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国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国际化比较研究
2022-02-26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杨潮喜
文/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杨潮喜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与国际职业教育“互联互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专业认证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学分互认与转换体系、师生学习与交流等,可以概括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外部生态环境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础和关键在于通过职业院校的课程国际化,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
国际职业教育学术界普遍认为,“如果课程没有包含国际化,将失去我们的学生”,需要在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中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学生国际化职业素质,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化规则、应对国际化事物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20条”强调借鉴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所以,站在全球化的战略高度,通过研究德国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德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在课程国际化的视域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是职业院校课程国际化的可行路径。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国际化程度比较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职业院校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职业院校“专业产品的质量说明书和专业产品的质量承诺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涵“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纲,纲举才能目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和决定着“三教”改革的质量和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国际化程度,决定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供给的国际化程度。文章以我国浙江某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数控技术》)和德国达姆斯塔特市某职业技术院校《切削机械工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以下简称《切削机械》)为例进行比较。
在全球既竞争也融合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也随之国际化,职业院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国际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不同是前者传授经验知识与隐性知识,而后者传授科学知识与显性知识。职业教育要以“干中学”“做中学”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从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实施逐步转向基于职业发展需要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与项目制教学等教学方式。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能够反映出课程教学模式的国际化程度。基于“干中学”“做中学”、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中教学方式的主导范式,工作过程的定义是指“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活动的顺序”。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实践中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核心能力。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核心是彻底地解构基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概念所构成的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理论重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改“学科体系”为“工作体系”,改“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改“是什么?为什么?”为“怎么做?怎么做更好?”即“三个中心”的转变。
(二)《数控技术》与《切削机械》的专业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制图与CAD、公差配合与精度检测、机械设计基础、机修钳工实训、普通机床加工实训、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维修电工实训、数控机床机械装配与调整、液压与气动系统应用与维修、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机械产品建模与自动编程、数控机床装调与故障诊断、数控机床加工实训。《切削机械》的专业课程体系:使用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使用机械的零件加工、简单组件的制作、技术系统的保养、使用切削加工方式的零件制作、工具和机床的保养与检查、控制技术系统的运行、数字控制工具机床的编程与加工、使用精细加工方式的零件制作、加工过程的优化、计算机支持的计划与组织、单件加工任务的准备与实施、批量生产加工过程的组织与监控。
(三)《数控技术》与《切削机械》的课程教学模式比较
《数控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例如公差配合、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分解的,基本上还是基于学科体系构建的课程体系。再如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机械装配与调整、液压与气动系统应用与维修等课程也是按照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分解的,而实际工作中机、电、液、气、光等是“不分家的”“一体化的”。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服务方式的发展,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是一体化的、交融性的,单一的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作世界的要求。例如,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必须同时具备机械和电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如,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必须同时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数控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说明对于基本上不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科化体系课程的解构,以及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工作过程化课程的重构,还只是在改良的层面,还没有到达彻底变革的程度,目前相当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化体系+工作过程化体系或项目化或模块化或其他”的模式。
《切削机械》的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加工的工具从手动工具开始,到机械,再到控制系统;加工的对象从零件到组件,从简单的组件到复杂的组件,单件加工到批量生产加工;加工的方式从粗加工到精细加工,到软件编程加工,再到加工过程的优化;设备的管理从保养开始,到检查,到检修,等等。《切削机械》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按照职业活动的过程串联教学内容,完全是基于职业活动、工作和工作过程的,完全没有学科或学术体系的“味道”,在职业活动、工作和工作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职业能力,具有明显的工作和工作过程的特征。二是知识的积累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从简单到复杂渐进和从单一到综合渐进的过程,学习者职业能力的成长经历了“生手—熟手—能手—高手”4个阶段,遵循人的职业成长规律。
三、结语
综上可见,《数控技术》与《切削机械》相比较,《数控技术》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国际化程度明显不及《切削机械》。文中比较的虽然只是两个个案,据本项目研究,两个个案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等世界融合发展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等国家国际化发展背景下,在疫情有效防控、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外资外企“井喷式”涌入我国等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国际化是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