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2022-02-24汤德元曾智勇杨志刚晏仁潭韩超逸
罗 柳 汤德元 曾智勇 黄 涛 张 森 杨志刚 晏仁潭 韩超逸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1 临床症状
2020年5月下旬,贵州省某动物园存栏的20头梅花鹿(Cervusnippon)部分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症状,病程2~3 d,随后腹泻、胃部胀大、食欲废绝,有6头梅花鹿接连发病死亡(图1)。经询问饲养管理人员发现,梅花鹿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热,现场测量3头发病梅花鹿的体温分别为38.7、39.6、41.5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皮温不稳,耳、鼻、四肢末端发凉,口腔黏膜暗红,腹部有疼痛反应,有仰头蹬腿的表现,且呼吸急促,排出恶臭粪便。
图1 患病与病死梅花鹿临床症状
2 剖检结果
将发病死亡梅花鹿进行剖检(图2),可见其腹膜充血严重并带有出血点,肠黏膜充血出血胀气,胃膜充血出血且胃内有大量未消化草料,腹膜与腹壁多处粘黏,脾脏充血,肺部充血,肾脏肿大,肝脏肿大且有多处梗死灶。
图2 病死梅花鹿剖检结果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制作肺部触片及肠道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图3A、B)。无菌采集发病梅花鹿的病料,接种在涂布10%胎牛血清的LB固体培养基上,37 ℃恒温箱中厌氧培养12 h,可见白浊环状菌落。挑取部分该菌落涂于载玻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两端钝圆的蓝紫色革兰阳性、短粗的杆菌(图3C)。
图3 病死梅花鹿镜检结果
3.2 生化特性鉴定
按照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说明书进行操作,从培养基中挑选部分菌落,接种于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中进行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菌对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和果糖呈阳性,且产酸产气;对木糖、甘露醇和山梨醇呈阴性;在含铁牛乳试验中出现“汹涌发酵”现象;硫化氢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呈阳性;靛基质试验呈阴性。结合细菌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鉴定结果,判断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
3.3 支原体PCR检测结果
将送检的梅花鹿病料无菌采取病变及周边部位,混合研磨,液氮反复冻融3次,匀浆器磨20 min后收集匀浆,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TaKaRa MinBEST Viral DNARNA Extraction Kit Ver.5.0 试剂盒分别提取核酸。
进行支原体PCR扩增。反应结束后取5 μL PCR产物于1%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检测(90 V,35 min),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记录。结果未检测出支原体的特异性条带(图4)。
图4 病死梅花鹿病变组织核酸PCR扩增结果
4 治疗方案
西兽医治疗:青霉素钠80万IU×6支/头,用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配合庆大霉素8万IU×6支/头,用麻醉枪肌内注射,2次/d,连用6 d。
外部清理消毒:水槽及料槽清洗消毒,在料槽中添加新的洁净草料。水槽中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按6 g/头口服饲喂6 d。12 h后更换水槽饮用水重新投药,投药2 d后未有新发病梅花鹿,已发病梅花鹿逐渐恢复饮食,投药3 d后停止投放葡萄糖,维生素C投药6 d。
中兽医治疗:中兽医辩证该病属里证,因疫疠所致。疫疠,是一种外感致病因素,一般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病急骤,蔓延迅速[1]。疫疠流行主要受气候反常变化、环境卫生不良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贵州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大,降雨较多,本次梅花鹿发病应属外邪入里。治疗方剂采用《伤寒论》的“白头翁汤”加减,组方为白头翁15 g、黄柏15 g、黄连15 g、郁金10 g、猪苓15 g、茯苓15 g,候温饲喂,每头每天1剂,连用6 d后梅花鹿群基本恢复正常。
5 讨论
通过对发病梅花鹿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革兰氏染色观察,判断其患有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采取了中药内服、外部清理消毒及抗生素投喂的综合治疗方法,经过1 d的治疗,没有新增死亡病例。经过6 d的治疗后,发病梅花鹿全部被治愈。
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也称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病畜多种器官出血、急性病变和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病程短,致死率极高,应以预防为主,并加强管理[2]。第一,建议梅花鹿园区及周边使用0.1% KMnO4水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对发病死亡的梅花鹿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铺垫及覆盖生石灰深埋、焚烧等[3];第二,对发病梅花鹿进行隔离,防止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扩散及交叉感染园内其他动物;第三,保证食物干净新鲜卫生,营养均衡,提高机体抵抗力,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保证梅花鹿体内肠道正常菌群平衡[4]。为防止应激情况,应提前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同时对圈舍、水槽、料槽及饲养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洁净和干燥,提高动物的生活环境质量,从而预防疫病发生。建议该动物园采用鹿猝死病三联菌苗,或将本地分离菌株经甲醛灭活后,使用氢氧化铝作为佐剂制成灭活苗接种,可有效防止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