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紫砂“非遗”传承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2022-02-26王超张力
王 超 张 力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 214206)
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1)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
陶瓷是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江苏宜兴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紫砂原料也称为“五色土”,典型的紫砂泥外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夹杂有微细银点云母晶体,隐现浅绿色斑点,光滑油亮的生坯经烧成后,紫棕色表面呈现出砂质效果,故统称“紫砂”。宜兴特产紫砂矿料的充分利用有力印证了其地域性、生活性与实践性特征,同时也成就了紫砂村落家家捶泥、户户制陶、龙窑烧制红光透天的壮观景象,“五色土”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富贵土”。
紫砂技艺制作过程需采用上百种自制工具,经过几十道工序全手工成型,难度极高。明代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记载,“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值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几两紫砂泥经过手工制作却能与黄金比价,可见其丰厚的经济价值。当篆刻、书画、诗词、民俗、茗茶等多元文化与其交汇、交融,更反映出紫砂壶厚重的文化价值与思想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紫砂匠人把对艺术的表达、对世界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凝聚其中,制作而成的紫砂壶不仅呈现出美好的造型与绝妙的构思,而且承载着中国文化、传递着工匠精神、印刻着时代痕迹。
(2)富民与强村的紫砂机遇
2011年,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发展的重要方式,以有效传承技艺为前提,保持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在此基础上,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实现收益。同时,获得的经济收益反哺于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实现正向循环。
用“千店万坊”来形容宜兴紫砂产品的生产经营并不为过,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紫砂工作室的店铺招牌,一张泥凳、一套工具、一块泥料即可在家庭环境中开始紫砂壶的创作,与其它陶瓷的成型不同,紫砂泥片的“敲敲打打”似乎成了特有的声音。近些年,一批特色乡村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全力打造传统紫砂、文创紫砂,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上袁村依托资源优势,成立上袁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致力打造紫砂文化村。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家喻户晓的“紫砂村”,走出了顾景舟等一批紫砂大师,曾有“中国紫砂第一村”的美誉。2018年,“紫砂村”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成为当年江苏省唯一入选村庄;西望村为优化紫砂产业链局部、拓展产品种类与销售渠道,创新“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紫砂产品品牌化、集团化发展。目前,陶瓷从业人员超过全村人口的80%,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双桥村不断挖掘文化特色与村风村俗,出版《宜兴紫砂 双桥飘香》,展示弘扬双桥村史、村风与陶瓷文化,通过建设“东方紫砂一条街”,打造中国陶都双桥紫砂网站,将紫砂艺人和作品“推”上网,打造本村品牌,共同开拓线上市场新平台。以宜兴紫砂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为切入点,充分发掘利用紫砂文化与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乡村产业与手工经济,正在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一把“新钥匙”。
2 宜兴紫砂非遗面临的困境
(1)传统手工艺文化式微
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智能化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兼具情感与审美情趣的手工艺容易被拆解或细分成众多碎片化的结构单元,由于对非遗技艺理解的不深刻,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紫砂业态标准的不完善,依靠机械的高仿代工、组装或是内外加工开始在农村出现并普及,使得复杂精巧的手工技艺开始降低难度与从业门槛。同质化、低端化、批量化产品开始涌入市场,重速度、重效益、轻文化、轻传承的现象愈发明显,同时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与产能过剩。简单、精细、高效的工艺替代了复杂且内涵丰富的手工技艺,紫砂壶真假难辨的声音不绝于耳,农村传统手工艺式微。
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原本产业兴旺、乡村富裕、精神愉悦的初衷被简化为经济利益的获得,紫砂非遗产品的生产屈从于市场化的操纵。当打着传统非遗保护旗号,单方面谋求经济利益或简单地以市场规则看待非遗产品时,精致繁杂的手工艺被程式化所取代,产品似乎降低了人情的温度,更剥夺了手工劳动所创造的快乐。生产性保护被曲解为非遗商业化,功利化思想一点一滴侵蚀着紫砂产业的千年之基。当非遗被错误地理解为产品时,生产性保护与机械式生产的矛盾冲突也将不可调和。“廉价效应”引发的“海啸”涌向脆弱的市场,千篇一律的款式与产品让消费者迷茫,紫砂产品的质量与层次、美感与内涵大打折扣,让人唏嘘。非遗保护不能将追求数量最大、效益最优作为根本出发点,而是应该关注广大民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幸福,厚植手工技艺的文化基因,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2)农村艺人发展境遇
与其它陶瓷不同,紫砂陶器上往往刻有作者的名款、印章,表达对作品的尊重,也是古老的质量溯源认证方式。“印章”除了表明紫砂茗壶的出处,更是传承人对自身手艺的自信与创作思想情感的表达。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与收藏爱好的兴起,有无大师印章成为紫砂壶好坏判断的依据和收藏的门槛。紫砂茗壶的“头衔”隐约成为经济利益交换的筹码,大师作品一壶难求的同时,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脱离实际。在此境况下,多年辛苦打拼的传承人容易被“头衔”自大、被乱象迷惑,做起了“代工”、“承包”、“敲章”等扰乱陶瓷行业健康发展的行为,这些行为给宜兴紫砂和城市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非遗传承人的自觉与自省。有些地方更是创新出台新政,破除大师艺人的“终身制”,也引来广泛热议。非遗传承过度的“头衔化”、“印章化”、“符号化”容易造成文化遗产被虚假宣传,甚至是过度消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与警醒。
此外,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美术基础训练与专业技能培训,作品的款式相对单一,通常只是经典器型的复制,缺乏艺术感染与设计理念。鉴于经济实力,很多农民无法参与有偿进修来提升自身实力,很多都是自学或是借鉴式的学习。迫于生计,村落中也时常看到一些“异样”的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背道而驰。“人”是非遗活态传承最重要的因素,具有第一资源属性,无论大师、名师,或者工匠、学徒,都需要将自身与非遗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将荣誉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坚守手艺初心。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应有其自知之明,明白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
(3)非遗技艺系统保护
“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的工作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紫砂非遗除了传统技艺作为保护的重点,其材质、形式、寓意、功能、资源等众多要素也应作为协同保护的重要内容。基于现代陶瓷工艺链的过度细分与紫砂概念泛化趋势,紫砂非遗过分关注茗壶的外在形式,往往缺少对矿料属性、工艺标准、设计理念、人文思想及器皿功能等内容的系统阐释,淡化与之交叉的工艺美学、民俗学、材料学、人体工程学等学科研究,渐有简化传承的意味。徐风著《布衣壶宗:顾景舟传》谈到顾景舟大师对紫砂艺人的看法,一辈子做紫砂,不光要懂工艺,还要懂科学,紫砂壶是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的统一。由此可见,紫砂非遗作品“五美”的定义包含了对材料的认同、对技艺的肯定、对设计的赞叹、对美学的思考以及对饮茶功能的发挥,缺一不可。如果非遗保护只是关注其作品形式,而忽略其过程与内容,甚至不知其文化与历史,那就像流水线作业下生产标签化的产品,了无情趣,更多的只是炒作与资源的耗费。
紫砂茗壶的生产具有特殊性,因其高度依赖不可再生的紫砂矿料。但随着资源的枯竭,紫砂材料的稀缺性已成为事实。在非遗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密切监测、控制紫砂陶瓷的产能问题,切不可盲目乐观,“竭泽而渔”。另外,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坯体需要经过1 150 ℃左右的温度进行烧成。作为高能耗产业,烧成过程耗费了大量能源,虽然目前能源基本以天然气替代,相对环保清洁,但大量的碳排放不可忽视。2021年的“两会”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使得紫砂非遗保护在弘扬创新技艺的同时,同样需要将资源、环境保护纳入议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关乎文化血脉赓续和文化战略全局,也关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4)非遗文化社会展示
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质是一种生态型劳动,可以采用家庭作业的灵活方式进行生产,这对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农村空心化等具有显著作用,符合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我国国情。衣食富足而思美乐,这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紫砂产品不仅具有日用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如何正确引导广大民众深入理解非遗的内容实质,重新审视非遗在发挥社会功能、引领文化价值方面的丰富内涵,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环节。非遗保护的内涵实质是为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并不断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老人空巢化等问题给正在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带来新的难题。可以看到,目前非遗在老年群体、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中的开展还不广泛多样,在中小学兴趣社团活动中的开展也不平衡。经调研,部分中小学生甚至不太了解地域非遗文化与手工技艺。事实上,“活态化”不仅仅体现在作品本身,也绝不仅仅需要保护几个人或一群人,“活态”的价值更需要从活态展示、社区传播、职业认同、空间构造等维度,不断推动全面性、整体性、常态性保护,不断强化其在农村环境中的影响。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关系人民生活福祉的伟大事业,推崇思想价值理性、提倡人文关怀精神、趋向多元和谐包容则是“活态”的重要体现。
3 结 语
“中国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宜兴紫砂是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润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将缺乏根基。我们需要从未来的角度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底蕴和价值,让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姿态活跃在这个繁华而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