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经、道”: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的三维路径

2022-02-26宁玉兰李艳荣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概论中国化层面

宁玉兰,李艳荣,仇 瑛

(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省社会治理创新与人才培养基地,海南 海口 571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下文简称《概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堪称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课程。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议题。

一、从意识形态结构把握《概论》课教学维度的必要性

以往的研究成果,从环境、机制、要素、手段和形式等角度对加强《概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但是,这些探究往往注重从意识形态教育的外在具象出发,而缺乏从意识形态教育内在意象——意识形态结构和体系出发的思考和探究。事物的内在意象往往对其外在具象具有导向的作用,外在具象受内在意向所支配。因此从意识形态结构和体系的角度去探究《概论》课等思政课的教学逻辑和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和基本要素,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具体阐述有差异,但是基本内核比较一致,均认为意识形态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层面(要素):一是“认知解释”层面,即意识形态中对相关事物解释说明的内容,为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或科学性提供了支持和论证;二是“价值信仰”层面,即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和信仰成分,它引导人们认知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知识样式,从而确保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三是“目标策略”层面,即意识形态基本理念主张的理想目标及其实现的方式和策略,是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体现[1]。当然,也有学者将这三要素概括为知识要素、价值要素、实施要素。这三个因素相互支撑和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又不断更新的意识形态系统[2]。

作为意识形态教化的手段,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意识形态“入脑”“入心”,也就是让意识形态成为教化对象思想和行为的“潜在知识”、“内心自觉”和“行为惯性”[3]。“潜在的认知”由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组成,“内心自觉”源自对价值的认同或信仰的确立,“行为的惯性”强调的是个人实践活动的趋势和方向。由此不难发现,意识形态的结构对意识形态教育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和一定的支配逻辑。出现意识形态“漂浮”的情形,从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角度来说,或者是由于在教育过程中三个基本层面内容有所缺失,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实践性未能充分彰显,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与行动认同;或者是由于没有把握好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意识形态呈现割裂,未能引导学生的情感、理性与行动形成有效合力。

意识形态内在构成的三个基本层面,从深处揭示了实施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维度和逻辑。有鉴于此,要增强《概论》课等思政课的实效性,避免出现意识形态“漂浮”,教学实践理应围绕这三个基本层面的内涵和逻辑构建。不过这三个层面比较抽象和宏观,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具体化;同时,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职能各异,因此这三个维度的具体实现路径理应是不尽相同的。

二、紧扣“史、经、道”的三维结构

《概论》这门课程,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内涵和指导意义。《概论》课教学的基调是“讲理”,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生动是其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基础且核心的问题。从意识形态内在结构出发,结合“概论”课的内容和性质研究后,笔者主张,要提升“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应该从“史、经、道”三个维度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活动。

(一)“史、经、道”三维的内涵解读

“史”,顾名思义指的是客观历史。在意识形态结构中,认知解释是以知识和事实为基础,对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进行阐释说明。事实胜于雄辩,从一定意义上说, 与意识形态基本理念形成正向映射的客观事实是人们接受和认同意识形态的基础。古人云:“以事言谓之为史”(王阳明《传习录》),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一切已发生的事情都是历史。因此,从事实的角度论证和解释问题,其实都是在从历史角度依逻辑诠释问题,更何况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因此,要生动准确地解释理论,就必须梳理和运用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由此不难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历史的解读和诠释——即讲清楚事实之理,是意识形态结构中认知解释层面的具体化。而在《概论》课教学内容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本来就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较之一般理论课,《概论》课教学中,历史维度的阐释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内容组成,显得更为不可或缺。

“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引申为人们信奉的某个准则性的著作和思想体系,对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这与意识形态中价值信仰有着相似的功能。因此,价值层面的内涵可以借用“经”这一概念来简要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意识形态其实质就是一个思想价值体系,一种意识形态能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其是否有一个科学而崇高的思想价值体系为社会大多数人所遵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特定的思想价值体系是教学内容的灵魂,并往往集中体现在相关理论内容中。因此讲清楚理论之理是彰显意识形态结构中价值信仰层面的内容的具体要求。

“道”,通常指的是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方向与途径。在意识形态结构中,目标策略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意识形态能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它主张的理想目标具有强大感召力,采取的策略途径科学可行,能够动员社会个体采取共同行动。正所谓“道,所行道也”,主流意识形态主张的目标和采取的策略途径指引着这个社会发展和前进的道路,由此“目标策略层面”的内涵可以简化为“道”。任何意识形态都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立足于实践,从“道”的层面对受众进行引导和教育,增强政治信念是意识形态教育当中的核心要义。

(二)“史、经、道”三维的逻辑结构

事实之理(“史”)、理论之理(“经”)和实践之理(“道”)这三个维度如同三根支柱,支撑起《概论》课《说理》的基本框架,加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便能够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精彩的平台。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有其内在逻辑结构支撑。

首先,“史”(事实之理)、“经”(理论之理)、“道”(实践之理)这三个维度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统一于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说理过程中。具体而言,《概论》课教学中事实之理需要运用理论来进行分析,需要以实践作为指引,如果缺少理论之理和实践之理的融入和运用,则会变为一般的历史知识。同样的,理论之理需要以史实为基础,借助史实从抽象走向具体,同时也需要结合实践才能从书本走向现实,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实践之理也需要为理论和事实提供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支持,否则难以成为社会成员的信仰与使命。因此,在《概论》课的说理过程中,“史、经、道”三者必须有机融合,相互支持,而不能分割独立,否则说理效果将大打折扣。

其次,三者有主次之分。《概论》课的精髓与根本在于理论讲解,因此在教学的三个维度中,理论之理居于核心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其他两个维度的内容载体必须要结合《概论》课本身理论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不能够“喧宾夺主”,更不能脱离《概论》课理论内容。例如,《概论》课中历史资料是为解释和论证理论而存在的,故史料选择和运用就需要根据理论“量体裁衣”,即教师有目的地按标准选择材料,并且根据既定的理论立场和结论进行安排设计。最终通过讲清楚事实之理的过程,让预设或深藏的理论观点一步步呈现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选择和安排,而是纯粹按历史的逻辑来讲述,那么事实之理不仅不能服务于理论,反而会削弱理论色彩,《概论》课教学效果必然难以尽如人意。同样的,实践之理的内容载体也应该围绕着理论内容的需要,并且进行恰当的融合,不能独立或突兀于理论内容之外。唯有如此,《概论》课才能既不失本色,又不会过于单调。

三、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之具体路径

“史、经、道”这三个维度指明了《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方向。从这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提升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认知解释层面:知“史”——讲清楚事实之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互作用诞生的精神财富。可见,《概论》课的讲理必须紧密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等相关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概论》课在历史层面的“讲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首先,要讲清楚各理论成果形成的宏观历史背景。要讲清楚理论是什么,就需要懂得理论是怎么形成的。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形成的历史背景,即当时的国内国际历史大势是“讲理”的第一步。只有引导学生站在宏大的历史角度高瞻远瞩,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各理论成果的主题内容和历史地位。

其次,要讲清楚理论形成的具体历史情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提出和形成的,在《概论》课教学中将学生带回到历史的“深处”和历史的“现场”,才能让抽象枯燥的理论借由鲜活的历史故事变得生动具体。例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教材主要从国情角度分析了相关问题,内容比较抽象宏观。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个理论的形成历史开展相关学习,并分析这个理论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实质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从这段鲜活的历史中真切地感悟到我党在“苦难”中找到通向“辉煌”道路的艰辛,从而在情感上产生触动。同时,在这个学“史”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党如何从模仿俄国革命道路的不成熟状态,逐步走向实事求是,独立探索自己革命道路的状态,让学生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贯穿整门课程的主题,在历史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再次,要从整体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老师只有对历史脉络进行科学梳理和把握,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理论成果间的内在关联,从整体的角度得窥全貌,对理论获得全面清晰的认知。还应注意,只有对历史脉络进行回顾与分析,才能揭示隐藏在复杂纷乱历史表象下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的逻辑与实质。

由此可见,多角度用历史事实诠释理论,既让理论因具有确凿的历史事实依据而掷地有声,又让理论因具有鲜活的历史故事变得具体生动,并带来情感触动和精神感召,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概论》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正是因为历史说理的独特魅力,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有历史视野,借由历史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4]。

(二)价值信仰层面:明“经”——讲清楚理论之理

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经”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自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兼具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知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崇高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5],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时代化的表现,可以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另一个层面的“经”。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经”层面的讲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理论逻辑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概论》课的理论内容而言,一方面作为准则性的“经”,提供理论范式和理论逻辑的支撑;另外一方面作为源头性的“经”,提供最深层、最根本的理论依据。一言蔽之,马克思主义为《概论》课的理论内容提供了最完备和最科学的学理依据。马克思曾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因此《概论》课要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离不了马克思主义“真经”的加持。例如,在讲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书本主要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诠释。如果增加对这个问题的学理分析,即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经典理论依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起点,内容实质,以及矛盾各方的地位和关系,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把课程当中诸多相关内容,如各时期的发展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联系起来,帮学生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分析,可以让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热情。

另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本身。理论是思想的外化形态,思想的本然规定是立场和逻辑[7]。鉴于此,要讲清楚理论之理,具体而言就是讲清楚理论的基本概念(实质或内涵)、辩证逻辑和现实的价值立场。我们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具体分析讲述理论之理如何展开。第一步,要对民主的科学内涵进行讲解,并且对民主的基本构成——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民主是否具有普世性”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民主价值是一种普遍的追求,但是价值的实现方式即民主形式却是多样的。第二步,要对具体的民主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开分析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明确其内涵,并且梳理清楚其内在构成的三个基本内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步,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民主政治的优势,揭示其以人民为根本的价值立场。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理论分析,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领悟,使学生真懂真信,而且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其理论素养。

不过,在《概论》课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在《概论》课教学中“念好”理论这个“经”不容易,但“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了“经”的加持,“理论空心化”的教学也会因为经不起推敲和质疑而遭人厌弃。因此,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设法彰显理论的力量,讲清楚理论之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从最深刻的学理层面理解理论要旨,使学生尊崇理论进而到价值观的认同。

(三)目标策略层面:信“道”——讲清楚实践之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基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而展开的,虽然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会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缺乏一以贯之的根本目标的指引。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现实,领导全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其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方面源自于实践,另一方面用于指导实践。可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理,增强学生对走中国道路的自觉性,是《概论》课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旨向,也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理,应从必然性、合法性和优越性三个方面把握。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的必然性;从历史的角度讲清楚合法性,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现实的角度讲清楚优越性,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较之于抽象的理论和有距离的历史,现实的感知常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情感和行为。例如,2020年底以来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和成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独特优势的生动体现,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中国道路优势的体现。[8]因此,把抗击疫情的实践情况引入到《概论》课的相关理论教学中,从道路的角度讲好抗疫故事,对于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激发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无疑是强大的“催化剂”。

讲好实践之理,既要从宏观的世界发展局势中,通过横向的国际对比彰显“这边风景独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也要从微观的个体生活实际中,通过纵向的对比体现“今昔胜往昔”的变迁,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们国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回应学生的现实困惑,要让学生明白这不是道路本身的问题,而是通过改革实践可以解决的,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道路的信心。最后,要结合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梦,将宏大的社会理想具体化生活化,增强学生对中国道路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通过讲清楚实践之理,让学生明道信道,并且将社会之道与人生之道结合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情感支持、理性认同和精神向往,《概论》课的教学才算真正“入脑”“入心”且具备了践之于行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从意识形态结构出发,结合《概论》课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概论》课教学应从“史”(事实之理)、“经”(理论之理)、“道”(实践之理)三个维度进行把握,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三者的逻辑关系。唯有如此,《概论》课才能讲得有理,并最终以理服人。

猜你喜欢

概论中国化层面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