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

2022-02-26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袁涛生

广东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能源课程体系汽车

文/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袁涛生

一、研究必要性分析

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研究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行业。根据中国清洁燃料汽车产业发展计划(2021—2035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对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国内的清洁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计算,2021年清洁能源汽车的总销售将超过三百五十多万辆,并估计到2022年底,中国清洁能源汽车的总销售可望突破六百多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人才短缺。人才培养的重任也就落在职业院校当中,根据调查发现,不少职业学校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也是近两年开办的,但目前的学科体制依旧是传统汽车修理专业课程制,导致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面临众多的问题。基于这个原因,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应积极导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模式,通过建设适应于本区域中职学生的课程体系,使培养人才既能适应社会,又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同时,也可为其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提供具体参考。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界定

一体化课程,是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点是把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岗位的有机结合,推动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开展与形成企业职位认同感发展的有机结合,将科学化和实用型结合,学习者通过对企业岗位工作中的任务、流程与环境所作出的整体化感受与反思,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学习的统一。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引导、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岗位实践能力培训为核心,理论教学和实践技术操作相融的贯通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的职业规范为基石,以综合岗位能力训练为基本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习者为中心,依照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流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并依据岗位业务流程的顺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和进行教学活动,以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相互融通一体、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衔接一体、实训和顶岗工作学做为一体。

三、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的原则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当中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基础原则的。笔者在对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后,从以下三个层面对其原则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内化吸收能力的提升以及实践动手操作技能的提升。为此,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也需要做到“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两手抓”,充分契合这样一个原则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动态发展的基本原则。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为此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要切实根据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动态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够跟上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才能够避免“闭门造车”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第三,多主体协同努力的基本原则。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学校主体、企业主体、教师主体以及学生主体的积极配合。只有在多方主体价值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更加顺利。

(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

在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核心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后,就需要对基本的实施步骤进行规划设计,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实施的过程,自然也是高技能人才和核心人才培养的过程,要让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应该以这一个目标导向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分析。其构建的步骤和环节可以细分如下:

第一环节,进行岗位界定和岗位分析工作。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发展以人才的培养为支撑,但是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充分契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需要契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供需变动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的。因此,各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以及学生主体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销售企业、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单位等进行实际的调研和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线技术技能人员的定位,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质检、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数据升级、新能源汽车日常保养、车身修理、汽车美容和涂装等方面。通过总结调研结果,充分明晰岗位需求,才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未来发展界定一个更科学、更精准的发展方向,之后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市场人才需求等进行多维度内容的综合整合,这样才能够确保岗位分析朝着更为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第二环节,进行工作过程的精准分析,明确典型的、核心的任务类型。当调研活动结束以后,需要对调查得到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加以提炼和总结,对关键的任务活动进行描述,进行任务类型的划分和匹配。

第三环节,进行行动领域的实际提炼活动。一般来说,在上一个环节的任务分析当中需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处于相对无序的、分散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主体进行积极的分类整理,找到不同活动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特征。

第四环节,进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活动。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对广大的学生主体提供服务。为此,这一个教学模式的最终流程是进行学习领域的转移转化,尤其需要关注的要素是要实现学生个人的兴趣喜好、成长规律以及个人认知特点和职业领域的高度融合,充分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学科门类的划分和设定。教师还需要对课程进行综合整理,这样可以让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更为科学。

综合上述四个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元主体综合作用的过程:通过对行业以及企业的实际调研,可以进行精准的岗位分析工作;通过专家的访谈和总结,可以确定工作的基本过程;通过校企之间的对接和作用可以对关键行动进行提炼,进而实现学习领域的高度转化。由此可见,在多方主体的综合努力之下,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健全和完善的教学计划组织架构。

当然,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多学科的内容进行涵盖和整理。其中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核心内容板块:第一板块,新能源汽车课程,主要包含新能源汽车概论与使用安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原理与检修、电机及传动系统拆装与检测、新能源汽车辅助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关键内容;第二板块,燃油汽车课程,主要包含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车身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第三板块,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机械识图、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汽车文化等内容;第四板块,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公共书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关键内容。总之,每一个基础学科都应该得到关注。

四、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关注教学理念的优化,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思想保障

教育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的基础前提。为此,需要在思想保障机制的提升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教师应该对“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课程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认知,要进一步明晰其核心意义和优势作用。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分析,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制度体系的健全还是考核体系的优化,都可以被看成是重视程度提升的一个关键表现,都可以看成是理念优化的一个直接表达。为此,要让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发展模式。

(二)关注校企合作的推进,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环境保障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需要学校的积极推进,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企业的支持和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的推进可以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搭建起更为坚实的平台支撑。因此,学校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校企合作的局限和制约,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探寻,积极推动团结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实训环境,创造更多元的顶岗实习的机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校企合作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当中,企业不应该仅仅成为物质环境和实训平台的提供者,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营销人员都需要和学校进行合作,可以通过专门化的授课课程的设计,让学生从这些实践人员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关注教师人才的培养,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从上文的分析当中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才能够确保行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应该将教师人才的培养摆在一个核心位置。笔者认为,要将“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作为未来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不仅可以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在优质教师资源的支撑和引领之下,势必可以让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专业的学生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空间。

(四)关注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提供学习场所

改建一体化教室,设置教育讨论区、培训操作区、工具存放区、产品展示区等,全面模拟新能源维修企业的工作场景,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项目对接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组织培训和职业技能考试,最大限度地还原企业维修的工作环境,确保“教育与实践”的一体化教育。因新能源汽车涉及的高压系统比较多,中职学生对很多复杂的结构原理很难弄明白,加上很多零部件也不方便拆装,可以通过建立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室缓解此问题,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测试,增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理解,将抽象的工作流程可视化,实现实车无法完成的培训技能点、操作规范及知识拓展,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模式来真正实现技能的掌握。

(五)关注课程的评价,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专业型人才,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及过程等,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既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更接近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五、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对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发展,同时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创新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本文以“一体化课程体系”为基本切入点,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当然,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课堂的目标实现方式绝不仅仅局限于本文的几点举措,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探索,还需要学生做出更多的努力,只有在多元主体的综合推动之下,才能够切实地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新能源课程体系汽车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汽车的“出卖”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