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

2022-02-24

科学中国人 2022年23期
关键词:玛雅人海冰北极熊

微生物群的多样性

《科学》封面:人体内许多相互关联的微生物群落的概念插图。《科学》杂志第6596期专刊报道了这些微生物种群之间的交流对发育、健康和疾病具有系统性影响。健康的人体是丰富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家园,它们主要都是在出生后早期获得的。大部分微生物在肠道中,但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存在于皮肤、口腔、鼻子、肺部和生殖道中。人类微生物群在维持体内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宿主的生理。如果微生物种群被抗生素或低纤维饮食破坏,那么病原体就会占上风,导致全身感染和炎症。

天空观察家

《科学》封面:一座10世纪的墨西哥玛雅建筑。《科学》杂志第6597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历史上的玛雅人以天堂为生活的导向。今天,他们的后代和西方学者一起研究他们复杂的天文学。今年4月,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已经破译了一份2300年前的铭文,上面刻有同样日历格式的日期,证明它在数千年前就被玛雅人使用过。玛雅人生活在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在像这样的小村庄,玛雅历法在征服和几个世纪的迫害中一直在运行。现在的一些玛雅人希望通过合作帮助恢复他们的遗产,一些家族的成员开始在周围的社区寻找古老的天空知识的碎片。

构筑核孔复合体

《科学》封面:人体核孔复合体(NPC)的横断面图。《科学》杂志第6598期专刊报道了一个巨大的人类NPC的近乎原子的图像。这些研究包括生化重建、X射线晶体学、质谱学、诱变和细胞生物学;使用改良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重建整个人体鼻咽癌;并利用人工智能来精确建模组件。有两项研究提高了单粒子冷冻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使次级结构元素和脊椎动物鼻咽癌残留水平的细节可视化。论文揭示的分子组装丰富了人类对脊椎动物和人类NPC结构的理解,包括从核心支架到连接各个部分的连接蛋白,以及从核膜锚定到中央运输通道上方的细胞质丝。

一个新的北极熊种群

《科学》封面:格陵兰岛东南海岸的一种北极熊种群,尽管接触海冰的机会有限,但它们仍利用冰川冰生存。《科学》杂志第6599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北极熊的一种新亚种。它们会利用冰川冰来替代海冰,从而活得更久。北极熊的生活环境随着气温的攀升而雪上加霜,它们主要依靠海冰生存,捕猎在海冰缝隙之间浮上来呼吸的海豹。对大部分北极熊来说,随着冰盖的融化,捕猎的机会正在消失。科学家证明了在格陵兰东南海岸,离群索居着一群未被记录过的北极熊亚种。那片区域对北极熊并不友好,因为长期以来那里都没有海冰。

猜你喜欢

玛雅人海冰北极熊
玛雅人的预言
末次盛冰期以来巴伦支海-喀拉海古海洋环境及海冰研究进展
近三十年以来热带大西洋增温对南极西部冬季海冰变化的影响
北极熊将在100年内灭绝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绝望的北极熊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基于TerraSAR-X全极化数据的北极地区海冰信息提取
玛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