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市场需求 促进小龙虾养殖转型升级
——湖北潜江2021年稻虾共作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2022-02-24陶忠虎罗培骁王淑娟舒娜娜张科强彭宣国杨青华余泽民陈传龙谢作祥

中国水产 2022年1期
关键词:稻虾潜江市虾苗

文/陶忠虎 罗培骁 王淑娟 舒娜娜 张科强 彭宣国 杨青华 余泽民 陈传龙 谢作祥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为冲积型平原,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水生动植物种类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潜江市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潜江龙虾头小尾大、爪粗壳亮、鳃丝洁白、腹部干净、味道鲜美的独特品质。潜江龙虾养殖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国小龙虾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湖北省735万亩、全国超过1800万亩土地开展稻虾共作。潜江模式、潜江标准、潜江技术已成为全国小龙虾养殖业的行业标杆,始终引领着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湖北省潜江市开始探索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转型升级,2021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成功与否关系着今后潜江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的好坏。为充分掌握生产一线真实数据,了解农民养殖效益情况,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7月下旬,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组织水产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班,深入潜江市园林办事处、杨市办事处、熊口镇、高石碑镇、龙湾镇、浩口镇、白鹭湖管理区等地的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开展稻虾共作生产情况调查。调查采取实地走访、养殖户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重点对稻虾共作繁养一体模式、稻虾共作繁养分离模式、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种养模式三种“养大虾”模式生产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共收集养殖样本26份,其中,繁养一体模式14份、繁养分离模式12份,立体综合种养模式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数据暂未收集。

一、稻虾共作情况概述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7月,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0万亩,其中稻虾共作面积85万亩,池塘养虾面积超5万亩,建成了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稻虾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

2013年,潜江市首创稻虾共作模式,截至2019年底,潜江市大多数农民开展的是全国统一的“一季稻一季虾”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这种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从2019年开始,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水产技术人员就开始探索养殖模式改革,探索出稻虾共作繁养一体生产、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产三种模式,并通过广泛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让广大养殖户开始转变思维,适应产业发展趋势,逐步了解“养大虾”模式。2021年以来,推广繁养一体养殖面积79万亩,繁养分离养殖面积5万亩,立体综合养殖面积1万亩。

(二)2021年稻虾共作的生产特点

进入2021年以来,潜江市为前冬冷后冬暖的天气(见图1),1月上旬出现低温冰冻现象,2月下旬出现极暖现象,冷暖幅度大。3月、4月潜江市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出现了大风、大雾天气。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了2021年虾苗的冬季培育和小龙虾春季生长,推迟了虾苗上市时间,也延缓了商品虾起捕销售。

图1 潜江市连续两年1月1日~4月8日的日平均气温对比图

(三)开展的重点工作

1.模式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型,提高农民养殖效益。2021年上半年,推广稻虾共作繁养分离模式5万亩、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态种养模式0.5万亩。

2.基地提档升级

依托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稻虾共作、稻渔种养项目资金700万元,重点在熊口管理区东大垸分场和马长湖分场,浩口镇浩张公路沿线狮子桥村、洪场村、莲籽垸村、永兴村,老新镇红星村及后湖管理区二分场,升级改造标准化稻虾共作基地7000亩,项目辐射带动稻虾共作基地提档升级3万亩。

3.强化科技支撑

3月20日,潜江市人民政府和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了2021潜江龙虾产业发展座谈会,旨在依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力量把脉问诊潜江龙虾产业,借助科技创新点对点进行技术攻关。5月11日,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调研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专家团队根据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前期开展的相关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积极为潜江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6月11日,2021小龙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举办,邀请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专家翘楚齐聚一堂,对潜江龙虾产业把脉问诊,找问题、给良方,力促潜江龙虾产业在新形势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开展技术指导

积极开展稻虾共作繁养一体生产、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生产三种模式的技术推广。为减少不良天气对小龙虾养殖的影响,2020年年底,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制定《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水产防灾预案》,指导潜江市养殖户做好小龙虾越冬和虾苗冬季培育工作,引导养殖户抢抓生产管理关键时期。全年开展线下培训10期以上,指导3000人次以上,编印发放《水产标准化生产养殖日志》20000份、《潜江水产》《稻虾共作养殖技术明白纸》等技术资料10000份以上。

二、稻虾共作生产调查情况与结果

(一)稻虾共作繁养一体生产情况

对14户实施稻虾共作繁养一体生产模式农户进行调查后发现,其经营稻虾共作面积达551.6亩,户均39.4亩,平均产量177.5kg/亩,小龙虾平均支出1667元/亩,平均收入3015元/亩,平均纯利润1348元/亩(见图2)。虾苗、大虾、3钱以下库虾产量占比分别为15%、47%、38%,产值占比分别为16%、67%、17%。

图2 不同模式稻虾共作小龙虾养殖效益情况对比图

(二)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情况

对12户实施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模式农户进行调查后发现,其经营面积574.5亩,户均47.88亩,平均产量180.5kg/亩,小龙虾平均支出1380元/亩,平均收入4435元/亩,平均纯利润3055元/亩(见图2)。虾苗、大虾、3钱以下库虾产量占比分别为10%、63%、27%,产值占比分别为12%、77%、11%。

(三)水稻种植生产情况

稻虾共作水稻平均支出1066元/亩(含田租),平均产量600kg/亩,平均收入1316元/亩,平均纯利润250元/亩。

(四)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体中,潜江市稻虾共作小龙虾平均产量179kg/亩,平均收入3740元/亩,同比增长61.2%,平均纯利润2219元/亩,同比增长143%。小龙虾全年产量15.75万t,产值48.13亿元。综合测算,2021年稻虾共作平均总收入5056元/亩,平均总纯利润2469元/亩。

三、稻虾共作生产情况分析

(一)稻虾共作繁养分离小龙虾养殖投入更少

小龙虾养殖支出主要体现在虾苗投补、饲料、肥料、渔药、水电、田租、人工及其他开支。稻虾共作繁养一体模式平均总支出1667元/亩,稻虾共作繁养分离模式平均总支出1380元/亩。对比两种模式平均总支出,繁养一体要高于繁养分离287元,经调查主要体现在饲料支出方面,繁养一体饲料平均支出733元/亩,繁养分离饲料平均支出583元/亩,两者相差150元。

分析主要原因,一是饲料需求量更少。繁养分离模式下,前期虾苗投放量可控,小龙虾养殖密度低,因此饲料投喂量更精准,饲料需求量更少。二是投饲周期更短。繁养分离养殖区在水稻收割后不上水,这段空闲期不需要投喂,降低了饲料使用量。

(二)稻虾共作繁养分离小龙虾规格更大

繁养一体模式和繁养分离模式大虾产量分别占比47%和63%,收入分别占比67%和77%,繁养分离模式比繁养一体模式生产大虾的比例高,而小龙虾养殖收入中大虾销售占比较重。

分析主要原因,繁养分离是将存田小龙虾苗种全部杀灭之后,再统一投放一定数量相同规格的虾苗,苗种品质有保障,养殖密度可控制,更有利于小龙虾生长。

(三)稻虾共作繁养分离小龙虾养殖效益更好

稻虾共作繁养一体平均总纯利润1348元/亩,稻虾共作繁养分离模式平均总纯利润3055元/亩,繁养分离模式纯利润远超繁养一体模式。

分析主要原因,繁养一体模式下,2021年由于春季连续低温阴雨,滞缓了幼虾生长,推迟了商品虾上市的时间。4月底开始,随着小龙虾大量集中上市,价格开始下降,5月大幅回落,并在5月20日左右跌入谷底。稻虾共作基地在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此时成虾供给减少,6月20日左右价格才逐渐回暖。价格波动较大。

(四)群众的创造性普遍高涨,创新模式百花齐放

围绕“养大虾”,广大渔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各自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开展了广泛探索,总结三种主要模式。

1.稻虾连作

稻虾连作是稻田养虾的原始模式,以前由于生态虾苗供应不足,很多稻田无苗可投,不能开展稻虾连作,现在稻虾共作能够生产大量的生态虾苗,因此,许多农民利用原始稻田,简单加高堤埂,春季投放虾苗,养成一季大虾。这是现今“养大虾”阶段稻虾共作、稻虾连作并存的体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2.稻虾共作

稻虾共作是在稻田中通过开挖宽沟、深沟,加宽、加高、加固堤埂,种一季稻养两季虾的一种现代农业种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之初,主要通过投放种苗、自繁自养、一次投放、多年受益而受到养殖户的青睐。稻虾共作面积增加迅猛,苗种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从而形成了前期卖虾苗、中期卖大虾、后期卖库虾为主的盈利模式,生产的虾以幼虾为主,产量占70%~80%。这种模式具有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但随着稻虾共作面积增速放缓,市场对虾苗的需求大幅降低,导致虾苗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因此,广大渔民在此基础上又探索出了许多新的做法,比如:繁养一体(夏季投放种虾繁育,自育自养),繁育分区(在同一块田,用聚乙烯网片将稻田与围沟隔离开,围沟内繁育虾苗,稻田春季投入围沟内自繁的虾苗养成大虾),繁养分离(用一块田投放种虾繁育虾苗,用另一块田春季投虾苗养成大虾,或直接采购虾苗春季投放养成大虾)。

3.立体综合生态种养

利用稻虾共作田,在开展稻虾共作时,投放小龙虾的敌害生物,摄食过剩虾苗,降低虾苗密度,减少小龙虾患病风险,达到“养大虾”目的,并同时丰富水生动物养殖品种,增加整体经济效益。

在技术上,许多农民还采取了轮捕轮放等措施,较大程度提升小龙虾的养殖规格,增加了养殖效益。

四、存在问题

(一)气候带来不利影响

繁养分离模式通常在每年3月上旬开始,从而错开繁养一体模式商品虾集中上市时间,提高商品虾出售价格。但2021年3月份、4月份潜江市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气温较低,出现了大风、大雾天气,因此投喂时间推迟到3月下旬,由于水温低,投饲之后小龙虾生长缓慢,因此,2021年虽然繁养分离模式亩平总纯利润较繁养一体更高,但其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

(二)养殖模式亟需转型升级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仍然有少部分养殖户没有完全转变观念,依旧按照传统“一季稻一季虾”模式开展生产。长期以来,我国小龙虾消费市场都是“两条腿走路”,加工企业以加工出口为主、国内消费为辅,但在国际贸易壁垒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今后小龙虾加工出口将受到一定制约,绝大部分产品转为国内餐饮市场消费,对大规格虾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大。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今后大规格商品虾价格依然会保持在较高价格水平,有较好的盈利空间。2021年上半年,推广稻虾共作繁养分离模式5万亩、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态种养模式5000亩,但相对于潜江市85万亩的稻虾共作面积,新模式推广的力度还要加强。

(三)标准化养殖技术掌握不够

虽然每年水产技术部门都组织技术培训,标准化养殖技术资料编印发放也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但有些养殖户标准化养殖生产操作仍然不到位。比如,冬季是利用生物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为虾苗开口提供充足天然饵料的好时机,有些养殖户却不重视小龙虾的冬季培育管理,本应在头一年12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2月份开始肥水,却推迟到3月份、4月份。另外,饲料投喂不足、水质调控不好、渔药开支过大等现象依然部分存在。

(四)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有待加强

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核心物质基础是苗种。目前普遍采用的稻田生态繁育模式有效解决了种养面积迅速扩张下的苗种供应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近亲繁殖、捕大留小有可能导致小龙虾品质退化,成为制约潜江市乃至全国小龙虾养殖发展的瓶颈。加强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等科技攻关,使小龙虾繁育养殖生产科技化、标准化,使产品质量安全化、稳定化的工作迫在眉睫。

(五)养殖基地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部分农民单家独户自主开建的稻虾共作基地,建设标准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如龙湾镇陶新村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内是狭窄的土路,雨天道路湿滑不利于养殖户运输小龙虾,同时影响了水稻的机械化种植。园林办事处工农村有养殖户反映水源不太好,抽水放水不便利,既增加了养殖投入,又影响了小龙虾的品质。

(六)小龙虾投入品质量参差不齐

小龙虾走红之后被很多商家“盯上”,一些不法商家使不良饲料、兽药及相关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小龙虾专用”,给小龙虾养殖生产安全带来了隐患。特别是一些所谓的“非药品”在市场上鱼目混杂,有的给养殖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如“青苔一扫光”事件,有的虽然没有副作用,但也未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使有些养殖户每亩渔药投入超过300元,远高于大部分养殖户100元/亩的支出水平。

五、相关建议

(一)继续做好养殖模式优化创新

以湖北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和湖北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为契机,继续优化政府技术推广服务,提升健康养殖水平,大力开展稻虾共作繁养一体标准化生产,加大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模式推广力度,有序扩大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养殖面积,全力推进“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型,提高农民养殖效益,促进潜江市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广泛开展养殖技术推广培训

依托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为核心,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力量为骨干,网罗镇处服务中心技术力量,组成潜江龙虾技术服务团队,广泛开展现场教学、线上指导、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做好稻虾共作繁养一体标准化生产、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生产三种模式的技术推广。

(三)加快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

引导鼓励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加快小龙虾良种技术攻关,支持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小龙虾种业体系,为潜江市乃至全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筹建国家级、省级小龙虾良种场,组建一批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示范基地和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小龙虾规范化养殖,以此促进潜江市小龙虾产业更快、更好、可持续发展。

(四)全力推进养殖基地提档升级

积极对上争取中央、省级资金项目,并在潜江市财政部门、农业部门安排农业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时,呼吁其适当向稻虾共作基地提档升级建设倾斜。在“十四五”期间,规划熊口镇、老新镇、张金镇、龙湾镇、积玉口镇、浩口镇等地为重点区域,提档升级稻虾共作基地50万亩(含10万亩小龙虾生态繁育基地),实现稻虾共作基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林成景、排灌分离、生产休闲”,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绿化、道路、电网、生产用房等配套建设,建成全国一流稻虾共作示范区。

(五)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小龙虾品质

潜江市农业执法部门加大行政管理力度,严格管控小龙虾投入品市场,进一步规范小龙虾饲料、渔药市场经营秩序,对小龙虾饲料及渔药的生产环节、经营环节及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杜绝非法添加剂和违禁药品的生产和使用,确保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小龙虾产业风险,保障潜江市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稻虾潜江市虾苗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魏巍
工厂化繁育虾苗
江西省国营恒湖综合垦殖场稻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稻虾绿色种养模式技术探讨
虾类养殖业协会建议禁止进口虾苗
山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虾苗运输、放养技术推广
潜江市健身俱乐部发展态势分析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