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2-02-26武丽志贺麓宁梁茵然
武丽志,贺麓宁,梁茵然
(华南师范大学a.网络教育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c.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课程思政”概念自2014年由上海提出以来,得到了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并在2017年正式写入教育部文件[1]。“课程思政”旨在通过“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发挥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对思政课程“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展,从而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实现全过程、全员育人理念[2]。伴随“课程思政”概念的迅速推广,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均积极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优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产生的成果最为丰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次之,继续教育相对较少。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深度、广度与其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较之高等教育等其他类型教育,继续教育的面向群体最广、学生差异最大,教学形式最为灵活多样,加之学习者都是在职成人,且多数时间处于师生分离的状态,因此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亟待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必然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且肩负着育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班人”的重要责任。鉴于继续教育的特殊性,把握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有利于科学地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
(一)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体化设计中,对非思政课程承载育人功能的具体要求,旨在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非思政课程中,最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尽管课程思政的内涵指向十分明确,但学界对其界定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学者从“课程观”“实践活动”“理念”“方法”“课程体系”“属性”等维度尝试对其进行了界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观点:一类是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理念,以韩宪洲为代表,他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导高校各门各类课程充分发挥所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新时代教育理念。[5]邱秋云、高德毅等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6][7]另外一类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实践活动,如鄢显俊将课程思政定义为“高校各门专业课(包含通识课和实训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宗旨,把‘四个自信’这一‘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为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教学活动”[8];何玉海认为课程思政是“通过运作整个课程,即显性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和各学科课程)和隐性课程(包括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行为层面的、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并认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复杂性。[9]
在综合“理念”与“实践”两类课程思政认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理念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具体投射和创新发展,是将包括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创新意识、终身学习等思政元素融入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目的是通过“三全育人”实现对在职成人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进一步究其内涵,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坚持立德树人,即这类教育及具体项目(或课程)的第一要务是育人,而非育才,更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是继续教育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性问题。
(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特殊性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个部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相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有传承,也必须有发展。对象的特殊性是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的核心要点。概括而言,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特征主要包括:
1.学生的特殊性。继续教育的学生以在职成人为主,年龄分布跨度大、行业分布覆盖广、个体之间差异显著。这使得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较之全日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都更复杂、更困难。成人学生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明确的学习需求意识、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倾向、以生活为中心的学习准备、以内置压力为主的动机系统,并且他们往往十分重视个人已有经验的作用。[10]他们带着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而来,具有经历社会生产生活之后的切身感受和经验,甚至形成了刻骨铭心的个人价值观。他们所持的观点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前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因学历低,往往处在较低的社会阶层,社会处境不佳)。这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提供了富有针对性的鲜活情境、素材,同时也会加剧个体的认知冲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据研究,在任何成人的经验被忽视和贬低的情形中,他们都可能认为这不仅仅是拒绝他们的经验,而是拒绝把他们看作人。[11]因此,简单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继续教育领域很难奏效,甚至可能引起强烈反感。
2.教师的特殊性。与全日制教育多数时候是一个教师教授一门课程不同,继续教育更多情况是团队(或系统)在教学。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例,通常一门课程有主讲教师,也有辅导教师;有视频中的授课专家教师,还会有高校的主持教师、线下的指导教师;有提供学术性支持服务的教师,也有提供非学术性支持服务的教师。教师的来源也较为复杂,包括高等学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团队教学的特点使得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更丰富、更多元、更立体,并向高校之外延伸。这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团队资源,加强课程的思政教育力度,另一方面也对教学团队的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之间不能“只顾自己,各管一段”,也不能只顾“知识技能”,而对“育人”视而不见,形成“真空”。
3.教学的特殊性。与全日制教育师生处于同一时空、同一课堂不同,师生分离是继续教育的常态。爱尔兰学者德斯蒙德·基更在对远程教育的经典定义中分别列举了两个分离:一个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另一个是生生之间的分离,即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通常接受个别化而不是集体教学,但不排除必要的面授和集体交流。[12]尽管存在脱产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以及面授形式的非学历培训,但师生、生生分离,以及因为师生分离而产生的远程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客观上是当前继续教育的主流模式。由于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时空,教师无法实时、有效地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情感表达,这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增加了难度,也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努力设计富有育人功能且行之有效的同步或异步教学交互活动,才能切实提升非思政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4.要素的特殊性。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元素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意识。继续教育的学生多数是正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年人,他们正在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或社会其他活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意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深刻认同,增强对个人及他人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维护意识。二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13]。因此,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应引导成人学习者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和工作,在实践中能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充分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同行业的职业精神不同,可以在课程思政中进行针对性体现,如医疗行业的“救死扶伤”精神,教育行业的“园丁”精神,石油系统的“大庆”精神等。三是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服务于个体的职业发展与自我成长,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因此,继续教育课程思政还应引导成人学生做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者,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挑战自己,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
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办学体系上应当包含学科专业、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三个层面,从课程类别上可以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大类。其中,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和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具体到一门课程,要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凝练思政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进而结合课程特色创新思政的融入方式,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层次变革。
(一)凝练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目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14],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跳出课程的具体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从育人的高度重新审视课程,凝练出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目标。
一门课程的思政目标非常重要,它是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逻辑起点,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前提、核心,是课程具体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是课程育人效果评价的对照标准。课程思政目标的科学凝练,有利于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准确实现向学生传递人才培养的目标、价值,从而形成师生对“培养什么人”的共识,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凝练一个简练、科学、准确的课程思政目标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体现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育人贡献。课程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因此课程思政目标一定要指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及课程特点,并明确对专业人才养成的具体贡献。比如要凝练教育学专业中专业课程“外国教育史”的思政目标,必须首先结合教育学专业的职业面向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结合专业人才输出的岗位需求(如教师、教学研究者)形成专业育人目标。进而依据专业育人目标,结合这门课程的内容特点,得出课程的独特思政目标。
2.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目标的凝练,不能背离思政课程的目标和方向,两者必须指向一致、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共同构筑继续教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也就是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5]展开,不能脱离思政课程的目标进行自由发挥。
3.彰显继续教育学生在职成人学习特点。继续教育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因此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确立,必须充分彰显学生的在职在岗特点和成人学习特点,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指向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思政目标上体现专业的职业面向,强化特定职业、特定领域的责任担当、爱岗敬业、主动奉献,加强对成人学生的正向价值引领,让继续教育的学生立足本职岗位,形成对职业精神的高度认同和深层次领会,进而激发源自内部的强烈学习动机和劳动热情,向着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方向发展。
(二)挖掘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元素
如果说课程的思政目标是“旗帜”或“统帅”,那思政元素则是非思政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血肉”。《纲要》要求“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6]科学挖掘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元素,离不开对思政元素挖掘内容和挖掘思路两个方面的认知。
1.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内容。明确继续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涵盖范围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基础,也为元素挖掘提供了有效目标。广义的理解,一切有利于学习者个体成长、发展的,一切有利于学习者投身社会生产、融入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都可以是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因素。具体思政元素分析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
(1)《纲要》明确的五方面内容,分别是: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此外,《纲要》还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课程给出了具体指导,这为我们挖掘不同专业类别的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元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17]。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8]。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和凝练而成,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鼓舞士气、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的价值目标,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源泉。
(4)地区、学校、教师个体的特色育人元素。比如“铁人精神”已经成为大庆(甚至整个黑龙江)地区、石油行业(专业)系统的文化基因,富含着大量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思政元素。再如,每个学校的校训、特色文化(如有的医学院校倡导“医者仁心”,有的大学倡导“求是精神”)都是自身独有的特色育人元素,可以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进行传承和创新。另外,教师个体的文化背景、教学风格、人格特质也可以融入课程思政,形成富有魅力的特色思政元素。
2.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思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跟着教师的感觉走,这样的挖掘很难全面、深刻。做好思政元素挖掘,教师应当建立课程思政元素表。表格的横坐标是思政元素的涵盖元素,纵坐标是课程的章节细目或知识点、技能点。表格的设计有利于实施地毯式排查,帮着教师逐一确定章(或专题)、节、模块的核心思政元素。思政元素通常都不是显性的,因此需要挖掘,并通过有效方法使其显性化。在继续教育的课程思政实践中,除了常规知识点、技能点的思政元素挖掘外,还需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在学科、专业的历史发展中寻找思政元素。每个课程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到特定领域的历史与传承,这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自信等教育提供了沃土。
(2)在人物事迹中发现思政元素。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树立可模仿的榜样,将人物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勇于探究等精神展现出来,感染学生、鼓舞学生。
(3)在案例选择上主动融入思政元素。无论是自然学科课程,还是社会学科课程都会包含丰富的案例,即便是程序设计类理工科课程也同样会有案例存在。用好案例,能够有意识地增强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从而实现从单纯的“教学案例”向立体化的“育人案例”转化。
(4)在联系社会热点上主动融入思政元素。每一门课程都应当保持内容的与时俱进,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良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将富含思政元素、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大众话题引入课程教学,拉近学生与国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他人的关系,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
(三)创新继续教育思政融入方式
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思政元素在日常教学过程的自然融入,让学生切实收获育人效果,获得自身长足发展。概括而言,继续教育思政融入方式主要包括融入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活动和融入师生交往三个方面。
1.融入课程资源。师生分离使得继续教育学生的学习多数时候处于基于资源(如教材、网络课程、练习题、拓展资源等)的自学状态,因此建设富含育人功能的课程资源十分重要。这就要求课程教师在编写教材、录制数字化课程、建设配套学习辅助资源的时候,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将立德树人摆在首位。特别是授课视频的录制必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每堂课(即便是微课)的思政目标,并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过程,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中不但讲清楚知识点、技能点,而且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洗礼和行动感召,实现思政元素与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融盐于水”,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不是在原有课程资源基础上“打补丁”,增加若干独立的思政教育资源“做点缀”,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育人层面对已有资源进行彻底的解构和重构,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自然融为一体。此外,课程资源的建设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内容和思想的表现力,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有效呈现(如历史还原、场景重现、细节放大、感情强化等),从而形成教学中的典型思政场景和应用情境,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际效果。
2.融入教学活动。课程是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目标,选择与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的总和。因此教学活动是继续教育课程育人的核心主体,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利用各类资源和工具开展的线上或线下交互,常见的有教学答疑、话题讨论、主题辩论、项目式学习、测试等。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及行为设计,增强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和目标指向性。比如某个论文写作类课程设置了这样的BBS讨论“科学需要严谨、端正的学术态度,你身边的老师、兄长是否有这方面的榜样?欢迎分享你身边的榜样故事”,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反思、分享、评价自己身边的榜样,培养其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等。另一方面,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是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19]。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在教学交互中,对学生尽可能多地产生正向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对榜样的直观感受,在学中“感”,在做中“悟”。
3.融入师生交往。“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学术楷模和人生导师,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将思政元素融入继续教育的师生交往就是通过教师、管理者、支持服务人员(高校、校外站点教师)与学习者的日常交往、交流、交互,进行言传身教,从而达到育人目的。比如教师在回答学生疑问时,对待专业问题时的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也会引导其向教师学习,进而建立科学的探究精神。与全日制教育不同,继续教育的师生交往具有多元性。首先是教师主体的多元,不仅课程主办高校的主讲教师、辅导教师会与学生发生交往,而且校外教学站点(函授站、教学点、校外学习中心)的教师也会与学生发生交往,甚至后者的交往更直接。从教师角色来看,教师主体既可以是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可以是管理者(如教务员)、支持服务提供者(如班主任)。其次是交往行为发生的空间多元,师生交往既可以发生在线下的面对面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线上的直播交流、BBS讨论等环节。再次是师生交往的内容多元,既可以是学术性交往(如答疑解惑、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非学术交往(如管理咨询、助学、督学、促学等)。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化的师生交往并无主次之分,不同交往相互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关系,必须协同一致,否则将功亏一篑。比如在学术诚信教育方面,如果课程主讲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得抄袭,而校外教学站点的班主任却帮着学生走捷径,甚至提供抄袭、作弊的材料,那最终会将学生引向歧途。这也提醒高校在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对继续教育校外合作机构教师及管理服务团队的管理和培训,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共同形成育人合力。
三、结束语
继续教育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对薄弱领域,加之继续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更加迫切。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对发展继续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明确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公益属性,加大办学投入,加强包括师资在内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和基础条件建设,将继续教育的发展重心迅速调整到育人上来,科学、系统地回答好继续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
另需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并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并无标准答案。即便是同样的课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校,由不同的教师执教,面对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思政育人实践,切不可盲目照搬、生拉硬拽。这就要求课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观,安心课程开发和教书育人,立足课程不断研究、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