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德育困境及其破解*
2022-02-24方蕾蕾程羽轩高金壳
■ 方蕾蕾 程羽轩 高金壳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一场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在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中既承担着德育教学责任,也要推动学生与人类文明沟通,更要承担起引领社会道德的责任,这让高校教师在继承传统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德育的传统使命
(一)社会良知的代言人
社会良知指普世性的人类精神和道德共识,如公平、正义等。教师作为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具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教育良心,二是社会良心。[1]前者关乎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肩负着“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承重任;后者关乎社会进步,体现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教师作为社会道德的代表,不与恶浊风气同流合污,坚定维护正义等基本价值。高校教师掌握德育知识、受过道德实践专门训练,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因其德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高校教师须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和守护者,具备崇高的道德人格。
(二)民族精神的火炬手
高校德育承载的使命不在于直接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力,而在提高“精神生产力”,包括人的政治认识、价值认同、道德品格等。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以德育为主要推动力,即德育内容与目的是否科学决定了所推动的“精神生产力”的方向性质是否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科学的德育能够为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指引正确方向,并使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教师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重大使命,要守好高校这一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保证“精神生产力”的性质和方向。
(三)人文素养的垂范者
德育需建立在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之上,综合性强。德育不仅在于增长学生的道德知识与水平,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培养审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从专业发展角度来看,高校教师具有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高校的德育工作是复杂的,需要高校教师具有广博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面对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群体,能否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是高校德育能否获得学生认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有效途径。
(四)社会思想的风向标
柯勒律治的比喻“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可用来形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人工智能时代,其特征是泛道德化、泛娱乐化和无时无刻的信息大轰炸。高校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拥有者,处在知识传播前沿,理应比普通民众具有更深刻的思想。除了要以其专业视角和方式对社会作出解释和分析,还应放眼社会,批评不良习俗和丑恶现象,以正确价值观引导公众。作为文化启蒙者和传承者,高校教师理应秉承“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精神,继承、扬弃和创新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塑造社会大众精神操守,提升民族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德育的新使命
(一)德育资源的整合者
德育资源包括一切可对个体德性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传统德育场域限于课堂一隅,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有限的书本和教师经验。在人工智能时代,德育资源来源拓宽、数量庞大、质量良莠不齐、获取手段多样。按照香农的信息论,有效信息量的多少在于能消除多少不确定性。学生在海量资源中精准吸收优质德育资源困难重重,教师的及时引导对学生道德发展非常关键。因此,高校教师需成为德育资源的挖掘者、分析者、整合者,及时匹配合适的德育资源以减少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困惑。
(二)智能技术的精通者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始,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入教育领域。“机器学习”这一技术擅长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德育与智能技术手段接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满足时代需要,高校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智能手段和“智能机师”辅助教学,更有效地创设道德情境,组织道德对话,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德育。
(三)育德数据的分析师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使教育向精准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高校教师为学生提供精准化德育的前提是对每位学生有动态生成的、及时全面的认识。教育系统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不但包含学生在校的实时学习状况、测验成绩,还包含心理发展数据和道德判断能力数据,充分反映了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综合状况。高校教师应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的数据优势,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与个体成长,为个性化学习保驾护航。
(四)人机协作的引领者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和智能机器并非简单的职能替代关系,而是构成一个势能动能相互转换的人机交互教育系统。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人机协同进化经历了人师与机师共同学习AI基本原理、利用AI自我提升、使用AI开展教学、传播AI教学经验四个阶段。[2]在演化过程当中,冲突逐渐淡化,协同占据主流。在人机协作的大趋势下,教师需要牢牢抓住主动权,把握自身独特性以免在势能流动过程中沦为被动。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德育困境
(一)角色困境:“人造劳动者”加入,角色定位不清
角色是指由人所处的特定社会定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应如何行为的一种期望。[3]角色不能脱离作用对象与行为场域而独立存在,传统的教育场域只有两种重要角色:教师与学生。相比之下,人工智能时代下加入了“人造劳动者”这一不可忽视的新角色。这一形象的出现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是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来源多样、传播广泛,教师的部分职能被人工智能替代,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逐渐消解。其次是部分高校教师过分依赖技术,认为知识传授重于育人,或将教学重心交给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与人工智能,将教师主体地位与人工智能的辅助地位互相颠倒,把属于教师的育人职责交由人工智能完成。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及时厘清角色定位,及时转型。
(二)专业困境:德育需求转变,育德能力落后
育德能力是运用个人努力和全部知识、经验、个人威望,把握、引导和控制所有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使之朝向德育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4]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新考验。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接受讯息层次不再统一,个别化德育需求愈发迫切,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别化的道德需求。因此,高校教师需要考量诸多要素,既要厘清学生德育发展信息,构建德育发展模型,又要预测德育发展趋势,制定个别化的德育策略。
(三)人际困境:机师打破闭环,德育权威衰落
首先,“人机共教”的崭新教育形式破坏了德育中师生的正常对话。人机对话的场域不限性让人机对话时常取代师生对话,师生对话缺乏情感温度。其次是技术关注消弭教师道德权威,和谐师生关系受到挑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教师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形象。随着智能技术发展,信息互通、人机协作,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大大减弱。面对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价值多元化、表达欲旺盛的青年学生,高校教师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道德判断和引导,导致高校教师的道德权威和精神领袖作用愈发受到质疑。
(四)生态困境:社会道德失范,高校教师代为受过
人工智能时代,泛滥的自由主义与相对主义加剧了网络道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公众人物道德失范给青少年思想带来了负面影响,高校德育难度增大。高校作为青年德育主阵地,集中了社会舆论与各方关注焦点。高校教师作为整个德育生态的核心,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部分高校教师自身价值观偏离,缺乏道德自律,毫无道德威信,难以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也没有足够的道德魅力引领学生向上向善。总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教师角色质量要求更高,给高校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五)伦理困境:智能技术冲击,隐私边界破坏
人工智能对已有的伦理规范与社会秩序造成了冲击,新出现的道德与社会性问题如安全隐患、技术偏私等层出不穷。人工智能一方面为师生提供了多种交流方式和精准的动态反馈,有利于规避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误区;另一方面,师生隐私泄露事件屡见不鲜,伦理安全隐患巨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抓取师生表情与动作,算法将其分析归类,以一种透明化、精细化、数据化的状态将其永久保存。部分高校教师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为追求“最大程度的德育效果”,未经允许擅自查看学生的数据与记录,全程监控、记录与分析课堂,以非道德手段达到道德目的。学校不再是保护师生隐私的边界,各种监控俨然使师生的安全感降低,构建师生信息采集的有效监管和隐私的有效保护机制迫在眉睫。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德育困境的破解途径
(一)角色转型:适应角色,引领“人机共舞”
为突破高校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困境,提高德育实效性,教师首先需要重塑自身角色。一方面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必然转变,另一方面要把握高校教师一以贯之的职业坚守,以此重塑教师形象。
首先要改变知识权威角色,转向有魅力的创新者。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必须跳出“教书匠”的角色,拥有知识权威之外的独特吸引力和价值性,使之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算法的长处在于无限巨大的存储功能、迅速的传播力以及强大的检索功能,而教师无可取代的优势在于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未来的教育是一种“人性为王”的教育,教育的两大中心任务是培养人的道德和创造能力。[5]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循环式的重复性劳动,如此高校教师就可以将精力和时间用来精加工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与模式、关注学生道德判断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立足育人权威角色,坚守道德引领身份。高校教师作为立德树人主力军,要始终把育人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第一位。缺乏道德情感的人工智能在处理道德两难情境下不具有德性,无法取代教师的道德引导者角色。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更要坚守伦理道德上的引领地位,探索德育的本质,帮助个别学生进行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并提高德性。
(二)专业提升:终身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高校教师需要在德育能力与智能技术方面不断精进,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首先,教师要转变对德育工作的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规训式的德育教学培养出的学生难以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作出正确选择,因此,规训式的育德方式不适合当下的学生及时代,高校教师需要革新德育观念,建构新的德育模式,调整心态迎接未知,以先进技术武装自己,在“人机共生”的发展取向中坚守领舞者地位。
其次,从教学工具的简单使用者转向有技术有策略的人机协作者。人工智能教育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智能要求,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满足课堂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助教”进行辅助教学。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积极采用新策略,作出适应时代的改变。
(三)人际共生:重塑关系,发挥共生优势
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德育成效。因此,要突破高校教师德育困境必须重塑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需要教师积极转变德育策略与方向。
首先,从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人工智能时代所呼唤的德育与传统的训诫模式差别巨大,是一种基于教学场域中各主体平等交流、沟通彼此的对话德育。通过对彼此道德理性的关注与交流,在对生活世界的分享与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德性。德育方法由“规训”到“对话”的转变是平等趋向的生成,要求高校教师转变身份,从真理的讲授者、灌输者变为道德的启发者、引路人,摒弃课堂上的“独白”,转为构建道德情境,与机师协作配合进行德育,成为学生生命的指导者。
其次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转向沟通者、呵护者。人机共生时代颠覆了原有的师生依赖关系,跟随技术崇拜减少的是对教师的崇拜与信任,跟随技术依赖减少的是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人工智能既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媒介与辅助工具,也是阻隔师生亲密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成为师生情感的积极沟通者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呵护者,利用智能技术的优势洞察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状态,为沟通搭建桥梁。
(四)生态重塑:净化环境,形成道德教育合力
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从来不是封闭的体系,德育生态系统环环相扣,德育建设绝非高校一己之责。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教师虽是承担大学生德育任务的主力军,但仅凭高校教师主体难以力挽狂澜。因此,在高校教师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的同时,社会大环境优化也势在必行。要想充分发挥德育合力,就要构建高校德育生态共同体,家庭在亲子教育中注重道德培育,社会自发营造正面道德氛围,通过在虚拟平台订立契约等方式培育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内外生态系统助力高校德育优化,规避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建设高信任度社会,为高校教师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伦理守护:构建系统,规避隐私泄露风险
整个德育系统不同层次间因智能技术的加持连结得更加紧密。智能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益处的同时因背靠大型服务器与数据库而使教学空间变得公开和暴露。完善教学信息保护和网络信息泄露风险监测系统迫在眉睫。伦理体系上的安全保护成为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作用和维护德育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首先高校教务部门需明确教学隐私范畴,厘清防护责任,应建立精确到采集者、分析者与使用者的教学隐私泄露的问责制度体系,对涉事者给予处罚。运营商也应承担信息保护责任,减少信息泄露风险。高校教师应自觉提升隐私意识,保护信息安全。只有各主体共同推动隐私安全保护,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为错综复杂的德育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在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和唯智主义盛行的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坚守立德树人精神,回归教育本质,找准自身定位。在“人机共舞”的时代始终把握领舞者位置,凸显教育的真正价值。一言以蔽之,唯有从个人到社会的各主体都改进自身建设,形成合力,同时构建安全稳定的空间与运行机制,高校教师方能充分发挥德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