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州研学旅行产品优化策略探究
2022-02-26曾兰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文/曾兰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83)
引言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研学实践活动。2016年11月,教育部等 11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提倡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9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遴选推广典型线路。2018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广东特色;实现“寓教于游”“寓学于游”。2019年6月广州市教育局等9部门发文《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由此可见,研学旅行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鼓励,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研学旅行已成必然趋势。
一、研学旅行的研究内涵
1.研学旅行的研究基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在国外,研学旅行源于 16 至 17 世纪欧洲地区所开展的“大旅行”(grand tour)运动,是英格兰人最先确立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1]。现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始于日本,称为“修学旅行”[2]。国外研究者的研学旅行研究主要关注实施细节,关注研学目的地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Taber等人研究了课程开展的场所,包括博物馆、研究中心、医院等提供的封闭环境,以及学校花园、校外自然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半开放环境。
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研究的论文数量在 2016 年以前还寥寥无几,然而,自 2017 年以来,研学旅行的关注度慢慢升高,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学旅行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二是研学旅行课程开展困境的相关研究。三是研学旅行实践路径的相关研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实施。
2.研学旅行的研究意义
研学旅行是教育与旅游的综合体。发展研学旅行,意义重大。
(1)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研学旅行是校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以研学旅行为抓手,结合情境,非常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将德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研学实践相结合,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合一,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逐步形成高尚品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成长。
(2)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研学旅行活动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在安全第一、教育为本的原则下,组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共同体验、共同成长。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眼、耳、鼻、舌、身调动五感(形、声、闻、味、触)体验,带着学生参与、体验、动脑、讲故事、说体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自主自律、人文修养、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3)满足学生旅游需求,培养文明旅游意识。
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文明舒心的旅游环境,活动期间,学校和相关企业、机构利用电子屏、宣传画等载体大力营造文明旅游宣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同学们文明、安全旅游。在旅途中引导同学们以身作则,在旅行过程中不破坏美丽的环境、不破坏各类公物、不违反各种秩序,一切从文明出发,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垃圾分类,培养文明旅游意识。
二、广州研学旅行开发现状分析
1.资源优势
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且,广州是岭南文化的摇篮,其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特征,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音乐曲艺、杂技艺术、粤剧、粤菜、粤语,地方韵味浓郁;工艺美术品如牙雕、木雕、玉雕、广绣、广彩等闻名遐迩,一年四季民俗节庆不断,洋溢着浓烈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广州的研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2.市场优势
从世界旅游市场来看,研学旅行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占有三分天下。我国研学旅行发展较晚,然而速度很快。《中国亲子游与研学旅行年度发展报告2019》显示,未来5年,我国研学旅行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千亿元,市场空间巨大。从企业注册角度来看,2010年至2019年这十年,研学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曲线上升趋势,2010年至2015年,年均注册量维持在220家,直到2016年起,研学旅游企业注册量快速上升,2019年相关企业注册量近6千家,同比2018年上涨169%。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各区域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如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约75%的学生家长表示了解研学旅行,八成以上的家长表现出让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的 意愿。
3.政策扶持力度大
随着中央政策的密集发布,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自2016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后,研学旅行市场开始呈现火热发展。不少地方政府也紧随其后,出台推进研学旅行发展的相关政策。广州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研学旅行基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等,从研学活动开展、研学基地标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遴选等方面开展研学活动,规范研学市场。因此,政府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三、制约广州研学旅行开发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的研学旅行还处在探索期,行业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1.研学旅行教育内涵挖掘不足
现阶段,有的研学产品出现了“只旅不学”等现象,研学内容与传统的春游、秋游、冬令营、夏令营差别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对研学旅行的认识模糊,虽然理论上已经把研学旅行定位为综合实践课,但依然没有把传统的春秋游与其区分开;有的出现“只学不旅”,学生反映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被安排繁重的任务,“研学变厌学”;有的虽然安排了研学活动,但活动不分年龄段,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生,活动相同,研学手册也相同,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2.缺乏研学旅行专业人才
新课程理念强调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研学旅行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不乏对学生活动提出过多限制,丧失了研学旅行本应具有的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业的研学人才。首先,研学课程需要专业人才开发、设计,这些人才要懂教育、懂旅游,目前,市场上很多研学课程是由旅行社的计调开发的,必然产品质量跟不少。其次,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旅行课程的执行主体,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活动执行的情况和孩子的体验感。研学导师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组织教学和启发”,而不是服务型的保姆,很多研学团的研学导师由导游担任,经过简单培训后,直接上岗,效果必然无法保证。此外,场地设施方面,研学旅行的解说标识系统,与普通旅游不同,需要专业的人才。同时,研学出游安全责任极其重大,教育部门、学生家长都极为谨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市场可能就会被牵连,因此,专业的安全员是非常重要的。总之,目前研学课程的开发、执行、后勤保障类的人才都非常 匮乏。
3.评价体系不完善
研学旅行虽然纳入了中小学生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构建的研学旅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考核评价实施也不规范。评价对学生而言,具有反馈、激励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研学旅行后评价主观化、草草了事,甚至不评价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学生获得的成长体验也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缺乏课程的精细组织与安排,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均缺一不可,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就要制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四、广州研学旅行开发建议
1.根据地域特色,开发主题研学活动
景区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中,正告别“草地、帐篷、游乐场”模式。越来越多标杆景区根据市场需求,开始着手研学游深度产品开发。如广东的连州地下河设有“洞河文化展示馆”,推出洞藏黄精糯米酒等文创成品,为研学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由此可见,研学活动一定要找准主题,与校内知识点有机结合,增加参与性、体验感,做到孩子喜欢,家长和学校认可。广州应不断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国学文化资源、自然科普和热带滨海资源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标课本,精心设计新颖独特的研学课程。
(1)文化研学活动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针对地方文化,广州可以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打,开发系列研学课程。一是开发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研学活动。作为广府文化中心,广州拥有独具一格的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资源深厚。新年逛花市、赶庙会、赏花灯,已成为广州人新年的必备活动,也体现了广府文化浓浓的人情味和本土情怀,更是岭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体现。此类研学活动可以民俗文化活动为媒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在建筑、戏剧、艺术、饮食、园林、风俗、音乐、绘画、文学、工艺等领域,感受不同的体验,接受不同的教育。重在引导同学们保护和传承岭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二是以红色文化为主的研学活动。目前广州共普查出红色资源619项,其中物质遗存类526项,人文活动类93项。可以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系列研学活动。如带领学生走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革命纪念所,感受当年的革命文化,重温革命故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
(2)农业研学活动
此类活动主要体现为田园体验型、农业研究型。农业研学活动能让孩子们走出舒适的城市,来到乡间田园实地学习农耕知识、体验农耕的辛苦和价值;让孩子们观赏、触摸不同时代的农业器具,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农耕文化;让孩子们参与植物标本制作和植物拓印,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农业科学魅力。广州应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以乡村风貌为依据,通过保护性开发本地的传统习俗、乡土人情等,建设环境优美,原生态环境完好、种植独特的华南植物、花卉和水果等的学农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和学习更生动的知识,开展劳动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3)工业研学活动
这类研学活动主要是指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的研学活动。如广铁集团主办的“广铁工业研学游”活动,组织同学们参加高铁大讲堂,听取广州动车段专业人士对动车发展史、动车型号区分、运行原理、安全知识等的生动讲解;走进广州南动车所调度室,现场体验运维平台等智能系统如何保障动车组运维安全;观摩一列动车停放在轨道桥上的一、二级修库,近距离感受动车组“体检”的全过程;实地参观广铁集团唯一一个集动车组机械师应急处置、故障处理、部件拆装等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部分优秀学子还参与了模拟舱的驾驶。重在培养学生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的精神。
(4)科技研学活动
此类研学活动主要带领孩子们前往科技馆参观体验,或参与沉浸式的VR体验等。科学趣味的研学课程,让学生们可以通过五官感知、知识比赛、创意制作、即兴抢答、动手实践、交流分享等方式,体验和感悟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院现已规划建设高标准北斗博物馆、无人机航空体验馆,沉浸式AR/VR体验中心、科技课室等功能室,可同时容纳1200名以上的青少年开展航空航天科技研学活动。计划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微星工程、航天创客课程、少年问天赛事、少年航天员选拔等活动。科技研学活动能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2.培养研学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为提高研学活动质量,提升研学服务水平,应成立专门的研学团队,配备从事人文类、自然类、科技类、地理类、历史类、体验类研学课程研发的师资队伍,开发研学课程,并配置专业的执行团队,组织活动,有序推动活动的开展。在研学导师建设方面,一方面,可定位高校旅游类专业学生,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对景区讲解员定期开展专业的研学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确保能够提供优质的研学服务。在安全方面,场地设施方面,景区有应设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在研学活动开展中,要有专门的安全员,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3.建立主体多元、明确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研学活动评价主体上,改变只有教师评价的一元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增加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探究能力等的评价;在评价手段上,通过举办朗诵、舞台剧、绘画比赛等多种展示活动,开展过程性评价。
4.开展营销活动,推广研学产品
在营销推广方面,应注重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并积极参与研学活动论坛及各类研学产品推介会,加深与同行业、供应商的交流沟通,提升研学基地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为广州研学旅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