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语文课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体会
2022-02-26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孙美娜
文/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孙美娜
一个好的专业课程的开设,从开始、过程、结束到拓展实践,都必须具有育人的作用,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那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如何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度、深度、高度”?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能为思政课建设指明方向,也能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案例,谈谈笔者在语文课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体会。
一、巧设思政热题入新课
一个完整的课程建设,课程的导入环节很重要。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巧设导语入新课。其中,巧设思政热点问题入新课,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的好处是能与世界同频共振,快速吸引眼球,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知课程内容的兴趣。
当笔者在讲解《大学语文·当代文学编》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P218)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你们最近有在看《青春有你3》这档综艺节目吗?近日(2021年5月5日),一段关于“粉丝为偶像打投(助力投票)的牛奶被大量倒掉”的视频让网络综艺节目《青春有你3》陷入争议,“如何看待粉丝为偶像打投倒奶”成为微博热搜话题。
基于上述话题,你是“如何看待粉丝为偶像打投倒掉27万瓶新鲜牛奶”这件事的?请同学们用四个字作评论发言。“浪费粮食”“违背公德”“必须惩戒”。同学们的回答充满正能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因为今天衣食无忧,就可随意浪费粮食,同学们,我们的爷爷奶奶辈们曾经为了“粮食”而饥一顿饱一顿,甚至为了它有人还丢掉了生命。不信的话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刘恒所写的《狗日的粮食》,体会小说的主人翁曹杏花为了粮食被人卖了七次的悲惨命运,她为了一家人能吃上饭,不择手段,但最终还是因粮食而来因粮食而死。
时事热点话题的巧妙引入,好处在于既引发学生关注现实,又能快速切入课程学习环节,同时学完课程内容后,除了能让学生了解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农村底层农民的生存状况外,还能激起学生继续关注“珍惜粮食”“中国十四亿人脱贫”这些热点思政话题。特别是透过“粮食”这个关键词,更能体会“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牢自己手上”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二、专业课程相机融思政
课程思政元素应是课程自身所具有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抓住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素材,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
现代作家穆旦的《赞美》(《大学语文·现代文学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P142),该诗写于抗日时期,作者在诗中诉说着我们民族的灾难和广大人民的艰辛,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的坚忍不拔、舍身报国的精神。诗人在深切感受时代灾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以及奋起中的人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诗人以富有象征性的语言,歌颂了缔造我们民族的劳动者。
那么,如何发掘该诗的思政元素呢?这首诗歌共有四节,笔者在教授诗歌的第一节时是这样设计的:(1)先集体朗读第一节,思考问题: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他心目中的祖国?从这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讨论明确:从这一节中,我们不但可以看见祖国大地的辽阔,苍茫、历史的悠久与沉重,也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教师投屏ppt显示诗歌意象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情感)。(2)请你在诗中找出描绘人民生存状态的关键诗句。(提问并明确:“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要求学生同步上网查询“佝偻”一词的含义。)(3)今天的我们,还会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受外国列强欺负,佝偻着身体,“在耻辱里生活”吗?(课程思政结合点:新中国发展史)。
讨论明确:不会。我们可以平视世界了!(教师投放PPT近观世界图片三张)
PPT一内容:“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后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用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席话引起各界人士共鸣。)
PPT二内容:我们可以平视世界了!
人民感叹,中国一路走来,经过了太多不凡历程,也跨越了重重艰难,能够平视世界的中国,依然保持着积极发展之势。历史上,中国从不依靠殖民而实现自身发展,靠的是自身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实施的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就是这样坚定的“脚印”。中国以五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因应时势不断调整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借此“跬步千里”,实现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平视这个世界”。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更“放眼量”至十五年后,中国仍依循自己的选择步履不停。即便身处世界百年变局,但中国的发展依然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PPT三内容:“平视世界”背后是平等和自信!
国家的强大让国人内心也强大起来,挺直腰板之后,自然就可以平视世界了。“平视世界”没有“仰视”的自卑,也没有“俯视”的傲慢,体现的恰是平等和自信,也是最应该倡导的国际心态观。
可见,有效的思政教育结合点,胜过万语千言的枯燥说教。得当有效的思政教育结合点,能让年轻的未来接班人,自信满满地挺直腰板“平视世界”!笔者确信,今后当我们的学生与外国友人提起伟大祖国母亲时,定然会民族自豪感倍增,自信心爆棚。
三、课程拓展引申明思政
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它一方面担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任教老师还应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那么,如何把上述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下面以2020年上半年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为例进行阐述。当时上完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二年级《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小说最后一篇课文《春之声》(P93高等教育出版社,总主编倪文锦、于黔勋),刚好是武汉按下暂停键77天后,于4月8日重新启动,为了致敬抗疫的这一阶段性胜利,笔者设置了一个拓展活动课:《抗疫胜利 我们安全了吗?》。这个活动课包含两个学习任务点:一是先让学生观看武汉重启后航拍的美丽夜景的视频;二是向学生推介课外阅读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长篇小说《鼠疫》及内容简介。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全国抗疫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但安全隐患仍无处不在!世界还不安全,口罩还要戴(当天世界新冠病人超过一百多万)! 那天(4月15日),又刚好是国家安全日,所以笔者让学生再观看两个微视频《生物安全动漫微视频》《国家总体安全观短视频》,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课后各拟写两条公益广告词。这样的活动课线上线下混合师生联动,既拓展丰富了学生的家国视野和小说课外阅读范围,又接地气地训练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安全教育,一石三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课后反馈,学生对这一活动课的学习印象深刻,作业完成的质量也高,课程教学内容学生评价优秀。
四、主题活动实践悟思政
单纯的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而言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拓展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深入实践学,这样的思政教育,才有“源头活水”,学生才能应知应会、必会必做、学深悟透。
要让人学会游泳,必须让其“下水”去学本领。同样道理,要让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融进他们的血脉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并内化为其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而校内外课余经常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思政活动主题活动实践,就是为学生练就“下水”本领所搭建的最好平台。
近两年来,笔者所上的写作课,常根据学校以及省教厅、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学习写作演讲实践,学生从中也学到知识,悟到了思政道理,并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如2020年12月份组织我校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三年级学生参与学校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笔者指导的学生邱宇虹,从一开始对“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一无所知、通过课堂辅导知道概况,到自己深入上网学习史料,终于知史明史悟史,到最后以慷慨激昂、发自肺腑的感人演讲赢得韩师征文演讲三等奖。时至今日,这场演讲比赛的影响,仍在激励着她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做更好的自己。
2021年春节假期,笔者还参与组织辅导了韩师美术学院17级美术教育专业范恺粤等学生“红色基因团队”开展的“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的调研、视频拍摄工作。调研期间,“红色基因团队”10名学生,不怕辛苦,克服诸多困难,通过深入潮州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调研访问,写成报告,并配套拍摄了五分钟视频资料,过程很励志。学生们通过此次活动,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继承先烈的遗志,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这次红色之旅的调研活动,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内化为爱党拥护党永远紧跟党走的动力。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思政教育课程的开设,从开始、过程、结束到拓展实践,都必须具有育人的作用,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套用现今流行的术语说,就是建一流的思政课程,必须具备“二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