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理念探讨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2022-02-25杨小彪

居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路肩道路设计城市道路

杨小彪

(中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在城市发展中,道路是重要的形象标识,其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内容,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车辆数量与日俱增,对于城市道路的承载力是不小的挑战。城市要提高品质,就需要不断完善道路设计,根据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调整设计思路,技术上也要提高水平。处于当前的可持续环境中,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时候,对于设计的主要内容要充分掌握,对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以提高道路质量。

1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分析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中,对一些内容需要重点分析,诸如设计中要紧密结合城市用地、充分借助城市空间、合理分析路权分配、明确交通设计要求等。具体如下。

1.1 紧密结合城市用地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基于可持续理念展开,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需要,还要思考未来需求,因此道路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从目前城市的占地率情况来看,依然维持在高水平状态,建设城市道路时如果占有很大面积,就意味着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导致浪费现象,所以,在设计城市道路过程中,对于城市所发挥的功能要充分考虑,还要为人和车辆交通提供高质量服务。

1.2 充分借助城市空间

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空间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其是综合性很强的数据资料,设计人员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此作为参考。城市现代化方向发展,道路交通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确保车辆行驶顺畅,还要对其他功能区域充分考虑,比如道路景观以及道路下面所连接的各种管线等[1]。基于此,在设计城市道路的过程中,需要从全局视角展开,特别是道路承载功能需要重点思考,还要保证各项公共设施科学合理地布置,保留传统道路设计的优点,对于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优化,使存在的问题在设计中完善。道路空间的定位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功能性,确保其使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与使用空间之间有较高的协调性。

1.3 路权分配分析

设计城市道路时,需要注重道路在特定空间中的整体性,还要关注到其功能性,因此需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道路交通中机动车是主要考虑的对象。

(2)除了考虑机动车之外,还要考虑人和交通的协调性。在对道路设施资源进行分配的时候,要按照使用权限为首要标准规范。

(3)道路路权的分配要按照道路交通法进行,确保交通主体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各级道路都运行通畅,保证交通体系完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4 交通设计要求

交通功能有所保障是道路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要高度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细化,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能,而且重点突出。交通设施要具备较高的供应能力,就需要采用良好分析的方法展开设计工作,基于所获得的数据制定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道路满足城市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

2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的影响因素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是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造成的,主要是路面平整度问题以及井盖沉降问题,交通组织存在问题,道路与周边环境没有较高协调性等,具体有下面几点。

2.1 路面平整度问题以及井盖的沉降问题

设计道路时,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路面没有很好的平整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舒适度会受到影响,这方面问题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1)路基和路面结构的支撑力要符合要求,就要有足够的压实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工期紧张等,一些单位持有求快心理,为了加快进度提高经济利益,往往会出现赶工期的现象,忽视了技术监督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施工中没有树立安全理念,监督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要求不高,也很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存在。

(2)城市道路沉降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井盖搭接路面的位置,导致路面严重跳车。当前城市道路有很多的管网, 车行道的下面通常会有雨水、污水管道分开布设。在井盖的周边进行车行道布设时,为了避免对井盖造成破坏,通常需要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或者使用小型机械设备处理,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设备, 而由于小型机械吨位不足,路面结构的压实度很有可能无法符合要求。导致井盖差产生沉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道路排水井基础以及井身质量。由于管道的直径以及上面覆盖涂层厚度都有相应规定,因此埋置雨污水井的深度要超过2.5m,需要高度重视基础处理。为了避免井盖产生沉降的问题,要对地基做好勘察工作, 对于隐患要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2.2 交通组织存在问题

道路工程中,交通组织存在问题是比较正常的,而且已经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物数量逐渐增多,在道路两旁建设有住宅小区和诸多单位,其出入口通常是面对城市道路的,因此交通组织更加复杂,就会导致进出车流相互交织,影响道路主线车流的正常行驶。

(2)交叉口没有足够的宽度。在道路设计中,通常交叉口会对右转弯的车道扩宽,专用的左转弯车道往往不会考虑,就会造成车道不够用的问题。

(3)交通标志标线的清晰度不够,对于道路交通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甚至造成车主错误的判断。

2.3 道路与周边环境没有较高的协调性

在设计道路的时候,不能与周边环境形成整体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设计,即市政工程设计、道路周围的景观设计等,都不能与城市的规划保持协调性。在道路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但事实会更多地针对机动车行驶时的实际需求,而忽视了人的需求。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整体景观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道路过程中要发挥其景观效应,就要与自然环境形成整体协调态势,还要符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符合人们的出现习惯,保证道路的风格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周边环境中,突出不同城市特色的同时彰显其城市特有的个性。在设计道路的时候,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生活性,明确其游览性,发挥出道路除本身实际行驶作用外,更多突出其社会价值。

3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的思路分析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将科学的思路制定出来,才能在道路施工中发挥指导作用,使道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具体而言,需要在设计路肩、道路绿化以及道路纵断面的同时明确思路。

3.1 设计路肩的思路

在设计道路路肩的时候,需要考虑路肩的种类,其中包括两种:一种是土路路肩;另一种是硬路路肩。路肩对车行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用于临时停车,对于道路路面起到了横向支撑作用。从路肩所在位置来看,通常都是在行车道边缘的外部,整个结构呈现出带状。鉴于路肩所具备的功能,在设计时要保证其具有足够承载力。对于施工材料要合理选择,路肩结构导线要采用科学的组合方式,确保行车道路与路肩的搭配非常合理,防止受到不良气候环境的影响,比如降雨、降雪等。在设计路肩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其排水功能,保证排水顺畅,避免产生积水。

水泥混凝土或者沥青是主要的路肩面层施工材料,使路肩有足够的强度。两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如果用水泥混凝土,行车道路的面层厚度需要等同于路肩面层厚度,不能出现薄厚不均的问题。使用沥青材料,需要添加一些配料,也可以使用无机结合料作为缓和材料。如果没有设计排水装置,则要求行车道面层加厚,一定要超过沥青面层的厚度以及不透水基层的厚度,这样可以使行车道面层的水快速流到路肩,避免大量积水。在对基层填充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粒料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让水快速下渗[2]。

3.2 设计道路绿化的思路

在设计道路的时候,要保证其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整体性,所以,需要注重道路绿化设计。设计人员对道路具体情况要充分了解,明确其所具备的性质,合理选择植被,确保其生长良好,密度的分布要科学,一方面起到美化道路的作用,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使得道路交通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3.3 设计道路纵断面的思路

在设计道路的初期阶段,设计人员需要了解道路规划,明确道路所发挥的使用功能,并基于此展开设计,以确保设计方案满足使用要求。事实上,人们要了解道路沿线所存在的变化情况,道路纵断面是重要参考元素,所以,道路纵断面设计的思路要清晰。

从道路纵断面的构成情况来看,有直线,也有曲线,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其一,对于有关标准要熟练掌握,规定的流程要严格执行。

其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实际应用情况,面对比较高的地下水位,以及复杂的水文环境,路基高度就要相应地抬高一些,使积水得到缓解。

其三,为便于人们出行,设计道路所经过地区的标高时,可以采用差异性设计方法。

4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的影响和意义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对城市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即道路与周边环境有较高的和谐度,公共氛围得以增强。

4.1 道路与周边环境有较高的和谐度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其规划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保证整体景观的视觉效果良好,还要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良好的城市道路设计,使得城市规划更加合理,提高景观水平,按照当前的城市发展要求,良好的道路景观可以提升公共环境质量。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道路融合到自然地形当中,构成一个整体,尽量避免大挖大填施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将自然景观保留下来以合理利用,促进道路设计环保价值的功能发挥。道路设计完全融合到周围环境中,与两侧各种建筑物之间保持空间充足[3]。在设计时,要按照控制规范进行,需要重点考虑到空间组合情况、景观环境风格、建筑物所具备的特点等,将各种因素融合起来,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合理搭配色彩,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就可以构成一个协调的空间形态。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绿化植物的选择也做到因地制宜,要求树种的搭配合理,易于存活,由此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且保证持久性。

4.2 公共氛围得以增强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主要考虑人的活动和车辆的行驶,所以,要将以人为本体理念现出来,充满人文关怀,不仅发挥道路的行驶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有力结合,形成一体化景观,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使人们感受到城市景观的和谐与赏心悦目。对于商业街附近的道路,这里人流集中,良好的设计更加能够便于人们出行。这里需要设置一些停车区域,地面覆盖有植被,结合石凳等配套设施的设置,在人们休憩的过程中,增加纳凉功能,使人们感受到城市的人性化和生活的美好,使身心充分得到放松。

道路设计做到以人为本,需要对普通人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另外还要为弱势群体提供便利,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这样可以保证社会环境平等和谐。比如,在设计道路的时候,必要的地方需要将残疾人专用坡道和盲道加以设计,儿童有专用的场地以及游玩设施,老年人以及残疾人有专用的洗手间等。道路设计更多地呈现人性化,在细节方面为人们提供诸多帮助,提升人们对道路的满意度。

5 结 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明确,城市发展中道路建设是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道路交通运输是否顺畅,是否能够保持活跃的状态,对城市居民的生产以及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巨大作用,其直接关乎到国民经济未来发展。鉴于城市道路如此重要,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创造出更加完善的城市体系,促使商业投资环境良好、公共空间活跃,生活环境给人以舒适感。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要满足各方面要求,就需要应对各种挑战。本文研究中,针对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与城市用地紧密结合的原则,对于城市空间充分利用,做好路权分配工作,满足各项交通设计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基于可持续理念,需要考虑可能带来影响的因素,着重思考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的思路,进一步研究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路肩道路设计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多车道高速左侧硬路肩宽度的取值分析
某码头大件运输道路设计浅析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研究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设计研究
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外有关应急车道的规定
高速公路硬路肩缓解拥堵的措施
浅谈城市道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