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林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

2022-02-25李源金胜利何骏李永红郑波赵伟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虫油茶害虫

李源,金胜利,何骏,李永红,郑波,赵伟

(1.霍山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中心,安徽 六安;2.霍山金坤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200;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01)

我国已知的危害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病原物有70余种、害虫有130余种,其中常见且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原物有10余种、害虫有20余种[1]。生产中,林农为了防治油茶林病虫害,常常使用大量农药,使得油茶果树和果实中均有农药残留,不仅降低了油茶果实的品质,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影响了茶油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笔者先后开展了油茶林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创新试验,总结了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既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又提高了树体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1 生态调控

1.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良抗病虫的油茶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根据国家林草局专家组推荐的《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在安徽省油茶适生区宜选择‘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在皖南山区还可以选择‘黄山1号’‘黄山2号’‘黄山6号’;在江淮和大别山区可以选择‘大别山1号’,也可选择乡土品种中产量高、生长好、抗逆性强的品种[2]。笔者调查中发现,‘长林4号’‘长林18号’抗病力强,小叶、小果、红果和早熟类品种抗炭疽、软腐病力较强。

1.2 密度调控

油茶林密度过大会导致部分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易受病虫侵害。油茶林郁闭后,林分密度应维持在60~80株/667m2,林内如有稀疏地和空隙地,宜选择当地良种补植,郁闭度控制在0.6~0.8[1-2]。通过调整密度,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树势,可有效防治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等[3]。

1.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可以增强树势,使树体通风透光,有利于减少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和叶肿病的发生;修剪受钻蛀害虫危害的枝干,可以消灭病虫、降低虫口密度,将经济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修剪的原则是因树修剪、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4-5]。整形修剪一般从11月到翌年2月进行,通过选配主枝、副主枝和侧枝,构建合理的树形结构;剪去枯死枝、病虫枝、细弱枝,以及交叉枝、下脚枝和徒长枝等(注:修剪病虫枝可全年进行)。通过整形修枝,增强了油茶林透风透光,进而增加生长势,提高树体抗性。

1.4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增加植株产量,还可以增加植株抗逆性、减轻病虫害侵染、减少农药使用量。施肥可以采用根际追肥和叶面追肥方式进行。春夏油茶抽梢期,叶面施0.2%~0.3%的尿素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含有腐殖酸的复合肥,施用量以叶面均匀覆盖为宜;冬季在果实采摘后根际第一次追肥,施有机肥5~10 kg/株、复合肥0.75~1 kg/株;端午节前根际第二次追肥,沟施复合肥1.0~1.5 kg/株[6-7]。施自制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否则幼树根部易受金龟子幼虫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不宜施过多氮肥,否则易发生炭疽病危害[3]。

1.5 劈山垦复

及时清理油茶林内杂灌草,改善油茶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油茶林内垦复,冬季宜深垦,深度20~30 cm;夏季宜浅垦,深度10~20 cm,并做到一年一浅锄、三年一深挖。垦复时根据树冠位置,在冠内浅挖,冠外深挖;根据树势和大小,幼树浅挖,大树、壮龄树深挖;根据集约程度,熟山浅挖,荒山深挖[8]。通过劈山垦复,可有效清除油茶林内越冬幼虫、成虫和蛹。

2 理化诱控

2.1 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是指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可降低害虫的虫口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害虫基数,有利于减轻病虫发生程度。从4月上旬至10月下旬,3~5 hm2油茶林安装一盏杀虫灯,选用波长320~680 nm宽谱诱虫光源,诱杀趋光性较强的金龟子、油茶毒蛾、茶梢尖蛾、油茶织蛾等害虫。

2.2 色板诱杀

研究表明,昆虫具有趋黄色、蓝色和绿色的行为习性。色板诱杀是指利用昆虫趋色性来诱杀多种昆虫的方法,可部分替代化学药剂防治[5]。使用色板要注意根据害虫趋性选择色板颜色,确定好使用数量、挂设方法和使用时期。从4月上旬至11月底,选用黄色或蓝色色板,在油茶林内每隔10~13 m2悬挂1张,诱杀叶甲、叶蝉、粉虱、蚜虫和蓟马等害虫。色板诱杀是一种操作简便、诱杀效果好、对天敌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防控措施,可避免或减少使用杀虫剂,对多数天敌昆虫伤害小,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种群增长[9]。

2.3 信息素诱杀

信息素诱杀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毒、不易杀伤天敌、不造成污染环境的特点。信息素包括性信息素和食源信息素。性信息素诱杀方法是挂性引诱剂,4月上旬至9月上旬,林内间隔40~50 m2挂1个含性诱剂的性诱瓶,诱杀油茶毒蛾、油茶尺蠖、黑跗眼天牛、油茶象甲等。配制糖醋液诱杀剂(红糖∶醋∶白酒∶敌百虫∶水比例为1∶2∶0.4∶0.1∶10),或用80%的敌百虫200倍液浸泡杨柳榆植物枝条诱杀金龟子,或在油茶林缘种植金银花诱捕茶籽象等。

3 生物防治

3.1 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是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油茶林害虫,具有无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常用的真菌类病原微生物有白僵菌和绿僵菌,细菌类病原微生物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油茶林可以利用白僵菌防治油茶尺蠖、茶角胸叶甲、茶梢尖蛾、油茶毒蛾、金龟子、蝼蛄等害虫,方法是用1~3亿孢子/mL的菌液低容量喷雾;用绿僵菌防治油茶象、广西灰象、茶角胸叶甲等害虫,方法是用1亿孢子/mL的菌液低容量喷雾;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茶毒蛾、白蜡绢野螟等害虫,方法是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75~100 mg/667m2喷雾防治。

3.2 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是利用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肿腿蜂、花绒寄甲和赤眼蜂属寄生性天敌,可利用肿腿蜂、花绒寄甲成虫在天牛幼虫体内产卵达到防治的目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装有肿腿蜂成虫的指形管,释放时按每株1~3支(每支30头蜂)的用量放置于油茶林地面;3月下旬或9月中旬释放花绒寄甲,用量按照450~900对/hm2(每对为一雌一雄)进行,释放时将装有花绒寄甲成虫(成虫个体以1.5~2.0 cm大小为宜)的试管放于油茶林地面。赤眼蜂可在油茶尺蠖、油茶织蛾、油茶叶蜂、油茶枯叶蛾等害虫幼虫体内产卵,方法是按450 000~750 000头/hm2的用量在害虫羽化高峰期人工释放赤眼蜂蜂卡,释放时将蜂卡挂(夹)于油茶中下层树枝间,离地面高度为0.8~1.5 m。此外,还有如瓢虫、茧蜂、姬蜂、食蚜蝇、猎蝽类等捕食性天敌也对油茶害虫有重要防治作用,应加强对其的保护力度,通过增加其种群数量来防治油茶害虫。

3.3 以禽控虫

以禽控虫主要是通过林下养鸡,降低害虫数量,减少虫口密度。油茶林下养鸡防治虫害,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既降低了投入成本,又可以提高林地产出。油茶林下养鸡能显著降低蛴螬、茶籽象甲和油茶织蛾对油茶的危害,但油茶林内养鸡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放养密度过大,会导致土壤板结;养鸡产生的鸡粪,没有经过堆沤直接留在林地内,可能会成为新的病虫源;鸡群会啄食油茶林内的授粉昆虫。因此,在放养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数量和时机,一般养鸡数量维持在300~750只/hm2[10-11]。以禽控虫还可以在油茶造林时保留周边部分原有林分,营造良好的鸟类栖息环境,吸引益鸟来防治害虫。

4 用药原则

4.1 安全用药

防治油茶病虫害时优先选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措施,只有在病虫害可能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时,才选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防治的农药应选用高效、微(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选择生物农药,严格执行最新版农业农村部《禁限用农药名录》规定。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杜绝“滥用和乱用”农药,并结合农药的特点注重轮换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4.2 适时用药

一要考虑什么时机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林业行业标准《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明确规定,当病情指数高于20%,平均虫口密度5头/株以上,有虫株率高于20%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4]。二要考虑在害虫什么生长发育阶段防治。选择害虫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防治,尽量减少药物对植物、环境和害虫天敌的影响,延缓病虫害对农药产生的抗性。一般来说,杀虫剂在害虫低龄幼虫期(一般在3龄前)施药效果较好;杀菌剂在植物发病前或初期,施药效果较好;对于钻蛀性害虫,在虫卵孵化高峰期用药,成虫期用性诱剂诱杀。三要考虑有些药剂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敏感性区别,选择不同时间点用药。四要考虑油茶不同生长期特点用药,如在油茶开花授粉期,药剂使用时避免对授粉昆虫产生危害。

4.3 适法用药

农药剂型不同,采用的施药方式也不同。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和颗粒剂等。乳剂、可湿性粉剂可利用喷雾机喷药防治,粉剂用喷粉机,颗粒剂用撒施等施药防治。根据病虫害类型不同:一是选择的施药方法不同。防治树干表面的病虫害可用喷雾和喷粉,防治地下害虫则适合灌根、撒施,防治钻蛀类害虫注干施药效果最好。二是选择的药剂不同。防治虫害用杀虫(螨、线虫)剂,分别有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等类型;胃毒剂类农药适合防治咀嚼式口器和舔吸式口器类害虫,内吸剂适合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类害虫,触杀型农药适合防治天牛类害虫等。菌类用杀菌剂,杀菌剂又分治疗剂和保护剂等,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是保护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是治疗剂。只有选择合适的药剂、适法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4 适量用药

坚持“经济有效,控害保益”的用药原则。农药施用量不能出现两个极端,用量过大既不经济又易产生药害,容易加快病虫的抗药性;用量过小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具体用药量应参照产品说明书,不能随意增减,坚持用最小的药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提倡超低容量喷雾(大田作物喷雾施药量小于0.3 L/667m2)。对于新品种药剂或当地刚开始使用的药剂,一般应使用有效剂量的下限,这样有利于降低防治成本和延缓害虫对该农药的抗性。

4.5 对症用药

即针对病虫害类型及发生特点,适时对症用药。各种农药的性能不同,防治对象也不相同;每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针对不同病虫类型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笔者根据实践总结了一些具体防治案例,效果较好。防治油茶煤污病、软腐病、炭疽病、叶肿病,可用1~2Be°的石硫合剂,1%的波尔多液,2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10-6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全株喷雾,多种药剂交换使用;防治油茶食叶害虫可用0.2%阿维菌素2 500~3 000倍液;防治黑跗眼天牛和茶籽象甲可用40%氧化乐果或20%吡虫啉或8%绿色威雷;防治绿鳞象甲可用溴氰菊脂乳油800倍;防治金龟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4]。

5 结语

油茶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证明,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是可行的。一是通过生态调控技术的运用,可以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油茶林自然控害能力和林木抗病能力,减少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叶饼病的侵染,以及油茶食叶、蛀干和蛀果等虫害的发生。二是通过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虫口密度,把油茶病虫害控制在一定的经济阈值范围内,达到有病虫而不成灾的目的。三是通过科学用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

油茶绿色防控技术虽然可行,但见效慢,对防治方式、时机和药物的选择要求高,必须在有效掌握病虫发病规律和动态的基础上,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才能实现可防、可控、有效的目标;如果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则必须采用化学防治才能全面控制。因此,开展油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要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让绿色防控理念深入到基层生产实践中去;要加强油茶林病情、虫情监测,做到对油茶林病虫情的发生动态适时掌握;只有科学合理选用防控措施,才能实现油茶林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目标。

猜你喜欢

病虫油茶害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