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人饮安全与供水管理

2022-02-25贺雪丽高英英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水源供水饮水

贺雪丽,高英英

(1.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水利工作队,陕西 延安 717300;2.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水保工作队,陕西 延安 717300)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造成交通不便,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造成饮水困难。农村饮水的来源主要是地表水,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导致水源安全性不稳定,从而难以获得高质量水源。水质受到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此需要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重视,水利等部门要全面保障供水施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性,保证水质安全,为农村人提供安全的水源。

1 农村饮水安全实际情况

结合大量资料调查,针对某一城市农村区域的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当前某区域约有17.63万人口,饮水安全与基本安全人口数量在5.95万左右。也就是说该地区至少还有十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这十多万人分布在乡镇、村落中,饮水不安全用户高达31267户。水质受到当期季节性影响,存在细菌量、重金属超标、水硬度高等问题,使得该地区的饮水安全成为影响当地发展的重大问题,至少有1.05万人饮用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为保证当地居民的正常用水,需要针对性地开展供水工程,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保证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国家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非常重视,这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此,需要当地水利部门与政府加强工程管理,全面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善,解决农村用水矛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实施[1]。

2 农村饮水安全与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依靠供水工程建设。但是工程施工前设计不够充分,后期缺乏管理,外加农村本身的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水质始终难以提升。还有供水管理质量不佳,导致供水质量不达标,阻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发展。

2.1 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多处于地段偏远且临近水源地。实际开展供水工程时,交通不够便利影响车辆进场,导致施工周期进展缓慢,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同时农村饮水工程技术含量有限,尽管农村有大量的地下水源,但是无法对水源进行处理,导致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无法为农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水质监测还需要依靠防控中心,导致村民用水受到阻碍。

2.2 饮水工程设计、管理质量差

供水工程应合理利用当地现有水资源,为村民提供可靠的放心水。工程设计不合理,导致工程后续管理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过程中水费征收难度大。农村经济本就基础薄弱,加上工程制水成本在2.50元/m3左右,但是运行水价格偏低,导致征收的水费难以维持农村供水工程。物价的上涨,对于农村基础设施运行也造成一定影响。另外,供水方式敞开,导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长期饮用对人体造成影响,水质不达标对当地居民健康有极大危害。这些都是阻碍工程开展,影响农村人饮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农村人饮保障与供水管理措施

3.1 饮水保障

3.1.1人饮安全要求

结合当前国家现行标准,严格规范农村水质标准,保障农村人饮时,水质安全能够满足如下四个指标。首先保证水物理性状,不会出现浑浊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情况,不存在明显臭味,水质不会对村民感观产生影响和刺激;其次是水化学性状,指的是水质中pH值在正常范围、重金属含量等不会超标;再者是水毒理学指标,要确保经过检测后的水质不存在氟化物、氰化物等毒害物质;最后是水细菌指标,需要对水源中的细菌进行检测,对水源进行消毒,保证村民饮用到放心水[2]。

3.1.2人饮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农村人饮安全,需要为农村人口提供有保障的卫生水源,结合国家水质安全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人饮质量。

(1)维护水源的可持续性。由于农村地理位置与条件等因素影响,需要在供水工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水源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工程建设能够达到采补平衡标准,保证供水管理的合理性,解决农村局部区域水质差、吃水难的问题。

(2)工程建设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思考:对农村周边环境以及政策等要素进行综合思考,确保工程开展更符合国家规定;政府与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农村供水工程有全面保障;工程方案选择过程中,需要调查当地民众意见,结合意见科学建设。

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需要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做出完善且具体的规划。供水工程应将工作质量摆在首位,确保工作稳扎稳打前进。计划工作应按照年度计划上报,与水利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多次审查,做好农村与城镇等区域的衔接。明确农村内部所有管线线路,对供水网现状进行调查,本着高效益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建设方案。缩短工程线路长度,减少穿越河流、山脉等障碍物的线路。保证施工能够将全村整个涵盖在内,这就需要全面摸清现状,整合相关建设规则,才能保证从源头上控制供水工程质量,确保农村人饮供水管理水平提升。

(3)严格把关工程材料。想要保障工程质量,为村民提供可靠的饮水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保证供水工程管道压力正常,要求在规范各项施工内容后,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经过试验合格的管道,对试压过程进行记录,并对管材进行消毒后化验水质,确保管材的卫生性能符合水质检测标准。管材质量检测不得延后,需要在管材布设前就进行检测,这样才能确保管材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处理[3]。

图1 管道压力试验

3.1.3坚持水源保护及安全饮水建设

饮水安全建设还应兼顾水源质量,做好防治结合工作。一方面,加大对水源的保护力度,防止污染物对水源造成侵蚀。另一方面,建设供水管道专属排污口,联合净水设备集中整治水源条件较差区域。开展修建和改造工程,当水源存在较严重的污染时,需要更换新的水源。

3.1.4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为保证农村饮水质量,相关部门人员应定期对农村水源进行检测,确保管网出水质量符合人饮标准。取水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农村用水的便捷性,同时考虑到农村老幼病残身体情况,保证取水有较强的操作性。选择河床式、机井等取水方式,具体需要根据当地水源分布以及村内实际情况决定。总之,要保证农村居民都能用上放心水,并延长供水工程的使用寿命。

3.2 加强农村供水管理

在供水工程建设完工后,需要加强后续管理才能保证供水工程作用得以发挥。这就需要严格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其能够围绕着农村人饮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形成良性的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工程运行机制。

3.2.1建立管理责任制度

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能够得到合理管控,需要保证工程所有权归属明确。该区域的管理模式是对当地拥有的6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按照两级负责与四方监督的管理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根据改革县域位置为农户安装不同等级的计量表,用水协会对供水管理单位供水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水费征收、水质检测等工作,都能得到定期考核。本文针对介绍地区的水利管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当地结合实际情况,对用水、工程维护等方面制定完善的制度,收取相关费用,即居民生活用水制定为2.4元/m3,非居民用水4.0元/m3,并在供水工程运行过程中,指派专业人士对工程进行运行维护,确保水源有效供应。

另外,为了保证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管理重点放在维护上,对各个供水站采取不同征收标准,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提出的水价进行计量征收。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折旧基金,专门保管相关费用,明确具体使用范围,杜绝被挪用的情况,将资金作为农村大修专户支付费用[4]。

3.2.2健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应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根据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时分析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农村供水管理人员考核培训,针对制度落实情况,突出实际管理效率;采取现代化管理模式,保证用水农户都能参与到管理过程中,确定主管部门与农村住户的具体权责;对供水工程运行期间各项费用支出公开,避免出现乱收费的现象。

同时需要对村内水源进行合理保护,由于水资源被破坏,会导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大项目,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保护工程区域水源地,避免水源遭到破坏。严格对地下水开发工作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同一位置过度开发的情况。过度开发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需要科学制定开采面积,并严禁村民乱取水。还要对开发的地下水水质卫生进行检测,查看是否满足人群饮用标准,确保农村用水安全。

3.2.3建立管理责任制

对于农村人饮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能够确保监督作用有效发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过程艰辛,对于农村发展有深远意义。对此,需要在饮水工程建成后加派人手精心管理,确定好负责人的具体责任,结合当地供水工程受益范围,根据权责确定所有岗位人员责任。采取岗位责任制,对各自岗位内容进行明确划分,制定完善的工作标准、要求。并为农村提供奖惩机制,确保管理人员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此外,还需要招纳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水利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上的支持,推动供水工程切实发挥工程效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工程是一项保障农村人民正常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对于农村人民有重大意义。保障农村人饮安全,为其提供优质的水源,建立符合当地生活的供水工程,协调供水管理体系,保障农村人民享用到安全放心的水源,从源头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耗时耗力,但是能够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属于惠民工程,只有加强管理才能确保工程惠民作用有效发挥,真正成为农村供水的主要依靠。

猜你喜欢

水源供水饮水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饮水
寻找水源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