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大闸蟹的“七德”

2022-02-24薛飞

水产养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崇明大闸蟹水草

薛飞

(临沧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 临沧 677099)

寒露刚过,秋风起,风渐凉。古谚云:“秋风响,蟹脚痒。”其实痒的何止是蟹脚,还有一颗颗吃货蠢蠢欲动的心和一张张垂涎欲滴的嘴。说起蟹,使人情不自禁想起雄伟的长江、美丽的崇明和渺渺的阳澄湖,想起那里的大闸蟹。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传说,早年间,在长江入海口周边的昆山、苏州、上海、崇明等地,捕捞者常在河湾、港湾处,用竹子编成竹排,树立并固定于水中形成闸门,每年秋季蟹性成熟洄游到入海口繁殖,则要先过翻过闸门。入夜,捕捞者只需在闸下静等蟹翻闸而过,直接拣蟹,久而久之蟹就被称之为“闸蟹”,大闸蟹故得此名。大闸蟹之所以被许多文人骚客不惜重墨争相歌咏,是其具有特别而高贵的品质,既“七德”。

1 行千里路

如果说长江的入海口是大闸蟹的故里,那么崇明就是其心灵的归处。大闸蟹以长江所产为正宗,个头大,口感鲜美,食之让人欲罢不能。大闸蟹在咸淡水交界处交欢繁衍,蟹子蟹孙在此与父母生死离别后,以稚嫩娇小的身躯,逆流而上,躲敌害,抗风浪,沿着祖辈走过的路,长途跋涉洄游到长江的各个河湖港汊中去,寻找水草丰富的水域生长。如此庞大的洄游大军,俨然就是大闸蟹的一次“长征”。正是其身体里流淌着先辈们不屈不挠的血液,指引着它们到达祖先曾生活过的地方,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可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样说来,蟹算是水族中的“学者”级别了。

2 守护领地

大闸蟹具有威武霸气的一面,是水族世界中的好斗生物,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其威震八方的架势可不是用来作秀的。在发情期间,为了取得母蟹的芳心,从不畏惧前来挑衅的公蟹,随时准备与之大打出手,直到一方败退,另一方与心仪的母蟹双双入洞房。对于外来入侵者,毫不怯场,挥动双螯主动迎击,不惜断胳膊断腿,为守护领土至死也在所不辞。真正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领土的忠诚卫士,是勇士,是真英雄。大闸蟹也有可爱的一面,每天20:00 或21:00 至次日凌晨,池塘边上,可见成群结队的蟹露出水面,爬在水草上、池塘边上觅食,遇手电光照,不躲不让,尽情享受其美食。吃食时,就像一个饱经风霜而精炼的老者,把水草或饲料钳在一只螯上,不紧不慢地递喂到嘴边,熟练而享受地嚼了起来;另一只螯又伸出去钳取半截水草或一粒饲料,如此反复。吃相优雅而陶醉,与其威武霸气的模样相差甚远。

3 破壳而生

大闸蟹一生都在自我突破,开天辟地。在先辈们生活过的地方,无人指引,其凭借遗传基因里的信息,很快站稳脚跟,统领地盘,快乐生活。然而它每蜕一次壳,就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但也是一次快速成长。大闸蟹存在蜕壳不遂的风险,有些蜕了壳的,由于新壳还来不及长硬,还会遭同伴相残或被蛇、鱼、虾攻击而被蚕食。但其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蜕壳,为了成长变得强大。每一次生死的蜕变,就是一次自我革新,都将为它迎来全新的生命和明天,也才有吃客们期待的菊黄蟹肥、举觞饮月的最美秋天。躬身问道于蟹,且见它内修品质,外强其身,总让人受益匪浅。

4 水下隐者

大闸蟹其实也是一枚谦谦君子。别看它张牙舞爪,形象有些吓人,但那都是它在陆地上面对威胁的时候,启动了防御系统,自然唬人,正所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然而在平日里,白天悄悄地藏于水底,或躲在水草之中,或隐于洞穴中,是一个十足的隐士,不与鱼虾争光,不出风头。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出来觅食,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便迅速退入水草丛中躲避起来,一辈子好似人类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模样。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它心怀江海的胸襟,举螯威慑四方的霸气。

5 蟹爱无疆

大闸蟹在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无忧无虑地成长,赏洞庭明月,逐西湖荷风,畅游长江水,那是其青春的模样,在水草间追逐嬉戏,一定还不知道这就是爱情最初的样子。直到有一天,月上中天,秋风刮起,它们相约顺流而下,一路向东,相依相偎,情话绵绵,历经千万,直至回到崇明的入海口,回到它们的温柔乡,才敞开心扉,坦诚以对,相互倾诉爱慕,表白情爱,缠缠绵绵,于是有了爱情的结晶,从此人间也多了一味甜蜜。

世间所有的爱背后都有着一段无法言说的凄美,蟹也一样。当它们还沉浸于爱情的幸福中时,产下孩子的那一刻起,也是与孩子们最后诀别的时刻。使出平生最后一点力气,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送入广阔的大海中,它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在江海的潮流中永远了闭上眼睛,为了爱、为了孩子们,彼此付出了生命,把身体的最后一点养分交还给了大海,把世界交给孩子们。那澎湃的海洋有它们的爱在跳动。

6 舌尖之蟹

蟹是真正的“自我奉献”模范。每年秋天,桂香菊黄之时,蟹们开始相互追逐,一路爬上岸来,翻过水闸,即使在池塘养殖的大闸蟹,在成熟饱满后,主动上岸,不用主人下水捕捞,就主动献上其曼妙的身体,为吃货们牺牲自己,成全一个又一个花好月圆夜,成全人间所有的团圆,成全人间的美好,而它化作一阵香风而去,留一世美名在人间,在吃客的心间。

7 诗中之蟹

蟹是一枚文艺小青年。从古到今一直伴随于骚人墨客笔下,成就了不知多少锦绣文章。皮日休在《咏蟹》写道:“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可以想象在唐朝大闸蟹已美名远扬。李白在诗中更是说“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对蟹的描写依然是他一贯的浪漫主义手法,将最爱的酒与蟹一起赞美,把吃蟹比作像吃了仙丹一般,让人如坠仙境,足见他对蟹的喜爱。苏东坡则是用诙谐的笔法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团)。”又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感叹。可见蟹在文豪们心中的地位,使他们如此不惜笔墨,交口称赞。唐寅道:“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金孟远《吴门竹枝词》:“最是酒徒口福好,菊花初绽蟹初肥。”关于蟹诗句不胜枚举。人生若有蟹有酒便是好,还会有什么人间的烦恼。

想必曹雪芹也是一个吃蟹之中的雅客。在《红楼梦》中的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螃蟹咏”章节,不惜用整整一个多章节的笔墨,来详细描写赏菊咏诗、吃蟹赏菊、吃蟹咏蟹的趣事。看得出曹公爱蟹、喜蟹、悟蟹之深,对蟹可谓是一往情深。借黛玉和宝玉之手,写下了“持螯更喜桂阴凉,沷醋擂姜兴欲狂。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等精妙的诗句,不但诗写的精巧,更是道出了吃蟹的很多常识和文化,精妙而有趣。吃蟹的最佳时节是在菊黄桂花香的秋天,这个时候蟹最为肥美。同时,曹公也指出了蟹为寒性,犹以脐间为甚,脐间就是指蟹的心脏部位,最为寒,吃时应去除。书中说到了“黛玉不吃蟹”,这是因为黛玉身体较弱,不宜吃蟹的缘故,因此病人、身体虚弱、孕妇等都不宜吃蟹。“凤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说的是蟹要趁热吃才鲜。以上这些足以看出来那个时候就懂得了吃蟹,并且很是讲究,吃蟹的文化氛围已经很浓,赏菊赏桂吃蟹作诗已然是一种时尚。

今天人们赞美大闸蟹的七德,感叹其用自己的身体和美味见证了人间的无数美好和快乐。

猜你喜欢

崇明大闸蟹水草
阳澄湖的品质!看“秋螯”大闸蟹品牌的十年成长路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一根稻草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水草冒泡的秘密
为什么金鱼缸里要放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