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22-02-26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郑中华

广东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文/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陈 琳 郑中华

护理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列为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并予以重点扶持专业。调查显示,全球护理人才短缺,特别是西方欧美国家缺口较大,而国外护士就业环境相对较好,部分国家对于护士的待遇也相对较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护理人才的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出国就业得到越来越多护士的青睐,这促使我国继续深入创新国际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因此,护理专业国际化发展应该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高职教育护理专业国际化并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也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1]。鉴于此,有必要对高职护理专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探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对高职护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予以明确,从而准确把握总体脉络提出解决路径,为推动高职护理专业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一带一路”建设计划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共划分为六大经济走廊,覆盖面积近5600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41%,这些城市合计近47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6%,同时该区域经济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8%。可见,这是一个蕴含着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超级区域。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参差不齐,部分地区落后明显,存在着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衡以及产教融合不充分等诸多问题[2]。我国职业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在某些高尖端技术领域的研究已经走在全球前列。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相比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引领力和吸引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均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与企业“走出去”相配套的发展模式,能够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通晓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近几年“国际化”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3]。基于此,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一带一路”建设计划将为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人们深刻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高职护理教育又受到护理本科教育迅速发展的冲击,高职类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生源质量都呈现下滑趋势,学生就业难、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日益显现。可以说,我国护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来到了瓶颈期。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恰好为我国护理专业职业教育解决上述系列问题以及进一步促进深化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敏锐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充分挖掘国外市场,积极对外输出高职护理教育理念、方法、资源和经验等,同时通过研究、制定出国际化高职护理教育的统一标准等举措,从而拓展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内涵,引领国际护理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当前国际形势我国提出的新发展思路,它通过推动我国和相关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来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学科交流。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给我国和沿线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新的发展平台。反过来,通过加强高职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三、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涉外护理专业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就业问题凸显

为了培养符合国际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办了涉外护理专业。由于我国涉外护理教育起步晚,高职护理教育国际化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数量明显不足,已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院校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生源质量不稳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及合作办学方向把握不明确等问题[4]。与国外相比,国内目前尚未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导致培养的护理人才质量不能完全契合国际市场需求。因此,我国虽开展了多年的涉外护理教育,但其教育层次和研究水平都有待提高。我国还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增强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

此外,由于国内尚未引进其他国家护理领域职业资格考试认证系统等问题,导致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史晓普的研究显示[5],资金、语言、国家政策是影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国外就业的主因,同时,涉外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学生们很难充分了解到国外就业的有效信息,这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我国作为护理人才资源大国,高职护理专业人才输出不尽如人意

从1985年江汉职业学院首开涉外护理专业拉开序幕,我国开办涉外护理专业已30逾年,但能取得突破性成绩的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为数不多。这30多年来,我国培养的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并不少,但走出国门、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数不多。国际型护理人员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加快护理人才输入是发达国家重要措施,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护理服务人才输出市场。中国是护理人才资源大国,但每年的护士输出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外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累计出国就业人数不超过2000人,这个数字仅仅是菲律宾护理人员输出量的1/6[6]。

3.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度不够,制约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早在2007年国际护士会就已经提出了“所有的护士用一个声音说话”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就护理事业开展广泛合作,国际交流互动频繁。比如,菲律宾国家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贴近国际教育标准,大量的护理人才在国外就业。而中国护理近几年才开始注重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来华的外国人与日俱增,从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医疗机构在国内建立,这势必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四、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1.政府相关政策性扶持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的深化发展

高职护理专业的深化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大力支持有关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广泛交流,打造国际教学区域,可以适当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发展,支持条件成熟的高校建立适应境外护理环境需求的实践基地,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定期举办国际护理技能比赛,增进国际交流深度。此外,在改善就业方面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畅通国内外就业渠道,以解决护士获取国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

2.护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积极实践探索

面对全球护理人才短缺和国际护理服务市场日趋发达的现状,我国护理教学模式改革面临挑战,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际医疗市场的需求成为高职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各地市高校应承担起这个重任。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品牌建设,推动护理高职教育走出瓶颈期,得到长足深远的发展。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可采取国内和境外学校合作办学模式,1∶1理论实践交叉式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共建网络教育平台,尝试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人才培养定向订单,将国际护士执业考试纳入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比例,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

3.护理专业国际化发展需要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早在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就提出医学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相关研究。尤其是欧盟建立以后,各国教育体制的不同极大地阻碍了欧盟各国之间人才的自由流动,为此欧洲统一了教学内容,学历学位互认,建立了欧洲一体化教育[7]。值得借鉴的是,欧洲护理联盟开展护理教育全球化、标准化的研究。我国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类似研究,通过开展国家间短期学生交换项目等形式,探索制定高职护理专业统一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护理模块网络等,建立一体化教育。同时进一步探索构建统一标准的国际化护理课程体系,将让中国护理在国际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