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控
2022-02-25陈英华
陈英华
(河北省隆化县农业农村局隆化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区域站,河北 隆化 068150)
近年来,我国养牛业高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规模化养殖场内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逐年上升的现象,严重影响母牛和公牛的繁殖性能,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牛布病是人兽共患病,人与牛接触密切也会增大感染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因此,为了减轻和控制牛布鲁氏杆菌病给养牛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基层防疫部门要高度重视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与防控工作。目前,临床检疫主要使用细菌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高,检测结果可信度高。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与防控有着长期性和专业性特点,对检疫与防控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因而进一步分析探究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与防控要点尤为必要。
1 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和兼性厌氧菌,形状多样,不规则,无鞭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常单独存在。布氏杆菌对紫外线、射线、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较为敏感,布氏杆菌对四环素最敏感,其次是链霉素和土霉素。常用消毒剂、阳光直射、湿热环境均可将其杀死,但是具有很强的抗低温和抗干燥能力,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能力较强,在肉及乳制品等食品中可以存活2 个月左右,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死畜的脏器以及被污染的水源、环境中可以存活4~6 个月。带菌牛和病牛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健康牛除了接触了被病牛污染的环境、土壤、用具、粪便、分泌物等或者与患病牛直接接触感染以外,还可以通过采食被病牛污染的饮水、饲料、乳汁等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发病,此外,牛布氏杆菌还可以经空气飞沫借助呼吸道途径以及完整的皮肤黏膜感染发病,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与患病牛配种、或在人工助产、输精过程中消毒不严,布氏杆菌还可通过生殖系统感染。除了与患病牛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之外,饲养环境也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例如潮湿阴冷、光照不足、通风不佳的牛舍,发病率往往更高。由于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牛。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人与病牛发生皮肤直接接触,就会感染该病,轻症为皮肤红肿瘙痒,重症则可能导致人死亡。同时,该病的潜伏期较长,所以规模化养殖场及基层养殖户要加强检疫,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2 临床症状
牛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潜伏期最长可达1 年以上。犊牛感染后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母牛感染后症状最为明显,临床上以高热、流产、繁殖障碍为主要特点,特别是怀孕母牛,会出现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胎衣不下或胎膜水肿等临床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导致母牛受孕率显著降低;公牛患病之后会出现睾丸发红肿胀、睾丸炎等症状,生殖性能大大降低,同时临床观察发现,公牛患病后还会出现关节炎、滑膜囊炎等症状,给我国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病理变化
牛布氏杆菌病主要危害母牛,特别是怀孕母牛会出现流产等症状,对患病母牛进行剖检可见子宫黏膜发炎,伴有胶冻状脓性分泌物,胎膜水肿并伴有出现血点,表面有脓性或纤维素性浸润。公牛主要表现为精囊出血,睾丸肿大,化脓坏死,有时可见结节病变。流产胎儿可见败血症、肺水肿、充血,心外膜出血,淋巴结以及脾脏可见明显的肿大病变。布氏杆菌容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部位形成多发感染灶,因此,除了可以在患病牛的生殖系统、关节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变化以外,肝脏、肺脏、脾脏胃肠道等内脏器官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急性感染期内,肝脏中可见浆液性炎症,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内出现类上皮样肉芽肿,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混合型或萎缩型肝硬化。肺部可见支气管炎的典型病变,胃肠浆膜下出血。临床剖检过程中若是遇见上述情况,需要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
4 检疫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种。
4.1 细菌学检测 该方法需要无菌采集病死牛的脏器、母牛的乳汁、尿液、血液、胎衣、阴道等处的分泌物排泄物,制作涂片。后续染色后镜检,染色过程中可以使用者柯氏法染色法,染色后完成后借助油镜进一步观察,若呈红色,则说明是布氏杆菌感染,若呈绿色,则说明是其他细菌感染。
4.2 血清学检测 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以将采集血液,在分离血清后,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若是出现凝集现象,就可以判定为阳性。对初筛阳性者,需通过试管凝集试验进一步确诊,此外也可以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采集的血液样本最好在3d 以内完成检验,对已经发生溶血的样本,不可用于后续的检测工作,同时检测过程中还应该设置阳性对照组,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此,还可以通过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皮内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受实验条件的约束,免疫学方法在兽医临床检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确认人体内是否存在布氏杆菌感染。
5 防控措施
5.1 定期消毒,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措施“疾病防控千万条,生物安全第一条”。每个养殖场门口应该设置消毒通道以及消毒间,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厂区要严格消毒,同时加强场内卫生消毒措施,每3d用10%石灰乳或1%消毒灵对场地栏舍进行消毒,每月进行一次全场消毒,从而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
5.2 科学饲养,不断完善饲养管理模式 在饲养过程中,每天要及时清理栏舍内的剩余草料,更换清洁饮水,要不断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必要时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提高牛群的抗病能力,同时也要定期清理牛舍内的粪污垃圾,保持垫草整洁,定期使用石灰乳、漂白粉等消毒剂对牛圈舍进行消毒,通过安装换气扇等措施,改善通风条件,保证畜舍温暖干燥,避免由于卫生环境等因素诱发牛布氏杆菌病。努力构建健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相结合的饲养管理模式。
5.3 定期进行疫苗免疫,保护易感动物 疫苗接种作为当前阶段防控疫病的最佳手段,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牛布氏杆菌病对养牛业的危害。犊牛以及成年牛都要定期进行接种疫苗,以保护易感动物。目前使用最多的是A19、S2 和M5 株疫苗,这两种疫苗均由致弱菌株制备而成。安全性高,牛在接种后反应小,防疫效果显著。其中A19 株疫苗通常在犊牛出生后6~12 个月内接种牛群,接种后最长可形成8 年的保护,对初次配种的犊牛,可以在配种前进行二免,但孕牛不能接种。同样的猪布氏杆菌弱毒株S2 菌苗怀孕牛也不能使用,但是它作为一种口服型疫苗,饲养过程中将其添加至饲料或饮水中进行免疫。对怀孕牛以及备孕牛可以在配种前接种冻干布氏杆菌羊5 号(M5)疫苗,可以通过气雾免疫或者注射方式进行免疫,防控牛布氏杆菌病。临床观察发现,布氏杆菌羊5 号疫苗接种后可维持1 年的免疫期。虽然免疫保护期相对较短,但是副作用更小,大部分牛都可以接种。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问世,临床试验发现该种疫苗接种后可诱导牛群产生特异性抗体。
5.4 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检疫 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模式,非必须不从外面引进牛群,如果确实需要引种的,引种前要对引种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引进的牛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场。对检疫合格的牛群,仍需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期间不定期进行检疫,最后检疫合格后才可混群饲养。每年至少2 次对养殖场内的牛群进行全群检疫,此外还要不定期抽检。以便及时发现传染源。鉴于该病可以通过生殖系统在配种时发生感染传播,故规模化的养殖场应该积极学习胚胎移植、体外配种等技术,在提高牛群生殖性能,培育高品质牛群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牛布鲁氏杆菌的发病率。
5.5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扩散 本着“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严格封锁”的基本方针,一旦发现阳性病例,应及时隔离并治疗患病牛,对出现子宫内膜炎或是流产征兆的病牛,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清洗子宫与阴道,同时使用青霉素或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对其治疗。此外也需要对养殖场内其它的牛群彻底检疫,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病情严重的淘汰牛、病死牛、流产胎儿、胎衣等流产分泌物要采取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病死畜的尸体和产品流通到市场中,防止疫情扩散。同时使用10%的石灰乳、火碱、2%~3%的来苏尔溶液等消毒剂对疫区内可能受到强毒污染的牛舍、用具场地等彻底消毒,对粪尿进行发酵处理。
5.6 加强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重视程度 由于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存在人畜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相关部门及规模化养殖场可以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养殖户及基层从业人员防治牛布氏杆菌病的重视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传染的风险。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转变养殖人员的饲养思维模式,完善疾病预防体系,防止该病的扩散及蔓延。此外,兽医主管部门也要做好农村散在养殖户的备案登记工作,加强监督,避免出现漏检漏免的情况。
6 治疗措施
轻症的患病牛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治愈,常见的治疗措施主要分为一般治疗措施,抗菌以及对症治疗,此外,还可以辅以中药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布鲁氏菌感染。
6.1 一般治疗措施 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旦发现阳性患病牛,应立即隔离治疗,首先要为病牛提供干净足量的富含VB、VC以及矿物质、电解质的饮水和饲料,以增强患病动物的抵抗力。
6.2 抗菌治疗 临床研究发现,四环素及链霉素联合治疗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显著疗效。因此,为了尽快消除体内炎症,消灭布氏杆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在患病牛的饮水或者饲料中以50mg/kg.bw 添加四环素,2~3 次/ d;肌肉注射链霉素5 万IU/kg,2次/d,连用7d。
6.3 对症治疗 如果病牛出现烦躁不安等脑膜炎症状,可用氯霉素25~50mg/kg.bw 静滴,连用7d。对出现关节疼痛及神经痛症状的病牛可以在膝、髋关节等部位注射0.25%~0.5% 奴佛卡因,10 ~25mL/次,1 次/d,连用3~5d。对乳房发热肿胀的病牛可以使用普鲁卡因稀释青霉素,然后注射在乳房与肉的实质之间,1 次/d,连用3~5d。此外,如果母牛流产后出现了炎性并发症,使用KMnO4冲洗发炎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6.4 中医疗法 可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利湿化浊的方剂,消灭病原菌,提高病牛抵抗力。具体方剂如下:生石膏500g、生地90g、水牛角250g、川连30g、栀子30g、桔梗30g、黄芩30g、知母30g、赤芍30g、玄参30g、藿香30g、菖蒲30g、连翘30g、大青叶30g、苦参30g、甘草18g。煎药之前先用6000mL 左右开水浸泡0.5h,再用小火煎熬20min 左右,取煎好的药汁早晚各灌服1 次。
6.5 巩固治疗 在患病牛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减轻以后,停用抗生素等西药,继续按原药方灌服中药,此外还可以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0.02%~0.06%的强力霉素,长效磺胺10mg/kg,1 次/d,连用3d,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