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大学生应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伟力

2022-02-26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孔建华

广东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党史中国共产党

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孔建华

百年党史的主流本质就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广大青年大学生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始终铭记奋斗历程,勇于担当时代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不断汲取前进智慧和力量。

一、从“不懈奋斗史”中汲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过一百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广大青年大学生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在百年党史学习中激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动力。

二、从“不怕牺牲史”中汲取攻坚克难、英勇斗争的“感召力”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2021年4月,习近平在广西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考察时说,“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陈延年“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到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从“冻死的军需处长”,到“饿死的炊事班长”;从王继才“守岛就是守国”,张富清60余年“深藏功与名”,到张桂梅“点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看到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勇毅前行,看到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使命担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拼搏进取的鲜明特质、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舍己为人的高风亮节,深深震撼着我们,感召我们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劈波斩浪、一路前行。

在急难险重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我是党员,我先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式的热血出征。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爆发出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三、从“理论探索史”中汲取学思践悟、坚持真理的“引领力”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广大青年大学生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和悟思想贯通起来,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必须坚持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树立大历史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立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四、从“为民造福史”中汲取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凝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1年2月,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立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成长进步的机会。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底色。只有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在新时代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广大青年大学生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作为,不断把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从“自身建设史”中汲取自我革命、自我净化的“突破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但相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只有系统科学地回顾、总结、汲取党的自身建设史的宝贵经验,我们才能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突破。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忧患中诞生、奋斗并不断壮大的政党。无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著名论断,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都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人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

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自我革命、自身建设的主要抓手,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内在统一,将解决自身问题与增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这一目标紧密结合,党的自我革命、自身建设才能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接受法律法规的制约与监督,坚持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破除“历史周期律”的魔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大学生要扛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跑好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接力棒”,迎风斗雨、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