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022-02-26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张莉彬
文/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张莉彬
引言
在2015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各大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师德师风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习近平强调,提高全体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现实意义,高校教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教育育人”的理念,坚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培养自己的技能,争当社会主义好教师,为高等教育而奉献自我。而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冲击下,高校艺术教育也受到了冲击,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在线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防疫榜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迫切需要广大艺术教师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应对“疫情大考”,为提高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努力。
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了许多有关师德师风的文化名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谦虚与好学,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强调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身体力行,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教师要坚持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示范和实践。孔子有言“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就是要在出于对学生关心的基础上为学生操劳,付出心力,要忠于学生并尽心劝导学生。这是孔子思想中对学生的强烈责任心和关爱。《孟子·公孙丑上》有言“教不倦,仁也”,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里面包含了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和崇高品德。在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师德建设的内容,其对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仍有重要影响。
二、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涵不断丰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新发展。其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扩展,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在2019年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顺应社会主义办学的大方向,在日常学科教育中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授课的过程中去,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引导。《纲要》认为,教师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育德,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成为理想信念更坚定和道德情操水平更高,专业学识水平更高,奉献意识更强的好老师。教师应当联合学校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大优良校风的建设力度,为学生修身立德而努力。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个人品德,也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的引领。
三、高校进行师德建设的意义
(一)顺应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随着《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提出,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着更多挑战,高等艺术院校进行师德建设顺应了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了长足进步,而高校的地位十分重要,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获得教育第一手资源的提供者,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的执行者,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教师队伍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所在,因此,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对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教师需要有更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更高的学识素养,需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为学生服务,为集体服务的准则,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理想信念的知识和中华传统美德并以此来激励学生,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开展师德建设就是提升教师专业授课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教师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就是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次重要考验。而加强高等艺术院校师德建设能够加强教师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满足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学习需求。随着疫情的爆发,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高校都积极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教师利用线上教育平台进行知识讲解和辅导,这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如何备好课、如何选取授课内容的重点、如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作出了考验。而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应对特殊情况,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师德建设,是对教师队伍授课能力和个人道德素质的打磨和提升,开展师德建设能加深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坚守教师的本质,保持敬业和授课热情。疫情当下,教师难以开展面对面的授课,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在与学生的在线沟通方面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而针对教师敬业程度、职业操守和服务意识培养的师德建设还能够帮助提高教师驾驭全局、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精神的能力,对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具有深远影响,对未来教师应对特殊情况也提供了经验指导。
(三)为学生树立学习和立身的榜样
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是学习之道,教授的是专业知识,解决的是学生在人生、思想上的疑惑,高等院校开展师德建设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和立身的榜样。首先在学习方面,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了其授课理念和授课方式,更专业的职业操守能够指导教师在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特别是艺术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的备课情况,上课模式和方法等都会受到自身职业道德的影响,更高的道德水平能够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过硬,授课更专业认真,能够在特殊时期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在个人品德方面,教师就是学生好的学习榜样,只有教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自身的道德水平建设,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想建设内容。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线上教学的特殊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进行引领规范,帮助他们树立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素养和思想习惯,而具有崇高品格的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能够以身作则,从观念、行为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四)满足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一项培育人才的系统性社会工程,其中更是包含了复杂的道德关系,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与教师和上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都需要教师处理好。为了处理好这些特殊的道德关系和人际关系,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关键,职业道德水平能够保证教师的学术品格,保证教师教学质量和人际交往处理能力,对提升其教学水平,实现高校的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带有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而崇高的道德品质能够帮助教师处理好这些关系。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高校青年教师需要树立坚定付出的职业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勇于面对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对高校教育事业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提升自我的内生动力,能够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而坚持提升自我,成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建设人才。加强高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当好一个对高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四、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建设淡漠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普遍较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在大体上是积极向上的,这与高校加快推行职业道德建设有重要关系,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乐于奉献自我,他们具有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但教育作为一项灵魂工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作为教育的核心,教师队伍需要崇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自觉,为学生点亮精神的灯塔,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水平高,但职业道德水平还需不断提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对职业道德建设的态度淡漠有关。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识较为浅显,对高校组织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态度也比较淡漠,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却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对学生精神的影响。同时,高校举办的相关职业道德水平主要是以教学研讨、优秀教师表彰等侧重于思想政治培训活动,对年轻教师的吸引力不强,青年教师难以融入此类职业道德培训活动。同时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认为职业道德监视就是“灌输各类思想政治知识,十分枯燥乏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思想活跃,但缺少坚定的职业理想目标和理想信念
青年教师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普遍比较年轻,能够及时接受许多新观念,思想十分活跃,他们朝气蓬勃,富有追求,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少坚定的职业理想目标和理想信念。当前,由于高等教育逐渐普遍化,各种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经获得了蓬勃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对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在理想信念上也不如部分年长的教师坚定,同时由于接触教师岗位的时间较短,很容易因自身判断力薄弱和受职业目标不坚定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选择。部分教师思想活跃,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政策、方针和路线的了解度不够,在政治理想方面缺少进取心,对教师的职业理想目标也缺乏规划,难以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在道德目标上不够清晰,侧重于追求个人名利,未能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自我、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崇高理想信念。
(三)知识面广、教学手段先进,但敬业意识薄弱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逐渐高水平化、年轻化,许多青年教师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方面都十分先进,但总体上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别,对教师的认识不够深入,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敬业意识欠缺,需要不断改进。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教学岗位之前普遍都是学生或是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他们转变为教师的历程较短,在社会阅历和教学经验上都不如年长的教师,面对许多是非问题和教学问题都缺乏经验,难以处理好,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不如年纪较大的教师,因而在敬业意识方面也较弱。同时,许多青年教师成为教师的原因大多不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他们往往热衷于专业方向的学术研究,其价值取向主要是趋于个人名利,当他们不能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或是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时,他们的心态容易失衡,转变为重钻研业务,轻教学工作,这种功利化的心态无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无益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青年教师因在年龄上有优势,他们往往接受了更多更专业的知识训练,个人学术水平较高,在教学手段上也多有创新,很容易受到上级赏识,但由于知识和年龄的优势,其容易出现追求个人前途、热衷升职、追求社会地位而出现损害师德的情况。
五、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创建具有高度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的措施
(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宣传教育
理想信念是指示一个人为梦想付出汗水和努力,为职业而坚定自我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不懈努力来提升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和职业荣誉感。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在入职前后时期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上岗前的培训工作是帮助青年教师适应岗位,掌握基础授课知识技能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其应当多在职前培训课程中加入更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向青年教师传达更多思想政治知识。同时对一些职业行为的规范培养、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也要给予更多关注。另一方面,在入职后高校也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教育。高校要着重培养青年教师无私奉献、为学生服务的精神。高校要多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多做考评,坚持对教师的授课情况和个人道德素养做出科学的评价,同时多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团队建设活动和思想建设活动,从而增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二)加强教师对行业和自身工作的认同感
为全面贯彻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高校要坚持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从而加强教师对行业和自身工作的认同感。高校要利用好教师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教师“互帮互助”任务,如举行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结伴”活动,让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积累更多经验,学习老教师在为人处世、日常教学中的优点,从而树立对教师行业的正确认识。同时,高校要加强青年教师优秀评选活动,发挥“青年突击手”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引领作用,帮助教师树立起职业认同感,学会热爱自己的职业。
(三)创新师德建设形式与内容,提升教师积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是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青年教师的性格特点,高校要坚持创新师德建设的形式与内容,从而提高青年教师参与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积极性。首先,高校要坚持集中开展师德师风讨论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说教、思想教育活动,它能够让青年教师参与其中。高校要让青年教师参与其中,坚持围绕师德的作用、专业知识与具体教学活动如何实现创新性结合、教师如何为学生奉献自我等方面展开,充分听取广大青年教师的意见,让青年教师敢说敢讲,有机会提出更多创新性想法,让年轻教师有用武之地。其次,高校要结合时事创办相应的师德建设活动。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时期,教师如何在线开展好具体的教学工作,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要坚持听取青年教师的想法,激发青年教师的动力,利用好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能力较强的特点。再次,高校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团建活动,让青年教师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同年长教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加深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树立对教师职业高度的认同感,培养其教师队伍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如围绕师德建设举办才艺活动、开展文艺创作等。
结论
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而高等教育发挥着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理想树立都有重要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和青年教师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