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腹泻因素分析
2022-02-25徐文佳
徐文佳
四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四平 136000
1 生理功能因素造成仔猪腹泻
肉食动物与反刍动物的胃是不同的,前者是单胃,后者是复胃,而猪则是单食混合胃,属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类型。仔猪的胃会对胃液进行连续性分泌,并受到条件反射性调节。在喂养的过程中,投喂不同的饮水及饲料,猪的胃腺活动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反应。仔猪在刚开始断奶的那段时间,由于其消化系统并没有得到完全发育,因此在早期的断奶期间,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如生理功能紊乱等。但随着仔猪断奶时间的推移以及仔猪逐渐长大,其自身的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就会对这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并产生免疫。由于猪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胃液中pH值的变化以及肠壁状况、酶的活性因素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胃液中pH值的变化:不同日龄阶段猪胃的消化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仔猪在出生之后不久的阶段,其胃液中盐酸的含量较低,一直到出生20 d左右,胃液中盐酸的含量才会达到0.05%~0.1%,盐酸含量会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1]。但是在这个阶段仔猪的胃蛋白酶消化能力依然非常低,而仔猪在断奶之后大多投喂呈碱性的饲料,这进一步让仔猪胃液中pH值得到了提高,使得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等)进入小肠的概率大大增加。由于碱性环境十分适合大肠杆菌的生存,一旦大肠杆菌进入小肠,则可能诱发仔猪腹泻。
所以,可以在仔猪的饲料中混一些酸性的原料,帮助仔猪调节肠道内的pH值,避免肠道内的pH值提高而使大肠杆菌过渡繁殖。在仔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腹泻现象,也可以为其注射一些抗生素,帮助仔猪杀灭肠道内滋生的细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仔猪的症状。
其次是肠壁的状况。仔猪摄入的食物在胃部停留并消化之后,会变成半流体或者流体的食糜,这种食糜呈酸性,并会进入小肠进行消化。仔猪小肠的内壁上有隐窝以及细小的绒毛,养分借助绒毛被吸收,而隐窝则是对肠液进行分泌。仔猪在进行断奶之后,其小肠内壁的绒毛长度会变短,并且隐窝会逐渐加深。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没有在断奶前对饲料工作进行全面落实,不能够保证仔猪足够食物摄入量,则小肠内壁上的绒毛就会变短,隐窝也会变得比原来深。以上状况会对仔猪正常的消化机能造成影响,使消化机能紊乱,从而诱发仔猪腹泻。
最后是酶的活性因素。母猪在哺乳期间分泌的脂肪酶以及胰液蛋白酶浓度比平时高出许多,仔猪对以上酶的获取主要依靠母乳获取,而断奶之后,仔猪的日常营养所需主要来源是饲料,这就会对仔猪体内胰脂肪酶以及胰蛋白酶的活性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分泌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发生变化的是胰液对饲料中所含有的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消化能力,一旦对其消化能力下降,就会让大肠杆菌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大量增加,进而导致仔猪出现腹泻的情况。
所以,在仔猪断奶后,不应该直接让仔猪食用固体的饲料,我们可以将固体的饲料磨碎,再兑点水稀释,帮助仔猪适应饲料的变化。也可以在仔猪的饲料中增加一些促进酶活性的成分,增强酶的活性。
2 营养因素造成的仔猪腹泻
仔猪在断奶之后,通常采用固体饲料代替母乳喂养,因此仔猪日常口粮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固体饲料与母乳相比,不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这一系列的差异可能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2]。饲料中所含有的植物蛋白对原有的部分蛋白进行了替代,值得注意的是,饲料中所含的豆粕含有一种抗营养的因子,如果在投喂之前没有进行加工将这类因子进行破坏,那么就会影响仔猪对营养元素的正常吸收,进而增加发生腹泻的概率。部分养殖企业不顾仔猪的正常生长周期,为了尽快获得养殖效益,而采用含有高蛋白的乳猪饲料对其进行投喂,加速仔猪体重的增长,这样做的后果是仔猪腹泻事件频发。发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中氨基酸不平衡,以及蛋白浓度含量超过一般水平。这样的猪肉最终到了餐桌上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适当的激素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过多的激素会起反作用,如果继续毫无节制地使用激素,将会导致猪的质量逐年下降。所以养殖场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科学地使用,以求经济达到最大化。
3 家猪自身免疫力较差
家猪不同于野猪,因为环境的原因,家猪的免疫系统普遍弱于野猪,所以只给家猪喂母乳是无法让家猪获得相应免疫力的,导致家猪在断奶时,无法适应食物的变化而引起腹泻。养猪场应该在家猪喝的母乳里加一些能够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的营养,使仔猪能够在哺乳期间更加快速地发育免疫系统,使之能够适应断奶时的食物变化。由于仔猪的自身免疫力较差,养猪场应该设立一些专门的区域为仔猪提供干净的生活空间,并且确保有人照看。在仔猪将要断奶的时候,工作人员应提前将仔猪移入一个过渡区域,先让仔猪提前适应,不要突然间改变仔猪的生活方式。
这个与养猪场一直以来依靠生长激素来刺激猪的生长离不开关系,由于养殖场的猪都是被激素刺激而快速成长的,包括母猪受孕时也用了激素,所以导致仔猪的一些系统功能受到了影响,其中就包括免疫系统。所以,养殖场要逐步减少激素的使用,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切莫拔苗助长。
4 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造成的仔猪腹泻
当对仔猪进行断奶之后,饲养人员会将仔猪从产房分出来,并将其重新分群,这就导致仔猪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在适应新环境的期间,仔猪的生理机能可能会下降,另外仔猪在这个阶段的体毛比较少,皮下脂肪的积蓄比较深,并且仔猪在这个阶段对自身热调节的能力还不够完善,一旦养殖人员没有做好圈舍内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仔猪就会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出现腹泻。
因此,在仔猪断奶环节,养殖人员需要保证仔猪在断奶之前摄入足够的饲料,并且要保证饲料营养的全面性,不能一断奶就对饲料进行替换,要注意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平衡性。断奶之后对仔猪进行饲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次数、少数量,对饮用水进行勤替换,确保饮用水的清洁卫生。最后,仔猪断奶之后,养殖人员应该对分群工作进行重视,还要做好分群之后的保温保暖工作。
5 养猪场的管理不科学
养猪场管理不到位,不规范也是引发仔猪腹泻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些养猪场为了增加经济收益,降低成本,会提前给仔猪断奶,使仔猪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补充,导致后期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下降。养猪场为了追求更大利益,就在猪饲料里投放各种催熟剂、瘦肉精,仔猪无法吸收那么多激素最终导致腹泻,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如果激素含量超标,消费者就可能吃到不健康的猪肉。为了规范养猪场行为,让消费者吃到绿色健康的猪肉,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取缔一些不良商家。
6 卫生防疫因素造成的仔猪腹泻
仔猪在刚断奶期间,由于其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因此免疫力较为低下,一旦生活环境存在病原微生物,则容易受其侵害。尤其是养殖人员没有对仔猪的圈舍进行全面消毒,那么病原微生物就会在这个环境中进行大量繁殖,进而引发仔猪腹泻。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应该时刻关注仔猪的状况,因为仔猪的免疫系统功能不齐全,容易染上各种病毒。当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仔猪时,仔猪自身的细胞会被侵染,使细胞感染变性,最终导致坏死。当病毒感染了仔猪的肠道细胞时,病毒在肠道细胞内增殖,最终涨破肠道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坏死。肠道细胞坏死后,肠道的吸收能力就会下降,消化系统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地消化事物,导致食物无法被吸收,粪便的液体含量增加,造成腹泻。
由于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乳内抗体的保护,一旦出现一些病毒,哪怕攻击性很低,仔猪也很容易被感染,易引发肠胃炎性腹泻,尤其受天气、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搭建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场能够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养殖人员需要在仔猪分群前一周左右进行彻底消毒,包括相关用具、食槽以及饮水用具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仔猪发生腹泻的范围较广,要着重检查仔猪是否患上了传染性疾病,要积极预防,防止猪瘟再次发生。
7 监管不到位
养殖场之所以会如此毫无节制地使用激素,以及各种化学药品刺激猪生长发育,加上之前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更加刺激了一些不良商家的野心,迫切提升猪肉的产量以赚取大量的利益。由于之前猪瘟的冲击,使得一些家养的小养殖场倒闭了,猪肉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养殖场上,没有了竞争对手,所以就越发的嚣张。在此,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养殖场的管控,保障最后送上餐桌的猪肉是健康的。
综上所述,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本文的分析也不难发现,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方位防控,避免因为某一个方面的疏忽,而造成仔猪腹泻。养殖人员在养殖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仔猪的生理功能及特征进行结合,对饲养管理进行全面把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仔猪腹泻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