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

2022-02-24金小芳

人人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对象

金小芳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 甘肃天水 741020)

肺心病又称为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脏病类型。据调查显示,年龄在40 岁以上的成年人群是肺心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率常年来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1]。肺心病的发病原因较多,但其主要因素是由患者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支气管病变后加大患者动脉血管阻力所致[2]。肺心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时间较长,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慢性肺心病和急性肺心病。肺心病患者可见咳嗽、气喘、咳痰等临床症状,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不仅会延误患者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出现肺部、心脏等其他器官的功能异常,严重时还会导致心功能和肺功能衰竭,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3]。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患者的治疗进程,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极为重要[4]。故本文特以本院2020 年3 月~2021年3 月收治的126 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开展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就该症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影响的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措施

1.1 基线资料

择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规划为样本收集时区,并以该时区内在我院行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治疗的126 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基于电脑病例随机抽样规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 例。对照组中31 例男性,32 例女性;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2.23±4.62)岁;观察组中32 例男性,31 例女性;年龄40~73 岁,平均年龄为(53.34±4.56)岁。

纳入标准:①对象均符合临床肺心病及慢性呼吸衰竭诊断指标;②对象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

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表达障碍者;②对象有服用抗抑郁、镇静类药物史;③合并其它慢性及严重器官疾病者。

所有对象均于研究起始前,对所涉及内容获得了充分了解,且对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所包含的内容、过程、预期结果也均报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了批准。对象分组后涉及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未具明显区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象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和日常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保障患者全面、细致地了解该病的治疗举措。

(2)药物护理:为患者详细介绍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药物使用方案,消除患者对药物的担忧,树立积极的、健康的用药意识。

(3)呼吸道护理:患者呼吸功能受损,其呼吸道的液体难以排出,加大了呼吸道堵塞风险,最终导致患者呼吸不畅,甚至窒息死亡。医护人员应按时为患者调整体位,拍打患者背部,促进分泌物及时排出,降低呼吸衰竭风险。

(4)呼吸功能护理:指导患者学习胸腹式呼吸方式,要求患者用鼻子吸气至腹部,频率缓慢。单次练习时间为25 分钟,每周练习6~10 次。

(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坚持少油少盐、低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原则,根据患者喜好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1.3 评价指标

统计比对两组对象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记录比对两组对象疾病复发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

观察组对象症状缓解时间(7.23±1.89)及住院时间(13.23±3.56)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2.59±2.21;19.45±5.33),2 项比对结果数据均呈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01),具体参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表()

表1 两组对象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表()

组别例数症状缓解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组6312.59±2.2119.45±5.33观察637.23±1.8913.23±3.56 t 值14.6307.703 P 值<0.001<0.05

2.2 两组对象复发率情况

观察组对象复发率(1.59%)显著低于对照组(20.63%),比对结果数据呈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体参见表2。

表2 两组对象复发率对比表n(%)

3 讨论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脏疾病类型,该病的死亡率常年来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研究证实,气道反复感染是导致肺心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5]。肺心病患者气道反复感染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血管阻力异常增大等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气短、气喘、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若患者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还会引发机体多器官受损等问题。据悉,若患者出现多器官器质性病变问题后,还会加大患者的死亡率,而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也不佳[6]。慢性呼吸衰竭作为肺心病晚期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可见呼吸困难、缺氧等异常状况,严重时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行为能力,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目前,临床多采用强心剂、利尿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疾病,但由于治疗周期过长、治疗进度较慢等因素,患者在长时间治疗中身心俱疲,治疗依从性显著下降,进而影响了最终治疗效果[7]。因此,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护理效果,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正面支持极为重要。常规护理坚持按照医嘱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其针对性和灵活性不高,难以满足患者长期、全面的护理要求。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坚持系统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护理理念,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8-9]。而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象症状缓解时间(7.23±1.89)及住院时间(13.23±3.56)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2.59±2.21;19.45±5.33),2 项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01);且该组对象复发率(1.5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0.63%),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果充分印证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措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对象
神秘来电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