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客家民俗文化的赣南地域“治未病”理论特征分析*

2022-02-24刘瑜刘欣欣李莲肖小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治未病赣南民俗文化

刘瑜 刘欣欣 李莲 肖小斌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 赣州 341000)

健康从“治未病”开始,中医治未病为防控疾病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路径[1]。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提出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人的不同个体在生命过程中与其所处环境的身心和谐状态及其表现出的对自然及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调节能力[2]。”认为人的健康状态跟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联。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且人口、民族众多,璀璨的地域民俗文化伴随着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客家民俗文化是地域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本研究通过阐述客家民俗文化对赣南地区“治未病”理论形成的影响,来论证地域民俗文化在构建差异化的区域治未病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是造成“治未病”理论地域差异的根源

1.1 赣南特色“治未病”理论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简称“赣”)南部区域,主要由赣州市下辖的章贡区、于都县、瑞金市等18县市区组成,2021年户籍人口达984万人,约占江西人口的1/5,有2 200年建城史。秦汉以来,尤其是唐宋时期的中原汉民为躲避战乱、灾难,几次南迁进入赣、闽、粤边界地区,与瑶、畲、百越等原住民杂居融合为客家民系,形成了赣南地域文化,赣南作为中原汉民南迁的第一站,被誉为“客家摇篮”。赣南地区群山环绕,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占总面积八成,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3]。赣南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夏多雨。“人烟稀少,林菁深密,野兽横行,瘴气熏人”地形复杂、阴霾多雨、自然灾害频发是古代赣南地区恶劣环境的鲜明写照。

1.2 赣南特色“治未病”理论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客家先民在与赣南特殊地理环境的斗争中,对医药卫生有着强烈的需求,总体秉承了中原传统中医药文化,借鉴了原住民的饮食、服饰、信仰、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以适应赣南特殊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而形成地域特色。赣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已探明的药用动植物约2 000种,成为赣南人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依靠。但是,赣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中医药学发展明显较周围地区缓慢,著名医家和传世医籍较少。明清以来,岭南地区(广东省为主)、闽南地区(福建省为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中医药也随之兴盛,并回传至赣南地区,丰富了赣南人养生防病的“治未病”思想。总结适合赣南人祛病防病、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3 赣南特色“治未病”理论内核是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是客家民系优秀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伦理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4],2004年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通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赣州宣言》,将客家精神概括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物质、社会和精神生活民俗都是客家精神的重要表征,蕴含着客家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展示和表达了对赣南客家的文化认同,也是赣南“治未病”理论的特色源泉。客家先民凭借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南迁最终找到安定宜居的土地,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势建房,创造了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客家围屋。日常生活、重大节日以及婚丧嫁娶活动都要举行祭祖仪式。年节时吃饺子是中原习俗,而“北麦南稻”的种植模式让客家人发明了将肉馅包进豆腐的菜肴—酿豆腐,还有诸如将艾草汁揉入米粉,塞入馅料做成饺子形状的“艾米果”等,食物在成为缅怀祖先、绵延血脉联系纽带的同时,也护佑了赣南人的生命健康。

2 客家民俗是赣南人防病抗病和养生保健最主要表现形式

赣南人历来对健康保有“无事当做有事防”的忧患意识,懂得通过民俗文化劝诫教诲、以医喻理,反映了赣南人“事事宜先准备,免得临时慌张”的预防思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5]。

2.1 日常膳食重养生保健 在人多地少、粮食紧缺的年代,客家人把杂粮饮食演绎的淋漓尽致,“宁都黄元米果、大余烫皮、瑞金番薯干、会昌豆干”对于现代赣南人来说也许就是街头特色小吃,但是经过加工制作大大提升了杂粮的口感和消化吸收,也是山民矿物质、维生素、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旧时缺医少药,赣南人就地取材,利用深山药食两用草药进行食疗,在田间地头、山林果园制作茶饮,有清心除烦的莲心茶、消食去积的萝卜苗茶、化痰止咳的柑橘茶、清肝明目的野菊花茶,还有红糖姜茶,宁都俗语:“一碗糖姜茶,一场滚水汤,去得伤寒化感冒”等[6]。擂茶、凉茶、午时茶至今仍广为流行,形成了祛湿解毒的客家药茶文化,金银花、薄荷、夏枯草、益母草、艾草等都是常用的制茶中药材,发挥了中医药的防病治病、预防保健作用。

2.2 重视环境与卫生清洁 农历十二月十八“打尘灰”,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将凳桌、锅碗瓢盆洗涮干净,除旧迎新。“六月六,日头晒得滚滚熟”各家将橱柜里过冬的衣物鞋帽、书籍杂物拿到室外曝晒,杀虫除霉,又俗称为“曝晒日”。端午节前家家在门窗上挂用菖蒲、艾叶扎成的青条以驱邪,又有“艾蒲洗身,百病消除”,在室内外洒雄黄酒驱蛇蝎等。

2.3 运动健身与音乐怡情 赣南客家地区舞龙舞狮习俗盛行,有祈福消灾、象征祥瑞的寓意,“安远瑞龙、宁都竹篙火龙、上犹九狮拜象、定南瑞狮”等气势磅礴、动作刚劲,还有客家龙舟赛、客家武术等,对身体爆发力、耐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一些项目还列入了高校学生体育课程中。客家山歌、采茶戏、童谣等不仅描述了客家人劳动生活、世态人情、道德品质等内容,抒发喜怒哀乐的情绪。通过歌唱,增加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发挥调节气息、保健养生等作用。

2.4 民谚俗语与治未病 许多赣南民谚俗语蕴含了祛病防病、健康养生的思维,比如“吃饭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苦瓜虽苦连皮吃,甘蔗虽甜要呸渣”“青菜豆腐最营养,山珍海味坏肚肠”“隔夜茶毒过蛇”都是客家饮食宜忌。还有“坐成懒,睡成病”提示适量运动的重要;“一夜冇睡目,十夜补唔足”讲的是一夜不睡,十晚难补;“着袜唔知脚下暖,脱袜正知脚下寒”说的是衣着养生保健;还有“看病要对脉,食药要对时”等医药康养经验总结。

3 “医俗同源共进”发展让“治未病”从认识不足到理念清晰

3.1 中医药与民俗长期共存并相互影响 旧时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刚出生的婴儿非常脆弱,容易患病甚至夭折。在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指导下,洗去婴儿身上的污垢,保持清洁是帮助婴儿抵御疾病、提高存活的有效方法,也因此衍生为婴儿出生后第3天洗浴的“洗三朝”赣南民俗。过去老人们给小孩缝制香包挂袋驱邪避灾,后来通过填充加入艾叶、菖蒲、白芷、砂仁等芳香化湿中草药后,逐渐形成了中医香佩疗法,在预防感冒、健脾和胃等方面发挥着“治未病”的作用。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形成与发展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与渗透,衣食住行、人生礼俗、岁时民俗以及医药俗信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7]。

3.2 中医药与民俗有着共同的哲学源流 民俗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体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关系的追求,与中医学推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观念高度契合。许多中原医家在南迁的同时,坚持践行与传播中原地区中医药文化,融合利用赣南地区医俗和草药资源,在饮食民俗、时令节俗、人生礼俗等方面影响尤为显著,形成了特有的“治未病”思维和实践。这种早期养生防病经验也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才得以积累及传承,而且更具普及性、实用性、通俗性。

3.3 赣南“治未病”理论助推医药民俗革新 赣南人“治未病”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客家文化的孕育与滋养。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交通便利化使得相对封闭独立的赣南地区与外界交流越来越广泛,客家文化架构下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地被单一趋同的现代城市文化所取代。人口迁徙,比以往任何时期规模都大,外来人口与客家聚集人口杂居相处,加之媒体、科技、时尚等都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根本性的冲击。而赣南特色“治未病”理论将助推医药民俗在现代文化地方性重构中革新。

4 客家民俗文化是强化赣南“治未病”观集体认同的物质载体

4.1 客家民俗中的“治未病”实践 客家民俗文化中所承载的“治未病”理念与方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广,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民众通过客家民俗文化所得到的“治未病”感悟,最终落到行为实践上。例如客家酒娘蛋有滋补养血、温通祛寒的作用,旧时常在产妇坐月子、女孩月经初潮、游子远归、女婿上门等特定时刻食用,现在已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必点暖身佳品,不仅继续发挥着关爱产妇、呵护子女、和睦亲邻的作用,更是成为赣南客家人饮食调理地方性认同的纽带[8]。

4.2 正确认识赣南民俗中的健康观 当前,一些养生“伪科普”极具煽动性,而一些专业机构发布的健康科普知识又中规中矩、不接地气,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并不匹配,老百姓难以真正付诸行动。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多元化的健康养生观的强烈冲击之下,大妈们痴迷集体广场舞、办公一族跟风网络直播健身操、青年人逐渐流行“朋克式养生”,各种养生浪潮一波接一波,大家在随波逐流的同时也陷入了对地域民俗文化认同的迷茫之中。明清以前的客家先民们以民俗为载体把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也刻上了民俗传承的印记。要让赣南地区的民众形成一个共同的健康观、养生观、疾病观,认同和欣赏客家民俗文化中呈现的独特中医药文化气息和魅力无疑是关键。

4.3 民俗文化是赣南“治未病”地域化的根源 《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加深了生活于恶劣环境的赣南客家先民对健康的忧患意识,并将“治未病”的理念渗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每个普通的客家人从孕育出生、成长发育、婚丧嫁娶的全生命周期,都与结合了医药知识的客家民俗息息相关,这种民间自发地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养护和对疾病的抵御是“治未病”理论发展的沃土。在加速城镇化进程的中国,每个城市外表似乎都很相似,唯有民俗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因此,客家民俗文化成了赣南“治未病”实现地域化、差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地域“治未病”发展的最有效推进方式。

5 对客家民俗的扬弃使赣南“治未病”思想在与时俱进中积淀

5.1 从“治未病”角度审视生育民俗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俗禁忌,有人会误以为这些民俗禁忌是旧风陋习、迷信使然,其实很多习俗是根据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需要确定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过去客家妇女怀孕后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能触碰剪刀之类的锐器,忌参加丧葬、祭祖、乔迁等仪式,被称作“四目人”,忌摸抱别的小孩;忌吃螃蟹、田螺、蛇、公鸡等,这些都是旧时孕妇流产、难产等现象没有科学认识而产生风俗,甚至一些迷信的说法,很多已经被废除。但是客家人关注孕妇在怀孕期间保持良好的健康、避免不良情志刺激,希望腹中胎儿健康成长的心愿,以及重视产后“坐月子”保养身体,不接触冷水、忌吃生冷、不干重活以及洗药浴、吃姜酒鸡,忌吃鲢鱼、鲤鱼,这些做法对于妇幼孕期的优生优育、产后的恢复、养生保健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又如,现在绝大多数孕妇都在医院生产,婴儿的出生后护理基本也都在医院完成,洗三朝仪式也基本消失。客家人对婴幼儿养护的“治未病”思想也随着时代在变迁。

5.2 饮食习惯随时代发展而改变 旧时赣南人住山农耕,山区湿气重,体力消耗大,需要补充大量热量、盐分和注重除湿散寒开胃,菜肴重油、重咸、重辣,俗称“咸咸辣辣、麻麻搭搭”。而现在客家饮食的“重口味”已悄然改变,在延续客家饮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食物原味与养生。旧时是由于物资极度匮乏,不得已过着“半年薯芋半年粮”的生活,现在这些营养和口感较差的五谷杂粮反倒成了公认的健康食品。“冲鼻芥菜”是客家常见菜肴,具有清热疏风、冲鼻通气的功效,过去客家民众还用来治疗初期的伤寒感冒,驱除体内的风寒。可见随着物资丰盈、营养意识的提高,健康饮食观也在发生改变。

5.3 赣南“治未病”思想与时俱进 一些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习俗随着时代进步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赣南传统民俗中的“迷信”医药必须坚决剔除,这是改进民众“治未病”理念,树立科学健康观的必由之路。同时,应当积极引导传统的民间信仰向无害甚至有益的文化事象转变或发展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的民间信仰形式[9]。正确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医疗条件下,赣南人为抵御疾病、防病养生所做的努力,要通过发掘饮食民俗、人生礼俗、时令节气民俗中丰富的医药现象来推进赣南“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建设。

6 传承利用客家民俗文化和创新发展赣南特色“治未病”理论

6.1 加强客家民俗文化中养生智慧的传承利用当前,传承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蕴藏其中的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命健康的生态智慧,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友好的宜居赣南是一个重要课题。旧时聚居于山区,生活环境较恶劣的赣南客家先民好用堪舆风水术消解生活中诸多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本质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10],认识到客家人笃信“风水”的安全心理需要,就能理解风水民俗对赣南“治未病”理论的影响。风水林具有保持水土、营造小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通过研究历史上赣南风水民俗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对处理城镇工业化进程引发的自然环境、人文生态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对风水民俗的传承利用,是对打造宜居生态环境的“治未病”理论创新。

6.2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治未病”元素 截至2021年12月,赣州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41个。赣南客家擂茶技艺、崇义黄姜豆腐制作工艺、龙南米酒酿造技艺等,都是客家先民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摸索出的获取和保存高能量、高蛋白食物的方法,同时嗜辣喜酸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抵御赣南多湿的气候环境。再有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定南童帽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服饰、赣州福寿沟建造工艺等已然仍是客家人日常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此外,定南挑疳积、客家药艾灸、客家药浴等已融入赣南中医药文化当中。

6.3 地域文化应当融入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尽管不少客家民俗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已经迷失、有的似乎已不合时宜、还有的发生传承断代,但客家民俗文化依然是赣南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文化保障,在赣南地区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影响深刻。我们要做好传承利用,让这些客家民俗文化在保有底蕴的同时又适合大众习惯,让客家味道与现代营养学的融合,在延续客家人味蕾记忆的同时护佑身体康健,让客家服饰、客家围屋建造工艺在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下,走进时尚圈,构建新客家生态人文环境。在中医治未病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今天,融合地域治未病特色将使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更有包容性,这也是赣南特色“治未病”理论的发展路径。

7 讨论

综上所述,“治未病”理论的地域性体现在地域文化是区域“治未病”理论的思想内核,地区群众防病抗病和养生保健的形式在地域民俗文化中有较好的呈现,区域治未病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重塑日渐式微的医药民俗文化。通过对地域民俗文化的扬弃和传承利用,是创新发展区域“治未病”理论的现实路径,也是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和获得集体认同的有效载体。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治未病”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构建差异化的区域治未病服务体系,开展赣南、闽南、岭南地域医学特色研究,将为解决“治未病”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和途径。

猜你喜欢

治未病赣南民俗文化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