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2022-02-2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综合症病鸡禽流感

杨 红

(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400)

鸡禽流感的发病率较高,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群易感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受阻,精神萎靡、腹泻、进食量下降等,一旦发病,蛋鸡产蛋量会受到影响,并且易导致病鸡死亡。为防止养鸡场暴发群体性禽流感,应做好鸡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做好鸡禽流感与鸡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等疾病的鉴别区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免疫防控措施,选取适合的药物对症治疗,从而将禽流感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1 鸡禽流感

1.1 病原特点 此病的病原是A 型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并且各型血清型之间不具备较强的交叉保护,且无法根据血清型判断病毒毒力,属于单股RNA 病毒。

1.2 传播途径 鸡禽流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且消化道也是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的传染率最高,病鸡呼出气体中含有病毒,健康鸡吸入病鸡呼出气体后,病毒颗粒会同时进入,从而导致健康鸡感染鸡禽流感。同时,禽流感病鸡的排泄物若被健康鸡接触,极易感染此病。病毒还会存留在饲料槽、饮水槽等饲养器具上,健康鸡接触后也会患有鸡禽流感病。

1.3 流行特点 鸡禽流感有潜伏期,但长短不一,部分鸡感染病毒后几小时便可发病,有的鸡病毒在体内潜伏3 周左右才表现临床症状。鸡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且会出现大量的病鸡死亡。此病全年均可发病,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发病率均较高。此病感染不受鸡的年龄、性别影响,对鸡的生长发育具有较高危害。

1.4 临床症状 禽流感病鸡表现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下降或拒绝进食,饮水量也会有所减少。部分病鸡会出现急性死亡现象,但营养状况并不会有较大变化;也有的病鸡呈亚急性或慢性死亡,病鸡日渐消瘦且伴有脱水症状,皮肤或皮下逐步干燥,眼鼻等处可见明显分泌物。鸡冠肉髯颜色偏紫或明显肿大,整个头部或脸部均有浮肿现象。病鸡下痢,便出灰中带绿绿的水样稀便,排泄物中存在大量尿酸盐。蛋鸡感染禽流感后,自发病后2~3d 开始,产蛋量逐步减少,21~35d 后产蛋量方可回升,部分病鸡腿部有磷片出血现象。

1.5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鸡可见,机体严重脱水,气管有明显充血现象,气管中存在粘性分泌物,且内部脏器或浆膜等处可见明显出血点,呈点状,且腹部脂脉及粘膜冠状脂肪等处也可见出血点。病鸡腺胃乳头会溃烂出血,且粘膜上存在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会分离,极易剥离,且内膜皱褶区域存在明显因出血形成的斑块,肠道多处可见出血或溃疡现象,存在大量脓性分泌物。剖检蛋鸡时,可见其腹胎内有卵黄破裂残留物,且部分卵泡发生变形或存在出血现象,输卵管上也可见粘稠性分泌物残留,颜色多为黄白色。

2 临床鉴别诊断

2.1 新城疫

2.1.1 病原、特点及临床症状 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于单股RNA,仅有一种血清型。各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幼雏及种中雏,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外,还可通过眼结膜感染病毒。新城疫病鸡体温会异常升高,精神萎靡不振,常缩回脖颈闭目不动,进食量、饮水量均下降,存在呼吸障碍,严重时会伸长脖颈或张口发出异常声音,常做吞咽动作,鸡肉髯颜色偏青紫,嘴角有流涎现象,口内有大量异味粘液,色偏淡黄。病鸡排水样便,颜色有黄绿色、白色两种,存在神经性病状,蛋鸡产蛋量会明显下降,且会产出大量软壳白蛋。

2.1.2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其机体有脱水发绀现象,并且病鸡口咽部存在大量粘液,嗉囊中有大量混浊且有酸臭味的液体。病死鸡胸腺肿胀明显,且伴有出血现象,其中粘液较多,腺胃乳头处可见出血或溃疡点,肠道粘膜的多个出血点且存在溃疡区,部分肠段还可见坏死灶或溃疡灶,形状与枣核类似。淋巴滤泡区域的溃疡灶较多,盲肠扁桃体明显胀大并有出血现象,腹部脂肪也可见出血点,但较为细小。蛋鸡卵泡也存在变形或破裂现象,或是可见明显血肿。

2.1.3 鉴别要点 鸡禽流感与新城疫的相同之处是病鸡精神萎靡,鼻部均有分泌物,且会出现呼吸性障碍。通过病鸡胰脏是否明显坏死能够判定是禽流感还是新城疫,胰脏坏死是鸡禽流感的主要症状,但新城疫病鸡无此症状。同时,也可将鸡抗体水平变化监测作为禽流感与鸡城疫的鉴别依据。

2.2 传染性支气管炎

2.2.1 病原、特点及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有多达25 种血清型。此病只危及鸡群,低于42 日龄的鸡发病率最高,有水平及垂直两种传播方式。感染此病后,病鸡会出现显著的呼吸道症状,呼吸时锣音较大。雏鸡患病后精神状态不佳,畏冷,会在热源处聚集,多见流泪及流涕现象。肾型感染病鸡发病之初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一般3d 左右可恢复正常,但7d 左右会再次急性发病,并出现部分病鸡死亡现象。病鸡会出现羽毛逆立现象,伴有腹泻症状,排出粪便为水样,颜色偏白。蛋鸡产蛋量会受到影响,会产出畸形蛋,且蛋清呈水样,极为稀薄。

2.2.2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鸡可见,其气管内存在大量颜色偏黄白的渗出物,有的呈水样,也有的较为粘稠。病死鸡粘膜较正常鸡更厚,且颜色偏灰白,蛋鸡输卵管发病滞缓,较细较短,且有的发育为囊状。病鸡肾脏明显肿胀且颜色逐步退化,输尿管异常粗大,管中存在白色尿酸盐。机体存在明显脱水现象,泄殖腔中可见白色尿酸盐。患病蛋鸡的输卵管子宫处明显肿大,并且内部存在部分干酪样物质。

2.2.3 鉴别要点 禽流感病鸡,存在呼吸受阻现象,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的呼吸道症状更为明显,呼吸道存在大量浆液,可见明显的锣音,病鸡常会张大口呼吸,且伴有喷嚏,可据此病状对两种疾病进行区分。这些症状在30 日龄雏鸡中更为明显,且部分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还有肺部炎性病变和肾病综合症。

2.3 减蛋综合症

2.3.1 流行特点与症状 减蛋综合症的病原是腺病毒,此病毒属于双股RNA。这是一种蛋鸡多发的疾病,4~5 周的蛋鸡发病率最高,也有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两种病毒传播方式。减蛋综合症发病后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蛋鸡产蛋量会有所降低,一般21~56 日产蛋量会恢复。病鸡产出软壳蛋的数量增多,并会产出一些薄壳或无壳蛋。

2.3.2 剖检变化 减蛋综合症病鸡的病理变化不明显,部分病鸡存在卵巢变小或萎缩现象,且存在出血点,可见子宫发炎,或是输卵管粘膜出现炎性病变。

2.3.3 鉴别要点 鸡禽流感与减蛋综合症均可导致病鸡产量下降,但禽流感病鸡主要产的是花斑蛋,产出软壳蛋量并不高,且病鸡存在呼吸道炎症,有一定的致死率。而减蛋综合症虽然蛋鸡产蛋率会降低,但产出软壳蛋数量较多,同时会产生大量畸形蛋,并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疾病预防

3.1.1 严格排查种源 鸡场养殖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疾病预防意识,应通过预防工作可有效降低鸡感染鸡禽流感的几率。鸡种引进时,应详细排查分析鸡种来源,禁止从疫区引进种鸡,同时,应拒绝接收来源不明的种鸡,以免误购疫病流行区病鸡,使病毒在自己鸡场中扩散。引种鸡应先隔离饲养,30 日后未出现疫病症状才可合群饲养。此外,还应合理规划布置养殖场地,不可将鸡禽与其他禽畜混合饲养,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3.1.2 优化饲养环境 养鸡场应定期清洁饲养环境,饲养过程中做好鸡舍的定期通风,保证充足的光照,每日定时清洁鸡舍,全面清除粪污,防止细菌滋生。同时应合理设置饲养密度,防止因鸡舍过于拥挤而增大疾病传播率。冬季时节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做好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室内温度不可低于13℃,以免因温度过低导致鸡出现应激反应而降低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3.1.3 定期消杀病毒 饲养环境卫生情况不佳是导致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防控鸡禽流感,破坏细菌生存繁殖环境,应制定严格的消毒杀菌机制。按照消毒规划开展日常消毒工作。鸡禽流感流行期间,养鸡场应加强消毒工作,增加消毒次数,可利用氯酸钾溶液彻底消杀鸡舍,每日要进行2~3 次消毒。还可将氧乙酸与氯酸钾溶液交替使用,以提高病毒消杀效果。

3.2 严格开展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有效防控鸡禽流感的方法,养鸡场应严格制定免疫接种方法,严格遵循免疫程序做好鸡的接种工作。蛋鸡应在7日龄时做首次免疫,选用灭活苗,采用注射免疫法,采取颈部皮下注射接种方式,疫苗剂量应为0.3mL。56 日龄时实施二次免疫,采用胸部肌注接种方法,注剂疫苗剂量为0.5mL,105 日龄时进行第三次免疫接种,与二免时接种方法相同,但剂量应提高至0.8mL。免疫四个月后,应再次按照0.8mL 的剂量实施加强免疫,仍采用胸部肌注方式。免疫接种的前期阶段主要应用流感二联苗,临近产蛋期时,可换用H9 单苗。肉鸡免疫也应于一周龄左右进行,选用流感二联苗,采用颈部皮下注射方法,注射剂量应为0.3mL。禽流感发病率较高的区域,应在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血清学监测,对免疫失败情况及时开展复免,以保证免疫效果,有效防控鸡禽流感病发生。

3.3 做好患病隔离与病死鸡处理 养鸡场出现鸡禽流感时,应立即封锁患病鸡舍,对病鸡进行隔离饲养,单独饲喂与治疗,同时应加强同舍其他鸡的症状监测,第一时间对出现症状的病鸡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鸡禽流感扩散。同时,还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方法及时处理病死鸡,病鸡不可在市场上销售,应通过深埋、焚烧等方式处理病死鸡。同时,应立即做好鸡舍及周边环境内的全面消毒,及时将流行情况汇报给管理部门,在相关部门指导下科学应对鸡禽流感,从而尽可能降低疫病产生的影响。

3.4 科学用药治疗 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无治疗特效药,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鸡后,应立即扑杀,防止疾病扩散。低致病性禽流感患病鸡,则可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应在用药的同时加强饲喂营养,增强病鸡抵抗力,使之病情可快速恢复。可在病鸡饮水中掺入强力霉素等药物预防继发感染,一般持续给药7d 即可。蛋鸡患病后,可在其饮水中加入适当维生素、葡萄糖,利于产蛋量快速恢复,需持续给药一周。鸡禽流感可采用中西方法治疗,取大黄、麻黄、荔叶、北杏、山桅子、高良姜、神曲各20g,分别加入30g 的桑叶、黄芩、桔梗、麦芽,再取芦根40g、陈皮50g 加入其中,混合后磨成粉,将之拌入病鸡饲料之中,持续拌药3d 后,病鸡症状会明显改善,同时在健康鸡饲料中拌入此药粉也可起到良好的禽流感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综合症病鸡禽流感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关注夹腿综合症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牛呕吐综合症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