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以“初年次教育”为中心

2022-02-26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日本大学入学适应性

周 冲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209)

一、研究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显示,我国大学新生入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问题[1]。大学新生教育存在阶段性育人功能弱化、协同性主体力量分化、针对性作用载体泛化、发展性改革创新钝化等问题[2]。学界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有所关注,但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甚至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术用语。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关键词“新生教育”,检索结果中出现高校新生教育、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大学新生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等多个相关用语。

日本现阶段高等教育中承担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功能的是“初年次教育”,即大学第一年教育。“初年次教育”源自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First Year Experience”。目前,国际通用术语依然是“First Year Experience”。日本学者在引入这一概念时,根据日本高校实际情况及日语语言习惯将其本地化为“初年次教育”[3]4-5。结合已有术语的辨识度与大学新生教育的阶段特点,本文同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初年次教育”进行论述。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高校“初年次教育”已经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体系,成为日本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本文将梳理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探讨“初年次教育”的功能及其特点,以期对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参考。

二、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以大学新生入学指南、“1年次教育”“导入教育”“初年次教育”等多种形式为主,于2003年统一为“初年次教育”。初年次教育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始期、发展期、普及期、改革期四个阶段。

(一)初始期:大学新生入学指南阶段(1960—1970年)

在日本,“大学新生入学指南”作为面向新生介绍课程、社团活动、课程选修等内容的术语,出现并确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于60年代末普及[4]。这一时期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政府放宽了对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专业设置、招生名额等方面的限制,高校大幅度增加了理工科招生人数。日本大学入学率在60年代中期超过15%,“大学新生入学指南”的重要性开始受到重视。

文部科学省大学学术局学生科编著的《厚生辅导》列举了1966至1977年间日本高校面向大学新生实施的“大学新生入学指南”事例,以集中住宿培训为主,属于课外活动,未纳入正规课程。例如,上智大学为大一新生提供为期一周的入学指导、学习营等多种课外活动,提供认识教授、朋友的机会,以帮助大一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环境,正确把握大学生活的意义与目的,领悟学校办学精神,度过更有意义的大学时光[6]。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尚处于短期的、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单薄的大学新生入学指南阶段,缺乏连续性、多样性、体系性。

(二)发展期: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扩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日本教育转入“宽松教育”的时期。继1980年、1981年分别在小学、初中实施《学习指导要领》后,日本高中于1982年开始全面实施《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日本正式迈入“宽松教育”时代。同时,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学本科生在校人数由1960年的61万人猛增至1978年的181万人[7],大学入学门槛大幅度降低。宽松教育与大学入学门槛降低,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大学新生数量增多,单一的“大学入学新生指南”难以应对复杂化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

这一阶段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在大学新生入学指南的基础上得到丰富与拓展,形式也由课外活动发展为重视实践与研讨的正规课程与活动相结合,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教育学会于1989年实施的调查显示,排在前4位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分别为:(1)纠正传统大课堂“满堂灌”的弊端,实现小班授课。通过实践课、研讨课等形式恢复学生主体性学习。(2)建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交流与切磋学习的平台。(3)灵活组织大学学业、专业等方面的新生研讨课,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4)着重开发学术研究领域的基本技能,如互动型的讨论、论文写作、阅读、外语应用、信息处理等能力[8]。

(三)普及期: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量的扩张阶段(1991—2007年)

为了各大学能够编制多样化的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日本于1991年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了毕业所需总学分数、学分计算方法等[9],史称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后,各高校纷纷开始调整院系结构与师资配置,通识教育职能向学院转移。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呈现显著的轻通识教育重专业教育的特征,通识教育也偏重专业基础课程[10]。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以“导入教育”为主。“导入教育”是承担专业教育的导引、入门功能的大学第一年教育,其目标是习得专业知识[11]。

以私立大学为例,2001年,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开展率已达到80.9%。正式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小班专题研讨、基础概论、信息素养、学习技能与方法、新生入学指南、补习教育等;活动包括:新生入学介绍、新生集体住宿与露营、导师制、入学前指导、讲座等[12]。2003年,“导入教育”“大学第一年教育”统一为“初年次教育”。2003至2006年,有16项“初年次教育”课题入选文部科学省“特色大学教育资助项目”“应对现代教育需求的课题资助项目”[13]。

2007年,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面向全国国立、公立、私立大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年次教育”的实施率已达到96.9%,其调查内容涵盖了学习技能、学生技能、大学入学指南、专业教育导引、通识教育小班课及综合实践、信息素养、校本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反映出初年次教育在日本高校的普及情况[14]。

(四)改革期: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质的提升阶段(2008年—至今)

2008年,日本大学入学率由1998年的36.4%增加到49.1%[15],大学新生整体呈现学习动力下滑趋势,存在学习意愿不足、学习目的与意识淡薄等问题,凸显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2008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提交《构筑学士课程教育》报告,正式将“初年次教育”定义为“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开发综合的教育课程与课外活动,以实现从高中或其他大学到就读大学的顺利过渡为目的,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业、社会等方面的成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与人格成长”[16]。初年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进入质的提升阶段。

文部科学省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一次的《大学教育改革情况》调查中加入了“初年次教育”,并在调查报告中以与往年对比的形式体现改革情况。201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初年次教育的大学共有721所,占大学总数的97%。初年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报告与论文的写作方法、课堂笔记记录方法、口头发表与讨论技巧、学业及大学学习动机激发、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作为社会成员的自我认知与责任感及伦理观培养、身心健康保持、学生生活中的时间管理与学习习惯养成、校内教育资源使用、以校史等为素材的学校归属感培养等[17]。

2008年,初年次教育学会成立。初年次教育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并出版论文集,其会员数逐年增加。从事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外语教育、日语教育、通识教育等方面研究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视角对初年次教育进行研究[18]。在初年次教育学会的推动下,相关实践、调查与研究稳步推进,初年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表现在初年次教育课程与活动普及率高、相关课程必修率高等方面[19]。

2009年,日本大学入学率达到50.2%[20],标志着开始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入学选拔评价标准多样化、衡量尺度多元化带来了大学新生学习经历的多样化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复杂化,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文部科学省正式宣布放弃高中与大学衔接改革中“共通考试”的两大支柱——英语社会化考试、记述式题型之后[21],日本大学入学由选拔走向衔接的趋势愈发明显,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作为衔接阶段保障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显得愈加重要。

三、初年次教育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功能

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源自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诸多差异。例如,人际关系由单一转向相对多元;学习重心由知识记忆、解题转向知识应用、创新;学习时间由密集、统一转向松散、个性化;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学习习惯由课堂依赖转向自主学习;学习内容由基础知识转向专业知识;成绩评价由考试转为考试、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学习目标由升入大学转为就业、继续升学等。

2015年,面向初年次教育学会会员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大学新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主要有:被动等待指令、学习习惯欠佳、基础学力多样化、基础学力整体下滑、被动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懂社交礼仪、不擅长团队合作及团体活动等。初年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活规划、报告的写法、专业课程导引、周边地区社会田野调查与志愿者活动、国外田野调查及志愿者活动、信息收集检索方法、口头报告技巧、演示文档的写法、课堂讨论的技巧、人际关系训练等[22]。初年次教育通过衔接弥合差异,进而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包括:衔接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学校、职场与社会等。

(一)衔接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

首先是学习环境的衔接。调查显示,大学新生最希望获得指导的内容包括:必修选修等学分制度与毕业条件、选课的具体方法、校内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学校出台的政策(留学等)、学校提供的服务(就业指导等)、心理咨询、学业遇到难题时寻求帮助的途径、构建人际关系等。初年次教育通过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指导、配备指导教师、组织讲座与活动等进行解答,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环境[23]。

其次是基础学习动力的衔接。2015年的调查显示,有531所国立、公立、私立大学针对高中修读的课程与科目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占大学总数的71.2%。具体包括:分层教学、入学前补习教育、入学后补习教育、一对一指导、根据已修读与未修读进行分班等措施[24]。

再次是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衔接。在学习技能方面,初年次教育通过系列课程与活动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业测试方式及学业能力要求等。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通过通识类课程的专题研讨、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团队合作、辩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新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依赖课堂转为独立探索,激发学习动机。

(二)衔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初年次教育主要通过学习技能和专业课程导引等课程与活动衔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学习技能方面,通过报告与论文的写作方法、图书馆使用与文献检索、信息收集与资料整理、阅读与文献讲读、田野调查等衔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导引方面,通过基础、入门类课程衔接授课内容;通过小班专题研讨、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田野调查方式衔接授课方式。以金泽工业大学为例,学生在修读工学教育核心课程“工学设计Ⅰ”前,需要修读“修学基础”“毕业与就业指导”“技术人才入门”“数理工综合”“工学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工学基础制图”“人类与自然”等课程,在培养学习技能、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学习专业课程做好准备[3]140-143。

(三)衔接学校、职场与社会

初年次教育衔接学校与职场的功能是通过大学第一年职业生涯教育实现的。2010年,培养大学生职业自立相关内容被写入《大学设置基准》,职业生涯教育成为日本高校自评与第三方评价的重要指标,并迅速在日本高校普及。初年次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遵循“了解自我→了解企业、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通过生活规划环节的自我分析以及个人成长档案的计划、行动、回顾、改善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认识、发现自我;通过企业参观、职业体验、讲座等活动,带领学生了解职业、企业及行业动向,并配备专任教师提供指导与建议等[25]。

初年次教育衔接学校与社会的功能是通过课程、服务式学习、田野调查等方式实现的。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显示,初年次教育内容包含通过课程、互动学习等培养大学新生作为社会成员的意识、责任感、伦理观等[26]。例如,金泽工业大学除开设自我发现及职业生涯教育相关课程外,还提供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内外基本规范、确立生活方式及作为社会一员应自觉遵守的社会规则等内容[3]141-143。服务式学习包括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基于课题的周边地区服务等形式。田野调查则通过实际走访调查等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构建自我,面向未来规划大学生活。

四、初年次教育的特点

初年次教育是在解决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其作为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提高学习技能、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是有效的[27]。现阶段的初年次教育呈现出多样性、衔接性、综合性等特点。

(一)多样性

初年次教育的多样性源自大学入学生源及其学习经历的多样性。日本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高、分类多,普通高中必修科目数仅占总科目数的42%[28],选修科目门类繁多。大学入学统一考试分6个学科30个科目,学生选考科目数量不等[29]。入学生源除了应届生、复读生外,还包括社会人员、归国子女、留学生等。生源在修读科目、学习经历、基础学力、学习目的、学习意愿、个体个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使初年次教育在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特点。

生源及其学习经历的多样性决定了初年次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初年次教育重视的内容包含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社会常识、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形式则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外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田野调查等;课程还分为注重理论传授的大课和注重研究、实践、讨论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等。

(二)衔接性

初年次教育的衔接性是指通过衔接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以及学校、职场与社会等措施,实现“学力三要素”的贯通性培养。2014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布《面向新时代的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入学者选拔机制的一体化改革》,提出对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入学选拔机制进行一体化、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力三要素”。学习三要素包括:(1)知识与技能;(2)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3)主体与他人协作学习。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力三要素,大学入学选拔阶段多方面综合评价学力三要素,大学阶段则发展并提高学力三要素[30]。

在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分层教学、补习课、一对一指导、根据已修读与未修读分班等措施,解决大学新生学力多样化、整体学力下滑等问题。在能力方面,通过开展逻辑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与资料整理、阅读与文献解读、口头汇报与讨论、报告与论文的写法等内容的课程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在态度方面,通过重视激发学习动机的课程与活动、基于小组合作的专题研讨课、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体的协作态度。

(三)综合性

初年次教育的综合性是指通过综合的方式培养综合的能力。初年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因其目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同时又存在交叉与重叠,其目标统一于培养包含学力三要素在内的综合能力。例如,写作课侧重培养写作能力;思考-同伴-分享、头脑风暴、同伴评价、分组教学等培养逻辑思考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而同一能力的培养,通常也是通过多种形式与多种内容综合实现的。

五、结语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日本已经走过了初始期、发展期、普及期,正处于改革期。在这个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与经验,其本地化过程、政策、实践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初年次教育协会于2008年成立以来,每年举办学术会议,出版论文集,组织实践交流会等活动,有效推动了初年次教育的普及与提升,在日本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学习和关注。

猜你喜欢

日本大学入学适应性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日本大学在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及启示
“合格”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入学面试
日本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探析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入学第一天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