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鸡林下养殖防疫技术

2022-02-25韦玉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土鸡病鸡鸡舍

韦玉庆

(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鹿寨 545600)

土鸡林下养殖模式具有自然性、规模化的特点,这虽然能够实现林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土鸡养殖的投入成本,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鸡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染性。一旦土鸡染病,不仅会导致养殖效益因治疗投入或病鸡死亡而受到损害,还有可能降低土鸡肉制品的质量,继而形成比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所以,有必要对土鸡林下养殖防疫技术展开研究讨论。

1 土鸡林下养殖

土鸡林下养殖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一种养鸡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将土鸡置于林地区域当中,进行相对长期的露天散养。在养殖过程中,林地内丰富的植物、昆虫资源将成为土鸡的主要食物来源,从而有效保证了商品鸡的天然绿色无公害,并因此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受惠于林地在饲料、场地等方面的天然供给,土鸡林下养殖的投入成本与传统养鸡模式相比也更加低廉。所以,这种养殖模式可综合表现出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与纯人工环境养殖相比,林下养殖中土鸡所处生存环境的可控性更低,进而导致土鸡更容易受到外部刺激或接触致病性物质。若相关人员未能做出有效应对,构建起防范控制与治疗处理相结合的防疫机制,将会面临较大的土鸡病死风险,对养殖效益将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土鸡林下养殖实践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将疾病防控意识贯穿于整体养殖周期,并积极提升养殖管理和疾病应对的科学性、实效性,以确保土鸡的健康生长,将综合养殖效益稳定把控在预期范围内。

2 土鸡林下养殖防疫技术

2.1 做好选地建舍工作 在土鸡林下养殖的规划准备阶段,相关人员应首先做好选地建舍工作,从而确保养殖环境的基础条件良好,能够为土鸡提供相对舒适、健康的生存活动空间,从根本上降低其患病几率。

2.1.1 林地选择 (1)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不仅有助于提升环境温度、环境照度、空气质量的适宜性,还能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并实现环境中病原体浓度的大幅降低。所以,相关人员在选择土鸡养殖所需的林地时,应将日光充足、通风良好作为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2)虽然后续环节涉及到鸡舍搭建,但土鸡林下养殖仍以舍外散养为主。所以,为了保证土鸡在养殖期间保有足量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为了优化土鸡的自然采食条件,要尽量选择面积宽敞的林地区域,并以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为佳。结合业内经验来看,土鸡林下养殖的林地坡度最好控制在5°~30°的区间内;(3)野生植被及草丛中藏匿的各类昆虫是土鸡采食的主要对象,其环境保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鸡生长的速度与健康程度。因此,在选择林地时,还需将植被茂盛作为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出于养殖防疫方面的考量,相关人员还应进入林地现场,对区域内的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含苷类、含酚类、含生物碱类、含毒性蛋白类的植物,如夹竹桃、洋地黄、铃兰、木薯、颠茄、天仙子、常春藤、龙葵、相思豆等,都会对土鸡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若林地存在此类植物,则不应开展林下养殖工作。反之,部分植被对土鸡疾病具有天然性的预防和治疗能力,若林地中存在有益植物,则可将其作为养殖优选地。例如,大青叶具有解毒、败火、抑菌的作用,鸡在采食后,能提高对链球菌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鸡流感、鸡瘟等多种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艾草在土鸡养殖中可表现出杀菌、安胎、增重等多种功效,民间甚至有“养鸡喂艾草,不把兽医找”的说法。土鸡在采食艾草后,不但能增强免疫力,其生长速度、产蛋质量也会明显提升;(4)用于土鸡养殖的林地还应尽量远离民居、工业区、畜禽市场等地,尽可能地降低外部疾病的传播侵入几率,避免土鸡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部刺激出现应激性疾病。

2.1.2 鸡舍的搭建 在土鸡林下养殖中,鸡舍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土鸡提供夜间休息场地,或在特殊天气时给予土鸡有效的安全保障。所以,在搭建鸡舍时可适当从简,先以木、砖、钢等材料构成稳固框架,再用塑料膜、遮光布覆盖维护即可。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土鸡的养殖数量规划鸡舍规模,以鸡舍容纳土鸡10 只/m2为宜。合理控制鸡舍内土鸡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舍内空气流通不足,增大土鸡疾病的发生与传染风险。此外,还应做好鸡舍的分区设计,除了常规区域以外,还应有产蛋区、育雏区、孵化区等。

2.2 做好土鸡选种工作 在土鸡林下养殖的防疫体系构建中,选种是极为基础且关键的一环。(1)若所选土鸡的环境适应能力差、免疫抗病能力弱,势必会在养殖期间常出现个体性或群体性的患病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严重受损,防疫效果大打折扣。(2)若选种时存在盲目性,还可能出现将患病或带病土鸡引入养殖区域的情况,埋下疾病感染暴发的风险。所以,相关人员在选择养殖土鸡时,要做好土鸡品种的比对分析,并严格实施检疫排查处理,以从根本上提高土鸡林下养殖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综合养殖效益。(3)还应坚持“选近不选远”的选种原则,即尽量选择本土鸡品种,从而进一步保证土鸡林下养殖环境的适应性。目前,林下养殖的优质土鸡品种有芦花鸡、桃源鸡、三黄鸡、乌鸡等。

2.3 做好鸡病防治工作 对土鸡林下养殖的防疫,需要坚持科学性、针对性的免疫预防与疾病治疗原则,基于土鸡常见疾病的类型、发病机理、症状表现等,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林下养殖土鸡的常见病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三种类型,具体包括鸡痘、鸡瘟、鸡流感、鸡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绦虫病、线虫病、蛔虫病等。养殖人员应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对土鸡疾病进行提前预防、及时排查、明确诊断,并在发现病情后及时用药治疗。

2.3.1 鸡 痘 是一种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毒病,患病土鸡在发病后,冠部、面部、嘴角等体表多处可见疱疹状或痂皮状病灶。由于该病具有一定致死性,所以养殖人员应加强重视,在雏鸡出生后2~3 周时做好鸡痘疫苗接种工作。若林下养殖区域已有土鸡患病,则需要及时对病鸡隔离治疗。治疗时,对体表皮肤上的病灶,可先用消毒后的镊子对疱疹、痂皮剥离处理,再在患处涂抹消毒杀菌药水,如碘伏、龙胆紫等。而如果鸡痘病毒为黏膜型或混合型,即存在于鸡体口腔、咽喉等部位黏膜组织的情况,则需要先使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处清洗处理,再向病鸡饲喂适量的四环素片。除此之外,对剥离物及病死鸡,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鸡痘病毒在养殖区域内暴发感染。

2.3.2 鸡大肠杆菌病 主要由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引起,当土鸡患病后,会表现出多种症状,如脐部红肿、白痢、红痢、腹部水肿、眼球肿胀、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鸡的病情会持续加重,并导致其出现严重脱水、废食消瘦、脏器衰竭、眼球萎缩等重症,若不及时治疗,病鸡的死亡率将处于较高水平。在土鸡养殖前期要做好大肠杆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提高鸡体的免疫抵抗能力。

在土鸡发病后,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对病鸡实施大肠杆康肌注治疗。若病鸡是未超过15 日龄的雏鸡,单次剂量为1mL。若病鸡是超过15 日龄的雏鸡,单次剂量为2mL。若病鸡为育成鸡,则剂量应按病鸡体重进行调整,具体比例为0.5mL/kg。通常,注射1 次/2d,2 次见效。如果土鸡病情较重,1次/d,连用3 次,能有效减轻大肠杆菌病的症状;(2)对病鸡实施土霉素或痢特灵拌料治疗。若为土霉素,则拌料比例为用药500g/100kg 饲料。若为痢特灵,则拌料比例为40g/100kg。通常,向病鸡饲喂一周左右,就能实现大肠杆菌病的治愈;(3)对病鸡实施中药治疗。取适量的白术、桑皮、龙胆草、白芍、茯苓、姜皮、木瓜,经炒制研磨处理后煎煮成中药汤剂。其后,即可将药汤掺入饲料或饮水中,也可直接使用针管进行灌服,均能达到良好的病鸡治愈效果。

在林下养殖过程中土鸡还容易受到惊扰或温度骤变而出现应激反应,也可能出现精神上或生理上的疾病症状,如精神萎靡、采食困难、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呕吐腹泻、产蛋能力受损等,同时还有可能发生啄翅、啄肛等反常行为。对这类疾病,在治疗时应以保障营养、安神开食为宜,常用的营养剂有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常用的安定药以氯丙嗪为主。

2.4 做好养殖管理工作 在土鸡林下养殖过程中,养殖管理不当是导致土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科学完善的养殖管理也是土鸡疾病出现后得到及时排查、有效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防疫技术的运用实践中,养殖人员应积极提升养殖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1)环境管理。在林下养殖背景下,虽然林地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清洁能力,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降雨频率、自然风力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实际的清洁周期相对较长,无法满足土鸡养殖防疫需求。所以,养殖人员应定期进入养殖环境中,对土鸡生存活动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和清洁打扫,实现病菌及污染物浓度的有效降低。在此基础上,需要着重做好雨季过后的环境清洁,以免大量排泄物、雨水和草木混合堆沤,形成病菌滋生和繁衍的“温床”。此外,结合行业经验来看,很多土鸡疾病是以苍蝇、蚊子等害虫作为携带传播途径的,所以养殖人员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虫害控制手段,如在林地中布设适量灭蚊灯、粘蝇板等,以达到阻断病毒传播的目的。

(2)饲喂管理。林下养殖并不等同于粗放散养,养殖人员在日常的饲喂管理工作中,应适时、适度地对土鸡生长活动进行人为干预,以便更好地其健康生长。可定期、适量地向林地中撒放人工饲料,并在饲料内拌入土鸡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钙粉、蛋白质等。若处在当地禽类疾病的高发期,也可将适量的西药或中草药拌入饲料中,以提高土鸡抗病性,降低疾病的发生与传染几率。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调整饲料撒放时间、二人配合边赶边喂的方式,引导土鸡养成日间自然觅食、夜间进食饲料、定时定点抢食的进食习惯。这样更有助于土鸡采食质量的提升,并达到加速土鸡发育、降低疾病影响的效果。

(3)病死鸡处理。面对林下养殖中土鸡已经患病的情况,养殖人员除了要做好科学防治以外,还应对病鸡、死鸡的处理提起重视。首先,在发现有土鸡患病后,应及时将其移至独立区域中进行隔离性的养殖、观察与治疗,并对林地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排查是否有其他土鸡发病的情况;其次,对症状过重或已经死亡的病鸡,应按相关养殖防疫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养殖人员在养殖期间应避免陷入“孤岛化防疫”的误区中,而是要及时将土鸡疾病情况上报给相关防疫单位,并配合做好疾病调查、治疗与管控工作,以保证将疾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 结 语

做好防疫技术的综合运用,对提高林下养殖土鸡的综合质量有重要意义。在疫病防疫过程中,养殖人员应意识到养殖环境、土鸡品种、养殖密度、药物治疗等因素与土鸡疾病发生、传播之间的密切关联,并据此做好林地选择、土鸡选种、密度控制、对症用药、饲喂管理、病死鸡处理等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土鸡的患病几率,实现林下养殖效益的保障与提升。

猜你喜欢

土鸡病鸡鸡舍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山楂园套养土鸡模式的应用效果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土鸡
鸡舍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