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毒蘑菇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2022-02-25张桂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棕色孢子蘑菇

张桂双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秦皇岛 066504)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 多种,人或畜禽食用有毒的蘑菇后会产生中毒反应。我国约有200 多种。该病多发生于野外放牧的草食动物。本文从动物摄入有毒蘑菇后潜伏期不到3h、潜伏期超过6h、潜伏期超过24h,阐释了动物因摄入不同类型有毒蘑菇而致其中毒的毒蘑菇典型属种、毒素和中毒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1 动物摄入有毒蘑菇后潜伏期不到3h

1.1 变色杯伞属和丝盖伞属 (1)毒素和中毒机理。杯伞属是肉质肥厚、个体小、具有白色- 棕色-灰色帽的蘑菇,附着的菌褶使茎干向下,有白色的孢子。分布广泛,通常长在开放木头、公园和草坪的地表。丝盖伞属是小的、棕色的蘑菇,生长于针叶林或宽叶树和橡木。这些蘑菇中的毒素是毒蝇碱,一个很难被胃肠吸收的季铵盐氨基化合物,而且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而它的胆碱能效应是次要的。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全身,经过尿液排泄。毒蝇碱在结构上类似于乙酰胆碱,是一种类胆碱的神经递质。然而乙酰胆碱/毒蝇碱受体复合物易受乙酰胆碱酯酶失活的影响,毒蝇碱/毒蝇碱受体复合物不受他们的影响。毒蝇碱与乙酰胆碱在胆碱能受体结合部位竞争,导致节后胆碱能纤维过度刺激和随之观察到的临床症状(胆碱能过度)。

(2)临床表现。动物在摄食后30~120min 内,从轻微到过度的胆碱能刺激导致共济失调,呕吐,腹痛,分泌唾液,流泪,水样腹泻,瞳孔缩小,支气管狭窄,心动过缓,心率失常,低血压/高血压和休克。

(3)诊 断。诊断基于采食蘑菇的病史、对可疑蘑菇的鉴别和与其相一致的临床症状,应用相应的辅助疗法和阿托品治疗。对严重的胃肠炎病例检侧体液和电解质状况,观察肝脏轮廓,可能有助于诊断。

(4)治 疗。采用辅助和对症疗法。在有生命危险的病例中,采用阿托品治疗(0.2~2.0mg/kg,一部分给予静脉注射,剩余部分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效果较好。但应用时应控制好剂量,避免出现阿托品样反应,如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血糖生成停滞、行为改变和体温过高。

1.2 毒蝇伞和豹斑毒伞 (1)毒素和中毒机理。毒蝇伞具有带黄白色肉赘的橙红色的帽,菌褶稍有贴附,白色的孢子印,环形柄和球形的基部(杯状)。豹斑毒伞有一个带白斑的棕褐色到黄棕/深棕色帽,基部球状带环形柄,白色的孢子印。这两种蘑菇都分布在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针叶和落叶林中。两种蘑菇中的毒素都是异唑衍生物——鹅膏蕈氨酸,结构类似于有刺激性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后者脱羧基代谢物是毒蝇蕈醇,其立体化学结构类似于抑制性神经递质——γ- 氨基丁酸(GABA)。他们都能通过血脑屏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性改变。据报道,鹅膏蕈氨酸的中毒剂量为30~60mg,毒蝇蕈醇的中毒剂量是6mg(摄食超过2 个蘑菇)。鹅膏蕈氨酸经过自发的脱羧(胃、肝和脑)形成一种GABA受体激动剂——毒蝇蕈醇。他们都是γ- 氨基丁酸的类似物,作用是低浓度的、非竞争GABA 抑制剂(抑制神经元的和神经胶质GABA 的吸收),从而减少浦肯野细胞在小脑的抑制作用,增加脑5- 羟色胺的分泌,降低儿茶酚胺的水平。

(2)临床表现。两种化合物被胃肠道迅速吸收。临床症状为心动过速、低血压、共济失调、癫痫、体温过高、呕吐、肌肉震颤、瞳孔放大、运动失调、机能亢进、角弓反张、呼吸抑制、昏迷和死亡,能够在摄食后30~120min 开始观察到,可持续24h。

(3)诊 断。主要依据采食毒蘑菇病史、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对症及辅助疗法和特异性药物,如苯二氮)进行诊断。

(4)治 疗。对症性和辅助性治疗包括维持电解质平衡(静脉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频繁改变位置。癫痫性惊厥可用安定(0.5mg/kg,静脉注射;根据需要可重复使用)、苯巴比妥钠(6mg/kg,静脉注射)或者戊巴比妥钠(5~15mg/kg,静脉注射)。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是GABA 受体激动剂,能够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抑制。毒蝇伞中毒蝇碱含量很低,但其抗胆碱能作用比胆碱能作用强。因此,阿托品疗法效果不明显。

1.3 绿褶菇和毒红菇 (1)毒素和中毒机理。绿褶菇的帽大、白褐色、卵圆形,凸出部位鼓起或扁平,有许多肉桂色或浅黄色鳞片。他们有独立的白色菌褶,绿色或灰橄榄色的孢子,柄上有环。毒红菇有一个微红的黏滑的帽,短的白色柄和菌褶,无菌幕,有一个白色到微黄白色孢子印。它们单独生长或群集生长。这些蘑菇中的毒素多样,已经发现许多未知的消化道刺激物,可能是高分子量的蛋白质。

(2)临床表现。采食后0.5~3h,临床症状变化明显,包括呕吐、血痢、腹痛、肌肉痉挛、肝损伤和循环障碍。虽然可在6~24h 内恢复,但由于继发性脱水及低血容量性休克、少尿和/或短暂升高的尿素氮,病程可能会延长甚至威胁生命,但少见死亡。

(3)诊 断。可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胃肠炎、呕吐和血痢)初步诊断。除了脱水,无其他明显症状。如果能够得到蘑菇、菌褶(浅绿色)和孢子印(绿色)的颜色可用来区分绿褶菇。绿褶菇是对胃肠道刺激最强的蘑菇种类。

(4)治 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要处理好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考虑用洗胃和活性炭疗法。在一些病例中镇痛药也有效果,但在给予扑热息痛时要注意它的肝毒性。吩噻嗪类与毒素相互作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糖升高。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例可用液体和血管加压药。应监测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1.4 裸盖菇、锥盖伞、橘黄裸伞和斑褶菇 (1)毒素和中毒机理。裸盖菇是个体小、棕色、具有细长茎的蘑菇,普遍生长于潮湿地区的粪堆和施肥的草中。在某些地区,这种蘑菇呈蓝绿色,具有微黄、黏性到潮湿的带有棕色菌褶的帽子;柄上有一个稳固的环和孢子印。锥盖伞个体小且脆弱,有棕色的帽,棕色的菌褶,细长的柄中间有一个大环,孢子印为肉桂棕色;广泛分布于北美。橘黄裸伞是大的黄橙色蘑菇,有一个橙色到复古橙的孢子印;在木头、树桩或在埋有木头的地面上群集生长。斑褶菇有广泛的圆锥形到扁平的边缘深色带的帽,棕色的菌褶,多毛微红的柄,黑色的孢子印。这些蘑菇包含裸盖菇素和脱磷酸光盖伞素,它们都是类似于麦角酸和二乙基胺(LSD)的吲哚生物碱,具有致幻作用。裸盖菇素经过快速的脱磷酸作用(血浆、肾脏和肝脏),形成结构类似于血清素(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对5- 羟色胺受体具有刺激性)的脱磷酸裸盖菇素。代谢物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蓄积。生长条件、地理位置、储存条件和蘑菇种类是影响毒素浓度的因素。据报道摄取5~6 种冬菇会引起中毒。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发生于动物采食后0.5~1h 内,很少延长到3h。症状包括嘶叫声、攻击行为、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心动过速、呕吐、尿失禁、呼吸困难、瞳孔放大、体弱、体温过高、轻微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致幻等。

(3)诊 断。根据摄取蘑菇的病史、对可疑蘑菇的鉴别和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对辅助和对症治疗的效果进行诊断。异唑诱导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动物昏迷,事实上脱磷酸裸盖菇素诱导的毒性恰恰相反;尽管已得到证实在尿液、血清和血液中可检测脱磷酸裸盖菇素和其葡萄糖苷酸代谢物,但临床上并未广泛利用。

(4)治 疗。对症和辅助疗法。可给予安定(0.5~1.0mg/kg 静脉注射,增加剂量5~10mg 至产生效果)或苯巴比妥(6mg/kg 至产生效果)。应检测体温,在一些病例中,为让动物保持安静有必要为动物提供一个黑暗的环境。

2 动物摄入有毒蘑菇后潜伏期超过6h

2.1 毒鹅膏菌、毒芹、秋生盔孢伞、褐鳞环柄菇和锥盖伞属 (1)毒素和中毒机理。这些蘑菇种类占已报道毒蘑菇的95%,遍及北美,并与橡树和桦木混生在一起。毒鹅膏菌拥有从橄榄色到绿色带有菌幕斑的帽,菌褶独立于柄上,有一个白色的孢子印,柄上有一个环(经常但并非总是含有),基部含有一个杯状物(菌托)或残余物。褐鳞环柄菇的特征类似于鹅膏菌属但没有菌托;他们有鳞状的帽,中间有球形凸起,柄上有一个可移动的环。秋生盔孢伞属和锥盖伞属有呈褐色的黏性的帽,微黄色的菌褶变成锈色,褐色的柄上有一个环;它们没有菌托,孢子印呈棕色到锈棕色。这些种类有毒蘑菇在完全腐烂的针叶和落叶原木中多产。这些蘑菇中含有的毒素包括环肽鹅膏毒素(二环八肽)、毒蕈肽和毒伞素(二环七肽)。鹅膏毒肽(α 和β 鹅膏蕈碱派生物)的毒性最强,但尚未在所有鹅膏菌属中发现。对动物的致死剂量估计是0.1mg/kg(相当于毒鹅膏菌的1 个帽中的浓度)。据报道,鹅膏毒素能够很好地通过口服而吸收,而毒蕈肽和毒伞素并不是这样。鹅膏蕈碱并不与蛋白结合,通过尿液(80%~90%)、粪便和胆汁(7%)排出。鹅膏肽结合到核RNA 聚合酶-Ⅱ(转录阶段),从而阻止磷酸二酯酶复合物的形成和随后的RNA、DNA 和蛋白质合成。高蛋白质合成细胞并不是最敏感的。鹅膏毒肽主要是肝毒性,但它们影响许多器官系统,导致动物血糖过低、血凝缺陷、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肾衰竭和肠损伤(毒素的肠肝再循环)。

(2)临床表现。主要有潜伏期(采食后6~12h)不表现临床症状;消化道症状(采食后24h);缓解(采食后72h)阶段,动物恢复;肝/肾损伤(采食后3~6d)恢复或7~14d 死亡四个阶段。消化道症状包括开始呕吐,随后腹部不适,出现肝炎和胰腺炎,肝脏、血液、心血管、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的病变。紧接着的缓解阶段,即暴发性的肝脏/肾脏阶段,采食3~4d 后表现出黄疸、低血糖和昏迷。肝脏和/或肾衰竭恢复或死亡(>50%)发生于采食蘑菇7~14d 后。

(3)诊 断。根据蘑菇特征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梅克斯纳检测(可疑蘑菇种类的实际时间和颜色强度——新鲜呕吐物)可为诊断提供依据。在消化道症状阶段,应注意动物血清甲状腺素含量降低,低血糖和/或胰岛素、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增加。在肝脏和肾脏损伤前,常规的血液学和血清化学指标变化不明显。因为毒素主要是肝毒性的,凝血因子Ⅴ的变化、纤维蛋白原和肾肝检测结果可辅助诊断。非临床病畜中可检测到尿液中的鹅膏菌素,他们同样在采食22d 后在肝肾样本中检测到。

(4)治 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青霉素、西咪替丁、乙酰半胱氨酸或维生素C 疗法,已在人体中获得成功,可以试用。辅助疗法(静脉输液、葡萄糖和抗生素)可缓解严重的肝肾损伤。早期治疗对挽救动物生命十分重要。随着肝肾损伤的加重,常预后不良。在采食后早期的24h 内用活性炭吸附鹅膏蕈碱有一定效果。

2.2 鹿花菌 (1)毒素和中毒机理。鹿花菌有一个短柄带有无菌褶,黄棕色到暗红色,深皱纹,蜂巢状的(不像真正中空的羊肚菌,也并未隔成空格)、鞍状的帽。一般分布于针叶林地面。含有鹿花蕈素,摄食的部分被水解成N- 甲基-N- 甲酰肼(耗尽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和甲基联氨(采食6~12h,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磷酸吡哆醛辅酶和γ- 氨基丁酸)。鹿花蕈素的浓度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2)临床表现。一般在摄入6~24h,动物表现呕吐、水泻、腹部不适、抽搐和昏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溶血性贫血,肝炎、黄疸、肾炎,最后死于肝肾损伤。

(3)治 疗。摄食后早期给予活性炭(1.0g/kg)有一定效果。按需要给予静脉输液。静脉注射VB6控制神经症状,在黏膜发绀和高铁血红蛋白的病例中使用亚甲蓝。要避免由于给予高剂量的VB6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由于可诱导肝性脑病,辅助疗法也很重要。除了检测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同样要检测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3 动物摄入有毒蘑菇后潜伏期超过24h

以下仅介绍动物丝膜菌属中毒症。

(1)毒素和中毒机理。丝膜菌属蘑菇颜色多样,但大多数呈棕褐色的帽、柄和嫩菌褶,成熟的菌褶颜色呈橙锈色,孢子印是亮锈色/黄褐色/灰棕色,柄可能有或没有环状的区域。有毒成分为奥林素和奥来毒素,在化学上类似于杀草快(除草剂,联吡啶派生物)。长期采食中毒后,用薄层色谱法在肾活组织样品中可检测到奥来毒素,但在临床活动状态期间在尿液和/或血液中检测不到。据报道,采食3~10 个帽就会致死。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表现较晚(采食17d后),主要包括厌食、呕吐、腹泻/便秘、胃炎、口渴和多尿,早期临床症状出现3~14d 后可进一步发展为少尿性肾衰竭。肾脏似乎是靶器官,损伤包括间质性肾炎、管状损伤和纤维化。肝脏损伤鲜见报道。在多数病例中,经过一段延长期(6 个月)后有明显的改善。尽管如此,在一些病例中仍发生慢性肾损伤。

(3)诊 断。在潜伏期尿液检测显示尿液浓缩、血尿、蛋白质和红细胞管型,之后形成有蛋白质和少量管型的稀释尿。因此,有必要监测肾功能,在人群中肾脏病变需要较长的潜伏期。血液、尿液分析和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4)治 疗。治疗应注重净化、蘑菇的鉴别(很难)和加强辅助疗法。应使用血液透析直到肾脏恢复功能。避免或限制戊巴比妥和/或速尿的使用,因为它们会增加肾毒性。

猜你喜欢

棕色孢子蘑菇
又香又甜的棕色方块
爆图团
无论什么颜色和棕色
蘑菇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3例临床分析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蘑菇伞
开封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种类及基因型鉴定
棕色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