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
2022-02-25杨泽青鞠国铭刘志博孟凡钦
杨泽青,鞠国铭,刘志博,孟凡钦,汪 芮,周 围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
0 引言
具有高升压比的DC-DC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不间断电源等场合。实现高升压比的变换器拓扑结构主要分为非隔离型和隔离型。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结构中,传统Boost变换是常用升压拓扑,理论上当占空比接近于1时,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将远高于输入电压,但受元器件的寄生参数及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占空比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输出电压不升反降[1],限制了变换器的升压比,不能满足高升压的需求。隔离型变换器通过提高变压器的匝数比实现高升压比,但高频变压器体积较大,不易机电集成小型化,并且会带来额外损耗[2],影响变换器的转换效率,造成能量的浪费。为此,各种高增益高效率的变换器拓扑被相继提出。文献[3]提出多个Boost变换器来提高电压增益,但这种方式控制复杂,影响转换效率,稳定性也较差;文献[4]提出变压器来降低额外损耗,但波纹系数较大,输出不稳定;文献[5]提出用开关电容来提高电压增益,但在高电压的场合需要多个电容开关,增加了变换器的成本。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拓扑,能够有效提高变换器的输出增益和转换效率。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其性能特点。
1 高压驱动电源总体设计
在传统电感型变换器Boost电路中引入后级电荷泵倍压电路[6-7],利用Boost开关节点处电压的脉动变换,循环导通后级倍压电路中的开关二极管,达到后级电容“并联充电,串联放电”的效果[8],实现后级的二次倍压,减小传统Boost电路中开关管占空比及纹波电流,既可等效提高变换器的升压比,又可对输出电压进行灵活调节[9]。
2 硬件设计
2.1 前级升压设计
前级升压选择电感储能的拓扑结构[10],使用Boost升压变换,典型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Boost升压电路
图1中,Uin为输入电压;L为功率电感;Pulse Out为开关节点;D1为二极管;IC为脉冲控制芯片;Q1为开关管;CO为输出电容;RO为负载。当开关管在芯片控制下闭合时,二极管因正向电压小于反向电压截止,输入电压直接给电感充电,此时负载由输出电容供电,其充放电路径分别如图2(a)、图2(b)所示。理想条件下,电感饱和前流经电感的电感电流线性增加,增加值为[9]
(1)
式中:t0~t1为导通时间;L为电感值;Uin为输入电压;ΔIL(+)为导通时电感电流增加值。
当开关管在芯片控制下断开时,二极管正向电压大于反向电压导通,由于电感电流不可突变,电感两端电压反相后与输入电压串联,同时向负载和输出电容供电,充放电路径及电感、电容极性如图2(c)所示。此时流经电感的电流逐渐减小,减少值为[10]:
(a)电感充电路径 (b)负载放电路径 (c)电感及负载放电路径
(2)
式中:t1~t2为关断时间;Uout为Boost输出电压;ΔIL(-)为关断时电感电流减少值。
根据电感电压伏秒平衡定律,在电流连续模式时,电感电流的增加值等于其电流减少值,即:
ΔIL(+)=ΔIL(-)
(3)
联立式(1)~式(3)可以得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关系为
(4)
式中:D为开关脉冲信号的导通时间占空比。
2.2 后级倍压设计
后级电压放大采用高效率、低噪声、低成本的电容型变换器方案,利用Boost开关节点Pulse Out处的脉动电压浮动,配合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和电容充放电特性来实现电压增益输出,其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后级电荷泵倍压电路
当开关节点输出为低电平时,二极管D2导通,二极管D3截止,其电流路径如图4(a)所示。Boost电路中前级输出经二极管D2向电容C3充电,同时前级输出与电容C4串联后向负载RL供电;当开关节点输出为高电平时,二极管D2截止、二极管D3导通[2],其电流路径如图4(b)所示。此时前级输出与电容C3串联后同时向电容C4和负载RL供电。在不考虑电路损耗的理想情况下,电路稳定工作时输出端电压为输入电压的2倍。
图4 开关节点输出电流路径图
3 Simulink仿真
为进一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对拟定升压方案进行了电路仿真[11],仿真电路主要由基本硬件电路和电压采集节点1~8两部分构成,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Simulink仿真电路及电压测试点
仿真时Boost电路中Pulse Generator设置占空比为97.8%,功率电感设置为220 μH,电容C1电容值设置为4.7 μF,C2、C3电容值设置为2.2 μF,输入电压设置为直流5 V,通电测试后,同时捕捉电容C1、C2、C3和二极管D1、D2、D3两端电压波形以及开关节点Pulse Out的对地电压。
图6自上而下分别为电源稳定工作时二极管D3、D2及开关节点Pulse Out的电压波形,在Pulse Out输出为高电平时,D2正向电压小于反向电压截止,D3正向电压高于反向电压导通,Pulse Out电压和C2d两端电压串联向负载供电,同时C3开始充电;当Pulse Out输出为低电平时,D2正向电压大于反向电压导通,D3正向电压小于反向电压截止,前级输出和C3两端电压串联向负载供电,同时C2开始充电。
图6 二极管波形
由图7可知,前级升压输出稳定在190 V,输出纹波约为0.26%;后级倍压输出稳定在380 V,输出纹波约为0.15%;后级倍压输出约为前级升压的2倍,仿真结果符合理论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图7 前后级输出电压及纹波
4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根据本文提出的高升压比变换器原理,搭建了样机平台进行测试,实验模型如图8所示。实验对前后两级升压的关键节点进行测量,节点位置如图9所示,在5 V的输入电压对工况波形进行测量,图10为输出电压波形,测试节点在开关节点通断作用下抬高电压值,参考节点输出稳定的电压值,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图8 高压驱动电源原理图
图9 节点示意图
(a)测试节点电压波形对比
在保持高压输出为380 V左右的情况下,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测量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得到其纹波系数;测量输入输出功率,得到转换效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4.3~12 V的输入下仍能稳定工作,且转换效率稳定。
表1 高压电源波纹系数、转换效率测试结果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结合Boost电路和倍压电路的特点,在低输入电压的情况下,能实现高输出电压增益,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详细介绍了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通过Simulink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变换器的工作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