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阴阳气血津液失常论治功能性便秘

2022-02-25马光怀赵青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阴阳

马光怀 赵青

摘要:功能性便秘与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燥热、阴虚、阳虚、冷积、湿热、痰湿密切相关,且临床上并不仅仅以单一病因存在,往往多因素相兼致秘,因而则需采取相应治法。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阴阳;气血津液失常;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属于中医“大便难”、“后不利”、“脾约”、“肠结”等范畴。其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本文从阴阳气血津液失常论述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一、辩证分型

1.气虚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升降正常则肠道传导功能正常。脾失运化,则中焦升降失司,脾失升清,胃失降浊,升降枢机失常,糟粕内停,则大肠失去传导功能。气虚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无力,便质不干,排出困难,便后汗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缓。此证多见于久坐少动或年老色衰者。治宜塞因塞用,以补通塞,以补治秘,予补中益气汤加减。

2.血虚

津血同源,津血亏虚则肠道失去濡养而致血虚肠燥;血为气之载体,血虚则气血益甚,进一步加剧便秘症状。血虚型便秘三四天甚至七八天一行,粪质干硬如羊屎,解时困难,其面色萎黄或潮红,或有心悸、口干、烦躁不安症状,脉细数或细软,舌红少津。本证多见于病后体虚,产后血虚者,治宜加味四物汤。

3.气滞

情志抑郁会导致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则糟粕内停,大肠传导失司,即所谓“气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沉。本证多见于年老体弱少动,或长期伏案工作年轻人,治宜四磨汤类方。

4.血瘀

《丹溪治法心要》有云:“有脾中伏火,便秘干燥,不思饮食,及风结、血结,皆令闭塞也。”唐容川在论述便秘时说:“又有瘀血秘结之证,或失血之后,血积未去,或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停积不行,大便秘结。”本证其病机主要为血瘀、瘀毒相互搏结,导致肠腑通导失司,血瘀与粪屎蕴结,日久成毒,毒损害肠络。其症多见腹中刺痛,大便色黑;望診多见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此证多见于合并其他多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治宜桃红承气汤,或失笑散加味。

5.燥热

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热肺燥,下移大肠,或过食辛辣,或过服热药,均可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粪质干燥,难于排出,形成所谓“热秘”。《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诸病源候论·大便不通候》:“若三焦五脏不调和,热气归于大肠,热实,故大便燥涩不通也。”症多见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宜麻子仁丸。

6.阴虚

《景岳全书·秘结》中所述: “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到而肠脏干槁,此阴虚而阴结也。”脾为下焦,乃后天之本。《内经》有云:“年至四十,阴气自矣半,起居衰”,年老之人,脾胃自虚,纳谷不佳,水谷不充,气血津液化生不足,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肠失濡养,津液亏虚则燥屎内结,发为便秘。故此证多见于老年人,且老年性便秘病因多责之脾阴不足,故有薛生白:“脾阴虚则便秘”之说。此类便秘以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伴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少眠、口干苔燥、脉细数为主要表现。治宜增液承气汤。

7.阳虚

《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又如《诸病源候论·卷之十四》:“邪在肾,亦令大便难,所以然者,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中医认为脾肾乃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虚;脾阳久虚,可及肾阳不足。故此证便秘多则之脾肾两脏。阳虚型便秘症见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或无便意,兼见腰膝酸冷,手足不温,面色晦暗,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沉迟。脾肾阳虚,无力行舟,故应以温阳通便为治法,治宜济川煎。

8.冷积

冷积便秘的病理因素是里寒,里寒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是外寒直中,一是虚寒内生。外寒不外乎贪食生冷,阴寒内生;或药过病所,伐伤中阳。总的病机是寒积阻滞肠道,肠道传导失职。正如《证治要诀·大便秘》云:“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冷积便秘大便间隔时间长,一般3-5天,甚至7天以上,大便或如羊屎,或硬如蒜子,排出困难,长小便清长,面色青白,手足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舌质色淡苔白水滑,脉沉迟。寒积停滞肠间,非下法荡涤,积滞不下;非温阳通散,寒气不去。治宜大黄附子汤加减。

9.湿热

本证多因外感湿热,蕴结中焦,或嗜食厚味、辛辣油腻,壅滞肠道,或忧思郁滞,气不行水,聚而成湿,湿郁化热,阻滞气机,致大肠传导失司而致便秘。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不舒为发病之因,脾胃损伤,气机阻滞,肠传导失司病机之本。其临床表现多为:大便黏腻不爽且伴有胃脘痞满,身重困倦,恶心嗳气,食少纳呆,排便费时,排便不尽感,甚至魄门后坠感,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三仁汤加减。

10.痰湿

痰湿阻滞,气机不运,损伤阳气;痰湿困脾,脾失纳运,脘腹胀满,便溏不爽;痰浊窃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代医家张璐对于痰湿所致之大便不通,称之为“痰秘”。此证多因饮食不节,内生痰湿,腑气不通,从而发为便秘。本证多表现为排便不爽,大便不硬,粪便表面有黏液,同时多伴有颜面油腻,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苔腻脉滑。治宜二陈汤加减。

二、总结

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其关键病机在于传导不利,病程早期实秘为主,临床治疗上可稍加攻伐之药,但不可太过;长期便秘或体质较弱的患者,血瘀、痰湿等邪实逐渐累及,易损耗正气,此时多虚实夹杂,此时临床辨证治疗应以补益为主,不可一味采取通腑泻下之攻伐强法,稍加通腑泄下之剂即可,但不可常用;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各种变证,加重便秘。

猜你喜欢

功能性便秘阴阳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清明祭祀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阴阳刑德与秦汉秩序认知的形成
瑶医火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超声中频同步电疗法联合朱氏一指禅推拿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复方嗜酸乳杆菌对功能性便秘的改善效果观察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