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分行 争做金融服务“山东制造”的“主力军”

2022-02-24中国工商银行山东分行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创金融服务山东省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分行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坚定不移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是工商银行胸怀“国之大者”,扎实践行大行责任的政治担当。山东分行认真落实党中央、总行党委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山东经济发展实际,把握机遇,谋定思路,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着力提升制造业贷款精准直达水平,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引领作用。至2021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1600亿元,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到17.5%,较年初单边增长近230亿元,为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金融支撑。

一、凝聚思想共识,提高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山东是制造业大省,是全国唯一拥有所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启动实施《“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造强省。

扎根齐鲁、服务山东一直是山东分行经营发展的宗旨。基于国有大行履行责任担当的职责定位,立足山东省情、行情,山东分行始终将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引导全行形成“山东分行不发展制造业,公司业务就没有未来”的战略共识,着力打造服务“山东制造”的“领头雁”。新一届省行党委成立以来,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在系统内始终保持前列,占比超8%,高于公司贷款占比3.7个百分点。山东分行的制造业存款、中收、一般法人有贷户在全行的占比均超过30%,成为大公司金融业务乃至全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板块。

二、谋划“新制造”,打造公司信贷转型“新引擎”

陈四清董事长指出:“要把履行使命担当与实现商业可持续结合起来”。山东省制造业企业量大面广,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深入,转型升级下的制造业企业对金融支持的政策需求提出更高更全要求。对此,山东分行坚持既讲担当、也讲规律,于2021年初印发了《山东分行2021—2023年投融资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并细化制定《制造业营销指导意见》,通过明确发展重点区域、客户和项目,形成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规划》的引领下,山东分行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量四行“双第一”,呈现出“量增、面扩、质优”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至2021年末,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1628亿元,成为山东省内唯一一家余额突破1600亿元大关的金融机构;净增110亿元,实现近7年增量新高。制造业有贷户突破5700户,较年初增幅达40%。同时,全年累计投放项目贷款67.2亿元,推动中长期贷款净增43亿元,不良额、不良率较年初“双降”,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三、创新体制机制,引领科创领域服务能力提升

近年来,先进技术、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新兴产业不断聚集,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制造业与科技创新领域加速深度融合。对此,山东工行旗帜鲜明的提出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创”为突破口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在工总行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9月17日,山东分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实现了“三个首家”,即系统首家省级分行科创中心、系统长江以北首家科创中心、省内同业首家科创中心。依托中心创设,在全省范围形成“1+2+N”层次分明、覆盖完整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制定专属政策、设计专属模型、配置专项资金,为支持科创企业有序发展精准注入金融动力。至2021年末,山东分行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00亿元,较年初新增100亿元,同比多增7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先进制造业企业。

在做好融资支持的同时,山东分行不断强化银政合作和模式创新,先后与山东省科技厅签订《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省工信厅签署《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合作协议》,赞助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首届“揭榜挂帅”活动并参与组建山东省中小企业投融资联盟,着力打造股债联动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四、强化银企联动,引导金融活水实现精准滴灌

与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比,金融机构亟须打破“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供应链中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核心优势大企业,以及有政府信用背书的企业和项目”的情况,努力从根本上破解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制造业细分领域多、技术路线复杂、模式创新快,对银行风险的识别和把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山东分行强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精准提高制造业贷款供需匹配度,坚持通过“客户优选”实现精准识别和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方位资源助力和保障。

山东分行于2021年初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优质客群中选取了591户无信贷关系客户,纳入“制造业重点企业白名单”,在客户准入、利率定价、信贷规模上予以倾斜,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资金的直达性。对这些企业,山东分行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客户”,充分发挥“1+N”联动优势,组成联合团队赴全部16家二级分行,与市、支行一道对121户名单内客户提供穿透式服务,全力做好业务推动。为确保服务“下沉”到底,山东分行累计召开5期先进制造业拓展推动会,至2021年末,已为62户名单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近130亿元。

五、改进服务供给,着力满足日益提升的制造业需要

当前,制造业企业对金融产品和综合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需要金融机构充分挖掘制造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征,配合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不断改进服务供给与之适配。更加注重链式金融服务,围绕山东省“链长制”工作确定的9个重点产业、42条关键产业链、124家链主企业,统筹“补短板、锻长板”创新供应链金融,做好核心企业和全产业链服务,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至2021年末,山东分行共实现64户制造业链条落地,供应链融资余额63.3亿元,共服务上下游客户272户。更加注重绿色导向,结合山东省制造业特点,积极服务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助力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的全面发展。至2021年末,山东分行绿色贷款余额745亿元,较年初净增288亿元,实现了省内首笔碳排放权质押和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质押贷款的投放。更加注重国际合作,着力打造“境内外汇业务首选银行”,深化境内外资金融通,为山东省内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制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有效发挥交易、结算等金融功能,减少制造业企业“出海”的后顾之忧。至2021年末,山东省制造业客户外币贷款余额83亿元,较年初净增30亿元,增幅达到56%。

六、打造专家团队,着力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品质

做好制造业市场的金融服务,需要一支过硬的专家团队,不断提升专家团队的综合服务水平。为此,山东分行专门邀请省工信厅研究室专家,通过省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的方式,向全行讲授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制造强省建设》的专题授课,系统概述了山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坚定全行做好制造业金融的决心和信心。

为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山东分行强化以赛促练,组织举办“首届制造业分析师大赛”,来自全部16家分行的近百名选手围绕化工、轮胎、造纸三大行业设计专业化服务方案,并优选首批20名业务骨干纳入“制造业行业分析师库”,通过组建柔性团队、不定期开展相关行业研究和业务培训,真正实现了业务专家搞服务。

发展制造业金融既是服务实体的责任所系,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2年是工总行“集团新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决胜之年,山东分行也开启了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面向新的发展阶段,山东工行将以总行党委“48字”工作思路为指导,找准打造制造业金融发展强行的主攻方向,着力做好“四个坚持”,争做金融服务“山东制造”的“主力军”。一是持续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贯彻总行“扬长、补短、固本、强基”战略布局,坚持把制造业金融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一级抓一级”,压实各级责任,推动制造业金融做大、做强,巩固领先优势。二是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十四五”期间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前瞻研判市场走势,科学制定拓展规划,着力构建制造业领域的营销“全视图”,绘制针对细分行业发展脉络、关键技术环节、市场发展环境的“图谱”,厘清涵盖行业核心客户、上下游客户的“清单”,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找准服务的着力点。三是持续改善金融供给。依托山东分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服务创新,为新动能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加大对“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把握山东省“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契机,加强绿色信贷金融供给,支持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围绕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关键产业链,统筹“补短板、锻长链”创新供应链金融,强化多链条协同,弥补山东省产业链延伸不足的短板。四是持续健全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精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信贷铁军”。另一方面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管控能力,强化行业研究、技术跟踪、信贷全流程管控等基础工作,提高风险防控的有效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猜你喜欢

科创金融服务山东省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