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历史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实践策略
2022-02-26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卢清周
文/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卢清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社会公民意识与行为的正确思想,将其融入中职历史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与国家情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需要教师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把历史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提升学生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以服务于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具有新时代必要性。
一、中职历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历史育人的根本任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以及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历史教学各环节。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担负文化传承重任
历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历史,可以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增长智慧,以史为鉴,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历史是人的集合,在中职学校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其中工具性特点较为明显,所以学习历史就是感知人的发展,追溯人的渊源。历史学科包含我国几千年来认知社会与自然界的知识,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出丰富情感,因此该学科在中职学校能够为中职学生造就文化精神,并丰富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中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够提高历史知识学习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中职学生成为乐观、高雅、向上、健康的时代新人。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日积月累的影响,不仅汇集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同时还在多种人类社会类型中存在。中职学校在开展历史教育时,教育内容不能浮于表面,而是需要接触到民族最为精华的部分,其中价值观的培养极为重要,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价值观属于民族千百年来思想文化的沉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能够更好地展开价值观教育,所以中职教育历史学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对我国民族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承,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三)造就高素质德艺双馨人才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中的应用与新课标改革要求相匹配,在新课标改革要求中,历史教育需要重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够出现偏废现象。文化素质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拓展中职学生视野,并且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精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中职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且能够升华中职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需要将思想品德放在首位,有才无德不仅不能够造福社会,同时还会极大地危害社会。中职学校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才能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历史属于人类发展的镜鉴,历史课程所富含的文化思想意识与社会精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表现。在中职学校历史课程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十分有必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有助于为社会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职历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
(一)明确历史学科的课程定位
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将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充分了解历史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并为中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新课程改革对历史课程的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包括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与公民教育功能。首先在人文教育功能中,需要对中职学生的终身成就与全面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除了要传授中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还需要对中职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使得中职学生能够善待生命,以人为本,并对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发展进行充分关注;其次,在公民教育功能中,历史学科需要对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培养,并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公民素质,同时还需要重视历史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功能,通过系统性地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帮助中职学生做中国合格公民。
(二)挖掘历史教材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中的融合,需要利用历史知识的引导、教育作用来帮助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中职学生的公民素质进行培养。所以历史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历史教材与大纲进行认真钻研,并优化、整合历史学科教材,并将历史教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作为培养中职学生的结合点。比如在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精神中,爱国主义属于重要内容,中职学校需要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并结合中职学生的家乡背景,带领中职学生展开传播家乡历史文化认知的活动,同时利用重要历史人物与重要历史事件,帮助中职学生对爱国主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其次,中职教师还需要开展历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中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历史课程教学中,中职教师还需要通过历史事件中的榜样人物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可以通过我国重要纪念活动与节庆日来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职教育是为我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中职历史课程中,能够全面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综合素养以及道德素养。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需要在历史实际教学中秉承以人为本、以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