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的管理办法

2022-02-24康小红

人人健康 2022年27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胃溃疡饮食

康小红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定西 748100)

临床研究显示,慢性胃溃疡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临床症状以饱胀嗳气、饥饿不适和上腹疼痛为主要的症状表现[1]。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还有可能出现黑便或者呕血的情况。慢性胃溃疡在临床上的发病因素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2]、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等。若患者胃内有较为广泛的幽门螺杆菌分布,并且其中的数量较多,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时,无论选择侵袭性的检测技术还是非侵袭性的检测技术,最终的检测结果都相当敏感,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这些因素也是慢性胃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慢性胃溃疡的合并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均会造成重大影响,慢性胃溃疡疾病在临床中很多见,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的体系和原因很多,例如环境原因、遗传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还有精神原因等。该病属于一个慢性的过程,并且终身伴随[3]。本次实验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且获取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 年5 月至2020 年10 月收治的70 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 例。

实验组男性17 例,女性18 例;年龄53~75 岁,平均(61.8±4.4)岁。

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龄55~78 岁,平均(64.2±4.8)岁。

全部患者均排除精神异常,并知晓此次实验,签署有关协议。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包含膳食指导,检测血压并仔细记录,按时复诊,告诉患者必须遵循医嘱服药。

实验组患者实行饮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饮食对于胃溃疡愈合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自身康复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每日的饮食调整与营养平衡之间的关联,这样能够使患者积极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在进行患者的饮食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考虑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结合患者基本状况,例如患者年龄和体重等。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同协商,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对饮食方案更为依从,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还可推送小食谱,使患者能够每日享受到不同营养的美食,这样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慢性胃溃疡患者还需要多注意饮食,增加每日摄入的营养,尽量选择易消化和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其中包含鸡蛋、牛奶、豆浆、稀饭、瘦肉、豆制品、水果和新鲜蔬菜等。可以多食用葱、大蒜、蘑菇、芦笋、海产品等富含硒的食物,身体中硒含量增加会降低胃癌的发生,同时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帮助溃疡尽快康复,但也要注意不能食用油炸或者辛辣的食物。另外,火腿、腊肉、芹菜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能食用,因为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的负担。尽量避免喝咖啡和浓茶,不熬夜,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保证生活有规律,注意保持睡眠充足,因为如果睡眠不足,身体的排毒功能也会降低,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不利于慢性胃溃疡的康复。

此外,患者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进食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吃过烫的食物,不能过量饮食,因为都可能对胃造成刺激和损伤,都可能成为诱发胃癌的因素。另外,患者应每天保持适量运动,比如慢走、快走、打太极、打羽毛球等,能够让身体素质提高,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对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以及医治总有效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统计相关数据时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为正态分布时使用均数()统计病患临床数据及病患基础资料。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使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例数,采用t、χ2对临床数据进行检测;以P<0.05 记录存在统计学意义,否则记录不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而实验组在饮食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33(94.29%),高于对照组的27(77.14%),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数据明显更低,提示实验组患者体内的炎症状况得到有效的控制,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对比

3 讨论

临床中,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也被称为疣状胃溃疡或者痘疹状胃溃疡。患者发病后会出现饭后饱胀、反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症状,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黑便、休克等症状[4-5]。近年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导致这一疾病的发病年龄和发病人群整体来说较为广泛。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医务人员发现饮食护理主要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和自身对于疾病的认知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关于胃溃疡疾病的知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这样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支持度[6],而在开展对患者的护理时,护理人员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习惯,主动做好与患者的综合交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合理调整自身的饮食[7-8]。饮食习惯对于胃溃疡的康复来说极为重要,所以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者不同的饮食调整,借此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在进行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健康教育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使慢性胃溃疡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得到提升。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护士要充分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胃溃疡的严重程度、服用药物、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量等,并与患者一同制定饮食方案。使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胃溃疡饮食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6种“败性”饮食习惯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