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生活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培智生的生活素质
2022-02-25邵银福
邵银福
[摘 要] 生活素質是人的最基本素质,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与生存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活素质的培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生活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针对生活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在生活语文教学中对培智生教育的方法,提出了生活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从培智生的学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培智生因材施教,以提高他们的生活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社会、正常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 键 词] 生活语文;培智生;生活素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034-03
生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人立足社会、行走社会的重要支柱因素。生活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是学校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语文是文化课重要的传授工具,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活素质训练的重要课程。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生相对缺乏生活经验,生活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培智生进行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培智生了解生活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引导他们将生活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提高他们的生活素质。
一、提高培智生生活素质的重要性
人的智力与身体素质对生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能力是学生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最基本能力。科学实践显示,学生的生活能力影响着他们今后的生活与发展,所以学校教育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训练。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培智生由于在智力、听力等方面有着正常学生所没有的缺陷,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生活的幸福指数降低。因此,提高培智生的生活能力,对他们的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生活语文是特教学校的重要科目,在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能力培养渗透于其中。当培智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培智生将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结合热点话题进行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讨论,从而开拓培智生的思维,引导培智生创新,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
为了提高培智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正常生活,生活语文教学要根据培智生的学情,将生活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据生活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培智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结合起来,寓教于生活,让培智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培智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才。
二、提高培智生生活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
对培智生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愉悦地成长、顺利地发展与成才。由于培智生存在身体上的缺陷,这就使得他们存有自卑心理,从而引起了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自信心的不足。鉴于此,教师在生活语文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革新观念,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培智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要培养培智生的生活技能,要在学科教学中把培智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渗透其中,要促进培智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生活技能。
(二)制订适当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在生活语文教学思维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制订适当且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在新课改的生活语文教学中,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与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语文思维能力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培智生的基础能力和性格特征有深入的了解,要按照活动目标执行活动内容,如此一来,培智生能够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积极参与进来。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深入考虑各项语文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内容各部分之间的顺序、时间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培智生以“主动探索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进而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拓宽教学的覆盖面,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知识点教学中需要积极且活跃地激起学生的共鸣。培智生对未知事物具有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是营造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从培智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个性特征出发,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多个角度指导培智生积极参与学习,拓展培智生的学习与创新空间,使培智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培智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开展课本剧的活动形式,让培智生深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在该过程中合理进行引导,让培智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主进行角色的扮演与展示,达到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加强对培智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
(四)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
读写能力影响着培智生的生活能力。读与写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生活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读与写的锻炼。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信息获取能力,从而引起学生对阅读作用的重视,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对知识点内容进行自主分析与思考。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充分明确当前学情与教材内容的联系,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计划。例如,在教室创建图书角,在放置有关生活语文读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借书。家中有好书的学生可以互相传阅,也可让没书的学生分享阅读,从而营造浓厚的读书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提高读写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广泛的创新化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广泛用处,并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提升生活语文学习的效果,促进培智生生活素养的提高。
(五)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人的情感与思想有着重要的启发引导和塑造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对培智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培智生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收集渠道,通过互联网的检索和查询功能,根据培智生的学情与心理,甄选、分类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厘清在语文教学中渗入的方法。在设计生活语文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渗透方式,使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促进培智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古代诗、词、歌、赋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表现形式,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粹,其中包括忠、孝、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思想;包括琵琶、二胡、古筝、书法、篆刻等优秀技艺;包括京剧、黄梅戏、秦腔、秦安小曲等戏曲文化形式;包括亭台楼阁、园林、塔、寺等建筑风格以及传统节日等文化风俗。因此,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丰富培智生的知识面,是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培智学校教师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引导培智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丰富精神内蕴,提高民族自豪感。
(六)培育培智生的学习品质
培智生学习品质教学内容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培智生学习品质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的格局。而生活语文课本作为培智生学习品质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按单元主题设计的科学活动内容有时不能充分调动培智生的积极性。因此,拓展培智生学习品质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材料是比较多的,教师要根据培智生的认识与活动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开发各种材料的用法,鼓励他们开动自己的大脑去探索材料的各种用途。教学实践证明,培智生在生活语文教育活动中要通过对材料的认知而知晓相关的经验。特殊教育学校的培智生在智力、习惯、认知等方面各有差异,因此,教师要考虑同龄培智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层次的教学材料,照顾好培智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能力基础的培智生都能获得学习品质的培养。因此在生活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处理教学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与生活实际联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对培智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知识内容的同时形成灵活的思维,提高生活素质。
(七)增强培智生的自信心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他们就像一道光照亮每个学生的人生。一个好的老路师会帮助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披荆斩棘,走向人生的彼岸。现如今教育部门对培智教育越来越重视,当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行为、大局观要求越来越高。培智教育面对的是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这个时候老师无疑成为唯一能帮助他们进步的人。培智教育教学要想逐步渗透培智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很高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教学能力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为每个培智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以前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门槛不够高,主要看学历,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文凭很高却没有教学经验,最后导致整个班级水平低下;有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没有很好的思想品格和心理素质,他们喜欢用“强灌强输”的方式来提升培智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最后学生长期处于压力下导致心态崩塌。教师除了要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还必须要有很好的耐心和教学方法,能对培智生循循善诱,让培智生经过不断的熏陶找到人生的目标和自信。教师对培智生的思想教育一定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或口头上,应当多付诸实际行动。如当培智生通过勤奋努力获得了进步,教师一定要以鼓励的方式来表扬学生,不断增进他们的自信进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当培智生某段时期忽然心情低下、神情恍惚,教师一定要注意培智生心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在了解基本情况后要安慰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倾听者,而后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当培智生在课堂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如欺负同学、上课捣乱、满口脏话等,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对学生提出批评,并在课下单独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如当培智生犯了错,老师可以让他们写保证书并向同学道歉,可以让他们进行体力劳动来代替口头争吵,在课下让他们去室外打扫卫生等,让他们在体力劳动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加以改正进而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八)开展长线语文教学
生活语文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对培智开展生长期的学习与训练。因此,教师可以推行特色的学习计划,以生活语文为依据,锻炼培智生的语文与生活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下,通过分级教学形式开展长线语文教学,针对不同年纪的培智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并富有生活气息的阅读材料,分级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包括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当培智生在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颁发具有象征性的勋章,代表学生该分级下的生活语文学习达标,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培智生主动学习生活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使培智生能够带着目标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进行层次性与系统性的学习与拓展。此外,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开始前,开展生活语文学习分享会,通过布置课后任务的方式让培智生在课堂上对课外生活的片段以及心得进行说明,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让每个培智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会,积极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分享对美文、美句的赏析与理解心得;可以是推荐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诗歌,也可以是自己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长期的生活语文教学中帮助培智生积少成多,不断养成生活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提升生活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充分锻炼培智生的生活素养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我国新的育人教育目标为指南,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加强对培智生生活素养的培育。在新时期生活语文教学中需要明确阶段性教学目标与长远教学目标,从培智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入手,根据教材与学校实际,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要开展有效的生活语文训练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帮助培智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力与生活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8).
[2]华清,杨书悦.本色语文 魅力语文:谈谈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特殊教育,2008(12).
[3]谢诗雨.情境教学在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3).
[4]黄丽娇.生活,让聋生语文学习焕发精彩[J].考试周刊,2017(41).
[5]陈向华.思维地图刮起培智语文课堂的“头脑风暴”[J].文教资料,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