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共图书馆古籍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以乐山市图书馆为例
2022-02-25乐山市图书馆李佳
文/乐山市图书馆 李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不懈动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能量。文化的长河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流淌,离不开她的载体——书籍。
早在纸张出现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随后出现了甲骨、青铜等器物作为文字记录的载体,接着竹简、绢帛、纸张的产生改变了古人记事传文的媒介,依托于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孕育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类文献典籍。古代文献典籍,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些瑰宝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古籍是华夏儿女应当谨记的责任,亦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理应肩负起传承文化、保护古籍的职责。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提升古籍保护水平,加强古籍再生性利用。那么哪些书籍被定义为古籍呢?按照2006年文化部出台的《古籍定级标准》,将古籍定义为“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按此定义,乐山市图书馆目前现存古籍近2万册,而在保存和利用古籍等工作方面,我馆也在不断探索。
一、乐山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情况
(一)馆藏古籍特点。我馆现藏有古籍2100种,18748册,其中经部301种,2770册;史部536种,6632册;子部393种,1522册;集部412种,2371册;丛书458种,5453册。版本大多为刻本,其次是影印本、石印本,书籍年代民国居多,清代次之,装帧形式基本都是线装书。内容上除了传统四书五经之外,医药类典籍也较多。在众多馆藏古籍中,《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王安石著),全书一百卷二十四册,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何迁刻本,古籍普查中定为善本古籍二级。该书经国图修复后现保存完好,版框(高×宽)25.1×17.5cm,半叶行数10行,每行字数20字,书口上下黑口,边栏四周双边,双对黑鱼尾,是明代司礼监所刻诸书中的上乘之作。另有古籍三级文献《峨眉县志》嘉庆十八年重刻县署藏版,十卷五册。
(二)馆藏古籍现状。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在保存和利用古籍方面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各种问题。1.数量少、善本不多。我馆馆藏古籍仅有两千多种,近两万册,在卷帙浩繁的古籍中仅是一星半点。馆藏大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籍,善本稀缺,仅《临川先生文集》为明刻本,善本二级;《峨眉县志》清铅印本,古籍三级。究其原因,乐山地处四川盆地腹中,古代交通不发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鲜有文化大家。受战乱、藏书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流传下来的古籍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图书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有限,馆藏古籍大多靠私人捐赠或一辈又一辈图书馆员四处征集、收购,收藏古籍渠道有限,现藏有近2万册古籍实属不易。2.书籍受到一定损坏。乐山市图书馆早在解放初,由乐山县文化馆图书阅览室改建而成,于1956年正式成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环境艰苦,书籍保存条件有限,古籍受到一定损坏。随后经历了约4次搬迁,古籍最终得以存放在现今的古籍库房内。但此前遭遇的损坏因资金不足、技术有限无法完全修复,因此现存部分古籍虫蛀、粘连、纸张脆化、脱页等情况明显。3.利用率低、发掘度不高。古籍因其重要性与不可再生性,古籍库房并没有直接对公众开放,古籍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又因古籍受损、专业人员的缺失,使馆藏古籍存放在书库中,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
(三)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馆尽己所能,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1.加大古籍征集力度。当下社会想要增加古籍收藏量难上加难:一是民间存量少,二是善本古籍早已被各图书机构收藏保护。在此情况下,我馆不断号召各单位、个人积极捐书,为地方文化发展献力,于2020年受捐了31种169册民国线装古籍。2.加强日常防护,不断改进古籍保存环境。为保障古籍存放安全,我馆按照《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建制古籍库房,安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装置、自动防盗报警设备、电视监控系统等,安排工作人员每天不定时巡查,保障古籍安全。完成了古籍普查登记,将古籍定级定损后按照经、史、子、集、丛分类分层存放于特制木制书柜中,附上芸香草,防虫防霉。对古籍分级保护,将《临川先生文集》等善本送往国家图书馆进行修复处理,同时还配置了耐腐蚀的木制书盒单独存放,利于防潮防虫。购置了冷冻机,将虫蛀古籍进行冷冻处理。为保证温湿度适宜,避免虫卵繁殖,古籍库房还配备了空调、除湿机,工作人员可随时根据库房温湿度进行调控。定时清扫库房,保障书库洁净,按要求翻动古籍,不断改进古籍存放环境。3.开展再生性保护利用工作。为解决藏书、用书的矛盾,我馆正在筹建古籍数字化项目,将古籍利用网络数据转换形式将纸质书籍转换为电子书,使读者通过市图书馆官网即可查阅古籍。一方面,避免古籍被人为损坏;另一方面,能让古籍发挥应有的价值,解决藏与用的矛盾。4.挖掘古籍价值,提高利用率。为更好地宣传地方文化,厚植文脉,建设“书香乐山”,我馆正在积极建设地方文献馆。待建成之后,古籍将搬至地方文献馆,部分有价值的古籍包括《临川先生文集》将向市民展陈,让更多市民了解馆藏古籍,醉心于中华文化。与此同时,我馆广纳人才,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各类古籍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古籍工作储备后续力量。
二、提升古籍工作能力的建议
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应“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作用。”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因此,尽管我馆在古籍保护与利用方面做了许多补救措施,但与国家及省级古籍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和利用方面任重而道远。
(一)加大保护力度。因资金不足,我馆古籍库房设备并不完备,对于杀虫消毒、通风等问题只能采取传统落后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当务之急,需要积极筹集专项资金,完善硬件设施,优化藏书条件。一是购置消杀设备,对新入库古籍进行消杀,防止虫源、细菌入库。二是完善恒温恒湿系统,保障书库温度在16℃~20℃,湿度在50%~60%,杜绝霉菌滋生。三是安装新风系统,保证一定比例的新风量,对空气进行净化和过滤,提高库房密闭程度,减少外部空气对库房的影响,以此保证空气质量,减小灰尘对纸张的破坏。四是避光存书,安装防紫外线遮阳设备,尽量减少古籍利用过程中光辐射强度与作用时间。五是进一步完善古籍普查,实时更新数据,规范管理,定时清查,对受损古籍及时处理,防止虫菌蔓延。
(二)培养专业人员,提升专业能力。从事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需要有深厚的人文背景、科学理论及实践经验,我馆工作人员目前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经验匮乏,且不具备古籍修复能力。培养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古籍工作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图书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讲座、线下实操课,但收效甚微。线上课程内容因面向全国所以个体适用性不强,课时也有限,存在一定局限性。线下实操课往往一年开展一次,培训时间短,提升技术有限。故需开展符合我馆实际情况的专项培训,掌握基础修复能力,让工作人员对不复杂的受损古籍及时处理,缓减古籍保护压力;引进专业人才,建设古籍工作专业团队,以此弥补人才短板;主动向做得好的图书馆、藏书机构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取长补短,要“走出去”,才能“走得好”。
(三)提高再生性保护和利用力度。古籍保护不仅要注重书库环境、抢救性保护和装具建设等原生性保护,还需重视其再生性保护和利用。《“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提出:“鼓励和支持各古籍收藏单位加快古籍数字化步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高新技术,率先对馆藏特色文献和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快建立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和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管理平台,扩大古籍数字资源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因此,我馆需要进一步加大古籍数字化力度,逐步完善再生性保护措施,引进缩微胶片、数字资源整合等技术,从而降低对古籍的人文损坏、更好地保护书籍。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古籍利用率。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馆藏古籍内容,将书本上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灵活的视频、图文信息,形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将读书范畴推广到古籍,让更多读者了解古籍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传统书籍知识,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授课交流形式普及古籍知识,增进读者与古籍距离。开展主题“晒书”活动,动员读者分享读书心得,提高读者阅读积极性。区域公共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和利用方面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能做的工作实则有限,但在有限的条件下,保存好古籍是基本责任,要充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才能对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尽责尽力。
三、古籍工作的意义
(一)响应国家文化发展的号召。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逐渐增强,先后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由起初注重古籍保护转向了注重利用,与时俱进,逐步推行数字人文,并将中华古籍推向全世界。在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号召下,各地图书馆纷纷响应,使古籍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据统计,全省“现存汉文古籍23万余部187万余册,位列西部第一。”已有“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8家、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9家、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23家。”已建立古籍数字图书馆,完成“数字古籍273种1585册142386拍”。这些数据背后有乐山市图书馆的身影,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古籍保护单位”,我馆在古籍保护工作方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2020年顺利完成了古籍普查工作,得到上级认可。
(二)利于地方文化挖掘。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乐山市图书馆古籍存量少、善本稀缺,不少人认为花大价钱建设古籍库房,花大力气保护古籍意义不大,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会随着认知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定义,因此,不应以一时之需去判定文化本身的价值高低。想让文化纵横发展,作为藏书机构,应该面面俱到,首先发挥好“藏”的功能,有“藏”才有“用”。我馆馆藏古籍除了中华传统典籍外,还有地方文人作品集,如《蜀中广记》《颐山诗话》《池北偶谈》等,以及旧方志等古籍。这些古籍历经几代图书馆人辛苦收集整理保存,极具地方文化特色,是无数人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研究乐山历史发展、人文风情的重要依据,亦是挖掘地方文化的重要文脉。因此,做好区域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对地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促进地方文旅融合。乐山作为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想要长足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因此打造文旅融合的旅游城市,急需文献的支撑。通过查找文献,厘清城市发展脉络,给城市发展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赋予其文化底蕴。与此同时,让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融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赋予文化新的内涵,让文化得到传承。做好古籍收藏与利用工作,着力打造“城市记忆库”,是助推文旅发展的重要前提。
区域公共图书馆是发挥书籍文化的根基,目前虽然在古籍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工作有很多困难,但随着上级对公共文化的不断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阻碍会一一突破。完善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有利于培育中华文化沃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做好古籍工作是区域公共图书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