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
2022-02-24张宗勤张鹏鞠延仑肖敏燕李俊
张宗勤,张鹏,鞠延仑,肖敏燕,李俊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陕西合阳 715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都市农业试验示范站,陕西西安 710109;2. 合阳县果业发展中心,陕西合阳 715300;3. 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西安 710061)
随着葡萄产业规模的扩大,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而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人工成本的增加,加上从业者人均年龄偏大,其接受知识与技术的能力较差等因素,严重制约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葡萄生产迫切需要研发与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4-5]。为此,我们以葡萄生物生态学特性为依据,结合多年科研推广工作成果与经验[6],凝练、集成并示范验证了葡萄轻简化周年栽培管理技术。
1 葡萄春季简化管理
1.1 春季阶段管理特点
葡萄春季管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是伤流期,一般持续约1个月。此时葡萄园管理聚焦在促进与保护根系生长方面,需保证正常萌芽,防止伤流产生、枝梢抽干、晚霜冻、大风损害;第二是萌芽与新梢生长期,历时约30~40 d,重点是促进新梢健康稳定生长,保障花序正常分化与发育。可见,葡萄园春季管理围绕两个焦点,促长与防灾减灾。
1.2 适用节气
一般在公历2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雨水至谷雨节气,我国北方地区葡萄渐次进入伤流期,清明至立夏为葡萄萌芽与新梢生长期。因此,葡萄春季管理主要在雨水至立夏6个节气时间段。
1.3 春季管理技术
1.3.1 促长
(1)出土。北方埋土防寒地区,当地杏树开花阶段葡萄出土,此前可分批次去土。(2)施肥水。每亩施用高氮肥0~50 kg,可添加腐殖酸或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1 kg,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于葡萄萌芽前30 d左右,一般在惊蛰前后进行。无水肥一体化条件的果园,可于树行一侧离树0.5~1.0 m处开10 cm浅沟施肥后埋土,及时足量灌水;冬季干旱缺水的地块可以灌透水一次,使土壤相对湿度达65%以上。浇水原则是看天看地,萌芽后宜采取节水灌溉或调亏灌溉措施补水,忌大水漫灌。追肥遵循3字诀:散(水肥一体化冲施,或开沟撒施)、浅(埋深10 cm左右)、远(树冠投影线外围)。(3)覆地布。于树行两侧各覆60~80 cm的地布,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4)甩条上架。出土后,葡萄藤在地面自然摆放10 d左右再顺势一边倒上架,可有效防冻防风干,使萌芽整齐。(5)抹芽。及时抹除主干上的萌蘖,疏除结果母枝上着生部位不当的芽、弱小芽、过密芽,每节留1芽。(6)绑枝。借枝蔓柔软程度顺势绑缚新梢,15~25 cm间距绑缚,均匀摆布。(7)留花序。以单位面积产量确定留穗数,绑梢的同时,疏除双穗中的弱穗、副穗、歧肩及发育不良的花穗,每亩留2000~3000穗,一般1个结果枝留1穗花。(8)去卷须:整个生长期随时剪除卷须。
1.3.2 防灾减灾
(1)防伤流。展叶前勿修剪植株,忌造成伤口;设施栽培的不可过早升温。(2)防雪灾。关注天气预报,在大雪来临时检查加固设施,专人值班。冬季未揭去薄膜的设施,必要时破坏薄膜以保大棚骨架安全。(3)防霜冻。霜冻来临前树干喷水、施腐殖酸、海藻酸等,可提高植株防冻性能;遇极端倒春寒天气可在后半夜短期熏烟、点火等措施防霜冻。萌芽前及时覆盖棚膜。(4)防病虫害。注重采用园艺学、诱虫灯与粘虫板等方法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绿盲蝽、斑衣蜡蝉、蚜虫、蓟马等害虫,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于春季萌芽前15 d左右清园一次。方法与冬季清园一样,先清洁田园,搓除老翘皮带出地头埋掉;再选用结晶硫磺粉、辛菌胺或己唑醇,并添加毒死蜱。萌芽前后用药1~3次,交替喷施菊酯与吡虫啉液,添加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锌或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选用中大型打药机喷施农药,设施栽培园区可使用迷雾系统。
2 葡萄夏季(花果期)管理
2.1 夏季阶段管理特点
夏季管理也称为花果期管理,从开花前至葡萄采收,包括开花期、坐果期(含生理落果)、浆果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及增糖着色期。开花期保花保果,浆果生长期果实膨大,采收前30~20 d增糖着色。因此,葡萄园夏季管理需围绕保(花)、膨(大)、增(糖)、花芽分化与发育4个焦点。
2.2 适用节气
因品种熟性差异,葡萄夏季管理主要在立夏至处暑,晚熟品种可至霜降节气以后。
2.3 夏季管理技术
2.3.1 肥水管理
(1)花前肥水。开花前10 d左右追施花前肥水。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等地一般在“五一”节前后。同样,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无水肥一体化条件的果园,则在施过萌芽肥的另一侧,采用同样方法,每亩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平衡复合肥5~25 kg,中微量元素肥1~2 kg,腐殖酸类肥料1~10 kg,将肥料混合后施入,浇水一次。叶面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肥(钙镁硼锌铁)或0.1%硼砂溶液1~2次。(2)膨大肥水。果实膨大期需薄肥勤施、小水勤灌。在生理落果结束、果粒黄豆大小、坐果稳定后(花后10 d)及时追肥,以三元平衡复合肥为主或选用磷酸二铵与硫酸钾,或水溶肥,总量为每亩25~50 kg。分次施肥,约20 d施一次。施肥方法同上,树行左右交替进行。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与技术,使用水溶肥,7~10 d一次。还可根外追肥,谢花后即喷1~4次0.1%~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3)增糖着色肥水。采前30~20 d,每亩施用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10~25 kg。灌水后至采收前,不再施肥,控制灌水,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3次。
2.3.2 花穗果穗管理
(1)疏花。自花前1周至开花完成。去歧肩,疏小穗,剪除穗尖,每穗留13~18个小穗。(2)花期保花。继续绑蔓、摘卷须,轻度震荡钢丝以促使花帽脱落、辅助授粉。(3)花后保果。开花后1~3 d绑蔓摘卷须,轻度震荡钢丝以促进生理落果。(4)花后疏果。开花后3~10 d,生理落果结束后疏果。以成熟期果穗大小确定拟保留的穗粒数。成熟时穗质量以早熟品种500~750 g、中熟品种750 g、晚熟品种1000 g为宜。‘夏黑’‘阳光玫瑰’与‘巨峰’等品种在开花前去除副穗,待穗长15 cm时剪去穗尖,小穗打单层,并疏除向上和向下的果粒,保留朝外生长的果粒,各品种适宜的穗粒数分别约为100、55、80粒,形成圆柱形穗;‘火焰无核’‘红地球’‘克瑞森无核’等品种去歧肩和3~5个副穗,疏果后果穗长达15 cm时去穗尖,以形成自然的倒梯形果穗。(5)套袋前果穗处理。花后20~40 d个别轻微疏果,保留穗长20 cm再次去穗尖,整理果穗大小与穗形,以形成标准化果穗。(6)采收前果穗处理。采收前10 d左右可将套袋下口打开,让果穗接受散射光。
2.3.3 病虫害防治
(1)花期。开花前后7 d左右全园各用药1次防治病虫害。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抑霉唑、噁唑菌酮·锰锌、氟吡菌酰胺、肟菌酯、代森锰锌或代森联、黎芦碱、菊酯、呋虫胺、阿维菌素、甲维盐、噻虫嗪或吡虫啉。(2)果实膨大期。套袋前全园喷药,套袋时药物浸蘸果穗,可选用不同组合药物:苯醚甲环唑+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吡虫啉+阿维菌素、苯醚甲环唑+腐霉利+阿维菌素+甲维盐、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或咯菌腈+高氯吡虫啉、苯甲·嘧菌酯+双炔酰菌胺+噻虫·高氯氟、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甲维盐高氯。(3)套袋后病虫害防治。套袋后至采收前30~15 d,可选用不同组合药物,如波尔多液或硫酸铜钙、丙森锌、代森锰锌、波尔霜脲氰、己唑醇、异菌脲、烯酰吗啉、三唑酮、戊唑醇,添加甲维盐或甲维盐高氯、吡虫啉、噻虫嗪等。
2.3.4 整形修剪
(1)枝条摘心(打顶)。自然坐果不良的品种(巨峰系、夏黑等)于花前3 d内摘心,坐果良好的品种(红地球、阳光玫瑰等)于花期至花后2~3 d内摘心,同时绑蔓、掐卷须、适当震荡钢丝以促进授粉。摘心需去除小于正常叶面积1/3的小叶枝梢。(2)果实膨大期叶幕管理。果穗以下夏芽副梢抹除,果穗以上夏芽副梢根据枝叶郁闭程度留1~4片叶摘心,两行树的枝梢顶端交叉重叠的回缩修剪,保留30~50 cm间距,剪去伸出棚外的幼嫩枝梢。此后当两行树枝的梢端碰头后再次回缩修剪。
2.3.5 地面管理
提倡果园生草(人工种草)或留草(自然生草),草长高后不定期剪草,留至高度5 cm左右。拔除果园恶性杂草,不用除草剂。注意保持园地水分,遇旱及时灌水,避免提早落叶。保持地头路边整洁。
随时整理排水沟,防积水。关注天气预报,高度注意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的预防。
2.3.6 采收
果穗基部颗粒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8%时带袋采收,在车间或阴凉处脱袋后先预冷,再分级包装,冷藏。期间注意保护果粉。
3 葡萄秋季管理
3.1 秋季阶段管理特点
秋季管理也可称为采后管理,主要包括葡萄采收至叶片自然黄化落叶前的管理,焦点是促进枝条成熟。
3.2 适用节气
因品种熟性差异,葡萄秋季管理主要在处暑至霜降节气,北方地区多指9—10月。
3.3 秋季管理技术
3.3.1 肥水管理
秋施基肥又称为月子肥,一般于果实采后或9—10月完成,最迟于土壤上冻前1个月完成。方法是在树行一侧距离树干50~100 cm处,用开沟机开沟深40 cm,亩施腐熟有机肥5 m3,可加磷肥1~2袋,北方地区可选过磷酸钙,酸性土壤可选钙镁磷肥,与地表熟土混合填埋;树势较弱的果园,可在填埋至距地面10 cm时,亩加施磷酸二铵10~50 kg;灌透水。叶面肥可用0.3%~1.0%磷酸二氢钾2~4次,每次间隔2周。
3.3.2 整形修剪
适当疏除植株下部叶龄大于110 d的老黄叶、病虫害叶,剪卷须,搓剥老翘皮。不可重修剪,防逼发冬芽。
3.3.3 病虫害防治
保持叶片正常光合功能直至叶片自然黄化(11月中下旬)。主要防治白腐病、炭疽病、褐斑病、酸腐病,以及红蜘蛛、金龟子、二星叶蝉等。可选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福美双、退菌特或三唑类农药等防治病害。虫害防治交替使用菊酯类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注意用药安全,以保障食品安全。
4 葡萄冬季管理
4.1 冬季阶段管理特点
冬季管理也称为休眠期管理,指葡萄叶片自然黄化落叶至翌年伤流前,即均温<7.2 ℃开始,至地表10 cm以下土壤温度>6 ℃时结束。北纬34︒地区一般在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
管理焦点是防植株冻害与抽干,保障植株安全越冬。采取10字技术措施:剪(冬季修剪)、搓(搓除老翘皮、刮除架材上的虫卵)、清(清洁田园)、喷(喷药消杀病虫源,主干涂白)、落(将主干从钢丝上落下来)、耕(行间翻耕)、浇(浇冬水)、埋(埋土防寒)、理(整理紧固架材钢丝)和查(田间不定期巡查)。
4.2 适用节气
葡萄冬季管理主要在霜降至翌年惊蛰期间。
4.3 冬季管理技术
4.3.1 冬剪
冬季修剪的目的一是塑造树形,二是保留足够结果枝和芽。树形以“厂”形或小龙干形,北方地区采用双十字“Y”形架或飞鸟架,南方地区采用飞鸟架或平棚架,主干高度提高到1.2~1.9 m,结果部位距离地面1.5~1.7 m。
冬剪于葡萄叶片自然黄化后2周开始,北纬34︒地区一般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10日进行,最晚在小寒节气前后完成。埋土防寒地区在叶片自然黄化即可冬剪。冬剪因树制宜,遵从“看、算、剪、查”四步法。每亩地留结果母枝500~2000枝,每枝一般留2~5芽,保证来年亩结果枝数2000~3500条。
4.3.2 病虫害防治(清园)
(1)清洁田园。冬季修剪后先搓除枯死老树皮,清除枯枝、落叶等动植物残体,与农家肥一起堆沤腐熟作为来年月子肥使用。(2)药剂处理。冬剪后喷施药剂消杀,于晴天中午全园喷施3~5°Be石硫合剂+0.2%合成洗衣粉,或市售45%结晶石硫合剂60~80倍,或29%石硫合剂水剂30~60倍;也可选用杀菌剂福美双、戊唑醇或己唑醇、氟硅唑、丙环唑、氟菌唑、80%硫磺、0.5%过氧乙酸、辛菌胺;杀虫剂可选用毒死蜱或矿物油、松脂酸钠,可添加炔螨特等杀螨剂。
葡萄枝蔓、架杆、地表土壤全园喷施药物。药剂清园用药遵循3字诀:准(时间准确,选择适当的药物)、足(药量适当大些,亩用药水量50~200 kg)、细(全园用药,不留死角)。(3)树干涂白。是对葡萄主干刷或喷涂白剂,以防治病虫,清除病虫源,并保护树干防止失水。可用石硫合剂或单用石灰乳,也可选用市售商品性涂干剂。在初冬与初春各一次。
4.3.3 枝蔓处理
北方寒冷地区葡萄藤在土壤上冻前即行埋土。非埋土防寒区可将葡萄枝蔓从架上落下,自然顺放地面,可获得防冻、防风干、抑制枝蔓顶端优势、保障萌芽整齐等效果。
4.3.4 防灾减灾
(1)枝蔓防冻。在埋土防寒期间若土壤过湿,可能造成芽眼腐烂;土壤干旱时,宜先灌水,晾2~10 d湿度适宜时再行埋土。冬季要随时检查,防止动物践踏土堆和鼠兔危害,发现有裂缝或洞孔及时覆土埋严。非埋土防寒区葡萄枝蔓可在深冬或早春喷施1~3次防冻剂,可选用商品性防冻剂、市售壳聚糖、氨基酸、海藻酸、腐殖酸等,或喷水。(2)设施保护。整理架材,调换生锈钢丝与腐烂架杆,维修加固设施。避雨棚或塑料大棚(冷棚)要撤除塑料薄膜,及时清除温室周围的积雪、积水。对设置在大棚外边或日光温室前沿防寒沟的秸秆或树叶更换或补充。遇暴风雪天气加强巡查。
5 小结与讨论
葡萄为多年生果树,年周期性生长特性明显,按照其生长发育特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原则,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栽培技术,以保障产出优质果品[7-10]。
葡萄轻简化栽培管理需抓重点,有条不紊组织生产。全年管理具有5个关键时期:萌芽前后、开花前后、套袋前后、采收前后、越冬期。年主要农事活动为4次修剪、4次肥、5次水和7~13次保护性用药[6-7]。全年不同阶段管理需围绕当季焦点,打好基础,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下部(根系)与地上部的平衡,做好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预防,并注意做好生产记录档案[6,11-12]。与传统技术相比较,本技术体系重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等的应用,实施隔行调亏施肥灌溉、枝蔓摘心后枝梢不碰头时不予修剪、花前疏花与花后及时疏果,提高结果部位便于人工操作等技术。可以概括为:选优良品种,建适宜设施;精细改土壤,规范好树形;行间能过车,株间易过人;举手摸到顶,摘果不弯腰;疏花又疏果,果穗要标准;树下覆地布,行间留青草;叶片不见雨,枝梢不碰头;病虫绿色防,完熟采收卖;依科学理念,创信誉品牌。因此,本技术体系强调葡萄健康栽培理念[6,11],有效节约投资成本,减少与降低劳动投入与强度,有利于生产优质标准化产品,有利于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适宜于当代葡萄种植的轻简化技术体系。
实际上,葡萄各阶段管理彼此衔接,不可分割。不同生长阶段实属人为划分,仅为了便于制定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由于各阶段的生长特点不同,相应栽培管理技术明显不同[13-14]。从建园开始,做好规划,按照轻简化的总目标,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6,11,15]。采用节气计划管理农事具有合理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果农多习惯用我国传统农历,也对二十四节气运用自如,建议果农按照二十四节气或公历计划、管理、记录农事活动[6,8]。
鉴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生态差异明显,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应用[15-19]。本技术体系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葡萄生产,南方地区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