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助力人才培养的探索
——以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为例
2022-02-26周荣伟
周荣伟,尹 喜,姚 阳
(广东海洋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一、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校新工科院系面临的新际遇
2019 年2 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两区九市”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布局,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2020 年10 月,习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建立40 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2]。市场引领教育,教育驱动经济。在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深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背景下,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产业快速涌现[3]。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和《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对高校传统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新工科升级改造[4]。
新工科专业是针对新兴产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2017 年以来,教育部针对新工科建设先后推出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其中,“天大行动”在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方面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方法论。“北京指南”提出要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如张干清等[5]从“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范式”研究认为,推进新工科是继转型发展与产教融合之后再次使中国高等教育由注重技术与科学向关注实践转变的重要举措,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新工科人才最显著的特点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陈晔等[6]认为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实践精神。付佳、周春华[7]认为高校要积极探寻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科教协同、校地合作或内部组织改革,使新工科建设培养的人才具备更好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众多学者研究和分析中可见,新工科以“产品研发-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为主体。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复合素质是前提,创新是关键,工程是要旨,智能是趋势。新工科院系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市场预期为目标,要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开发能力。
二、建立“三位一体”实践基地,以创新创业实践推动人才培养
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和大数据等六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充分认识到,培育适应国家创新战略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院必须把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前沿开放视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学生作为人才培养定位。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快速迭代的要求,学院积极开展“三大工程”,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融合学科和专业建设,大力开展协同育人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明确定位,顶层设计
广东海洋大学是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是学校基础扎实,办学历史悠久的二级学院。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早在2006 年就制定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培养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够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凸显海洋特色,靠“海”发展,学校确定了“1+N”大海洋学科体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结合学科特点,在大力优化课堂教学体系的同时,明确把锻炼学生形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和优良的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创新设计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果纳入指导教师业绩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申报各级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国家专利,积极推动创业项目落地。在确定教师科研方向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与软件工程”“海洋信息技术”后,学院把基地创新实践领域确定为海洋水产装备开发,水产养殖、水质检测和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等,全力推动教师科研和团队实践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合力。
(二)条件投入,提供保障
学院在教师用房十分紧张情况下,“挤”出1 500 m2用于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学院首期投资20 万元,为基地安装空调、电脑、服务器等设备,购置了各种办公用品、零配件和耗材。基地全天候开放,水电和网络为团队免费使用。学院为基地提供常年经费支持,团队外出参加比赛和各类展演时,学院在师生差旅、报名费等方面给予保障。为落实学院对基地领导,学院专门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中心)主任、院团委书记为组员的工作专班。学院党政达成共识,自觉扛起各级责任,切实保证人员到位、条件到位、机制到位,确保基地建设和项目顺利运行。
(三)绩效激励,团队管理
基地常驻团队20~30 个,每个团队吸纳学生15~20人。学院为每个团队配备专业教师1~2 人,10 名政治辅导员均入队开展团队管理。学院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管理办法》和《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把教师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创新设计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果纳入指导教师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审评价体系。学院强化各专业、各年级、各岗位成员分类指导,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在校生与校外企业及校友的联系,形成多学科、多层次队员交叉融合的阶梯式团队。学院坚持“三不留”管理,即“违反基地管理规定的不留,团队当年业绩不突出的不留,成员当年有课程不合格者不留”。“专业+思政”全方位指导教师队伍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确保成员稳定和团队可持续发展。
三、融合学科特色,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五大体系”
基地通过组建学生团队参与教师科研、参加各类比赛和参与企业项目训练,推动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基地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80 多个赛道的比赛,取得国家级奖项200 多项、省级奖项700 多项、市(校)级奖项1 100 多项。团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2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7 个。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8 篇,其中被EI 收录13 篇,已成功孵化“广州麦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鲸云网络有限公司”等30 多个企业,并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广东省“青创空间”。围绕“海洋”特色,基地擦亮了品牌,丰富实践育人“五大体系”。
(一)品牌特色
定位海洋水产IT 技术,丰富前沿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依托和挖掘海洋特色,基地坚持“靠”海“务”海,向海发展。基地确定的12 支以“海”命名团队中,“海启团队”主打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团队的“渔业水质无线检测平台”“智能鱼缸开发系统”获得“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和第二届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渔业水质监测无线接收与发送控制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海智团队的“无人机智能起降与巡航系统”“基于3D 机器视觉的机器人抓取系统”“基于多平台的手机WIFI 认证和点餐系统”均已落地应用。“海嵌团队”研发的两架海洋应用无人机已成功试飞,在2018 年广东省海博会上参展,为广东各地海洋与渔业局用以拍摄海域状况,获得了一致肯定和好评。基地正成为培养海洋IT 创新人才的“伊甸园”。
(二)育人特色
全方位培育综合素质,丰富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基地在项目化实战训练中,团队成员专业知识得以升华,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增强。“双导师”指导下团队历练和党团文化的浸润,人文素养大大改善,市场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他们能思考、善创新、敢实践,凭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将迅速占领市场。“海创团队”专攻“水下机器人”系列开发,在“智慧养殖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机械臂”“车辆识别检测系统”“基于车载图像的车辆压线判断”等项目中组建了13 个阶梯式小分队。各分队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强化分队间协调配合,创造条件推动队员参与项目路演,锻炼队员解决问题和表达能力。该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7 项、省级奖项40 项、市(校)级16 项。一种吸淤船、一种鱼类水下活动监测船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浮标监测系统的嵌入式采集设备、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海洋数据采集系统等15 个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应用于智能化水产养殖全地形机器人的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软件、多功能海域勘测机器人下位机控制系统软件等38 个系统软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9 年,该团队毕业生6人,5 人第一志愿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21 年学院仅有的6 名保研名额中,4 名来自海创团队。基地正成为优质毕业生的“孵化园”。
(三)实践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丰富“双创”教育培养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地重视实操和落地训练。常年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项目路演”“企业家交流”活动,从创意孵化、入驻扶持、项目指导、基础办公、投融对接、政策支持等为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和学生资助创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7 级王雄辉是深圳欧瑞博公司的创始人及CEO,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叶凯团队的软件“秀秀”被海信智能电器高价收购并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 展出。C++团队成立的深圳云创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广州、珠海、香港等多家企业进行项目合作,项目主营收入突破528.84 万,净利润达28.74%。基地孕育的30 多个企业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基地正成为学生创新实践的“试验田”和创业发展的“梦工厂”。
(四)成果特色
网格化接力式队员培养,丰富学生思政和管理体系。基地坚持“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原则,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交叉融合,鼓励团队线上指导与线下集中相结合,鼓励毕业离校团队成员继续回校参与项目。“网维”是基地第一支团队。2013 年5 月,团队“第一代”负责人黎文祥在广州科学城创立广东凡岛网络科技集团,并在广东多所高校实施“网维高校创业孵化计划”。2019 年5 月,网维“第6 代”队长、软件工程2017级在校生胡楠的“广州鲸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落地。2020 年8 月该集团在学院设立了“网维创业奖学金”,用于支持学生科技团队的持续发展。“四年不断线,终身不分离”模式驱动下,一届又一届学子以基地为舞台,以团队为纽带,以项目研发为目标,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正推动一代又一代在校学子努力学习,争取接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接力棒。
(五)协同特色
链接校园内外,丰富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多年理论与实践的营养浸润,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出基地,正在广东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和传统技术优化升级中贡献力量。他们不忘师恩,感恩培养,回馈学院,以创新创业正能量,推动基地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海创团队2015 年毕业生黄健是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系统部部长。2020 年9 月12 日,由他主导研发的协作机器人一经上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公司总经理杨海滨即亲自带领团队来到学院,送来协作机器人支援基地研发,双方还签订了协同开展基地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协议。
四、结束语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的指引下,新工科建设是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全球蓬勃发展的经济对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挑战的积极回应[8]。新工科专业要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交叉复合型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院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实践,可大大改善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将新工科教育改革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