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个体化困境探究

2022-02-26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黄小奇章少重邱秀芳

广东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家国个体化情怀

文/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黄小奇 吴 浩 章少重 邱秀芳

国务院颁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既有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一脉相承,又有新时代“命运共同体”的创新,其内涵的丰富、对象的个性化发展,形成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运用科学的理论探索积极回应的路径,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培育与践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内涵探究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家国观

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呈动态发展的状态,“家”与“国”是互嵌式相互发展的状态,在内涵上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家国情怀成为一种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对家国关系这样阐述:“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放在家国情怀的论述上,就是在多数中国人眼中,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家”“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认识到家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而把这种家国同构的认知深化为投身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行动。

(二)家国情怀内涵的与时俱进

发展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并不是摒弃过去的传统,相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论述就重视挖掘和借鉴优秀的传统的家国观念,并结合哲学思想、科学认识,内化为家国情怀的思想,使家国情怀在历史传承上有了新时代的内涵特质,发展着的家国情怀内涵回应了新时期的个体化困境问题,承载了新时期对于个体的期望。

事物是变化发展着的,家国情怀的内涵亦是如此,一方面家国情怀的内涵是优秀传统的延续,体现在家国情怀贯穿于中华文明进程。对家国情怀内涵的延续,既传承了家国同构、从家到国的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又延续了传统爱国为民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家国情怀的内涵随着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变化发展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时代带了生活的颠覆,家国情怀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爱国主义纲领中提到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家国情怀被赋予了家国同构、仁爱之情、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

二、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个体化困境

(一)个体“现代化”与“传统继承”冲击的困境

新时代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全面脱贫之后,全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改善,互联网商业经济的发达也在影响农村居民的思想和观念,例如大量的学生离开了农村,到城市求学,从“家”离开到另一个地方求学、发展的大学生,都带着“脱嵌”或者“超越”原来家庭的美好愿望,当他们来到经济较为发达、文化较为多元的城市,就开始了“现代化”和“传统性”的拉锯战。“现代”与“传统”的拉锯战首先表现在与上一代的观念相比,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体现“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大学生处于脱离父母的约束、但是又摆脱不了经济和情感上的联结的状态,并且,这种家的情感联结将贯穿大学生的一生,只是多数的学生没有意识到,一味地追寻解放与自由,甚至完全割裂了“过去”,已完全走向“未来”,追求一份没有“根基”的“自由”。其次表现在地理上的冲突,《乡土中国》呈现的中国乡村情缘维系的特点:家庭婚姻、社区组织、生产分工、消费交易以及土地分配等相互依存。而这在现代化都市中的各系统的依存并没有那么明显,城市中情缘维系表现为生产工作中的维系,或者参与经济建设以及协同的维系,人与人的关系在职场上被强化,大学生面临的这场拉锯战,要求他们从旧有的“人情”“血缘”向“角色”“结果”等行为导向转化,“家”的情怀培育往往会受到冲击。

(二)个体“大我”与“小我”关系处理的困境

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体化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是“小我”形成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家庭背景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60后70后的父母一代带着浓厚的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这为下一辈奠定了敢闯敢拼的精神底色。但同样无法忽视的是经济发展给家庭结构带来的冲击,近年,G省的登记结婚数由75.76万对下降为67.45万对;登记离婚数由19.35万对上升至22.25万对,离结率是家庭观念更迭的表现之一。单亲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带着“缺失”的色彩,这种“缺失”带来的表现一方面是对于家庭温暖的深切渴望,另一方面是对于家庭关系的冷漠。这个群体对于“家”的情怀,在复杂成因背景下,呈现出走向两端的形态,或焕发出更加浓烈的集体情感,或者表现出对一切事物冷漠的心境。

过去经过一系列竞争考试而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渴望“脱嵌”或者超越原生家庭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大学生“小我”与“大我”的困境表现在学生的就业选择中,尤其是在重大变数的社会大格局中,“小我”的不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家国情怀的整体形成,主要体现在大城市“齐家”的压力让青年学生的择业观集中在“小我”的焦点上,例如寻求薪酬较高的工作。

(三)“自媒体获得”与“集体灌输”的信息处理冲突带来的困境

个人认知的构建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个人认知的建构,建立在个体的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之上。过去大学生在象牙塔的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是单一而且聚焦的,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和“内化”信息。到了新时代,围墙被无形推翻,信息的交流变得频繁而密集,信息的来源和内容瞬息万变。大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取任何想获得的信息,相对而言,对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处于萌芽或者发展阶段,近年来频繁涌现的诈骗案件、网络事件反转、愤青等现象,无一不折射出网络上的个体认知不够成熟的现实。大学生在学校既要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又要培育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深化可迁移的能力,需要清朗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互联网世界多样的复杂的信息就会形成干扰,个人认知的建构会更困难。

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反作用于大学生的认知。互联网时代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是改变了过去生产、消费、交易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和活跃的线上经济更是激发了部分学生的消费意识,超前消费、符号消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个性化的、被带节奏的冲动消费行为也侵蚀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集体主义被弱化,从而导致校园开展集体活动的效果不甚理想。虚拟网络交际同样带来了家国情怀培育的困境,一方面是虚拟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自我展示,未经过组织和引导的个性化进一步得到强化,削弱了对集体的、公共的认知,爱国热情被分散。

四、家国情怀培育的个体化困境的积极应对路径

不论是现代与传统的冲突,还是“大我”“小我“之间的冲突,在互联网中自媒体与集体教育之间的冲突,都亟待积极回应。积极应对主体既包括高校,也包括大学生本人,在家国情怀培育的大格局下,其培育主体还涵盖了社会、家庭、国家等,本文聚焦在高校、大学生两个参与方,根据实际,结合长尾理论进行分析。

(一)高校面对个体化困境的积极应对:建设培育平台,丰富传播手段

大学校园是培育家国情怀的主阵地。针对个体化困境,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辅导员是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要实施者。高校家国情怀培育起始于教师职业道德。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知”,先“知”而后“行”,培育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在家国情怀培育的过程亦应思考应对小众大学生的方法,多角度采用多样化的方法。面对个体化困境,高校在充分领略新时代家国情怀内涵的基础上,在校园的教育教学、文化建设上自觉采用网络媒体、学生喜爱的阵地展示教师魅力,潜移默化培育家国情怀,走进学生的生活,打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通道,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由规范化的教育程式转化为日常的潜移默化影响的行为遵循。

(二)大学生面对个体化困境的积极应对:厘清主次矛盾,努力全面发展

中华文明自古重视家与国的互联互通,家国是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无论是情感共同体还是价值共同体,都需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大学生应对家国情怀培育困境首先厘清主次矛盾,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正视“张扬个性”与“继承传统”、“家”与“国”、“自媒体”与“集体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其冲突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在学习实践等微细日常,分清主次矛盾,做好兼顾,滋养健康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后,对于新时代大学生,一方面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另一方面要搞好局部,处理“小我”在家国培育上的问题,使得小的个人的需求得到关怀与满足,进而影响整体,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的目标是“为我所化”和“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家国个体化情怀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