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边疆古代渔猎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纪要
2022-02-24李首龙
李首龙 任 平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2022年9月28—29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中国东北边疆古代渔猎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嫩江流域史前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中国东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东北亚区域文化互动、生业模式与文明互鉴;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考与建议。本次会议的参会代表包括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30多位学者。因疫情影响,部分学者线上发言。
会议开幕式由井中伟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泓教授致辞。朱泓教授首先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家能够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参会表示感谢,随后,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了对东北边疆地区古代渔猎文化与社会开展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及举办本次学术会议的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以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下分别从考古新发现与新认识、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与人地关系研究、科技考古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等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考古新发现与新认识
考古新发现带来新问题,促成新认识的产生。新发现是本次研讨会的关注热点。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伟研究馆员系统梳理了齐齐哈尔洪河遗址的发掘经过与主要收获。洪河遗址的考古工作根据既定学术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寻找该遗址典型单位,界定其文化性质、内涵与年代;第二阶段开展对该遗址的聚落考古工作。经过多年发掘,逐步解剖了该遗址新石器时代5条“连珠式”环壕,清理了42座大型房址、14座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石、骨、蚌、玉等器物,并获取了大量动植物遗存及人骨样本。该遗址的发掘,对厘清昂昂溪文化的性质、内涵与年代,认识昂昂溪文化的社会结构、人群构成、生业模式与环境景观,探索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谱系及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胡春柏副研究员介绍了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乌兰图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新收获。该遗址发现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三个时期的遗存。兴隆洼文化遗存包括房址12座,以东北—西南向成排分布,且以房址F33的方向为轴线对称分布。清理赵宝沟文化房址20多座,其亦以东北—西南向成排分布。清理红山文化房址30多座,分布较为松散。通过对比兴隆洼文化其他遗址的房址结构,胡春柏认为,该遗址第一期房址的椭圆形坑灶、灶前立置陶筒形罐、二层阶梯式门道,以及室内存在较多储藏功能的小型窖穴是其自身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飞峰副研究员介绍了辽宁省盖州市青石岭山城遗址的发掘成果。该遗址主要堆积为高句丽时期。发现有大型建筑址、城墙、城门、东北角楼、蓄水池、农田、踏碓等重要遗迹。其中,蓄水池与东北角楼建筑址都采集到种类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三角菱、粟、苍耳、稗子、小麦、红小豆、毛樱桃、栎果等植物种类。农田遗迹是本年度发掘的重要收获。遗迹表面呈现黄黑相间的条带状,推测其为地垄与垄沟。此处也出土大量农作物颗粒。这是高句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农田遗迹,为研究高句丽时期农业生产、生业模式及北方地区旱作农业提供了重要材料。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礼艳教授汇报了长春市东照地遗址发掘所获明代女真遗存。此次发掘共清理房址1座、灰坑11个、灰沟2条,出土石杵、石臼、石碾盘、陶罐、陶瓮等器物。该遗址是长春地区首次发现的明代女真遗存。房址内出土丰富的生产工具,与文献中有关女真人“居室”“稼穑”“作大柜盛米”“家家有双砧”等记载若合符节,为研究明代海西女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呼伦贝尔博物院哈达研究员介绍了海拉尔哈克、松山、鄂温克旗辉河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资料。强调了哈克遗址的发掘对深入认识北方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面貌特征、谱系关系与生业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二、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与人地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延平研究员通过对哈克遗址第7层及其下开口遗迹出土遗存的分析,指出该类遗存的年代与兴隆洼文化相当;其中的A类陶器胎内多夹粗砂(系白云岩颗粒),且烧制火候较低,不具有明显实用性,可能有特殊用意;此类特征的陶器也见于巴林右旗瑙得盖、阜新查海等兴隆洼文化的遗址,推测其烧制用途亦应与精神文化有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乔梁研究员对昂昂溪文化的内涵特征做了细致归纳。结合齐齐哈尔洪河遗址的新发现,指出刻划几何纹应属昂昂溪文化的典型特征;这类风格的纹饰广布于东北亚的核心区域,且主要流行于距今4000—5000年前后。左家山下层文化与左家山上层文化可能是探索这类刻划几何纹起源的重要对象。
探索文明演进的过程与动因是考古学者研究古代物质遗存的重要旨趣。除以上关于某一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外,围绕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变迁与人地互动机制的讨论,是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通过对《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调查报告所刊布遗址分布图的校正与配准,以高分卫星生成的研究区域数字表面模型为底图,重新制作了不同时期的遗址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调查区域内先秦时期文化遗址的历时性变化过程,对区域内各时段聚落的分布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见解。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王立新教授对西辽河流域与嫩江流域汉以前文化演进轨迹的差异及动因进行了分析。他通过对比两地区域系统调查所获得的不同时期聚落数量,以及两地文化发展序列的变化特点,发现西辽河流域从红山文化以降,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兴衰交替现象,而嫩江流域的文化发展节奏与轨迹却十分稳定。认为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是影响两地文化演进轨迹差异的重要动因。其中,西辽河流域的脆弱生态与人类开发强度的消长变化造成了该地区自红山时期之后出现的文化兴衰现象,而嫩江流域长期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生业模式与各时段低强度的资源开发,维持了该地区汉以前文化缓慢却平稳的变化。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任平对东辽河流域青铜时代文化序列与格局变迁及其演变动因做了探讨。他在对四平梨树长山遗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过往发掘材料与研究成果,进一步健全了东辽河流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梳理了区域内文化格局的历时性变化。他认为,地形阻隔与相邻文化区考古学文化的强弱,是直接导致东辽河流域青铜时代遗存面貌复杂化的根本原因。该流域在青铜时代前期更多地扮演着文化交流通道的角色,而随着宝山文化的崛起,当地土著文化不断向外扩张,或已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区域性政治实体。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贾鑫副教授从环境考古学的视角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古代社会变迁的关系。他首先介绍了环境考古发展的三个阶段,阐释了环境考古的研究旨趣,随后以红山文化为例,分析了气候恶化与红山文化消亡的关系,并借助GIS数据,对红山文化消亡后的人群迁徙做了推测。最后,他以东北地区辽金元时期的气候变化与人群迁徙为例,提出了当前环境考古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认为以大空间尺度的生业模式变化与更加精准的气候变迁过程分析相结合,是推动环境考古解读具体历史现象的重要条件。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孙阳讨论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渔猎采集经济区的时空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她凭借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宏观分析了东北地区古代渔猎采集文化空间分布的历时性变化及动因。注意到新石器时代东北地区遗址的季节性高水位不利于动物的驯养和植物的人工栽培,这可能是该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较晚进入大规模农业经济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人地关系为视角,探索学科交叉的新思路是本次议题的又一亮点。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尝试将考古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相结合,提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认为历史和地理文脉下聚落景观的人地关系、城乡聚落的历史演化及适应机制、流域文明及城乡遗产的地方性与适应性应是多学科合作的切入点。她以黄河流域聚落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人地互动机制分析为例,揭示出流域尺度上,黄土高原地区在近500年来所发生的“人口—生产—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降低,流域发展模式发生更迭的现象;聚落尺度上,黄河中游的传统村落在近40年出现的原生与建构地方性的分异现象;建筑尺度上,黄土高原的地坑院发展至现代已呈现出多种适应性的利用模式。
三、科技考古研究
科技考古研究是本次会议提交摘要和发言的大宗,内容涵盖石器分析、冶金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分子考古与体质人类学。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雪薇使用岩石剥片方法确认了嫩江流域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绿色岩石”实属凝灰岩。认为这种石制品原料应分布在白垩纪甘河组范围内,多以结核或条带的形式包裹在带气孔的玄武岩中,可将其从燧石或碧玉的门类中分离出来。该报告是与地质学相结合首次对嫩江流域进行的岩石学研究,为日后嫩江流域石制品原料分析提供了参考。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潘鹏旭介绍了黑龙江富裕小榆树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标本,并利用数理统计、操作链等研究方法揭示出该遗址存在“非典型”细石叶技术,为嫩江流域细石叶工业性质、年代及文化序列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包铁铮对吉林省洮南市四海泡子沿岸遗址采集的炉渣、矿石进行了科技检测分析。认为该遗址群以铜砷共生氧化矿石直接还原冶炼生成铜砷合金,并根据区域系统调查采集陶片类型信息,初步判断其年代为晚商时期,有些甚至可能晚至战国时期。大兴安岭中段可能为其潜在的矿石来源地。该遗址群是嫩江中下游首次发现的早期冶铜遗址群,对讨论该地区早期冶金技术,以及金属本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从动植物遗存分析,观察东北地区古代渔猎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业模式也是本次会议的热点话题。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孙永刚教授通过对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认为该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居民以黍作为主要农作物;结合出土动物遗存与生产工具的分析,推测渔猎与农业并重是昂昂溪文化生业模式的重要特点;地肤、菱角和芡实等野生植物是当地居民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两周时期,该聚落的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稗子开始出现,黍的比重降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与4000cal.a BP之后气候转向干冷有关。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梁琪瑶对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出土先秦时期动物遗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狗是洪河先民唯一的家养动物,野生动物应是当地居民肉食消费的主要来源。两周时期,家养动物黄牛和马的出现,改变了该遗址先民的生业模式。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于昕对吉林大安东山头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该研究主要以该遗址G1出土的动物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骨骼个体数量及种群比例的统计、骨骼表面痕迹分析等,对当时先民的肉食来源和生业模式进行了推测。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吕小红对吉林梨树长山遗址出土猪骨遗存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长山遗址的猪存在家养行为,但碳氮稳定同位素显示,猪在饮食中摄入了更多以C3类植物为主的食物,这与北方自然环境下野猪的碳值情况相似,却和粟黍农业下家猪饮食以C4类食物为主的模式完全不同,可能存在家猪散养的情况。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琳对吉林农安五台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研究。经过对该遗址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定量统计与骨骼痕迹分析,认为该遗址中的家犬已经被驯化,但家猪可能处于一种半驯化的状态。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艺文以吉林农安围子里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种属鉴定、定量统计与死亡年龄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遗址动物群结构主要以猪、马、牛、犬、鱼、鹿科、软体动物为主;先民的主要肉食资源是猪、马、牛、鹿科等哺乳动物,其中猪和犬为家养动物。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海琳通过对黑龙江富裕小榆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认为该遗址的动物群结构包含牛、马、狗、狍等,种属较为简单,且骨骼人工加工痕迹较少,推测该遗址应为临时性居址。
分子考古学的古病毒研究为了解古代人群迁徙与生存环境提供新证据。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冰介绍了基因组学在古病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应用。从古代乙型肝炎病毒研究与群体遗传学研究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了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与人群迁移的一致性,揭示出乙型肝炎病毒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传播历史。
此外,体质人类学为观察东北地区史前渔猎社会的复杂化提供了新信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国帅通过对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出土无头人群的人口成分、埋葬性质、骨骼创伤痕迹等分析,得出人群被人为猎头的骨学证据,重建了猎头行为的实施过程,并对猎头过程所使用的工具、猎头行为背后的社会动机进行了初步推测。
除传统的科技检测与分析外,相关学者还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阳讲师介绍了古蛋白组学这一前沿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该方法包括利用ZooMS技术对旧石器时代动物骨骼碎片进行种属鉴定,通过牙结石蛋白组学研究还原古代人群食谱,采用古蛋白组学方法进行铠甲成分分析等。相关研究可以为理解古代人群的生业与文化、重建史前区域生态环境、扩展古人类化石记录,以及灭绝生物的系统发育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科学依据。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深入学术研究、推进文明互鉴、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孟诚磊对东北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东北地区文化遗产分布与保护现状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的文化遗产存在分布散、交通不便、经费不足等问题,对此可尝试以数字化技术作为主要手段,以遗产地单点的三维扫描数据结合文物GIS系统,对遗址进行系统研究,利用定期三维数据对比,对文物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监测防控,同时利用数字化展示平台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社会。
吉林良图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周冰对三维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做了介绍,主要包括正投影视图获取、图版渲染出图、器物展开图制作、文物虚拟修复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三维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优势与特点。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谈到,举办此次会议,是“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时代需要。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以往国内外学者多关注黄河、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对东北边疆地区渔猎文化与渔猎文明研究的关注度还十分有限。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东北边疆地区渔猎文化与文明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次会议即是一次推进这方面研究的实践。最后,王立新教授对大会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简短概括和评述,并再次对本次参会的学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