的生存、健康离不开劳动,但是劳动又具有消耗性,在个人体验中呈现或是愉悦或是厌恶的相反特征。受生活环境和片面经验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对劳动的排斥。重塑高职学生的劳动观,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尚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操、践行的场地,基于家庭的劳动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持续过程。在家庭教育环节,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使孩子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使其尽早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在学校教育中统筹安排、系统设计劳动课程,大中小学形成“教育重点和难点有区别,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在社会教育中形成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人类是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不断增长技能的,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是人类立足于自然的基础,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人的本能诉求。在社会中形成尊重劳动的风向,对劳动形成正本清源的认知,从而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3.2 目标一致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
提质培优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可采用“岗-课-赛-证”的思路设计教学体系,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要充分融合,二者共守一段渠,共种一方田。在劳动教育开展中应建立目标一致、“劳动文化传承、劳动基础教育、劳动实践活动”三个层次递进、课内课外衔接支撑的课程体系。
3.2.1 专门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高职院校推动劳动教育首先应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设计固定的学分及课时,形成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劳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明确课程标准,搭建劳动教育的主体框架。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系统学习夯实劳动基础教育,传承劳动文化,树立牢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感”[5-6]。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学习,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备胜任专业、职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习惯”[5]。
3.2.2 规划设计劳动教育项目教学
劳动教育不是一日之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规范必修课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发挥项目教学优势,应将劳动教育项目教学贯穿于全学段的人才培养中。项目教学的设计,需充分分析学生学段特点,体现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针对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主要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绿化修剪维护、图书馆公益岗位、校园环境保护、教室清扫、实践教学环境维护、文明寝室建设等劳动实践项目,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针对高职二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主要以生产劳动为主,辅以公益劳动,结合专业技能和职业特点,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劳动实践项目,同时参与实训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增强劳动自豪感。针对高职三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以生产服务性劳动为主,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参加企业工作岗位实践项目锻炼,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体验劳动创造智慧、劳动创造价值的使命感,树立岗位职业意识,锤炼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切实体悟“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5]。
3.2.3 依托实习实训深入开展劳动教育
依托实习实训开展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最大特殊性,也是高职院校进入提质培优发展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产教融合”还是“技能型人才”培养,都指向了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在实训课项目任务、生产案例、学徒制教学等不同的实训阶段中融入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在实习实训课设计的项目任务中,深挖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设置与专业内容“紧密对接、互嵌融合”的专题教育,通过劳模事迹分享、劳动精神领悟、劳动成果展示、走进生产一线等具体形式,可使劳动教育更具有感染力、思想性和针对性。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在真实的生产案例、作业项目、企业订单中,嵌入劳动教育内容和精神元素,在项目化、模块化、一体化实训实习教学中的潜移默化渗透实施,让学生在实习实训、劳动实践、协作学习、项目作业中,出力流汗,锤炼技能、磨炼意志、启迪思考、凝聚智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5]。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在学徒制教学或顶岗实习中,依托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由生产一线师傅全程指导,让学生亲历基于岗位的劳动实习过程,学会劳动技能,深化岗位责任和劳动质量意识,提高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和反思改进的能力,积累职业岗位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2.4 依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一直起着“树旗、导航、定标、催化”的特殊作用,大赛的价值导向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劳动教育可依托职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综合素质在职业技能大赛“试炼场”中得到“锤炼”,劳动技能在大赛平台上得到“展示”;还可定期组织大赛获奖选手成长汇报会、劳动技能(成果)展示、职业技能大赛月等主题活动,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获得感。
3.2.5 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高校应建立劳动教育效果评价机制,使劳动教育形成闭环:首先,应明确劳动教育评价目标,确立以劳动素养考核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形成由劳动教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思政课教师、学生形成的多元评价主体;最后,应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
4 建设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4.1 打造高水平共享型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建设劳动教育保障体系应依托高职院校优质的实习实训资源及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专业课教学共享型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打造基于不同专业大类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集群,从而建设系列的劳动教育实践教学课程。同时,高职院校可依托办学特色,充分利用既有实训场地,设计适于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中小学研学游和职业启蒙的项目,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4.2 建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不足是学校推行劳动教育的一大瓶颈,但对高职院校而言情况略有不同。高职院校经过师资整合,可挖掘出丰富的劳动教育教师资源: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开展学生劳动观教育,构成一支负责劳动行为动员的师资队伍;学工管理教师开展学生劳动行为培养教育,构成一支负责劳动行为组织的师资队伍;专业实训教师开展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劳动品格培养,构成一支负责劳动技能指导的师资队伍;协同专业课建设需求,聘请全国劳动模范、省技术能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突出贡献技师,构建一支劳动教育专家型的师资队伍。上述高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互相协助,构成合力。此外,领导机制、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