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提升研究
2022-02-24张莉莉
张莉莉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提升研究
张莉莉
(辽宁工业大学 审计处,辽宁 锦州 121001)
本文以内部审计执行力为出发点,分析总结出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存在的问题: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建构独立性差,内审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现代科学的审计方法运用不足,高校外包审计存在缺陷。提出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对策: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外包审计项目监管力度。科学有效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为高校的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驾护航。
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审计方法
一、引言
202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 908.15亿元,连续十年逐年增加,其中高等学校占比52.2%,高校的资金流量巨大。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保障高校资金使用更具安全性、合理性、高效性,更要加强高校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发生。内部审计服务于高校,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内审人员以高效的执行力开展审计工作,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保证高校的科学发展尤为重要。
执行力是以效果为导向,是一个组织有效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1]。《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第47号令)指出,内部审计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实施独立而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2]。内部审计执行力没有标准的定义,本文提出内部审计执行力是组织执行力的一种体现,其最终目标是与组织执行力保持一致,即帮助组织控制和减少风险,为组织实现安全、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内学者多从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的角度进行研究。谢涛认为,内部审计执行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组织高质量发展[3];余静提出企业从内部控制中创新审计方法提升执行力[4];刘玉柏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更要提高执行力[5]。国外学者同国内学者一样,多从企业角度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执行力的提升能更好地提高内审工作质量,但目前还未对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基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提升的研究应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
二、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现状分析
(一)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建构独立性差
从组织结构来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是高校的内部控制部门。目前,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独设立学校的二级部门;二是将内部审计职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合并成立一个二级部门,如设立监察审计处、财务审计处等[6]。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本质,而这种联合办公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力。
(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
内部审计人员是审计活动的主体,也是执行力的主体,是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提高的关键。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以二级学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为主。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本校财务会计“转岗”到审计岗,财务知识丰富但难免在工作中会用财务惯性去开展工作。因此,高校审计工作容易让人误解,打不开新局面,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不高,审计建议不多。另外,高校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知识专业性不强,在审计过程中缺乏洞察力,运用现代审计知识和方法较少,很少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专业知识等高度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高校对现代科学的审计方法运用不足
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是指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数字技术作为审计工具,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流程,进而充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7]。现代科学的审计方法可以代替审计人员的部分手工作业,快速精准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发现问题与疑点,为审计人员做出审计结果提供保障[8]。当前,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依旧采用手工查账、核对资产等传统方式,审计数据的录入、查看、对比、分析,工作量极大,难免忽略某些审计信息。高校内部审计革新相对较慢,但高校的经济活动多样化、信息化,传统的手工审计与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不匹配,很难发现一些隐藏的风险[9]。除此之外,随着党和国家对内审工作的不断强化,教育政策落实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业务类型不断出现,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大大影响了审计执行力。
(四)高校外包审计存在缺陷
高校工程项目的资金量大,项目资金在几万到几百万不等,高校工程审计人员配备不足,普遍采用委托审计方式。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较多的特点,中间任何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最终审计结果。近年来,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已经引进了工程类人才,相对提高了高校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水平,但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很难对工程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目前,工程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是很多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按照协议规定对项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但是外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专业程度参差不齐、对学校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甚至个别中介机构审计质量低,难免发生审计质量问题。因此,外审项目的审计质量监督给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对策
(一)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影响审计执行力的重要因素。首先,强化高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认识,支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及人员配置,提供充足的审计资金,倡导二级部门支持审计工作,对审计部门给予一定的权限,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进而保证审计的执行力。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将内部审计规范结合高校业务活动的具体情况,制定高校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以写入学校章程的方式明确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更能提高内审的地位,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行使权力时有制度可依。
(二)加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建设,以自身建设立信
第一,提升高校内审人员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内审人员要具备协调各组织机构部门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内部审计执行力的提升[10]。首先,要做好与校外部门的沟通,发挥作为高校与政府审计的桥梁作用,为审计主管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信息,并将审计部门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向高校负责人汇报,实现良性沟通。其次,做好与高校内部被审计对象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机制建设,帮助被审计人员了解内部审计,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要做好与高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大与财务、纪检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为高校建立监督网络,做好与组织部门、人才管理部门的沟通,实现审计成果共享。
第二,培养“专家型”审计人才。内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高校管理层要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廉洁自律、结构合理的优秀型团队,更好地提升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执行力。一是吸引懂业务、懂技术的优秀人才加入内审团队;二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制定培训计划,大力支持审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三是加强与外部审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审计团队的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审计方法
随着高校的教务系统、资产设备管理系统、高校智慧校园等系统的普遍应用,高校审计工作的相关环境、客体均已发生变化,因此,加快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审计方法迫在眉睫。
第一,建立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是审计人员日常工作处理、项目审计档案归档、发布审计公告、政务公开等工作信息的共享平台。一是审计人员通过日常事务管理可以实现每日的工作记录、公文制度、设立审计计划、近期计划执行情况、记录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二是审计人员可通过审计项目管理实现审计立项、明确审计人员责任分工、审计计划、审计进度、审计结果管理、审计项目统计分析等功能;三是实现审计项目的分类与归档,实现数字化建设,方便管理与查询;四是审计政务公开,实现审计信息发布功能,发布最新的审计规章制度、审计信息等。
第二,搭建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查询系统。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查询系统贯穿审计计划、实施、完成的全过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业务情况,建立个性化的业务查询系统。一是建立数据管理,实现数据的初始化、数据维护、更新数据功能;二是查询分析功能,根据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建立财务查询、制度查询、资产查询,形成审计底稿,并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指标生成多种分析图表,帮助审计人员得出审计结论。
第三,建立审计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对高校内审工作所涉及的多种资源进行归类保存,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连续性、完整性、有效性。一是建立审计人才内外信息库,对高校内部审计专职人员、外聘专家等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方便对内审人员的信息管理。二是建立高校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库。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审计业务外包的现象,对于大量外包审计业务的委托机构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该库要实现审计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管理、资质信息管理、委托项目管理,方便内审人员的后续审计监督。三是建立审计方法库。根据高校审计开展的审计业务,提供常用方法,如可根据业务类型划分为信息系统类审计方法、建设项目类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专项审计方法等。四是建立审计报告模板库。根据审计归档要求,设立审计文书、归档模板、审计底稿模板、专项审计模板。五是建立审计人员经验库。审计人员将日常工作的心得上传,方便内审人员相互交流,有利于审计团队建设,提高凝聚力与执行力。
(四)加强外包审计项目监管力度
加强外包审计项目的监管力度对于审计执行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首先,择优选取外审团队。在文件中应明确对外审机构的企业资质、人员、企业规模、审计业绩等的具体要求,并从学历、专业素养、审计方案、风险防控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择优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项目管理办法,使项目与委托单位相匹配。其次,明确审计职责。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转变审计思想,建立管理审计思维,树立“统筹发展,协调安全推进”的工作理念;加强委托工作的有效监督,明确审计工作定位,始终参与审计项目同时不干涉具体工作,客观地评价审计过程,提出必要的审计建议,提高审计质量。最后,建立外审评价制度。高校应根据委托业务,建立外审机构的审计管理制度、审计监督制度、审计评价制度,确保外审机构的责任意识;建立委托项目审计记录制度,审计人员对委托审计项目的各个审计环节做出记录,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因为审计疏忽给高校造成损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新审计方法的应用、外包审计项目监督与管理是影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外包审计项目监管力度等方式,科学有效地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执行力,保证高校统筹发展与安全。
[1] 周德刚. 全面提升审计执行力奋力构建审计事业新发展格局[J]. 审计月刊, 2021(3): 4-6.
[2]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3): 7-11.
[3] 谢涛. 提升内部审计执行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J]. 国防科技工业, 2021(8): 36-38.
[4] 余静.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提升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21): 83-84.
[5] 刘玉柏.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忠诚履职担当中合力谱写水利内部审计工作新篇章[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 50(12): 3-4.
[6] 崔菲菲, 于华. 高校内设机构设置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9(36): 184.
[7] 张新鹏, 冯均科, 李之媛. 数字化驱动下“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与实现[J]. 财会月刊, 2021(8): 110-116.
[8] 张庆龙, 邢春玉, 芮柏松, 等. 新一代内部审计:数字化与智能化[J]. 审计研究, 2020(5): 113-121.
[9] 张阿维.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 当代会计, 2019(2): 75-77.
[10] 张伟旋. 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2): 72-73.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6.012
G647;F239.45
A
1674-327X (2022)06-0045-03
2022-03-01
张莉莉(1985-),女,辽宁兴城人,审计师,硕士。
(责任编辑:许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