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22-02-25李旭艳
李旭艳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为社会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技术人员。中职数学是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重点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和社会实际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数学教学;教育现状;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043-03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促进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所需的必备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而中职数学需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着眼于当前社会专业对口人才紧缺的现状,更加突出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服务功能。中职数学教学要尝试转变原有的固化思维,实现“应用接受、必须够用”的目标,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中职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分析、推断等综合能力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数学具备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在使科学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未来也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教育部认定的定向教育,包括社会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等丰富的内容,其不仅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能够将专业技能与普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衔接与融合的精准教育。因此,中职数学这门充满活力、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无论是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中职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现状
据实际观察与调研发现,部分中职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态度不端正
态度是展现内心世界的一种具体反映。由于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够重视,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是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学生态度不端正是因为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有着较大的关系。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学生在性格方面和心理方面存有閉锁期、过渡期、动荡期。就是大家常说的“半大孩子”,说幼稚而年龄在成长,言谈举止又想向成人靠近,说成熟但在为人处世、自立能力又较为欠缺。部分学生一边极力想摆脱来自校园和家庭的束缚,认为自己具备独当一面的资格,一边又对社会没有清晰的认知,不明白社会的竞争激烈和复杂性,因此学习态度表现出模棱两可。第二,青春期是人由幼年状态向成人状态的发展转变时期。处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发育会越来越平稳,由个体身心素质差异的不稳定发展成相对稳定的人格,最终真正拥有稳定的人格。学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望,反而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转向社会,比如频繁染发、对时髦服装的热爱、对明星的追捧等。
(二)学生缺乏自信心,主动性不够
目前,社会对中职教育依旧存有偏见。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学生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常感到自卑、缺乏自信。而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去学习,怎样有效率地运用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刻不容缓,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由传统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增强教学互动性,让学生敢于、乐于参与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有清晰的优缺点认知,从而认可自己、改正自己、提高自己。
(三)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会主动学习,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及时复习,也不小结、反思。这是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也是数学成绩提高不了的重要原因。现阶段要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耐心地加强学法指导。
(四)学习方法不当
什么是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学习方法大多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能够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高效、更便捷地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数学学习对学习方法并没有做统一的规定和硬性的要求,学生有发展性、独立性人格和个别差异性,不会因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学习方法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学习数学的方法还是有一定可取的规律。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观察、分析、推理、提取重要信息、比较、归类、联想等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数学思维和数学方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效果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教师发挥带头人作用,创新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较之前更快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还原学生的主体身份,高效强化学生学习意识。
四、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在教学中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1.教学活动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教授知识的老师和渴求知识的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共同配合
想要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就要主动学习,主动性来源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来自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思考同样的教材如何才能教得妙趣横生,学生注意力能随着老师走,知识在无形中很快掌握。要活跃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构建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可适当参考与应用教育家加涅所总结出的学习层次分类方法,把教学情境和学生学习水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行整体排序,把学习状态进行分类,从而建成层级结构。
(1)经典条件作用。指学习对某种刺激能够做普遍性和发散性的反应,其过程是刺激—强化—反应。比如,前一天学习了图形的性质,在当堂课中向学生提问有关实物图形的性质,将理论落实于实践中,既回顾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能刺激学生的反应能力,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得以强化。
(2)教师提出在不同条件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规则或原理来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用这种方法刺激学生思维能力和单独思考问题的意识,回答问题使其获得荣誉感,为其下一次的积极思考奠定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实施改革
(1)倡导独立慎行式学习。通过学生自我谨慎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既定目标,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或强制性地学习,学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进一步认识自己,获得自豪和荣誉感。
(2)倡导多人合作探讨式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进行思维拓展,为学生布置适合多人共同完成的作业。当学生为了组内集体荣誉而认真完成时,就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合作学习能够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努力学习,在完成共同作业过程中实现自我的飞跃。
(3)倡导深入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数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举一反三,进行头脑风暴。这是一种对思维的考验也是学生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
3.利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规律
教育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白鼠按压杠杆的实验,通过实验总结出结论:生物做出的反应与之后出现的刺激条件对行为有控制作用,它对反应发生的概率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采用正强化与负强化结合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后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回答应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的出现。或者给学生撤销一个惩罚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竞争学习。
(二)提倡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为学生输出知识,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将知识填鸭式硬塞给学生。这种方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学生也只能机械式地进行记忆,达不到理解记忆的效果,随后遗忘的频率也越来越快。教学应该采用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将他们所发现的规律、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加以修正、点评,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在数学课堂中能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归纳问题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和概括能力的一种快捷方式。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這一章节中,教师要讲授圆锥、圆柱、球体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等相关计算法则。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构建,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在多种立体图形组合计算表面积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计算,将隐藏面忽略不计。学生这时会产生疑惑,而询问教师的过程就是一次非常好的自主能动的学习机会。
(三)讲练结合,高效提升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在思考中参与、在参与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时期,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令学生觉得轻松愉悦,学习知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讲课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随之产生疲惫和厌倦感,上课也就三心二意,这样的方式并不可取。时间过短,教师的知识讲授不明晰,引领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差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教材重点将其讲清楚明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加以练习。
(四)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要遵守客观性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标准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具有针对性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其次,评价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不带偶然性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最后,评价态度也不可主观性。诚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评时可采用多种方式,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等。在不同学习阶段,评价方式随之调整改变。在新学期教学伊始或每一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可采用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学情回顾、分析学生学习疑难,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目的是组织随后的教学内容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具体如:检查学生学习准备程度和预习情况。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掌握差异度时进行的测评与反馈。教师要对日常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转变心态,对学习更有信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使班级学生有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评价的主体与参与者。
(五)强化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更是参与者和执行者。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要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应该做好对教师提高专业理想、专业素养的动员。强化教师关于开展好课程教育观念、为教师提供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完善师资力量。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例如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等。
教学是一份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教师要坚守初心,有高尚的师德、沉静的心境,甘愿陪学生一路向前。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党峰.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何忠侠.浅谈中职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