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鼓现状调查
2022-02-25张晋
张晋
中州大鼓的基本情况
(一)中州大鼓源流初探
中州大鼓起源于河南新乡赵堤村,村民多以农耕谋生,长期的劳作生活使得中州大鼓呈现重心向下的动律。这里的人们热情豪迈、心胸开阔,中州大鼓也呈现出热烈昂扬、奔放豪迈的风格。
鼓作为一种响器,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被应用于军事活动、祭祀仪式、节日庆典中,受到人们的喜爱。每逢有庙会、节日庆典,便有鼓舞表演。
根据赵堤村天仙庙庙碑记载,明万历年间,当地匪患频发,村民们集资置办大鼓,用大鼓的声音传递消息、鼓舞士气,共同抵御寇贼。
据非遣传承人、中州大鼓艺术团团长李星光口述:“中州大鼓最初是由男性抬着关公像,赤裸上身与足部,边击鼓边行走,祈求天公降雨,庄稼能有个好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州大鼓也在村民自发击打中逐步完善,村民赵存义、张崇仁二人在击鼓中研究出了“大呼雷炮”的基本节奏。
到了清代,张万坤将鼓与铙、镲、锣相配合,并以“火神”“天爷”“天地”来命名他所组建的鼓会。民国时期,张再富、程明志、程玉喜三人(均为第五代传承人)在不改变中州大鼓祭祀、祈福功能的同时,对“大呼雷炮”(声调沉稳,节奏较慢)进行改编,编成“小忽雷炮”(声调昂扬,节奏较快)。
(二)中州大鼓艺术团基本情况
笔者于2021年1月30日在赵堤村采访李星光得知,如今中州大鼓艺术团队员有100余人,其中女性队员约占40%。队员年龄在40~60岁,40岁以下队员数量极少。队员学习表演中州大鼓时间绝大多数为10年以上,多数队员在20岁左右开始学习中州大鼓,有的队员已经表演大鼓40余年。
队员多为赵堤村村民,如有演出,李星光便会召集村民进行排练,如今的演出多为商业性演出,规模有大小之分。小规模演出由一面大鼓(男)、八面挎鼓(男)、两副铙(男)以及十六副小镲(女12人、男4人)组成。大规模演出会相应增加大鼓、挎鼓、镲、铙的数量。
每逢表演比赛、婚庆丧葬、开业迎宾、庙会祭祀活动或者其他民俗活动,总能看到中州大鼓艺术团的演出。近10年来,该团演出的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非遗”展演和民间艺术节。
中州大鼓舞蹈研究
中州大鼓的舞蹈部分多由舞镲成员完成,击鼓与铙的成员位置很少移动。巨鼓有100余斤,挎鼓有50余斤,挎鼓背上后很难进行激烈的移动或动作。中州大鼓节目共有4到5种,其舞蹈表演中男性舞镲人员舞蹈与女性舞镲人员舞蹈有显著不同。
(一)舞蹈基本动作
中州大鼓经由传承人、老艺人以及县文化馆老师的发展,现如今舞蹈的重要性得到提高,其中的经典节目由六段构成,以女性舞镲人员的舞蹈为主,男性舞镲人员在旁边,起到陪衬的作用。其余的节目以男性舞镲人员为主,女性舞镲人员在后面起到陪衬作用。以下对中州大鼓舞蹈表演的分析主要从舞镲人员的动作进行。
中州大鼓舞镲的基本步伐为“蹲-跳步”和“蹲-起步”,“蹲-起步”贯穿于表演的全部过程,在表演到激烈处,“蹲-起步”改为“蹲-跳步”。其中“蹲-起步”幅度不大,较为平稳,在节奏方面依照鼓点而动,听到鼓的声音向下蹲,听到铙声响起向上起或跳。
以“小忽雷炮”为例,筹表示铙音,锵表示大鼓和镲音,节奏和动作如下:
節奏一:锵锵 筹 锵锵 筹 锵锵 筹锵 筹锵 筹| 锵锵 筹 锵锵 筹 锵锵 筹锵 筹锵 筹|
节奏二:锵锵锵锵 锵锵 筹锵 锵 | 锵锵锵锵 锵锵 筹锵 锵|
躯干:躯干在节奏一和节奏二中没有太大变化,保持在筹音直立,在锵音时向前、向下微曲。
手臂:手臂在整个动作中为显要部位,其中大臂在整个上身中属于显要部位,活动幅度较大。舞者手部动作为持小镲。在节奏一和节奏二中,镲音时大臂带动小臂从胯部向上移动到胸前,击打小镲;在筹音时大臂带动小臂向上伸,将小镲上的镲巾扬起。
脚:在节奏一时为移动步伐,锵音错步快速移动,全脚掌自然落地;听到筹音双腿向上跳起,自然交换重心。在节奏二时双脚自然位站立不动,无重心变化。
膝盖:在节奏一时随步伐移动自然弯曲,筹音起跳前后自然曲折,曲折较小。在节奏二时随锵音重拍向下屈膝,弱拍向上微起,听到筹音时膝盖完全伸直。
最初的中州大鼓是赤脚进行舞蹈的,步伐一般由全脚掌或者脚后跟先落地,保证步伐的平稳快速。受农耕生活的影响,形成微屈膝、重心向下这一基本的步伐与形态。舞镲人员,尤其是男性舞镲人员表演时,除筹音时上身向后微躺、头部抬起之外,其他动作上身始终保持向前微曲,头部向下微低。
男性的躯干、下身步伐的活动幅度相较于女性更大。女性舞者在表演时上身与头部几乎保持不动,下身跳跃、屈膝等动作幅度较小。男性舞者在舞镲时头部与躯干向前、向后活动范围更大,下身跳跃、移动所占空间范围也更大。中州大鼓最初打大鼓和舞镲的人员均是男性,但如今村中的男性多外出打工,在村内打鼓的男性成员不足,甚至无法组成一支鼓队,所以李星光集合村内妇女学习舞镲。
女性舞镲人员通常有12位或更多,队形的变换较为复杂,每位表演者动作一致;男性舞镲人员较少,没有固定的队形,动作随意变化。笔者采访一位男性舞镲人员得知,他在进行表演时是处于即兴起舞状态,踩着鼓声和铙声随性而动,没有固定的套路,男性打鼓、铙、镲的成员会根据自身每场的体力等方面而进行改变。舞镲的女性则有着复杂的队形变化和较多的表演。
男性和女性的体力有着明显差别,而中州大鼓的表演通常不会只进行一场演出,经常连续性表演,长时间的演出导致演员体力消耗更大,所以女性的动作多但幅度小,男性的幅度大,动作也无过多要求。
(二)舞蹈中的服饰道具
中州大鼓是以听觉为主、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服饰、道具配合默契。鼓舞表演中服饰、道具与音乐、舞蹈之间的配合增强了视觉冲击,营造出恢宏的气势。
中州大鼓在最初是不系绸带的,表演时也没有特定的服饰。中州大鼓现有的服饰以红、黄、绿为主要颜色,根据团长介绍,过去并没有规范的服饰,人们经常赤裸上身敲鼓,在寒冬时也会赤裸上身打鼓。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美观,中州大鼓艺术团成员身穿红色、绿色绸缎或棉布质地的服装进行表演。服装的颜色与红色的鼓相互衬托,表演时鼓槌、铙、镲上系红色或绿色的绸缎,绸缎的长度有所不同,其中舞镲人员为长绸,表演过程中红、绿绸带的扬起与下落极大地提高了观赏性。大鼓的鼓槌采用柳树枝制成,有弯曲,上面漆成绿色,与红色的绸带相互衬托,在美观的同时增强表演的气氛。
大鼓鼓内有拉簧,敲击起来有金属音,声音沉稳、厚实,舞蹈步伐和着鼓点,重心向下,节奏十分明快,舞动起来地动天摇,十分精彩。铙用铜制成,呈半圆形,声音清亮悦耳。舞镲人员听到铙的声音响起时向上跃起,扬起手臂。舞镲人员手持镲,镲比铙要小,中间隆起的部分也较小,声音也较为响亮,穿透力十分强。舞蹈与音乐结合十分密切。
对中州大鼓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一)中州大鼓现有的保护措施
1.政府扶持
根据李星光团长口述和相关学人的记录(何鹏宇:《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以来,中州大鼓艺术团接受国家、省、市、县等各级资助110余万元。其中2012年、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非遣保护资金50万元;2011年,中州大鼓传习被评为河南非遣传习所,获得1万元资助;1988年,新乡县政府资助1.2万元,为中州大鼓艺术团改进了服装和道具。此外,村委会和热衷于中州大鼓的企业也常为艺术团赴外地比赛、演出提供资助。1994年,河南电影制版厂专门拍摄了《中州大鼓》纪录片。
2.中州大鼓艺术团的自我保护措施
李星光注册成立了新乡县中州大鼓艺术团公司,以经营中州大鼓演出活动。据团内成员介绍,2020年之前全团每年平均能获得表演收益30余万元,每位队员平均每场演出能得到80~100元报酬,每年可获得上千元的表演收入。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团队收益较差。在宣传方面,中州大鼓艺术团在村内等处书写并张贴宣传标语、印刷宣传手册、开发了的宣传彩铃。团长李星光与成员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将中州大鼓向周边地区发展,还举办中州大鼓培训活动,邀请当地的中小学生学习中州大鼓。此外还积极联合高校,参加“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2021年下半年,中州大鼓艺术团联合新乡学院,将中州大鼓引入校园。
(二)中州大鼓传承保护及展望
1.现存的问题
演员老龄化问题。演员的老龄化对于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州大鼓也是如此,新生力量严重不足,团内演员平均年龄40岁以上,40岁以下年轻人几乎没有。团内一位成员说:“现在的村里年轻人即便是过年都不愿意出门,更愿意待在家玩手机、刷短视频。”据笔者观察,2021年2月17日中州大鼓在村子里表演,观众普遍为老年人和儿童,20~30岁的观众极少。村内的年轻人普遍不喜爱传统中州大鼓的表演,这也导致了中州大鼓后继力量严重不足。
中州大鼓的非遗传承人认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州大鼓目前的非遗传承人为李星光,但是村内关于非遗传承人的认定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据李星光团长介绍,2017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下发的资金已有20余万元用于购置鼓、铙、镲、服装等,但是由于非遗传承人认定等原因引发的争议,导致这些用具无法真正用在中州大鼓的发展上,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团内成员打鼓积极性下降。据调查,队员们很少在其他时间练习中州大鼓,只有少数成员每周坚持打鼓。除了传系面临一些困难,还有三点原因。其一,由于中州大鼓艺术团频繁的商业演出活动,使得中州大鼓原本的自娱性质减弱,逐渐向表演艺术发展,这种行为并不能完全获得成员认可。其二,现在社会的发展极为快速,村民有更多可的休闲娱乐方式。其三,由于中州大鼓的成员多数有20余年的打鼓经历,鼓谱已经熟记于心,甚至有些僵化,使得人们对其热情衰退。
2.期望与建议
(1)教育传承
针对中州大鼓的成员老龄化的趋势,若想中州大鼓持续、健康传承,应做到老艺人、政府、学校等之间的友好交流与互通,其中老艺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具体措施:首先,在周边学校可以开展“非遗文化节”,开展专题讲座、表演晚会等活动,建立文化认同感。其次,设置中州大鼓教学课程,比如可以根据中州大鼓的舞蹈、音乐、道具来设计鉴赏课或实践课,使学生更深入学习与了解中州大鼓。最后,拓展中州大鼓教学的空间,让中州大鼓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发探索中州大鼓或组织参加相应的社会活动,激发情感的共鸣。
(2)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
中州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存在着恶性竞争问题,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与选举应始终坚持开放、科学的方法。首先,应健全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的档案,并对非遗传承人开展的传承与保护项目做到实时更新。其次,应该对代表性传承人做出更加科学化的管理,建立并保持良性互利的增长机制。国家对传承人进行资金资助而引发的矛盾应该得到重视,村委会、县、市要开展有重点的帮扶措施,对下发财政扶持份额进行具体的细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层次培养非遗传承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进而在保护非遗传承人劳动成果的同时,还能以此为依据明确传承人花落谁家,从而减少人们之间的矛盾。
(3)历史与未来的结合
传统艺术的创新需要加强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可以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传播或者创作。在表演形式上需要拓宽创作题材与内容,在鼓舞上融合更多的现代艺术,创作出中州大鼓舞台剧。在保留中州大鼓艺术的本质与内涵的基础之上,对其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创新,用现代的编创方法进行重新编排与设计,推出中州大鼓的舞台作品。现如今,中州大鼓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要想真正激活中州大鼓的艺术活力,需培养更多新一代的接班人,尤其是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
“保存”和“传承”才是保护中州大鼓生命力与活力的最主要方法与途径。在保护措施方面,可以对中州大鼓进行图、文、声、像全方位的记录、整理与分析,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题图:表演中的中州大鼓)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