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2022-02-26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李德富

广东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两个确立党和国家政党

文/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李德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一是确立领导核心地位,是向核心看齐体现集中统一领导权威的表现,解决向谁看齐怎样看齐的问题;二是确立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明确指导思想体现统一思想指导实践的表现,解决以什么思想武装全党和怎样武装的问题。“两个确立”是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得出的最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

一、“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思想理论武装与理论灌输的题中之义,无产阶级政权确立领导核心和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原则。

1.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关于核心权威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确立党的领导权威,要有“工人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威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都需要推举出自己的领袖,才能取得统治地位。社会主义运动是人民群众自己的运动,但“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的顽强的斗争以争取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工人阶级的思想家能够为群众的自发运动指出道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政治家、革命家的正确领导能够促进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曾指出,巴黎公社“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而失败。

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确立领袖核心,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任何一个政党都需要有一个核心,政党强大,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正是基于一个有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理论源起。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理论武装重要论述

重视从思想理论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他们把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过程十分形象地比喻为“思想的闪电”唤醒人民群众的过程。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心脏是无产阶级”,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根本利益,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将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起来,形成具有无限力量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并确立为指导思想,指导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

“思想的闪电”具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与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像“闪电”般照亮和推动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指导和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列宁关于理论灌输论述

理论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原理,对扩大理论宣传、统一理论思想和促进政党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列宁于1902年在《怎么办》中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不应该是自发形成的,而应该是由职业革命家由外向工人灌输的。从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工人阶级运动所能自发产生的,单独依靠工人运动不可能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指出,由于深受压迫的工人阶级受自身生活条件和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社会主义思想意识“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要跨越这一鸿沟,只能通过从工人阶级外部注入的方式。强调无产阶级对自己理论的自觉、启发和开启心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凡是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或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出新思想,创新出新理论,认识到新规律,提供新指导。为此,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两个确立”的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国际社会的教训启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保证我们党科学领导、永葆生机和我们国家长治久安、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1.国际社会的深刻启示

曾在世界舞台上有一个政党,在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在200万党员时打败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决定性的贡献,在2000万党员时变质变色一夜之间丧失政权,这就是苏联共产党失败和苏联的解体。从世界政党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共产主义政党,还是资本主义政党,党的领导核心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政党的衰落往往是从失去党的权威、领袖的权威开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正是从政党的“核心弱”开始,在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中央强大的权威感召和凝聚下,200多万党员空前团结、血战沙场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亡党亡国时,有40多万基层支部、2000多万共产党员。究其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思想意识形态出现问题。

2.百年党史昭示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关乎党的前途命运

百年党史表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是一个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延安时期逐步从组织上解决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既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丰富经验,也有民主集中制受到削弱的深刻教训,直到1978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同样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坚强的领导核心来保证党的领导科学高效、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孙中山先生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发出了“一盘散沙,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的告诫。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3.百年党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拥有真理力量和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根本在于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历史上看,科学的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革命初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党的力量和革命受到重创,遵义会议毛泽东力挽狂澜,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接续奋斗,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三、“两个确立”的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保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1.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众望所归、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是党和国家的历史之幸、时代之幸。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的心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两个确立”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保障。“两个确立”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得到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思想旗帜、理论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复兴伟业关键在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表明,“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重要保证。

3.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两个确立”使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更团结、更活力。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肩负着伟大使命和人民殷殷期望,汇集民意、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越是在承担重大的历史任务,处于重大的历史节点,越是面对种种挑战,就越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越是需要思想伟力的引领与号召。中国保持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指导前行道路的指导思想。

“两个确立”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动荡变革,经济全球化逆行倒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甚嚣尘上,对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挑战。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运筹帷幄,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来凝聚人心。

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两个确立党和国家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
“两个确立”和“两大奇迹”的内在逻辑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