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22-02-25陈伟
陈 伟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我国建筑工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在高质量效率施工理念的引导下,最终使我国建筑工程效率不断提高,因此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成为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意义作用
1.1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防止施工现场发生意外。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现场中,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排放的污水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等。而通过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加强应用,使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居民、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更好的融入当地生态环境。通过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使用,帮助施工单位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使现场施工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最终减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1.2 降低生态环境污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在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保护意识浅薄,对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法律条文执行力较差,不仅使现场施工材料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同时也加剧了现场环境的恶劣程度,部分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使现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在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后,首先是能够提高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更加重视起来;其次是减少现场施工材料的浪费情况。在绿色建筑技术中,所应用的多为绿色环保材料,绿色环保材料在价格上相比普通材料贵一些,因此通过对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材料浪费的现象;最后在环境污染方面,由于绿色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大部分选择的是绿色环保型材料,这些施工材料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保证周围生态环境能够持续稳定下去,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1]。
1.3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
在建筑工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对经济效益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缺乏重视。很多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在平时的施工中,不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现象虽然能够短暂的提升经济效益,但是却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对绿色建筑技术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经济效益能够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最终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2]。
2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未来发展趋势
2.1 不断提高对新技术的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也要顺应时代需求, 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本身的价值。从目前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对新设备以及新材料有着较大的依赖。因此要想提高绿色建筑的使用效率,需要进一步增强绿色建筑技术的机械化水平, 将机械设备的功能性更加完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效率。 其次在材料使用上,为了更加体现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材料上基本使用绿色无公害的环保型材料。比如竹炭纤维、胶合板、环保型乳胶漆等,都具有低毒、低排放的特点,从而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另外我国绿色建筑技术虽然有着一定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加强与国外之间的联系,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的绿色建设技术,最终使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2.2 对绿色建筑技术做好规范
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规范,就要求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更加符合现场施工要求,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证工程进度效率和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规范,第一是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仔细审核,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改正,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包括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水源等进行仔细勘察,并做好信息数据的采集,为绿色建筑技术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第二在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整个施工步骤进行合理性规范,帮助施工人员树立起环保意识,可以采取技术培训以及宣讲等手段, 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业务能力。第三是按照建筑市场部门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合理施工,比如对污染物排放要进行合理控制,对于随意废弃污染物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在施工时间上,尽量减少夜晚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施工人员的着想,另一方面防止夜晚工作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引起当地人们的不满[3]。
2.3 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规划设计
绿色建筑技术规划设计需要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进行设计,设计人员需要确定好具体的技术类型、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防止前期准备工作的不充分,对后续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在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现场施工资源和建筑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最大程度发挥绿色建筑技术的功能性作用,使绿色建筑技术更好的融入到现场施工环境中,减少对施工环境现场的影响,同时对现场施工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最大程度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控制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因此在绿色建筑技术的总体规划上,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方案要更加科学合理,不断丰富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使绿色建筑技术能够全面覆盖于建筑工程中。同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方案,设计出不同的建筑图纸和建筑内容,将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达到绿色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充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满足整体的施工需求。
3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光照节能技术
光照节能技术是绿色建筑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比较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重视。在光照节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需要对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太阳辐射量有充分的了解,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技术内容[4]。
比如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太阳能光照充足,很适合于光照节能技术的应用。光照节能技术主要是依靠太阳能,与路边太阳能灯的工作原理如出一辙。太阳能资源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资源,不仅有着再生特点,提高人们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周围环境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资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光照节能技术的应用,将施工现场照明灯全部替换成太阳能灯, 减少电等的使用。通过对光照节能技术的使用,使施工单位对电资源的需求减少,不仅有效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成本支出,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建筑施工的发展。另外由于太阳能灯本身的特点,无法在夜晚中进行能源收集,因此通过对光照节能技术的合理性使用,能够尽量减少施工单位夜晚工作的时间,不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对周围地区人们的影响。另外光照节能技术不仅满足了人们居住生活的条件,也满足了人们对环境和居住地的要求,使光照节能技术充分发挥功能性作用,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光照节能技术的研究, 并积极投入到各个行业中,减少对电资源的需求。
3.2 墙体保温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而是由多个技术内容共同组成的,其中墙体保温技术在绿色建筑技术中,有着绝对重要的影响。墙体保温技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外墙内外保温、墙体自保温以及外墙夹心保温。
首先,从外墙内外保温上具体有五种做法:第一是在外墙内侧粘贴或砌筑块状保温板(如膨胀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加气混凝土块、EPS板、XPS板等),并在表面抹保护层(如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等)。第二是在外墙内侧拼装GRC聚苯复合板或石膏聚苯复合板,表面刮腻子。第三是在外墙内侧安装岩棉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第四是在外墙内侧涂抹保温砂浆,使墙体有着充足的保温性能。第五是在公共建筑外墙、地下车库顶板现场喷涂超细玻璃棉绝热吸声系统。该系统保温层属于A级不燃材料[5]。
其次,在墙体自保温技术上,墙体自保温技术是指使用的墙体围护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由此构成的墙体能够满足节能一半以上的要求。墙体保温技术具备四个优秀特点,第一是防火性能较好,能够将火有效抵挡两个小时以上。第二吸附能力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钻孔打眼的工作,设置好膨胀螺栓。第三是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在面对寒冷天气时,能够调节屋内的温度。第四是施工效率快,可以保证墙体建造和保温工作共同完成,从而有效增强室内面积。在施工方法上,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预埋件的安装、基层清理、墙体放线以及砌块排列。
最后是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就是将保温材料放置在建筑物外墙内部中,整个墙体结构可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同时也具备明显的优缺点, 优点是对保温材料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保温材料受到一定损坏。并且对保温材料的要求不高,聚苯乙烯和玻璃棉都可以使用。另外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对当地环境气候与现场施工条件要求不高, 可以在寒冷的天气施工,因此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曾经得到过大范围的使用。缺点是外墙夹心技术的保温墙体,与传统墙体相比要厚,导致夏天屋内温度要高。墙体内部需要连接件进行拼接,因此在施工技术上相对复杂,最后外墙保温夹心保温技术的外侧墙面容易受室外气候的影响,如果当地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较大,容易造成墙体开裂和雨水渗漏。
因此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墙体保温节能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节能环保性,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墙体保温节能技术的全面研究,尽量减少墙体保温技术带来的影响。
3.3 综合降尘技术
例如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孵化楼的施工中,由于现场施工材料会有很多的砂土,导致出现扬尘等污染现象,对周围地区学生的生活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扬起的灰尘很容易造成学生呼吸道的感染,使学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加强对施工现场灰层的控制,防止灰层在周围地区的扩散,需要采用综合降尘技术,减少施工现场灰尘。在综合降尘技术应用过程中,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自动喷淋技术。也就是在施工现场设置降尘设备,在高空处进行喷雾降尘,或者使用道路晒水车对道路两旁进行喷洒,从而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湿润性,减少灰尘的扬起,防止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
3.4 建筑垃圾运输处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一定会产生建筑垃圾,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地区人们的生活。因此需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垃圾运输方案,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垂直运输方式,也就是在施工现场地下设置几个垃圾通道,保证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第二种采用水平运输方式,利用建筑垃圾运输车将建筑垃圾运输到指定地点,然后再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这两种垃圾处理方式不仅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从而有效达到了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安全文明施工的效果。
4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绿色建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同时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视, 对绿色建筑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调整好内部技术应用管理结构,选择科学规范的绿色建筑技术,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绿色建筑技术能不断得到应用,最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